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終端盒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532992閱讀:587來源:國知局
終端盒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特別涉及一種終端盒。



背景技術:

目前各廣播電視臺接入用戶家中,并安裝于墻面上的接口設備,都是以連接75歐姆同軸電纜線,且具有一定高壓隔離和信號分配功能的合金壓鑄殼體式用戶終端盒為主。隨著HTTP的技術發展,現在要求光纖能直接接入用戶家內的需求也越來越多。

現在大多數用戶墻體內預埋有電纜線管道并配備有接線暗盒,并且越來越多的用戶墻面同時預埋有電纜和光纖,但市面上已存在的用戶終端盒只能用于單獨接入電纜或光纖,而已有的具有這兩種接線方式的用戶終端盒并沒有將用戶墻面預埋的接線暗盒加以考慮。當用戶需要用同一個終端盒將同軸電纜和光纖連入家中時,只能在墻面上額外添加明裝的用戶終端盒,加裝明裝的用戶終端盒不僅會影響各住戶家裝的美觀,也會增加額外的工作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終端盒,旨在可直接利用墻上預埋有傳輸線的暗盒來安裝該終端盒,實現同軸電纜與光纖的同時接入,無需在墻上另行明裝接線盒體,簡化安裝步驟、節約環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終端盒,安裝于墻面暗盒,所述終端盒包括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所述第一殼體蓋合并固定于所述暗盒形成第一腔體,所述第二殼體蓋合并固定于所述第一殼體形成第二腔體,所述第一殼體的面殼設有第一透出孔和過線孔,所述第二殼體設有與所述第一透出孔相對應的第二透出孔,所述第二腔體的側壁還設有第一接口。

優選地,所述第一殼體面向第二殼體的一側設有分纖器。

優選地,所述第一殼體還設有第一鏤空部,所述第一鏤空部設有卡入其中的卡片,所述卡片與所述分纖器頂面相匹配。

優選地,所述第一接口為多個并列設置,每個第一接口設有若干卡槽,所述卡槽能容納所述卡片。

優選地,所述卡片設有通孔。

優選地,所述第一殼體面向所述第二殼體一側設有若干用于盤線的卡位。

優選地,所述第一殼體還設有若干扎帶孔。

優選地,所述終端盒還包括蓋合于所述第一殼體背向所述第二殼體一面的底殼,所述第一殼體與所述底殼形成所述第一腔體,所述底殼的側面設有第二接口。

優選地,所述第二殼體為上薄下厚的曲面結構,所述第二透出孔設于所述第二殼體的上半部。

優選地,所述第二透出孔的周向為凹陷結構。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通過采用安裝于墻面暗盒的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形成分別容置同軸電纜和光纖的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實現對兩種傳輸線的分別安裝和同步安裝,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且無需在墻上另行明裝接線盒體,簡化了安裝步驟、節能環保。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終端盒安裝于暗盒的爆炸視圖;

圖2為圖1中終端盒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圖3為圖2中終端盒的第二殼體蓋合于第一殼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終端盒安裝于暗盒的爆炸視圖。

附圖標號說明:

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需要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后……)僅用于解釋在某一特定姿態(如附圖所示)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運動情況等,如果該特定姿態發生改變時,則該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連接”、“固定”等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另外,在本實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其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另外,各個實施例之間的技術方案可以相互結合,但是必須是以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基礎,當技術方案的結合出現相互矛盾或無法實現時應當認為這種技術方案的結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終端盒1。

參照圖1和圖2,該實用新型終端盒1,安裝于墻面暗盒2,終端盒1包括第一殼體11和第二殼體12,第一殼體11蓋合并固定于暗盒2形成第一腔體,第二殼體12蓋合并固定于第一殼體11形成第二腔體,第一殼體11的面殼設有第一透出孔111和過線孔(未標示),第二殼體12設有與第一透出孔111相對應的第二透出孔121,第二腔體的側壁還設有第一接口13(參見圖3)。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用戶墻體內預埋有同軸電纜a或光纖b或同時預埋有兩種傳輸線,墻面預裝有暗盒2供傳輸線的伸出,該終端盒1的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分別容置同軸電纜a和光纖b。

當僅接入同軸電纜a時,在第一腔體的內壁固定連接合金壓鑄殼體a1,合金壓鑄殼體a1電連接有輸入接頭a2和輸出接頭a3,該輸入接頭a2連接墻體預埋的同軸電纜a,輸出接頭a3穿過第一透出孔111并由第二透出孔121處伸出供外部接線插頭使用,預留的同軸電纜a盤繞于第一腔體內部。

