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顯示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689415閱讀:404來源:國知局
顯示設備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相關申請的引證

本申請要求于2015年12月9日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15-0175275號的優先權和從中產生的所有權益,其全部內容通過引證結合于此。

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涉及顯示設備。更具體地,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涉及包括顯示面板和背光單元的顯示設備。



背景技術:

近年來,諸如液晶顯示器(“lcd”)、等離子體顯示面板、有機發光顯示器、場效應顯示器、電泳顯示器等的各種顯示器被廣泛使用。

應用于各種電子設備(例如,電視機、移動設備、監視器等)的lcd通常包括液晶面板,該液晶面板包括彼此面對的兩個基板以及布置在兩個基板之間的液晶層,由此顯示圖像。

由于lcd不是自發光的,所以期望lcd包括含有發光的光源的背光單元。

根據背光單元的光源的位置,背光單元分類為直接照明型背光單元和邊緣照明型背光單元。在直接照明型背光單元中,光源布置在液晶面板下方并且從光源發射的光被直接地提供至液晶面板。在邊緣照明型背光單元的情況下,導光板布置在液晶面板下方,并且光源位于導光板的側部處。從光源發射的光由導光板折射和反射,并且因此光被間接地提供至液晶面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提供一種降低漏光以防止亮度降低的顯示設備。

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提供一種降低導光板的光入射部分與光源未對準的顯示設備。

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提供一種顯示設備,該顯示設備包括背光單元以及布置在背光單元上方的顯示面板。該背光單元可包括:導光板,該導光板包括光入射面、面對光入射面的相對面、連接光入射面與相對面的光出射面以及面對光出射面的光出射背面;光源單元,該光源單元包括面對光入射面的光源以及布置在光源的表面上的柔性印刷電路板;第一耦接構件,該第一耦接構件布置在光出射背面的部分上;以及第二耦接構件,該第二耦接構件布置在柔性印刷電路板的部分上。第一耦接構件與第二耦接構件可通過磁力耦接至彼此。

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第一耦接構件和第二耦接構件中的一個構件可以是磁體,并且第一耦接構件和第二耦接構件中的另一個構件可以是磁體或磁性金屬。

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磁性金屬可包括鎳、鐵、鈷、鈀及其合金中的至少一種。

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柔性印刷電路板可包括:第一子板部分,該第一子板部分布置在光出射背面下方;以及第二子板部分,該第二子板部分從第一子板部分延伸出并且面對光入射面。第二耦接構件可布置在第一子板部分上,并且光源可接觸第二子板部分。在這種情況下,顯示設備可進一步包括包含金屬材料的底殼。底殼可包括:第一子機殼部分,在該第一子機殼部分上放置有第一子板部分和導光板;以及第二子機殼部分,該第二子機殼部分從第一子機殼部分延伸出并且接觸第二子板部分。底殼可進一步包括:第三子機殼部分,該第三子機殼部分從第二子機殼部分延伸出并且面對第一子機殼部分的部分。

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顯示設備可進一步包括:第三耦接構件,該第三耦接構件布置在光出射面的部分上。

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在平面圖中,第一耦接構件與第三耦接構件可彼此部分重疊。

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在平面圖中,第一耦接構件與第三耦接構件可彼此間隔開。

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顯示設備可進一步包括:第四耦接構件,該第四耦接構件布置在柔性印刷電路板的部分上并且與第二耦接構件間隔開,并且第三耦接構件與第四耦接構件通過磁力耦接至彼此。

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柔性印刷電路板可包括:第一子板部分,該第一子板部分布置在光出射背面下方;第二子板部分,該第二子板部分從第一子板部分延伸出并且面對光入射面;以及第三子板部分,該第三子板部分從第二子板部分延伸出并且面對第一子板部分的部分。第二耦接構件可布置在第一子板部分上,光源可接觸第二子板部分,并且第四耦接構件可接觸第三子板部分。在這種情況下,顯示設備可進一步包括包含金屬材料的底殼。該底殼可包括:第一子機殼部分,在該第一子機殼部分上放置有第一子板部分和導光板;第二子機殼部分,該第二子機殼部分從第一子機殼部分延伸出并且接觸第二子板部分;以及第三子機殼部分,該第三子機殼部分從第二子機殼部分延伸出并且接觸第三子板部分。

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柔性印刷電路板可包括:在平面圖中與導光板重疊的第一區域以及在平面圖中與導光板不重疊的第二區域,第二耦接構件布置在第一區域中,并且光源布置在第二區域中。在這種情況下,顯示設備可進一步包括包含金屬材料的底殼。該底殼包括:第一子機殼部分,在該第一子機殼部分上放置有柔性印刷電路板和導光板;以及第二子機殼部分,該第二子機殼部分從第一子機殼部分延伸出以覆蓋光源。

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顯示設備可進一步包括:第三耦接構件,該第三耦接構件布置在光出射面的部分上,底殼可進一步包括:第三子機殼部分,該第三子機殼部分從第二子機殼部分延伸出并且面對第一子機殼部分的部分,并且第三耦接構件與第三子機殼部分通過磁力耦接至彼此。

