本實用新型涉及實訓模型,具體來說是一種可裝拆多高層鋼結構實訓模型。
背景技術:
建筑鋼結構所用材料單純且是成材,加工操作比較簡單,但目前各大高校建筑鋼結構工程專業(yè)的實訓對于多、高層鋼結構實訓操作內容缺少,未有效的進行實踐操作,只能從感觀上進行對鋼結構工程的認知。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結構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可重復利用的可裝拆多高層鋼結構實訓模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這種可裝拆多高層鋼結構實訓模型,包括剛性柱腳、型鋼鋼柱和型鋼主梁;所述剛性柱腳為外露式柱腳,剛性柱腳采用階梯基礎,并在階梯基礎一個角上不澆混凝土以暴露出鋼柱基礎鋼筋,剛性柱腳作為型鋼鋼柱的支承面,支承面上設置預埋鋼板支座,并將地腳螺栓穿于預埋鋼板支座埋設在剛性柱腳內,預埋鋼板支座上設置有加強肋,預埋鋼板支座與剛性柱腳支承面之間設有二次澆灌混凝土;型鋼鋼柱與型鋼主梁的連接通過在型鋼鋼柱焊接腹板,并在型鋼主梁與腹板上設有安裝孔位,安裝孔位內采用緊固件連接;型鋼主梁與型鋼次梁的連接通過在型鋼主梁焊接與次梁的連接板,次梁的連接板外側兼做型鋼主梁與型鋼次梁連接處的加勁板,并在型鋼次梁與連接板上設有安裝孔位,安裝孔位內采用緊固件連接;垂直于型鋼主梁方向鋪設有壓型金屬板,為型鋼主梁同鋼筋混凝土樓板起組合連接設置栓釘,栓釘采用焊接完成固定在型鋼主梁上,在壓型金屬板波底及波谷綁扎有樓板鋼筋。
作為優(yōu)選:所述型鋼主梁與型鋼鋼柱的連接采用柱貫通型。
作為優(yōu)選:當所述型鋼鋼柱在兩個互相垂直的方向都與型鋼主梁剛接時采用箱形截面。
作為優(yōu)選:當所述型鋼鋼柱在一個方向與型鋼主梁剛接時采用工字鋼截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優(yōu)化設計,按照工藝過程說明依次剛性柱腳構造、鋼柱、鋼梁等工程內容的組裝操作練習;操作完成后,可將各個組件拆除,并可重新使用操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剛性柱腳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的A部放大示意圖;
圖4為圖1的B部放大示意圖;
圖5為壓型金屬板與鋼梁連接構造圖;
附圖標記說明:剛性柱腳1、型鋼鋼柱2、型鋼主梁3、型鋼次梁4、連接板5、腹板6、緊固件7、封頭板8、壓型金屬板9、栓釘10、樓板鋼筋11、階梯基礎12、鋼柱基礎鋼筋13、地腳螺栓14、預埋鋼板支座15、加強肋16、二次澆灌混凝土1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下述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施例的這種可裝拆多高層鋼結構實訓模型,包括剛性柱腳1、型鋼鋼柱2和型鋼主梁3;所述剛性柱腳1為外露式柱腳,剛性柱腳1采用階梯基礎12,并在階梯基礎12一個角上不澆混凝土以暴露出鋼柱基礎鋼筋13,便于學生學習,剛性柱腳1 作為型鋼鋼柱2的支承面,支承面上設置預埋鋼板支座15,并將地腳螺栓14穿于預埋鋼板支座15埋設在剛性柱腳1內,為增加型鋼鋼柱2底部的剛度,預埋鋼板支座15上設置有加強肋16,預埋鋼板支座15與剛性柱腳1支承面之間設有二次澆灌混凝土17以利調整型鋼鋼柱2位置,便于型鋼鋼柱2均勻傳遞傳給基礎的壓力;型鋼鋼柱2與型鋼主梁3的連接通過在型鋼鋼柱2焊接腹板6,并在型鋼主梁3與腹板6上設有安裝孔位,安裝孔位內采用緊固件7連接;型鋼主梁3與型鋼次梁4的連接通過在型鋼主梁3焊接與次梁的連接板5,次梁的連接板5外側兼做型鋼主梁3與型鋼次梁4連接處的加勁板,并在型鋼次梁4與連接板5 上設有安裝孔位,安裝孔位內采用緊固件7連接;垂直于型鋼主梁3方向鋪設有壓型金屬板 9,為型鋼主梁3同鋼筋混凝土樓板起組合連接設置栓釘10,栓釘10采用焊接完成固定在型鋼主梁3上,在壓型金屬板9波底及波谷綁扎有樓板鋼筋11。
所述型鋼主梁3與型鋼鋼柱2的連接采用柱貫通型。在抗震設防結構中,當所述型鋼鋼柱2在兩個互相垂直的方向都與型鋼主梁3剛接時采用箱形截面。當所述型鋼鋼柱2在一個方向與型鋼主梁3剛接時采用工字鋼截面。并將腹板6置于剛接框架平面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