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顯示器領域的相關技術,尤其是有關于一種過驅動方法、時序控制器及顯示器。
背景技術:
::由于液晶有反應時間較緩慢的特性,使得在動態影像下會發生殘影而造成視覺感官上影像較為模糊的結果,因此過驅動(overdrive,od)技術就被應用于液晶的驅動,此技術用以加大液晶跨壓而使其反應時間加快,進而減輕動態殘影。傳統上的過驅動技術乃是依據對應于單一畫面更新率(framerate)的過驅動灰階對照表(odlook-uptable,odlut)來選擇適當的過驅動灰階強度。而由于灰階值的大小乃是與液晶跨壓的大小正相關,因此提高灰階值即代表提高液晶跨壓,進而能加快液晶的反應時間。然而,受限于硬件的儲存空間,傳統的做法僅會采用少數幾個過驅動灰階對照表,導致顯示器在畫面更新率連續變動的情況下會容易有過度過驅動的現象。另一方面,若是采用大量的過驅動灰階對照表來對應不同的畫面更新率,則大量的過驅動灰階對照表除了會耗費硬件的儲存空間之外,還會增加時序控制器(timingcontroller)的邏輯閘數量而使得其成本上升。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過驅動方法,其不需要大量的過驅動灰階對照表便能在畫面更新率連續變動下選擇適當的過驅動灰階強度。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上述過驅動方法的時序控制器。本發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對應于上述過驅動方法的顯示器。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過驅動方法,適用于顯示器。此過驅動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接收影像;取得影像的目前更新率;比較影像的目前畫面與下一畫面的內容,以取得影像的其中一像素的灰階變化;自第一過驅動灰階對照表查找出上述灰階變化所對應的第一過驅動灰階,并自第二過驅動灰階對照表查找出上述灰階變化所對應的第二過驅動灰階,其中第一過驅動灰階對照表記錄在第一畫面更新率下,多種灰階變化所對應的多個過驅動灰階,而第二過驅動灰階對照表記錄在第二畫面更新率下,多種灰階變化所對應的多個過驅動灰階,且第一畫面更新率與第二畫面更新率皆不同于目前更新率;以及依據第一過驅動灰階與第二過驅動灰階而以插值法計算出目前更新率所對應的第三過驅動灰階,以作為上述像素于下一畫面的目標過驅動灰階。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時序控制器,適用于顯示器。此時序控制器包括有數據比較單元與過驅動灰階計算單元。數據比較單元用以比較影像的目前畫面與下一畫面的內容,以取得影像的其中一像素的灰階變化。過驅動灰階計算單元用以自第一過驅動灰階對照表查找出上述灰階變化所對應的第一過驅動灰階,并自第二過驅動灰階對照表查找出上述灰階變化所對應的第二過驅動灰階,進而依據第一過驅動灰階與第二過驅動灰階而以插值法計算出影像的目前更新率所對應的第三過驅動灰階,以作為上述像素于下一畫面的目標過驅動灰階。其中第一過驅動灰階對照表記錄在第一畫面更新率下,多種灰階變化所對應的多個過驅動灰階,而第二過驅動灰階對照表記錄在第二畫面更新率下,多種灰階變化所對應的多個過驅動灰階,且第一畫面更新率與第二畫面更新率皆不同于目前更新率。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顯示器,其包括有顯示面板、數據驅動單元與時序控制器。顯示面板具有一像素。數據驅動單元電性耦接上述像素。至于時序控制器,其用以在不同的畫面更新率下通過數據驅動單元提供上述像素不同的過驅動電壓,其中所提供的過驅動電壓與畫面更新率呈線性關系。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在于:由于本發明乃是依據對應于第一畫面更新率的第一過驅動灰階與對應于第二畫面更新率的第二過驅動灰階而使用插值法計算出目前更新率所對應的過驅動灰階,因此本發明在最佳情況下只需要對應于二個不同畫面更新率的二張過驅動灰階對照表即可,如此既能在畫面更新率連續變動下選擇適當的過驅動灰階強度,又能達到節省硬件成本的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附圖說明圖1為液晶跨壓變化量與液晶轉動率的關系曲線;圖2為液晶跨壓與液晶反應時間的關系曲線;圖3為用以說明過驅動灰階的其中一種線性插值運算;圖4為用以說明過驅動灰階的另一種線性插值運算;圖5為液晶跨壓與液晶反應時間的另一關系曲線;圖6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過驅動方法的流程圖;圖7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序控制器的內部電路方塊圖。