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柔性印刷電路板可包括:第一子板部分,該第一子板部分布置在光出射背面下方;以及第二子板部分,該第二子板部分從第一子板部分延伸出并且面對光入射面。第一子板部分可包括:在平面圖中與導光板重疊的第一區域以及在平面圖中與導光板不重疊的第二區域,第二耦接構件布置在第一區域中,并且光源布置在第二區域中。在這種情況下,顯示設備可進一步包括包含金屬材料的底殼。底殼可包括:第一子機殼部分,在該第一子機殼部分上放置有第一子板部分和導光板;以及第二子機殼部分,該第二子機殼部分從第一子機殼部分延伸出并且接觸第二子板部分。底殼可進一步包括:第三子機殼部分,該第三子機殼部分從第二子機殼部分延伸出并且面對第一子機殼部分的部分。在這種情況下,顯示設備可進一步包括:第三耦接構件,該第三耦接構件布置在光出射面的部分上,并且第三耦接構件與第三子機殼部分通過磁力耦接至彼此。

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柔性印刷電路板可進一步包括:第三子板部分,該第三子板部分從第二子板部分延伸出并且面對第一子板部分的部分。在這種情況下,顯示設備可進一步包括:第三耦接構件,該第三耦接構件布置在光出射面的部分上;以及第四耦接構件,該第四耦接構件接觸第三子板部分。第三耦接構件與第四耦接構件可通過磁力耦接至彼此。

根據以上內容,可防止導光板的光入射面與光源彼此未對準。

根據以上內容,可防止漏光被泄漏,并且因此可防止亮度降低。

附圖說明

通過參考結合附圖考慮時的以下詳細描述,本發明的以上及其他優點將容易地變得顯然,其中:

圖1a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顯示設備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透視圖;

圖1b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顯示設備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透視圖;

圖1c是沿著圖1a和圖1b所示的線a-a'截取的截面圖;

圖2a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顯示設備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透視圖;

圖2b是沿著圖2a所示的線b-b'截取的截面圖;

圖3a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顯示設備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透視圖;

圖3b是沿著圖3a所示的線c-c'截取的截面圖;

圖4a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顯示設備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透視圖;

圖4b是沿著圖4a所示的線d-d'截取的截面圖;

圖4c是示出圖4b所示的顯示設備的變形例的截面圖;

圖5a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顯示設備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透視圖;

圖5b是沿著圖5a所示的線e-e'截取的截面圖;

圖6a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顯示設備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透視圖;

圖6b是沿著圖6a所示的線f-f'截取的截面圖;

圖7a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顯示設備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透視圖;

圖7b是沿著圖7a所示的線g-g'截取的截面圖;

圖8a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顯示設備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透視圖;

圖8b是沿著圖8a所示的線h-h'截取的截面圖;

圖9a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顯示設備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透視圖;

圖9b是沿著圖9a所示的線i-i'截取的截面圖;

圖10a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顯示設備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透視圖;

圖10b是沿著圖10a所示的線j-j'截取的截面圖;

圖11a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顯示設備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透視圖;

圖11b是沿著圖11a所示的線k-k'截取的截面圖;

圖12a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顯示設備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透視圖;

圖12b是沿著圖12a所示的線l-l'截取的截面圖;

圖13a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顯示設備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透視圖;以及

圖13b是沿著圖13a所示的線m-m'截取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提供參考附圖的以下描述以幫助對如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發明的各種實施方式的全面理解。以下描述包括各種具體細節以幫助理解,但是這些細節被視為僅是示例性的。因此,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將認識到,在不偏離本發明的范圍和精神的情況下,可對本文中描述的各種實施方式作出各種更改和變形。

貫穿始終相同標號指代相同元件。在附圖中,為了清楚起見,夸大了層、膜以及區域的厚度。術語第一、第二等的使用不表示任意順序或重要性,而是術語第一、第二等用于區別一個元件與另一元件。將理解的是,當諸如層、膜、區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稱為在另一元件“上”時,該元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存在中間元件。要理解的是,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確表示,否則單數形式“一(a)”、“一(an)”和“該(the)”包括多個指示物。

將進一步理解的是,術語“包括(includes)”和/或“包括(including)”在本說明書中使用時,列明了存在所述及的特征、整體、步驟、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個或多個其他特征、整體、步驟、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組合。將理解的是,當元件或層被稱為位于另一元件或層“上”、“連接至”或“耦接至”另一元件或層時,該元件或層可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或層上、連接至或耦接至另一元件或者層,或者可存在中間元件或中間層。相反,當元件被稱作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層“上”、“直接連接至”或“直接耦接至”另一元件或層時,則不存在中間元件或中間層。

將理解的是,盡管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可以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種元件、部件、區域、層和/或部分,但是這些元件、部件、區域、層和/或部分不應受這些術語限制。這些術語僅僅用于將一個元件、部件、區域、層或者部分與另一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相區分。因此,在沒有背離本文中的教導的情況下,以下討論的第一元件、部件、區域、層或部分可被稱為第二元件、部件、區域、層或者部分。

