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光波導,尤其涉及一種光波導鏡片及顯示設備。
背景技術:
1、在現有的封裝光波導鏡片的技術中,通常采用閉合的oca(optically?clearadhesive),也即光學膠帶或光學雙面膠對波導片及用于保護波導片上的衍射微結構的保護片進行粘合,但由于閉合的光學膠帶或光學雙面膠的密封性較好,在粘合過程中較難維持波導片和/或保護片的面型平整,容易導致光波導鏡片的光學結構發生改變。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提供一種光波導鏡片及顯示設備,旨在避免在利用光學膠帶或光學雙面膠對波導片和保護片進行粘合時導致的波導片和/或保護片的面型不平整的問題。
2、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光波導鏡片,包括:
3、波導片,表面設有衍射微結構;
4、保護片,用于保護波導片表面上的衍射微結構;
5、環形膠層,沿波導片或保護片的邊緣區域設置,環形膠層具有至少一個第一通孔,其中,波導片和保護片通過環形膠層粘合連接。
6、在一實例中,第一通孔的第一端朝向波導片和保護片之間的區域,第一通孔的第二端朝向光波導鏡片的外部。
7、在一實例中,第一通孔的第一端不朝向波導片上的光線傳播區域和衍射微結構。
8、在一實例中,第一通孔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走勢形狀為波浪形、折線形、“s”字形、“幾”字形、“弓”字形中的一種。
9、在一實例中,第一通孔在第一方向上的長度大于或等于0.1微米且小于或等于300微米,第一通孔在第二方向上的長度大于或等于0.1毫米且小于或等于10毫米,第一方向垂直光波導鏡片,第二方向與第一方向垂直。
10、在一實例中,第一通孔與波導片的耦入區域設置的衍射微結構的距離小于第一通孔與波導片的耦出區域設置的衍射微結構的距離。
11、在一實例中,波導片的個數為至少兩個,各波導片的表面均設有衍射微結構;
12、與保護片相鄰的波導片和保護片之間設有環形膠層,相鄰的波導片之間設有環形膠層,且至少一個環形膠層具有第一通孔。
13、在一實例中,每一個環形膠層均具有第一通孔。
14、在一實例中,除在光波導鏡片最外側的波導片外,其余波導片均設有第二通孔,且其中一個環形膠層具有第一通孔。
15、第二方面,本申請還提供一種顯示設備,顯示設備包括光機及如第一方面提供的光波導鏡片,光波導鏡片用于將從光機出射的光信號定向傳輸至目標區域。
16、本申請提供一種光波導鏡片及顯示設備,光波導鏡片的波導片及保護片通過環形膠層實現粘合連接,在環形膠層中具有至少一個第一通孔,能夠使得波導片和保護片在貼合時保證面型平整,從而避免由于面型不平整導致的光波導鏡片的光學結構發生改變的問題。
1.一種光波導鏡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波導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端朝向所述波導片和所述保護片之間的區域,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端朝向所述光波導鏡片的外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波導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端不朝向所述波導片上的光線傳播區域和所述衍射微結構。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波導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走勢形狀為波浪形、折線形、“s”字形、“幾”字形、“弓”字形中的一種。
5.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光波導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在第一方向上的長度大于或等于0.1微米且小于或等于300微米,所述第一通孔在第二方向上的長度大于或等于0.1毫米且小于或等于10毫米,所述第一方向垂直所述光波導鏡片,所述第二方向與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6.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光波導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波導片的耦入區域設置的衍射微結構的距離小于所述第一通孔與所述波導片的耦出區域設置的衍射微結構的距離。
7.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光波導鏡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導片的個數為至少兩個,各所述波導片的表面均設有衍射微結構;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光波導鏡片,其特征在于,每一個所述環形膠層均具有所述第一通孔。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光波導鏡片,其特征在于,除在所述光波導鏡片最外側的波導片外,其余波導片均設有第二通孔,且其中一個所述環形膠層具有所述第一通孔。
10.一種顯示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設備包括光機及如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光波導鏡片,所述光波導鏡片用于將從所述光機出射的光信號定向傳輸至目標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