其中,附圖標記s61~s65:步驟10:時序控制器11:數據輸入處理單元12:圖框緩沖器13:數據比較單元14:更新率檢測單元15:過驅動灰階計算單元16:過驅動處理單元17:輸出處理單元in:影像out:輸出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結構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體的描述:圖1為液晶跨壓變化量與液晶轉動率的關系曲線。如圖1所示,圖1的橫軸指液晶跨壓變化量,其單位為百分比,縱軸指液晶轉動率(slewrate)。所謂的液晶轉動率即為像素亮度變化/液晶反應時間,其中液晶反應時間的單位為毫秒(ms)。另外,圖1所示的p1點代表灰階變化自灰階值l64提升至灰階值l96,p2點代表灰階變化自灰階值l64提升至灰階值l128,p3點代表灰階變化自灰階值l64提升至灰階值l160,p4點代表灰階變化自灰階值l64提升至灰階值l192,p5點代表灰階變化自灰階值l64提升至灰階值l224,而p6點代表灰階變化自灰階值l64提升至灰階值l255。由圖1所示可知,由于液晶具有反應速度較慢的特性,因此液晶跨壓變化量與液晶轉動率之間有緩和變化的關系存在。而由圖1所示亦可知,p1點與p2點兩者之間可視為一直線,p2點與p3點、p3點與p4點、p4點與p5點、p5點與p6點之間亦可視為一直線。也就是說,在上述任二點之間,液晶跨壓變化量與液晶轉動率的變化呈線性關系。圖1中的p1、p2、p3、p4、p5及p6點的液晶跨壓變化量與液晶轉動率的值皆可由量測取得。圖2為液晶跨壓與液晶反應時間的關系曲線,請同時參照圖1與圖2。由于借由圖1可知若液晶跨壓變化量在一定范圍內,那么液晶跨壓變化量與液晶轉動率之間便會呈現線性關系。這表示在線性范圍內,液晶轉動率會隨著液晶跨壓的遞增而遞增。根據上述結論可知在圖2中,當液晶跨壓變化量由d遞增至a時,液晶轉動率也會由d’遞增至a’。因此,假設在畫面更新率為120hz的情況下,若液晶跨壓變化量為a,則液晶可在(t2-t1)的時間內,由起始灰階值ls提升至目標灰階值lt,且此時的液晶轉動率為a’。而假設在畫面更新率為60hz的情況下,若液晶跨壓變化量為d,則液晶可在(t3-t1)的時間內,由起始灰階值ls提升至目標灰階值lt,且此時的液晶轉動率為d’。若前述的120hz與60hz分別為顯示器所能支援的上限畫面更新率與下限畫面更新率,那么便可自這二個畫面更新率所對應的二張過驅動灰階對照表中分別找出自起始灰階值ls提升至目標灰階值lt所需的過驅動灰階,然后再依據所找出的二個過驅動灰階而以插值法計算出目前更新率所需的過驅動灰階,以作為對應像素于下一畫面的目標過驅動灰階。以圖3來進一步說明。圖3用以說明過驅動灰階的線性插值運算,請參照圖3。舉例而言,若要將一像素自灰階值l64提升至灰階值l160,經查下限畫面更新率60hz所對應的過驅動灰階對照表,可知此像素所需的過驅動灰階大小為灰階值l164,且經查上限畫面更新率120hz所對應的過驅動灰階對照表,可知此像素所需的過驅動灰階大小為灰階值l183,那么當畫面更新率改變為目前更新率100hz時,則可采內插法求得在目前更新率100hz時,此像素所需的過驅動灰階的大小。上述的內插法共有二種計算式可供計算,使用者可擇一使用,這二種計算式分別如下:其中,y為在目前更新率下所需的過驅動灰階的大小,odfr1為在第一畫面更新率(在此例為下限畫面更新率)下所需的過驅動灰階的大小,x為目前更新率,fr1為第一畫面更新率(在此例為下限畫面更新率60hz),δod為在第一畫面更新率下與第二畫面更新率下所需的二個過驅動灰階的差值,δfr為第一畫面更新率與第二畫面更新率的差值,odfr2為在第二畫面更新率(在此例為上限畫面更新率)下所需的過驅動灰階的大小,至于fr2則為第二畫面更新率(在此例為上限畫面更新率120hz)。盡管在上述說明中,是以將像素的灰階值調升為例,然此并非用以限制本發明,在將像素的灰階值調降時,亦可適用上述的內插法,一如圖4所示,圖4即用以說明此情況下的過驅動灰階的線性插值運算。由于圖4的線性插值運算與圖3所示的線性插值運算相似,在此便不再贅述。當然,除了采用內插法之外,亦可采用外插法來計算出所需的過驅動灰階。再以圖3為例,顯示器可先查表取得在畫面更新率60hz與80hz下所需的二個過驅動灰階,然后再采用外插法來計算出在目前更新率100hz下所需的過驅動灰階。在這種情況下,第一畫面更新率可為上述顯示器所能支援的下限畫面更新率與上限畫面更新率的其中之一,而第二畫面更新率則介于下限畫面更新率與上限畫面更新率之間。此外,若影像在高解析度(pixelperinch,ppi)與高更新率的情況下,因其模糊邊緣寬度較小而使得人眼不易察覺過度過驅動的現象時,可適度容許過度過驅動的現象,使得動態殘影的消除能獲得較好的效果。在此情況下,可參考圖5所示的關系曲線來進行內插法或外插法以取得所需的過驅動灰階,圖5為液晶跨壓與液晶反應時間的另一關系曲線。