在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僅用于描述特定實施方式的目的,并非旨在限制。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除非內容另有明確指示,否則單數形式“一(a)”、“一(an)”和“該(the)”旨在包括復數形式,包括“至少一個”。“或者”是指“和/或”。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和/或”包括相關列出項的一個或多個的任意和所有組合。將進一步理解的是,術語“包含(comprise)”和/或“包含(comprising)”或者“包括(include)”和/或“包括(including)”在用于本說明書中時,列明了存在所述及的特征、區域、整體、步驟、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個或多個其他特征、區域、整體、步驟、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們的組合。

此外,本文中可使用諸如“下部”或“底部”以及“上部”或“頂部”的相對術語來描述如圖中所示的一個元件與另一元件的關系。將理解的是,相對術語旨在涵蓋設備的除了在圖中描繪的取向之外的不同取向。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當將圖之一中的設備翻轉時,被描述為在其他元件的“下”側的元件,則將取向為在其他元件的“上”側。因此,示例性術語“下部”可根據圖中的特定取向,涵蓋“下部”和“上部”兩個取向。類似地,當將圖之一中的設備翻轉時,被描述為在其他元件的“下方”或“之下”的元件則將被取向為在其他元件的“上方”。因此,示例性術語“在下方”或“在之下”可涵蓋在上方和在下方兩個取向。

考慮到所討論的測量以及與特定量的測量相關的誤差(即,測量系統的制約),如本文使用的“大約”或“近似”包括在由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確定的特定值的偏差的可接受范圍內的所述值和平均值。例如,“大約”可以表示在一個或多個標準偏差之內或者在所述值的±30%、±20%、±10%、±5%之內。

除非另有定義,否則本文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與由本發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通常所理解的含義相同的含義。將進一步理解的是,術語,諸如在常用詞典中定義的那些,應被解釋為具有與它們在相關領域和本發明的上下文中的含義一致的含義,并且除非本文中明確進行如此限定,否則不應被解釋為理想的或過于刻板的意義。

本文參考作為理想化實施方式的示意圖的截面圖來描述示例性實施方式。因此,預期例如由于制造技術和/或公差引起的圖示形狀的變化。因此,本文描述的實施方式不應被解釋為局限于如本文所示的區域的特定形狀,而是包括因例如制造導致的形狀偏差。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示出或描述為平坦的區域通常可具有粗糙的和/或非線性的特征。而且,示出的銳角可以是圓的。因此,圖中所示的區域在本質上是示意性的并且它們的形狀并不旨在示出區域的精確形狀并且不旨在限制權利要求的范圍。

下文中,將參考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圖1a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顯示設備10的透視圖,并且圖1b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顯示設備10的透視圖。

參考圖1a和圖1b,顯示設備10包括背光單元blu以及布置在背光單元blu上的顯示面板dp。

顯示面板dp在背光單元blu上方布置成與背光單元blu間隔開。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顯示面板dp可以是但不限于液晶顯示器(“lcd”)面板或電泳顯示器面板。在下文中,例如,lcd面板將被描述為顯示面板。

背光單元blu包括導光板lgp和光源單元lu。盡管未在圖中示出,但是光學構件可布置在導光板lgp與顯示面板dp之間。光學構件改善通過導光板lgp的光出射面130(參考圖1c)出射的光的亮度和視角。光學構件可包括彼此順次地堆疊的第一光學構件、第二光學構件以及第三光學構件。

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例如,第一光學構件可以是但不限于漫射片,以漫射從導光板lgp出射的光。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例如,第二光學構件可以是但不限于棱鏡片,以在與布置在棱鏡片上方的顯示面板dp的面基本垂直的方向上聚集由漫射片漫射的光。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例如,第三光學構件可以是但不限于保護片,以防止棱鏡片受到外部撞擊。第一光學構件、第二光學構件以及第三光學構件中的至少一個可設置為多個,或者第一光學構件、第二光學構件以及第三光學構件中的一個或多個可從光學構件中省去。

光學構件的結構不應限于上述結構。

盡管未在圖中示出,但是背光單元blu可進一步包括反射片。反射片布置在導光板lgp下方。反射片反射從導光板lgp泄漏的未被引導至顯示面板dp的光,以便允許泄漏的光傳播至顯示面板dp。因此,反射片增加提供至顯示面板dp的光的量。

光源單元lu包括光源ls以及布置在光源ls的一個表面上的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光源ls通過使用本領域公知技術而布置(例如,安裝)在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的一個表面上。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向光源ls施加電源電壓。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可包括柔性樹脂層以具有柔性。隨后將詳細描述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

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光源ls可以是但不限于發光二極管(“led”)。光源ls可設置為多個,并且光源ls可在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上沿第二方向dr2排列成彼此間隔開。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例如,在根據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顯示設備10中包括的光源單元lu可以是但不限于led芯片或led封裝件。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例如,led中的每一個可布置在用作外殼的殼體(case)中。

