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液晶產品制作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切割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cut工藝中普遍使用跳躍切割模式進行生產,但目前跳躍切割受結構局限有一定弊端:如圖1所示,圖中虛線表示刀頭10的切割路徑,刀頭10途徑跳躍區域20時需要降速以保證刀輪抬起與下落,刀輪下落時與待切割產品30表面形成撞擊,待切割產品30的切割斷面容易形成破痕,進一步降速會降低破痕發生的風險,但犧牲較多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切割裝置,提高生產效率。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切割裝置,包括:
刀座;
設置于所述刀座上的多個刀具,相鄰兩個刀具之間具有預設距離;
與所述刀座連接的移動結構,用于控制所述刀座沿預設方向移動以使得相應的刀具對待切割產品沿預設方向進行切割;
與所述刀座連接的旋轉結構,用于控制刀座旋轉、以使得與當前刀具相鄰的刀具與待切割產品表面接觸。
進一步的,所述刀座包括一旋轉盤,多個所述刀具間隔設置在所述旋轉盤的外周面上。
進一步的,多個所述刀具可拆卸的設置于所述旋轉盤上。
進一步的,所述旋轉盤的外周面上間隔所述預設距離設有多個卡接孔,每個所述刀具的第一端設有與所述卡接孔對應的卡接件。
進一步的,所述刀具包括與所述第一端相對設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具有安裝刀片的安裝部。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端的端面的中間區域開設條形開口,沿該開口向靠近所述第一端的方向移動形成開槽,在開槽兩側壁上對應開設通孔,所述刀片的兩側分別設有可穿過所述通孔的插入部。
進一步的,在所述刀具進行切割時,所述開口的長度方向與所述預設方向平行,所述刀片的刀刃面與所述預設方向平行。
進一步的,部分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向靠近所述第一端的方向凹陷,使得所述安裝部的側面形成斜面。
進一步的,所述旋轉結構包括與所述旋轉盤連接的傳動軸,所述傳動軸位于所述旋轉盤的圓心的第一側,該第一側為所述圓心靠近所述待切割產品的一側。
進一步的,所述移動結構包括與所述傳動軸的兩側連接的支架,以及與所述支架驅動連接的驅動單元。
進一步的,所述旋轉盤的外周面上設有多個安裝面,所述安裝面為平面結構,且所述安裝面的數量與所述刀具的數量相對應。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在途徑跳躍點時,只需旋轉刀座切換為與當前刀具相鄰的刀具進行切割動作,無需降速即可實現跳躍式切割。
附圖說明
圖1表示現有技術中切割裝置切割狀態示意圖;
圖2表示本發明實施例中切割裝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表示本發明實施例中切割裝置主視圖;
圖4表示本發明實施例中切割裝置部分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5表示本發明實施例中切割裝置的刀具a切割狀態示意圖;
圖6表示本發明實施例中切割裝置的刀具b切割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特征和原理進行詳細說明,所舉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以此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如圖2-6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切割裝置,包括:
刀座1;
設置于所述刀座1上的多個刀具2,相鄰兩個刀具2之間具有預設距離;
與所述刀座1連接的移動結構,用于控制所述刀座1沿預設方向移動以使得相應的刀具2對待切割產品沿預設方向進行切割;
與所述刀座1連接的旋轉結構,用于控制刀座1旋轉、以使得與當前刀具2相鄰的刀具2與待切割產品表面接觸。