根據上述的教示,本領域技術人員當可歸納出上述過驅動方法的一些基本操作步驟,一如圖6所示。圖6即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過驅動方法的流程圖。請參照圖6,此過驅動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驟:接收一影像(如步驟s61所示);取得此影像的目前更新率(如步驟s62所示),而此影像的目前更新率可由系統提供相關的參數,或是通過計算前后畫面的間隔時間取得;比較上述影像的目前畫面與下一畫面的內容,以取得影像的其中一像素的灰階變化(如步驟s63所示);自第一過驅動灰階對照表查找出上述灰階變化所對應的第一過驅動灰階,并自第二過驅動灰階對照表查找出上述灰階變化所對應的第二過驅動灰階(如步驟s64所示),其中第一過驅動灰階對照表記錄在第一畫面更新率下,多種灰階變化所對應的多個過驅動灰階,而第二過驅動灰階對照表記錄在第二畫面更新率下,多種灰階變化所對應的多個過驅動灰階,且第一畫面更新率與第二畫面更新率皆不同于目前更新率;以及依據第一過驅動灰階與第二過驅動灰階而以插值法計算出目前更新率所對應的第三過驅動灰階,以作為像素于下一畫面的目標過驅動灰階(如步驟s65所示)。圖7為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時序控制器的內部電路方塊圖,此時序控制器適用于顯示器。如圖7所示,時序控制器10包括有數據輸入處理單元11、圖框緩沖器(framebuffer)12、數據比較單元13、更新率檢測單元14、過驅動灰階計算單元15、過驅動處理單元16以及輸出處理單元17。數據輸入處理單元11用以接收影像in,并將處理后的影像in傳送給更新率檢測單元14、圖框緩沖器12、數據比較單元13與過驅動處理單元16。圖框緩沖器12用以儲存影像in的目前畫面,并將的提供給數據比較單元13,以便讓數據比較單元13比較影像in的目前畫面與影像in的下一畫面的內容,進而取得影像的其中一像素的灰階變化。更新率檢測單元14用以接收由數據輸入處理單元11提供的目前更新率的相關的參數或借由前后畫面的間隔時間計算出目前更新率。過驅動灰階計算單元15用以接收更新率檢測單元14所取得的影像in的目前更新率以及數據比較單元13所取得的上述像素的灰階變化,并用以自第一過驅動灰階對照表查找出上述灰階變化所對應的第一過驅動灰階,并自第二過驅動灰階對照表查找出上述灰階變化所對應的第二過驅動灰階,進而依據第一過驅動灰階與第二過驅動灰階而以插值法計算出影像的目前更新率所對應的第三過驅動灰階,以作為像素于下一畫面的目標過驅動灰階,并將計算取得的目標過驅動灰階的值傳送給過驅動處理單元16。而過驅動處理單元16則依據接收到的目標過驅動灰階的值來對數據輸入處理單元11傳送來的影像in設定該像素的過驅動灰階,然后再通過輸出處理單元17處理以作為時序控制器10的輸出。如此,數據驅動單元(未繪示)便能依照時序控制器10所輸出的關于該像素所需的過驅動灰階大小的相關信息來產生對應大小的過驅動電壓,并將所產生的過驅動電壓提供至該像素,以使該像素有相應的液晶跨壓。上述的第一過驅動灰階對照表記錄在第一畫面更新率下,多種灰階變化所對應的多個過驅動灰階,而第二過驅動灰階對照表記錄在第二畫面更新率下,多種灰階變化所對應的多個過驅動灰階,且第一畫面更新率與第二畫面更新率皆不同于目前更新率。當然,過驅動灰階計算單元15亦可采用對應于三個不同畫面更新率的三張過驅動灰階對照表,例如是對應于上限畫面更新率、下限畫面更新率及介于上述二更新率的一畫面更新率,來計算在目前更新率下所需的過驅動灰階,以達到更準確的效果。另外,借由上述教示,本發明亦提出一種顯示器,其主要包括有顯示面板(未繪示)、數據驅動單元(未繪示)與前述的時序控制器10。上述顯示面板具有一像素,而上述數據驅動單元電性耦接上述像素。至于時序控制器10,其用以在不同的畫面更新率下通過數據驅動單元提供上述像素不同的過驅動電壓,其中所提供的過驅動電壓與畫面更新率呈線性關系。綜上所述,基于液晶跨壓變化量與液晶轉動率呈線性關系,因此本發明可借由對應于第一畫面更新率的第一過驅動灰階與對應于第二畫面更新率的第二過驅動灰階而使用插值法計算出目前更新率所對應的過驅動灰階,使得本發明在最佳情況下只需要對應于二個不同更新率的二張過驅動灰階對照表即可,如此既能在更新率連續變動下選擇適當的過驅動灰階強度,又能達到節省硬件成本的功效。當然,本發明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發明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發明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發明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當前第1頁12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