圖1c是沿著圖1a和圖1b所示的線a-a'截取的截面圖。

參考圖1c,導光板lgp包括光入射面110、相對面120、光出射面130以及光出射背面140。相對面120面對光入射面110。相對面120在第一方向dr1上與光入射面110間隔開并且面對光入射面110。光出射面130連接光入射面110與相對面120。光出射面130連接光入射面110的一端與相對面120的一端。從光源單元lu入射至導光板lgp的光通過光出射面130出射至顯示面板dp。光出射背面140面對光出射面130。光出射背面140在第三方向dr3上與光出射面130間隔開并且面對光出射面130。光出射背面140連接光入射面110的另一端與相對面120的另一端。

光源ls面對導光板lgp的光入射面110。光源ls設置為允許其光發射面面對導光板lgp的光入射面110。

背光單元blu進一步包括第一耦接構件ad1以及第二耦接構件ad2。第一耦接構件ad1布置在導光板lgp的光出射背面140的一部分上。光出射背面140被劃分為其中布置有第一耦接構件ad1的區域(未示出)以及其中未布置有第一耦接構件ad1的區域(未示出)。第一耦接構件ad1可用作遮光構件。在這種情況下,可省去光學構件中的布置在導光板lgp與顯示面板dp之間用來防止出現漏光的遮光構件。

參考圖1a,第一耦接構件ad1可設置為多個,并且第一耦接構件ad1在光出射背面140上排列成彼此間隔開。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例如,第一耦接構件ad1沿第二方向dr2排列在光出射背面140的各部分上并且彼此間隔開。

參考圖1b,例如,第一耦接構件ad1可在光出射背面140的一部分上設置成具有大致矩形的形狀。在這種情況下,第一耦接構件ad1設置為單個。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例如,第一耦接構件ad1具有沿第二方向dr2延伸的形狀并且設置為單個整體結構。與提供沿第二方向dr2彼此間隔開的多個第一耦接構件ad1相比,提供沿第二方向dr2延伸的單個整體的第一耦接構件ad1會更容易。

第二耦接構件ad2布置在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的一部分上。第二耦接構件ad2布置在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上并且與光源ls間隔開。

參考回圖1a,第二耦接構件ad2可設置為多個,并且第二耦接構件ad2彼此間隔開。即,第二耦接構件ad2沿第二方向dr2排列在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上并且彼此間隔開。詳細地,在其中光源ls沿第二方向dr2排列在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上并且彼此間隔開的情況下,第二耦接構件ad2與每個光源ls間隔開,并且此外,第二耦接構件ad2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間隔開。

參考回圖1b,例如,第二耦接構件ad2設置在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的一部分上并且具有大致矩形的形狀。在這種情況下,第二耦接構件ad2可設置為單個。例如,第二耦接構件ad2布置在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上,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且一體地設置為單個整體結構。在其中第二耦接構件ad2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并且具有單個整體結構的情況下,與其中第二耦接構件ad2在第二方向dr2上設置成彼此間隔開的情況相比,有利于容易地形成第二耦接構件ad2。

盡管未在圖1a和圖1b中示出,但是根據實施方式,第一耦接構件ad1可設置為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間隔開,并且第二耦接構件ad2可設置為具有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的單個整體結構。作為另一實例,根據實施方式,第一耦接構件ad1可設置為具有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的單個整體結構,并且第二耦接構件ad2可設置為在第二方向dr2上彼此間隔開。然而,就易于加工而言,第一耦接構件ad1以及第二耦接構件ad2中的每一個設置為具有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的單個整體結構是有利的,但是不應限于此或由此限制。

在隨后描述的圖2a和圖3a中,第一耦接構件ad1以及第二耦接構件ad2中的每一個設置為多個并且在第二方向dr2上排列成彼此間隔開,但是不應限于此或由此限制。即,第一耦接構件ad1以及第二耦接構件ad2中的每一個可設置為具有在第二方向dr2上延伸的單個整體結構。

參考回圖1c,第一耦接構件ad1以及第二耦接構件ad2通過磁力耦接至彼此。第一耦接構件ad1與第二耦接構件ad2磁性地耦接至彼此。

為了使用磁力耦接第一耦接構件ad1至第二耦接構件ad2,期望第一耦接構件ad1以及第二耦接構件ad2包括具有磁力的材料。

第一耦接構件ad1以及第二耦接構件ad2中的一個是磁體,并且第一耦接構件ad1以及第二耦接構件ad2中的另一個是磁體或磁性金屬。在示出的示例性實施方式中,第一耦接構件ad1是磁體,并且第二耦接構件ad2是磁性金屬。相反,根據實施方式,第一耦接構件ad1可以是磁性金屬,并且第二耦接構件ad2可以是磁體。本文使用的術語“磁性金屬”可表示表現出磁性的金屬。

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例如,磁性金屬可以是鐵磁體,但是不應限于此或由此限制。在沒有限制的情況下,磁性金屬可選自于本領域公知的一種磁性金屬。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例如,磁性金屬可包括鎳、鐵、鈷、鈀及其合金中的至少一種。在示出的示例性實施方式中,例如,磁性金屬可包含鎳。