當僅接入光纖b時,將墻體內預埋的光纖b穿過過線孔(未標示)接入第二腔體,并將尾纖與預埋的光纖b的接頭相熔接,此時連接好的光纖b預留有一定的長度,將其盤繞于第二腔體中,輸出端口b1即法蘭固定于第一接口13處供外部接線插頭使用,第一接口13的尺寸與法蘭相匹配。該過線孔(未標示)為多個設置于第一殼體11的面殼上。

圖1和圖2所示為同時接入同軸電纜a和光纖b時的情況,即結合上述兩種方式將同軸電纜a和光纖b同時接入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并將第一殼體11蓋合并固定于墻面暗盒2,再將第二殼體12蓋合并固定于第一殼體11,完成兩種接線方式的安裝。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通過采用安裝于墻面暗盒2的第一殼體11和第二殼體12將終端盒1分為兩個腔體,不僅實現了同軸電纜a和光纖b的同時接入而且高效利用了墻面預留的暗盒2,安裝過程簡單、節能環保。

進一步地,參見圖1,所述第一殼體11面向第二殼體12的一側設有分纖器112。

分纖器112的作用可以將一根光纜分開成多條光纖,該實施例中選用的分纖器112可以將一根光纜分成兩條光纖,具體結構參見圖1,在第一殼體11面向第二殼體12的中部設置了一分為二的分纖器112,將一條光纜卡入分纖器112一側的凹槽中,將分開的兩條光纖由分纖器12另一側的兩個凹槽分別引出,再將分開的光纖進行盤整,達到排布整齊的目的。分纖器112除了安裝在上述位置還可以安裝于第一殼體11上的任意位置,只要滿足使用需求即可看,同時,該分纖器112不限制為上述一分為二的結構,還可以為將一條光纜分為多條光纖的分纖器結構。

進一步地,第一殼體11還設有第一鏤空部113,第一鏤空部113設有卡入其中的卡片114,卡片114與分纖器112頂面相匹配。

卡片114既可卡入第一鏤空部113處也可從第一鏤空部113處取下,取下后的卡片114可以蓋合于分纖器112的頂面,作為蓋合分纖器112的蓋子使用,防止分纖器112中卡有的光纜或光線由于卡合不牢固而脫出。脫出的光纜或光纖會對排線和安裝帶來一定影響,更可能會干擾信號的傳輸,所以將分纖器112的頂部蓋合能夠使線路安裝的可靠性提高,在不需要實用分纖器112或者不需要對分纖器112頂部進行蓋合時,可將卡片114取下并放回第一鏤空部113處,方便卡片114的存放。

進一步地,第一接口13為多個并列設置,每個第一接口13設有若干卡槽131,所述卡槽131能容納所述卡片114。

由于在第二腔體中引出的光纖可以為一條或多條,當引出的光纖為多條時就需要設置多個第一接口13供多個光纖輸出端口b1的安裝,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接口13為兩個,但不限于兩個。在第一接口13處設置卡槽131可以供光纖的輸出端口b1具體為法蘭的安裝,由于法蘭的結構上帶有側耳(未標示),該側耳可以容置于卡槽131處,本實施例中每個第一接口13處設置有兩個卡槽131,可供安裝法蘭時選擇性的使用,通過將法蘭安裝于不同的卡槽131處而使卡槽131由第一接口13處伸出的長度不同。在僅使用一個第一接口13時,另一個第一接口13處于閑置的情況,由于其開口較大,可能會在使用過程中進入灰塵影響使用,或者進入小蟲對線路造成損壞,需要用遮擋物對其進行遮擋,該實施例中卡槽131能夠容納卡片114,則可以將卡片114由第一鏤空部113處取出并卡入卡槽131中,對閑置的第一接口13進行遮擋,在不需要對第一接口13進行遮擋時,可將卡片114取下并放回第一鏤空部113處,方便卡片114的存放,不會造成遺失,方便實用。

參見圖3,第一接口13設于第一殼體11與第二殼體12的連接處,便于光纖b輸出端口b1的安裝,通過蓋合第一殼體11與第二殼體12將輸出端口b1進行卡緊,使第一接口13安裝更為方便和可靠。

進一步地,卡片114設有通孔(未標示)。

當用戶的墻面內沒有預埋光纖b時,光纖b需要從外部接入,此時光纖b可從第一接口13引入第二腔體中,相對于光纖b的直徑而言第一接口13的尺寸偏大,不利于光纖的穩定安裝,在卡片114上設置通孔(未標示),該通孔的尺寸與光纖b直徑相匹配,在從外部接入光纖b時,將卡片114安裝于第一接口13處,再將光纖b由通孔處引入第二腔體,能夠實現對光纖b接入線的穩定安裝。具體的,該通孔可以是設置于卡片114的邊緣處,即為卡片114由邊緣處鏤空的結構,將光纖b由第一接口13處插入第二腔體中,再將卡片114卡入卡槽131,同時光纖b落入卡片114邊緣處鏤空的結構,進一步方便了光纖b的安裝。第一鏤空部113和卡片114可以為一個或兩個,在結構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為更多個。

