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直下式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直下式背光模組,將燈條直接使用螺釘或者導熱雙面膠固定在背板上,利用傳導方式將燈珠的熱量散發出去,保證燈條的可靠性,而排布在背板加強凸包位置的燈條,其燈珠無法散熱,且凸包內的轉接板的強度較弱,在插取連接器時,轉接板容易變形或扭曲,造成功能上的不良。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直下式背光模組,其解決了背板凸包處的燈條的散熱問題,且對轉接板進行了固定,提高了轉接板的強度。
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解決了背板凸包處的燈條的散熱問題,且對轉接板進行了固定,提高了轉接板的強度。
為達第一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直下式背光模組,包括背板,背板的背面設置有向下凸出的凸包,凸包內設置有轉接板,背板的背面連接有若干個燈條,凸包內在燈條與轉接板之間設置有散熱件,散熱件、轉接板與背板通過第一螺釘固定連接,散熱件、轉接板與燈條通過第二螺釘固定連接。
其中,轉接板設置有若干個連接器,散熱件設置有若干個與連接器相對應的通孔。
其中,散熱件為鋁板或鋼板。
其中,凸包的底面設置有若干個向上凸出的凸臺,凸臺設置有與第一螺釘相配合的第一螺紋孔,散熱件設置有與第一螺釘相配合的第一安裝孔,轉接板設置有與第一螺釘相配合的第二安裝孔。
其中,燈條設置有與第二螺釘相配合的第三安裝孔,散熱件設置有與第二螺釘相配合的第二螺紋孔,轉接板設置有與第二螺釘相配合的第四安裝孔。
其中,凸臺的高度與轉接板的厚度、散熱件的厚度之和等于凸包的高度。
其中,凸包的高度為4mm,凸臺的高度為2mm,轉接板的厚度為1mm。
為達第二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上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種直下式背光模組,包括背板,背板的背面設置有向下凸出的凸包,凸包內設置有轉接板,背板的背面連接有若干個燈條,凸包內在燈條與轉接板之間設置有散熱件,散熱件、轉接板與背板通過第一螺釘固定連接,散熱件、轉接板與燈條通過第二螺釘固定連接。散熱件可以對設置在該處的燈條進行散熱,避免局部過熱,且對轉接板進行了固定,提高了轉接板的強度。本實用新型的直下式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通過設置散熱件,解決了背板凸包處的燈條的散熱問題,且對轉接板進行了固定,提高了轉接板的強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直下式背光模組的主視圖。
圖2是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直下式背光模組的立體分解示意圖(無燈條)。
圖4是圖3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轉接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散熱件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如下:
1-背板;2-凸包;21-凸臺;211-第一螺紋孔;3-轉接板;31-連接器;32-第二安裝孔;33-第四安裝孔;4-燈條;41-第三安裝孔;5-散熱件;51-通孔;52-第一安裝孔;53-第二螺紋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至圖6并通過具體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直下式背光模組,包括背板1,背板1的背面設置有向下凸出的凸包2,凸包2內設置有轉接板3,背板1的背面連接有若干個燈條4,凸包2內在燈條4與轉接板3之間設置有散熱件5,散熱件5、轉接板3與背板1通過第一螺釘固定連接,散熱件5、轉接板3與燈條4通過第二螺釘固定連接。散熱件5可以對設置在該處的燈條4進行散熱,避免局部過熱,且對轉接板3進行了固定,提高了轉接板3的強度。本實用新型的直下式背光模組通過設置散熱件5,解決了背板1凸包2處的燈條4的散熱問題,且對轉接板3進行了固定,提高了轉接板3的強度。
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轉接板3設置有若干個連接器31,散熱件5設置有若干個與連接器31相對應的通孔51。連接器31通過通孔51伸出散熱件5外,以便于插取。散熱件5對轉接板3進行固定,可以提高轉接板3的強度,在插取連接器31時,避免轉接板3的變形或扭曲,提高了結構的可靠性。優選地,散熱件5為鋼板。在其他實施例中,散熱件5為也可以選擇鋁板等。
本實施例中,如圖4至圖6所示,凸包2的底面設置有若干個向上凸出的凸臺21,凸臺21設置有與第一螺釘相配合的第一螺紋孔211,散熱件5設置有與第一螺釘相配合的第一安裝孔52,轉接板3設置有與第一螺釘相配合的第二安裝孔32。散熱板、轉接板3通過第一螺釘固定在凸包2上,提高了轉接板3的強度。
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燈條4設置有與第二螺釘相配合的第三安裝孔41;如圖6所示,散熱件5設置有與第二螺釘相配合的第二螺紋孔53;如圖5所示,轉接板3設置有與第二螺釘相配合的第四安裝孔33。燈條4通過第二螺釘固定在散熱件5及轉接板3上,使得燈條4與散熱件5緊密接觸,提高了散熱效率。優選地,第二螺釘為M3螺釘;進一步優選地,第二螺紋孔53的抽牙方向朝上。
本實施例中,凸臺21的高度與轉接板3的厚度、散熱件5的厚度之和等于凸包2的高度,使得散熱件5的上表面與背板1的背面平齊,即散熱件5的上表面與燈條4的下表面接觸,提高了散熱效率。優選地,凸包2的高度為4mm,凸臺21的高度為2mm,轉接板3的厚度為1mm,散熱件5的厚度為1mm。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根據需要設置轉接板3和散熱件5的厚度。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上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組。散熱件5可以對設置在該處的燈條4進行散熱,避免局部過熱,且對轉接板3進行了固定,提高了轉接板3的強度。本實用新型的顯示裝置通過設置散熱件5,解決了背板1凸包2處的燈條4的散熱問題,且對轉接板3進行了固定,提高了轉接板3的強度。
以上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