第一耦接構件ad1不應限于特定材料,只要在第一耦接構件ad1中包含的材料具有磁力即可。此外,由于第一耦接構件ad1附接至光出射背面140,所以期望第一耦接構件ad1的接觸光出射背面140的表面具有預定粘合力。通常,由于導光板lgp不具有磁力,所以第一耦接構件ad1的接觸光出射背面140的表面具有與除由磁力引起的粘合力外的其自身粘合力對應的粘合力。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第一耦接構件ad1可具有帶狀,但是不應限于此或由此限制。

第一耦接構件ad1可包括本領域公知的粘合材料。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例如,第一耦接構件ad1可包括丙烯酸類樹脂、硅類樹脂、環氧類樹脂以及尿烷類樹脂中的至少一種。如上所述,期望第一耦接構件ad1具有用于與第二耦接構件ad2耦接的磁力。盡管在圖中未示出,但是第一耦接構件ad1可包括粘合層以及布置在粘合層上的磁層,粘合層可直接接觸光出射背面140,并且磁層可直接接觸第二耦接構件ad2。磁層可設置在磁片中。然而,第一耦接構件ad1不應限于特定結構,只要第一耦接構件ad1具有足以耦接至光出射背面140的粘合力以及足以耦接至第二耦接構件ad2的磁力即可。第二耦接構件ad2不應限于特定材料,只要在第二耦接構件ad2中包括的材料具有磁力即可。可通過在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上電鍍磁性金屬來設置第二耦接構件ad2。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例如,第二耦接構件ad2可包括鎳、鐵、鈷、鈀及其合金中的至少一種。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例如,第二耦接構件可以是但不限于鎳鍍層。

在圖1c中,第一耦接構件ad1沿第一方向dr1的寬度大于第二耦接構件ad2沿第一方向dr1的寬度,但是不應限于此或由此限制。例如,第一耦接構件ad1的寬度可大致等于第二耦接構件ad2的寬度,或者第二耦接構件ad2的寬度可大于第一耦接構件ad1的寬度。在下文中,本文使用的術語“寬度”指的是在第一方向dr1上的長度。

在圖1b中,沿第二方向dr2截取的第一耦接構件ad1的厚度等于沿第二方向dr2截取的第二耦接構件ad2的厚度,但是不應限于此或由此限制。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例如,第一耦接構件ad1的厚度可大于第二耦接構件ad2的厚度,或者第二耦接構件ad2的厚度可大于第一耦接構件ad1的厚度。在下文中,本文使用的術語“厚度”指的是在第二方向dr2上的長度。

在傳統導光板中,導光板的光入射面在尺寸上大于光源,但是由于市場上對薄型顯示設備的需求持續增長,所以期望導光板的光入射面等于光源的面對光入射面的表面。在其中導光板的光入射面被控制為等于光源的面對光入射面的表面的情況下,光源單元可能與導光板未對準,并且因此出現漏光。結果,導光板的亮度降低。根據本發明的顯示設備,導光板與柔性印刷電路板通過分別布置在導光板與柔性印刷電路板上的耦接構件牢固地耦接至彼此,使得可降低導光板與光源單元之間的未對準。

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包括第一子板部分210和第二子板部分220。第一子板部分210與第二子板部分220可彼此一體地設置為單個整體結構。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例如,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在截面中可具有l形。

第一子板部分210布置在光出射背面140下方。在平面圖中,第一子板部分210的一部分與光出射背面140的一部分重疊。第二耦接構件ad2布置在第一子板部分210上。

在本說明書中,本文使用的術語“平面圖”指的是顯示設備10投射在由第一方向dr1和第二方向dr2限定的平面上的視圖(例如,頂視圖或底視圖)。

第二子板部分220從第一子板部分210延伸出以面對光入射面110。第二子板部分220沿垂直方向從第一子板部分210延伸出。第二子板部分220接觸光源ls。光源ls布置在第二子板部分220與導光板lgp之間。導光板lgp在第一方向dr1上與第二子板部分220間隔開。

圖2a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顯示設備10的透視圖。

參考圖2a,顯示設備10可進一步包括底殼bc。底殼bc容納背光單元blu和顯示面板dp的部件。底殼bc包含具有磁力的材料。底殼bc包含金屬材料。底殼bc包含具有磁力的金屬材料。底殼bc包含包括不銹鋼、鋁鋅鍍層或鋁的金屬材料。

盡管未在圖中示出,但是顯示設備10可進一步包括模架。模架布置在顯示面板dp與背光單元blu之間。模架設置為沿著顯示面板dp的邊緣,并且布置在顯示面板dp下方以支撐顯示面板dp。