多個刀具2可旋轉的設置,實現了在進行切割需要跳躍時,只需旋轉刀座1使得與當前刀具2相鄰的刀具2與待切割產品表面接觸,通過更換切割刀具2的方式實現跳躍式切割,如圖5和圖6所示,圖5表示刀具a切割至需要跳躍的位置時的狀態示意圖,旋轉刀座1,切割刀具切換為與刀具a相鄰的刀具b,圖6表示的是更換為刀具b的示意圖,圖5和圖6對比,相鄰刀具之間具有預設距離,刀具b與待切割產品30的接觸點與刀具a與待切割產片30的接觸點之間為需要跳躍的區域,通過旋轉切換刀具,即可實現跳躍式切割,無需降速,提高生產效率,且更換刀具2的過程中,所述刀座1與待切割產品之間的距離是固定不變的,降低了待切割產品破損的風險。
所述預設距離的設定根據所述刀具2的切割速度、以及跳躍區域的長度等因素決定。
所述刀座1的具體結構形式可以有多種,本實施例中,所述刀座1包括一旋轉盤,多個所述刀具2間隔設置在所述旋轉盤的外周面上。
刀具2的數量的設置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定,本實施例中,所述旋轉盤的外周面上設置了6個刀具2,但并不以此為限。
本實施例中,多個所述刀具2可拆卸的設置于所述旋轉盤上,便于更換刀具2。
所述刀具2與所述旋轉盤的連接方式可以有多種,只要實現所述刀具2與所述旋轉盤的可拆卸連接即可,可以通過螺栓安裝等連接方式將所述刀具2穩定的安裝于所述旋轉盤的外周面上。
為了保證切換后的刀具2與待切割產品的切割點位于原刀具2的切割路徑所在的直線的延長線上,本實施例中,所述刀具2與所述旋轉盤的連接采用卡接的方式,保證所述刀具2不會與所述旋轉盤脫離的前提下,在旋轉時受到旋轉離心力,避免刀具2左右擺動而使得切割點偏移,影響切割質量。
本實施例中,所述旋轉盤的外周面上間隔所述預設距離設有多個卡接孔111,每個所述刀具2的第一端設有與所述卡接孔111對應的卡接件23。
所述卡接孔111和所述卡接件23的具體結構形式均可以有多種,只要實現所述刀具2與所述旋轉盤的卡接即可,本實施例中,所述卡接孔111的內壁設有凸起,所述刀具2的第一端設有與所述卡接孔111適配的柱狀插入區域,所述插入區域的外周面上設有與所述凸起相卡合的凹槽。
具體的,所述凸起為環形凸起,所述凹槽為環形凹槽。
本實施例中,所述刀具2包括與所述第一端相對設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具有安裝刀片3的安裝部。
本實施例中,所述刀片3為輪狀結構,但并不以此為限。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端的端面的中間區域開設條形開口,沿該開口向靠近所述第一端的方向移動形成開槽21,在開槽21兩側壁上對應開設通孔,所述刀片3的兩側分別設有可穿過所述通孔的插入部。
進一步的,在所述刀具2進行切割時,所述開口的長度方向與所述預設方向平行,所述刀片3的刀刃面與所述預設方向平行。
進一步的,部分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向靠近所述第一端的方向凹陷,使得所述安裝部的側面形成斜面22。
所述斜面22的設置使得所述安裝部的面積變小,增大的了在安裝刀具2時的可操作空間,便于刀具2的安裝。
本實施例中,所述旋轉結構包括與所述旋轉盤連接的傳動軸5,所述傳動軸5位于所述旋轉盤的圓心的第一側,該第一側為所述圓心靠近所述待切割產品的一側。
在切換刀具2時,與當前刀具2相鄰的刀具2在下落時,受到向下的力,有利于更換后的刀具2位于待切割產片上的切割點位于當前刀具2的切割路徑的延長線上,避免切割位置的偏移,保證切割質量。
需要說明的是,為了避免刀具下路時受力過大,所述傳動軸與所述旋轉盤的圓心之間的距離不宜過大。
本實施例中,為了避免切換刀具2時,使得待切割產品的表面產生裂紋,本實施例中,所述旋轉結構控制所述刀座1旋轉預設速度,延長所述刀片3的下落時間,使得刀片3緩慢下落,且刀片3下落至與待切割產品接觸后、再壓入以對待切割產品進行切割這一過程中,保持相對長的壓入時間,避免下落造成的貫穿裂紋。
本實施例中,所述移動結構包括與所述傳動軸5的兩側連接的支架4,以及與所述支架4驅動連接的驅動單元。
本實施例中,所述支架4為u型結構,u型結構的兩個側壁上開設可供所述傳動軸穿過的通孔。
本實施例中,所述旋轉盤的外周面上設有多個安裝面11,所述安裝面11為平面結構,且所述安裝面11的數量與所述刀具2的數量相對應。
平面結構的安裝面11的設置便于所述刀具2的安裝與拆卸。
以上所述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需要說明的是,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