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鋼琴配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鋼琴卡釘。
背景技術:
鋼琴是源自西洋古典音樂的一種鍵盤樂器,以其寬廣的音域、靈活的觸鍵彈奏和恢弘的動態音響被人們稱作“樂器之王”,它由88個琴鍵和金屬弦音板組成,受到廣大音樂愛好者的青睞。在鋼琴的多種配件中,擊弦機是發聲的核心部件之一,在擊弦機的鍵桿上設置有一個卡釘,卡釘與聯動器底座接觸,人們按動琴鍵帶動鍵桿擺動,鍵桿通過卡釘敲擊聯動器底座,使得聯動器驅動琴槌敲擊琴弦發出琴聲。通常,為確保力的有效傳遞,使鋼琴有較好的音質效果,需要將鋼琴的空動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而空動的調節與卡釘的結構息息相關。現有的卡釘大多設計為固定結構,長度尺寸無法調節,卡釘安裝在鋼琴上時,如果卡釘過長,頂桿與轉向器之間的間隙變小,雖然能消除較大空動,但是會影響頂桿歸位,如果卡釘較短,頂桿與轉向器之間的間隙變大,鋼琴的空動較大,從而影響力的傳遞效果,進而影響鋼琴的音質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種鋼琴卡釘,用來解決現有鋼琴卡釘大多設計為固定結構導致卡釘的長度無法按需調節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鋼琴卡釘,包括主體、內桿和外桿,所述主體為圓臺結構,所述主體的頂端設有凸出的光滑的圓弧頂,所述主體與內桿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內桿外壁上設有第一外螺紋,所述內桿和外桿均為中空的圓柱形結構,所述外桿內側設有與第一外螺紋相配合的內螺紋,所述外桿外壁上設有第二外螺紋,所述外桿的底端為圓錐形結構,所述外桿下端與鋼琴的鍵桿可拆卸連接。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實用新型,內桿與外桿通過第一外螺紋與內螺紋連接,卡釘通過第二外螺紋與鋼琴的鍵桿上可拆卸連接,旋轉主體可以使內桿在外桿內旋進或旋出,從而達到調節卡釘的長度尺寸的目的,確保鋼琴的空動在一個合適的范圍內,又不影響頂桿歸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力的傳遞效果和鋼琴的音質效果。
進一步限定,所述內桿的長度尺寸大于外桿的長度尺寸,這樣的結構設計,使卡釘可調節的長度尺寸范圍更大。
進一步限定,所述主體設有數個貫穿兩側的減量通孔,這樣的結構設計,使得卡釘整體質量減輕,有利于促成擊弦機動作,使彈奏效果更好。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附圖給出的非限定性實施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鋼琴卡釘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如下:
主體1、內桿2、第一外螺紋21、外桿3、第二外螺紋31、圓弧頂4、減量通孔5。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鋼琴卡釘,主體1、內桿2和外桿3,所述主體1為圓臺結構,所述主體1的頂端設有凸出的光滑的圓弧頂4,所述主體1與內桿2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內桿2外壁上設有第一外螺紋21,所述內桿2和外桿3均為中空的圓柱形結構,所述外桿3內側設有與第一外螺紋21相配合的內螺紋,所述外桿3外壁上設有第二外螺紋31,所述外桿3的底端為圓錐形結構,所述外桿3下端與鋼琴的鍵桿可拆卸連接,所述主體1設有數個貫穿兩側的減量通孔5。
本實施例中,內桿2與外桿3通過第一外螺紋21與內螺紋連接,卡釘通過第二外螺紋31與鋼琴的鍵桿上可拆卸連接,旋轉主體1可以使內桿2在外桿3內旋進或旋出,從而達到調節卡釘的長度尺寸的目的,確保鋼琴的空動在一個合適的范圍內,又不影響頂桿歸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力的傳遞效果和鋼琴的音質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內桿2的長度尺寸大于外桿3的長度尺寸,這樣的結構設計,使卡釘可調節的長度尺寸范圍更大。實際上,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設計內桿合適的長度尺寸。
另外,主體1設有數個貫穿兩側的減量通孔5,這樣的結構設計,使得卡釘整體質量減輕,有利于促成擊弦機動作,使彈奏效果更好。實際上,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具體考慮。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鋼琴卡釘進行了詳細介紹。具體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