圖2b是沿著圖2a所示的線b-b'截取的截面圖。

參考圖2b,底殼bc包括第一子機殼部分310和第二子機殼部分320。第一子機殼部分310和第二子機殼部分320彼此一體地設置為單個整體結構。

第一子板部分210和導光板lgp放置在第一子機殼部分310上。第一子板部分210與第一子機殼部分310進行接觸。導光板lgp可與第一子機殼部分310間隔開,但是本發明不限于此,并且導光板lgp可接觸第一子機殼部分310。在其中導光板lgp與第一子機殼部分310間隔開的情況下,上述反射片(未示出)可布置在導光板lgp與第一子機殼部分310之間。反射片(未示出)接觸第一子機殼部分310。

第二子機殼部分320從第一子機殼部分310延伸出并且接觸第二子板部分220。第二子機殼部分320沿垂直方向從第一子機殼部分310延伸出。底殼bc在截面中具有l形。

通過底殼bc可更有效地防止導光板lgp與光源單元lu彼此未對準。

圖3a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顯示設備10的透視圖,并且圖3b是沿著圖3a所示的線c-c'截取的截面圖。

參考圖3a和圖3b,底殼bc可進一步包括第三子機殼部分330。第三子機殼部分330從第二子機殼部分320延伸出。第三子機殼部分330沿第一方向dr1從第二子機殼部分320延伸出。第三子機殼部分330大致平行于第一子機殼部分310的一部分。在平面圖中,第三子機殼部分330與第一子機殼部分310的一部分重疊。在其中底殼bc進一步包括第三子機殼部分330的情況下,第一子機殼部分310包括在平面圖中與第三子機殼部分330重疊的區域以及在平面圖中與第三子機殼部分330不重疊的區域。兩個區域彼此相鄰。在其中底殼bc進一步包括第三子機殼部分330的情況下,底殼bc在截面中具有躺著的u形。第一子機殼部分310、第二子機殼部分320以及第三子機殼部分330可彼此一體地設置為單個整體結構。

盡管未在圖3a和圖3b中示出,但是根據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顯示設備10可包括布置在光出射面130的一部分上的第三耦接構件,并且第三耦接構件與第三子機殼部分330可通過磁力耦接至彼此。因此,可防止導光板lgp與光源單元lu彼此未對準。優選的是,第三耦接構件的接觸光出射面130的表面具有與除磁力引起的粘合力以外的其自身粘合力對應的粘合力。隨后將詳細描述第三耦接構件。

圖4a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顯示設備10的透視圖,并且圖4b是沿著圖4a所示的線d-d'截取的截面圖。

參考圖4a和圖4b,顯示設備10可進一步包括第三耦接構件ad3。第三耦接構件ad3布置在導光板lgp的光出射面130的一部分上。

在平面圖中,第一耦接構件ad1的至少一部分與第三耦接構件ad3的至少一部分重疊,但是不應限于此或由此限制。即,第一耦接構件ad1具有的沿第一方向dr1截取的寬度(未示出)可大致等于或不同于第三耦接構件ad3沿第一方向dr1截取的寬度。第一耦接構件ad1具有的沿第二方向dr2截取的厚度(未示出)可大致等于或不同于第三耦接構件ad3沿第二方向dr2截取的厚度。

圖4c是示出圖4b所示的顯示設備的變形例的截面圖。

參考圖4c,在平面圖中,第一耦接構件ad1與第三耦接構件ad3彼此間隔開。在平面圖中,第一耦接構件ad1與第三耦接構件ad3彼此不重疊。

顯示設備10可進一步包括第四耦接構件ad4。第四耦接構件ad4布置在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的一部分上并且與第二耦接構件ad2間隔開。

第三耦接構件ad3與第四耦接構件ad4通過磁力耦接至彼此。第三耦接構件ad3與第四耦接構件ad4磁性地耦接至彼此。

除了第三耦接構件ad3的位置以外,第三耦接構件ad3具有與第一耦接構件ad1的那些結構和功能相同的結構和功能,并且因此,將不提供第三耦接構件ad3的細節。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例如,第三耦接構件ad3可具有帶狀。

除了第四耦接構件ad4的位置以外,第四耦接構件ad4具有與第二耦接構件ad2的那些結構和功能相同的結構和功能,并且因此,將不提供第四耦接構件ad4的細節。

參考圖4a至圖4c,除了第一子板部分210和第二子板部分220以外,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可進一步包括第三子板部分230。第三子板部分230從第二子板部分220延伸出。第三子板部分230沿第一方向dr1從第二子板部分220延伸出。第一子板部分210與第三子板部分230彼此大致平行。第一子板部分210與第三子板部分230彼此重疊。第一子板部分210具有的寬度,例如沿第一方向dr1的長度,大致等于或不同于第三子板部分230的寬度,例如沿第一方向dr1的長度。

在其中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進一步包括第三子板部分230的情況下,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在截面中具有躺著的u形。第一子板部分210、第二子板部分220以及第三子板部分230可彼此一體地設置為單個整體結構。

第四耦接構件ad4接觸第三子板部分230。第四耦接構件ad4接觸第三子板部分230的一部分。在平面圖中,第三子板部分230包括與第四耦接構件ad4重疊的區域(未示出)以及與第四耦接構件ad4不重疊的區域(未示出),并且兩個區域彼此相鄰。

