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背光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背光源散熱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背光源廣泛應用于通訊設備、儀器儀表等液晶顯示器,由于光源發光會產生熱量,如果產生的大量熱量沒有相應的散熱措施,會導致背光源的使用壽命降低。并且現有的膜片還存在安裝時,膜片易移位,不利于安裝定位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背光源散熱結構,目的是便于散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背光源散熱結構,所述背光源包括膠框、置于膠框內的反射膜、導光板、光學膜片、光源和FPC線路板,所述散熱結構包括鐵框、設于反射膜朝向膠框側面的散熱鋁板,散熱鋁板通過緊固件與鐵框固定連接,所述鐵框與膠框為一體結構,所述鐵框的側邊設有與散熱鋁板接觸用于散熱的凸起鰭片結構,所述散熱鋁板與FPC線路板之間的間隙填充有導熱硅膠。
所述導光板正面的頂角處設有配合固定光學膜片的定位凸起。
所述導熱硅膠為多個,多個導熱硅膠間隔均布于鐵框的外側邊。
所述光源為LED光源。
所述光學膜片包括擴散膜和增光膜。
所述擴散膜為一層,所述增光膜為兩層,兩層增光膜均設于擴散膜之上。
所述導光板與反射膜為一體結構。
所述導光板位于光源發光口位置排布有若干霧化點。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散熱鋁板及凸起鰭片結構,便于將熱量散發到空氣中,有效提高光源的使用壽命。鐵框與膠框一體結構,增加結構強度。霧化點,對光源發光口的光線進行擴散,起到散射的作用,可以有效消除光源發光口光斑,達到好的視覺效果。定位凸起的設置,有效避免光學膜片移位。
附圖說明
本說明書包括以下附圖,所示內容分別是: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凸起鰭片布置的局部結構示意;
圖3是本實用新型FPC線路板與光源構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導光板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
1、膠框,2、反射膜,3、導光板,4、擴散膜,5、第一增光膜,6、第二增光膜,7、遮光膠,8、雙面膠,9、FPC線路板,10、光源,11、支撐凸起,12、霧化顆粒,13、霧化點,14、定位凸起,23、鐵框,24、散熱鋁板,25、凸起鰭片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目的是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實施。
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背光源散熱結構,背光源包括膠框1、置于膠框1內的反射膜2、導光板3、光學膜片、遮光膠、光源10和FPC線路板9,光源10焊接固定于FPC線路板上,與其一起構成流焊半成品(FPC+光源),FPC線路板9可以通過雙面膠8固定于膠框內,光學膜片包括擴散膜4和增光膜;該散熱結構包括鐵框23、設于反射膜2朝向膠框1側面的散熱鋁板24,散熱鋁板24通過緊固件與鐵框固定連接,鐵框23與膠框1為一體結構鐵框23的側邊設有與散熱鋁板24接觸用于散熱的凸起鰭片結構25,散熱鋁板24與FPC線路板9之間的間隙填充有導熱硅膠。膠框1的周向側邊設有透氣孔,便于空氣流通,更容易散熱。光源可以采用LED燈作為光源。
鐵框23與膠框1可用注塑機通過注塑模具注塑一體成型。鐵框23還具有保護和屏蔽的作用。散熱鋁板24包括鋁板本體和與導光板的入光口側邊等位的側邊沿與鋁板本體垂直的方向延伸的連接邊。鋁板本體位于反射膜與鐵框之間,連接邊外包覆與反射膜的周向邊側,散熱鋁板的連接邊通過螺絲與鐵框固定連接在一起。散熱鋁板與FPC線路板之間的間隙填充有導熱硅膠,便于導熱散熱,通過填充導熱硅膠可以加快熱量傳導的速度;最終,熱量通過散熱鋁板的具有較大散熱面的鋁板本體散發到空氣中,有效的降低了LED燈的工作溫度,從而提高了LED背光源的使用壽命。
導光板3正面的頂角處設有配合固定光學膜片的定位凸起14。光學膜片均設置有與定位凸起14配合的缺口結構,通過與定位凸起的配合固定至導光板上,有效避免光學膜片移位。
擴散膜4為一層,增光膜為兩層,分別為第一增光膜5和第二增光膜6,兩層增光膜均設于擴散膜4之上。遮光膠采用黑黑遮光膠。具體各部件的安裝順序為從上到下依次是黑黑遮光膠7、第二增光膜6、第一增光膜5、擴散膜4、導光板3、反射膜2和膠框1。具體組裝時,依次將第二增光膜6、第一增光膜5、擴散膜4組合貼在導光板上,然后將遮光膠7蓋在最上層,粘在膠框上面,壓緊。為了便于第二增光膜、第一增光膜、擴散膜定位安裝在導光板上,第二增光膜、第一增光膜和擴散膜的側邊均設置定位卡口,導光板3的側邊設置卡槽,通過定位卡口與卡槽配合進行定位卡裝。遮光膠可以采用黑黑雙面膠,一方面用來遮光,另一方面用來黏貼液晶屏。液晶屏與膠框通過黑黑遮光膠固定。
此外,反射膜2與導光板3可以為一體結構,具體可以通過在導光板3的下表面電鍍一層銀白色的反射膜,相對于現有結構,取消了反射片和粘合層,有效減小了背光源整體厚度。
反射膜2在光源臨近區域設有切斷線。由于LED光源附近易產生高溫從而引起反射膜的翹曲,導致液晶面板顯示不均,為克服因高溫產生的反射翹曲不良,通過切斷線的設置,針對反射膜在不同溫度的區域進行切斷,避免反射膜受熱不均產生的伸縮現象。
導光板3位于光源10發光口位置排布有若干霧化點。由于導光板在光源發光口位置排布一定小區域的細而密的若干霧化點,對光源發光口的光線進行擴散,起到散射的作用,可以有效消除光源發光口光斑,達到好的視覺效果。霧化點密集區域與上述的支撐凸起最好對應進行設置,通過兩者的配合作用,從導光板出光面導出的光線均勻高,且無光斑,具有更好的視覺效果。霧化點可以通過激光鐳射加工技術進行加工而成,具體排布設計時,霧化點13為等距排布,排列密集。為了不影響背光發光亮度,霧化點需小而淺,在加工時,激光能量調得要大大小于常規點能量。
導光板3內設置中空層,中空層內排布有用于將光源發出的光線導向導光板出光面且可限位支撐中空層上下端面的反射支撐機構,反射支撐機構包括多個支撐凸起11和設于支撐凸起11內壁的霧化顆粒12;導光板3正面的頂角處設有配合固定光學膜片的定位凸起14。霧化顆粒12采用具有高反射率的透明顆粒,經過光源照射后,其從各個角度進入導光板中,進而從各個角度將光源發出的光線反射到導光板的出光面,這樣可以使非面光源產生的光線達到面光源的效果,兼顧光源功耗以及產生均勻光線的效果,將支撐凸起與霧化顆粒均設置在導光板內部,起到支撐作用的同時,達到上述面光源效果及產生均勻光線的效果,霧化顆粒設置在相對封閉的腔體內,避免進入雜質而影響光線效果。支撐凸起11可以為波浪形、三角形或山脊狀結構。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