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背光組件,尤其是指一種優化燈口光暈的背光結構。
背景技術:
1、隨著背光源技術的發展,窄邊框背光已經逐漸成為目前的市場技術需求,但是窄邊框背光面臨光源測led光程較短,背光效果調試困難,燈口光暈問題一直都得不到改善。目前,手機背光源通常采用塑膠外框扣位拼接鐵(鋁)框或采用膠塑與鐵(鋁)框一體作為外框,外框上粘貼一張遮光膜,一面用于粘貼固定光學膜材,另外一面粘貼液晶顯示屏,顯示屏上貼合觸摸屏或玻璃蓋板,觸摸屏或玻璃蓋板粘貼在手機外殼上,背光源led距離遮光膜內視區距離也隨之窄邊框的發展而越來越小,遮光膜無法有效遮蔽led溢出光線,光源端容易造成燈口光暈現象。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問題提供一種優化燈口光暈的背光結構,設計巧妙,通過在反射膠膜的上表面對遠離led燈珠的一側絲印有黑色油墨層,利用黑色油墨層的吸光作用,有效吸收led燈條邊緣的光線溢出,有效優化背光源燈口光暈的現象,使背光整體效果更加均勻,提升背光品質;另外,在相鄰兩個導光板粘接膠之間設置有透光口,led燈珠顯露于透光口,避免造成背光亮度損失。
2、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優化燈口光暈的背光結構,其包括上增光膜、下增光膜、擴散膜、導光板本體、反射片和支撐框架,所述上增光膜、下增光膜、擴散膜、導光板本體、反射片從上至下依次布置在所述支撐框架內;所述導光板本體的一端設置有led燈條,所述led燈條包括基板以及多個led燈珠,多個led燈珠呈一排式等間隔設置在所述基板上,多個led燈珠沿著所述基板的長度方向分布,所述基板的上表面沿其長度方向設置有反射膠膜,所述反射膠膜的上表面沿其長度方向設置有黑色油墨層,所述黑色油墨層位于所述反射膠膜遠離led燈珠的一側,所述反射膠膜的上表面沿其長度方向一排式等間隔設置有多個導光板粘接膠,所述黑色油墨層位于所述導光板粘接膠與反射膠膜之間,相鄰兩個所述導光板粘接膠之間設置有透光口,所述led燈珠顯露于所述透光口。
4、其中,所述支撐框架的底壁遠離led燈條的一端設置有導光板固定膠,所述導光板本體通過所述導光板固定膠與所述支撐框架的底壁連接,所述led燈條通過所述導光板粘接膠與導光板本體的一端粘接。
5、其中,所述支撐框架靠近所述led燈珠的一端設置有反光白條。
6、其中,所述支撐框架為膠鐵框或者膠鋁框。
7、其中,所述支撐框架的上端外緣設置有遮光膠層。
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9、本實用新型設計巧妙,通過在反射膠膜的上表面對遠離led燈珠的一側絲印有黑色油墨層,利用黑色油墨層的吸光作用,有效吸收led燈條邊緣的光線溢出,有效優化背光源燈口光暈的現象,使背光整體效果更加均勻,提升背光品質;另外,在相鄰兩個導光板粘接膠之間設置有透光口,led燈珠顯露于透光口,避免造成背光亮度損失。
1.一種優化燈口光暈的背光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增光膜、下增光膜、擴散膜、導光板本體、反射片和支撐框架,所述上增光膜、下增光膜、擴散膜、導光板本體、反射片從上至下依次布置在所述支撐框架內;所述導光板本體的一端設置有led燈條,所述led燈條包括基板以及多個led燈珠,多個led燈珠呈一排式等間隔設置在所述基板上,多個led燈珠沿著所述基板的長度方向分布,所述基板的上表面沿其長度方向設置有反射膠膜,所述反射膠膜的上表面沿其長度方向設置有黑色油墨層,所述黑色油墨層位于所述反射膠膜遠離led燈珠的一側,所述反射膠膜的上表面沿其長度方向一排式等間隔設置有多個導光板粘接膠,所述黑色油墨層位于所述導光板粘接膠與反射膠膜之間,相鄰兩個所述導光板粘接膠之間設置有透光口,所述led燈珠顯露于所述透光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優化燈口光暈的背光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框架的底壁遠離led燈條的一端設置有導光板固定膠,所述導光板本體通過所述導光板固定膠與所述支撐框架的底壁連接,所述led燈條通過所述導光板粘接膠與導光板本體的一端粘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優化燈口光暈的背光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框架靠近所述led燈珠的一端設置有反光白條。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優化燈口光暈的背光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框架為膠鐵框或者膠鋁框。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優化燈口光暈的背光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框架的上端外緣設置有遮光膠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