根據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顯示設備10進一步包括通過磁力彼此耦接的第三耦接構件ad3和第四耦接構件ad4,并且因此,可更有效地防止導光板lgp和光源單元lu彼此未對準。

圖5a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顯示設備10的透視圖,并且圖5b是沿著圖5a所示的線e-e'截取的截面圖。

參考圖5a和圖5b,在其中底殼bc進一步包括第三子機殼部分330的情況下,第三子機殼部分330可接觸第三子板部分230。第三子板部分230具有上述的結構和功能,并且因此將不提供其細節。

布置在導光板lgp的光出射背面140的部分上的第一耦接構件ad1通過磁力牢固地耦接至布置在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的第一子板部分210上的第二耦接構件ad2,并且布置在導光板lgp的光出射面130的部分上的第三耦接構件ad3牢固地耦接至與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的第三子板部分230接觸的第四耦接構件ad4。因此,可有效地防止光源單元lu與導光板lgp彼此未對準。此外,由于在顯示設備10中進一步包括底殼bc,該底殼包括其上放置有第一子板部分210和導光板lgp的第一子機殼部分310、接觸第二子板部分220的第二子機殼部分320以及接觸第三子板部分230的第三子機殼部分330,所以可更有效地防止光源單元lu與導光板lgp之間的未對準。

圖1a至圖5b示出俯視型光源單元作為光源單元lu,但是光源單元lu可以是側視型光源單元。在下文中,將描述包括側視型光源單元的顯示設備10。

在傳統俯視型光源單元中,使用具有大于光源的寬度的寬度的柔性印刷電路板,使得光源單元難以應用于薄型結構。然而,在本發明的顯示設備10中,由于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的部分被折疊至導光板lgp的上部和/或下部位置,所以俯視型光源單元lu可應用至薄型結構。詳細地,其中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包括第一子板部分210和第二子板部分220的結構以及其中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包括第一子板部分210至第三子板部分230的結構與允許俯視型光源單元lu應用至薄型結構的上述結構對應。

圖6a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顯示設備10的透視圖,并且圖6b是沿著圖6a所示的線f-f'截取的截面圖。

參考圖6a和圖6b,在平面圖中,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包括與導光板lgp重疊的第一區域410以及與導光板lgp不重疊的第二區域420。第一區域410與第二區域420彼此一體地設置為單個整體結構。第一耦接構件ad1布置在第一區域410中。第二耦接構件ad2布置在第一區域410與光出射背面140之間。光源ls布置在第二區域420中。光源ls和第二耦接構件ad2布置在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上并且彼此間隔開。

在傳統顯示設備中,導光板與柔性印刷電路板使用具有粘合力的膠帶固定至彼此。然而,在根據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顯示設備10中,第一耦接構件ad1布置在導光板lgp的光出射背面140的部分上,并且第二耦接構件ad2布置在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上。第一耦接構件ad1與第二耦接構件ad2通過磁力彼此牢固地耦接,并且因此可更有效地將導光板lgp與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固定至彼此。因此,可防止導光板lgp的光入射面110與光源ls彼此未對準。

在圖6b中,為了便于說明,光源ls的面對光入射面110的表面的沿第三方向dr3的長度大于導光板lgp的光入射面110的沿第三方向dr3的長度。然而,期望導光板lgp的光入射面110的沿第三方向dr3的長度大致等于光源ls的面對光入射面110的表面的沿第三方向dr3的長度。

圖7a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顯示設備10的透視圖,并且圖7b是沿著圖7a所示的線g-g'截取的截面圖。

參考圖7a和圖7b,顯示設備10可進一步包括底殼bc。底殼bc可包含金屬材料,并且詳細地,底殼bc可包含具有磁力的金屬材料。

底殼bc包括第一子機殼部分310和第二子機殼部分320。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和導光板lgp放置在第一子機殼部分310上。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接觸第一子機殼部分310。導光板lgp與第一子機殼部分310間隔開。在這種情況下,反射構件(未示出)可布置在導光板lgp與第一子機殼部分310之間,并且反射構件(未示出)接觸第一子機殼部分310。

第二子機殼部分320從第一子機殼部分310延伸出。第二子機殼部分320沿垂直方向從第一子機殼部分310延伸出。第一子機殼部分310與第二子機殼部分320一體地連接至彼此作為單個整體結構。導光板lgp在第一方向dr1上與第二子機殼部分320間隔開。光源ls布置在導光板lgp與第二子機殼部分320之間。第二子機殼部分320、光源ls以及導光板lgp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間隔開。第二子機殼部分320覆蓋光源ls。第二子機殼部分320面對導光板lgp的光入射面110。底殼bc在截面中具有l形。

圖8a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顯示設備10的透視圖,并且圖8b是沿著圖8a所示的線h-h'截取的截面圖。