進一步地,第一殼體11面向第二殼體12一側設有若干用于盤線的卡位115。

在第二腔體中對預留的光纖b進行盤整時,為了使光纖b線路更為整齊,在第一殼體11上設置有若干卡位115,該卡位115的形狀為“]”形,“]”形卡位115的側壁長度設置為較長的結構,以便在纏繞多圈光纖b時仍舊能夠將光纖b卡在“]”形結構中,在該實施例中,卡位115具體為三個,相鄰兩個卡位115的朝向不同,從而使光纖b盤整得更為牢固。具體對預留光纖b進行盤整時,將光纖b一圈圈纏繞于第一殼體11設有的卡位115和其他可進行止擋的結構上,保證光纖b連接線的整齊和具有條理性。

進一步地,參見圖2,第一殼體11還設有若干扎帶孔116。

扎帶孔116為成對設置的,具體位于盤整后光纖b的下方,將扎帶(未圖示)穿過該扎帶孔116,對盤整后的光纖b進行捆扎,進而將光纖b更牢固和整齊的固定于第一殼體11上,在該實施例中,扎帶孔116具體為六對,分別設于第一殼體11面殼的左右兩側和面殼的下側,每側設有兩隊扎帶孔116。

進一步地,終端盒1還包括蓋合于第一殼體11背向第二殼體12一面的底殼(未圖示),第一殼體11與底殼形成第一腔體,底殼的側面設有第二接口(未圖示)。

該終端盒1除了配合墻面預裝的暗盒2使用外還可以直接明裝在墻面上。當用戶家中沒有預裝的暗盒2時,在終端盒1上還設置有底殼(未圖示),該底殼起到代替暗盒2的作用,直接將底殼安裝于墻面上,其具體接線方式參照上面的描述,只是在接入外部電纜a和光纖b時的方式有所改變。

在接入電纜a時,將電纜a由第二接口處引入第一腔體;在接入光纖b時,將光纖b由第一接口13處引入第二腔體。

該終端盒1既可以配合墻面預埋的接線暗盒2使用,也可以利用底殼直接明裝于墻面上,可在任意情況下同時接入同軸電纜a和光纖b,滿足用戶的不同需求。當用戶家中有預埋接線的暗盒2時,該終端盒1按上述使用方式進行安裝和使用,底殼可摒棄不用。

優選地,參加圖4,第二殼體12為上薄下厚的曲面結構,第二透出孔121設于第二殼體12的上半部。

由于第一接口13設置于第二腔體側壁的下方位置,輸出端口b1具有一定的厚度,其厚度大于多條光纖b盤整后的厚度,故將第二殼體12設計為上薄下厚的曲面結構,在第二殼體12蓋合安裝于第一殼體11后,第二殼體12的上部可以將盤整后的光纖b壓住,而下部又可以留有充足的空間供輸出端口b1的放置,具體的,該輸出端口b1為連接光纖b接頭的法蘭。外部連接插頭通常都會設有供用戶手持的絕緣外皮,該絕緣外皮具有一定的形狀和厚度,在將外部連接插頭插接于由第二透出孔121透出的輸出接頭a3時,該上薄下厚的曲面結構更有利于對該絕緣外皮的容置,用戶使用方便、可靠。

該第二殼體12的曲面結構既能方便外部連接插頭與輸出接頭a3的連接,又能實現光纖b接續和盤線的保護,同時增加了該終端盒1的實用性和美觀性。

優選地,第二透出孔121的周向為凹陷結構。

如圖1所示,第二透出孔121為凹陷的結構,具體為剖視形成臺階的圓形沉頭孔,電纜a的輸出接頭a3由中部伸出,該凹陷的結構在裝入輸出接頭a3時方便對該輸出接頭a3進行擰緊,該凹陷結構還可以使輸出接頭a3不凸出于第二殼體12表面,便于連接外部接線插頭、美觀、可靠。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在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下,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平市| 文昌市| 岳西县| 衡东县| 镇原县| 乃东县| 南溪县| 广丰县| 营口市| 乌拉特后旗| 兴化市| 潞城市| 新密市| 瑞安市| 区。| 重庆市| 沙坪坝区| 龙海市| 西昌市| 德化县| 龙里县| 成武县| 高尔夫| 水城县| 前郭尔| 宜都市| 泗阳县| 衡东县| 西安市| 如皋市| 巩留县| 丽水市| 漳浦县| 义乌市| 北海市| 景宁| 和顺县| 江永县| 定州市| 龙南县| 余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