參考圖8a和圖8b,根據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顯示設備10可進一步包括第三耦接構件ad3。第三耦接構件ad3布置在光出射面130的一部分上。在這種情況下,底殼bc可進一步包括第三子機殼部分330。第三子機殼部分330從第二子機殼部分320延伸出。第三子機殼部分330大致平行于第一子機殼部分310的一部分。在平面圖中,第三子機殼部分330與導光板lgp的一部分重疊。底殼bc在截面中具有躺著的u形。第三耦接構件ad3與第三子機殼部分330通過磁力耦接至彼此。因此,可更有效地保持光源單元lu和導光板lgp,使得可防止光源單元lu與導光板lgp之間的未對準。

圖9a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顯示設備10的透視圖,并且圖9b是沿著圖9a所示的線i-i'截取的截面圖。

參考圖9a和圖9b,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包括第一子板部分210和第二子板部分220。光源ls和第二耦接構件ad2布置在第一子板部分210上并且彼此間隔開。在平面圖中,第一子板部分210包括與導光板lgp重疊的第一區域410以及與導光板lgp不重疊的第二區域420。第一區域410和第二區域420一體地連接至彼此作為單個整體結構。第二耦接構件ad2布置在第一區域410中。第二耦接構件ad2布置在第一區域410中并且位于光出射背面140下方。光源ls布置在第二區域420中。

第二子板部分220從第一子板部分210延伸出。第二子板部分220沿垂直方向從第一子板部分210延伸出。導光板lgp在第一方向dr1上與第二子板部分220間隔開。光源ls布置在導光板lgp與第二子板部分220之間。第二子板部分220、光源ls以及導光板lgp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間隔開。第二子板部分220面對光入射面110。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具有l形狀。

圖10a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顯示設備10的透視圖,并且圖10b是沿著圖10a所示的線j-j'截取的截面圖。

參考圖10a和圖10b,顯示設備10可進一步包括底殼bc。底殼bc包括第一子機殼部分310和第二子機殼部分320。第一子板部分210和導光板lgp放置在第一子機殼部分310上。第一子板部分210接觸第一子機殼部分310。導光板lgp可與第一子機殼部分310間隔開。在這種情況下,反射構件(未示出)可布置在導光板lgp與第一子機殼部分310之間,并且反射構件(未示出)接觸第一子機殼部分310。

第二子機殼部分320從第一子機殼部分310延伸出。第二子機殼部分320沿垂直方向從第一子機殼部分310延伸出。第一子機殼部分310和第二子機殼部分320一體地連接至彼此作為單個整體結構。導光板lgp在第一方向dr1上與第二子機殼部分320間隔開。光源ls布置在導光板lgp與第二子機殼部分320之間。第二子機殼部分320、光源ls以及導光板lgp在第一方向dr1上彼此間隔開。第二子機殼部分320接觸第二子板部分220。第二子機殼部分320面對導光板lgp的光入射面110。底殼bc在截面中具有l形。

圖11a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顯示設備10的透視圖,并且圖11b是沿著圖11a所示的線k-k'截取的截面圖。

參考圖11a和圖11b,根據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顯示設備10可進一步包括第三耦接構件ad3。第三耦接構件ad3布置在光出射面130的一部分上。在這種情況下,底殼bc可進一步包括第三子機殼部分330。第三子機殼部分330從第二子機殼部分320延伸出。第三子機殼部分330大致平行于第一子機殼部分310的一部分。在平面圖中,第三子機殼部分330與導光板lgp的一部分重疊。底殼bc在截面中具有躺著的u形。第三耦接構件ad3與第三子機殼部分330通過磁力耦接至彼此。因此,可更有效地保持光源單元lu和導光板lgp,使得可防止光源單元lu與導光板lgp之間的未對準。圖8a和圖8b的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在截面中具有l形,然而圖11a和圖11b的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在截面中具有平躺著的u形。

圖12a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顯示設備10的透視圖,并且圖12b是沿著圖12a所示的線l-l'截取的截面圖。

參考圖12a和圖12b,除了第一子板部分210和第二子板部分220以外,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可進一步包括第三子板部分230。第三子板部分230從第二子板部分220延伸出。第三子板部分230在第一方向dr1上從第二子板部分220延伸出。第一子板部分210與第三子板部分230大致彼此平行。在平面圖中,第一子板部分210與第三子板部分230彼此重疊。第一子板部分210具有的寬度(例如,在第一方向dr1上的長度)大致等于或不同于第三子板部分230的寬度(例如,在第一方向dr1上的長度)。在示例性實施方式中,顯示設備10可進一步包括接觸第三子板部分230的第四耦接構件ad4。

如上所述,在平面圖中,第一耦接構件ad1可與第三耦接構件ad3部分重疊或者可與第三耦接構件ad3間隔開。

根據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顯示設備10可進一步包括布置在光出射面130的一部分上的第三耦接構件ad3,并且第三耦接構件ad3與第四耦接構件ad4通過磁力耦接至彼此。因此,可更有效地保持光源單元lu和導光板lgp,并且因此,可防止光源單元lu與導光板lgp之間的未對準。

圖13a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的顯示設備10的透視圖,并且圖13b是沿著圖13a所示的線m-m'截取的截面圖。

參考圖13a和圖13b,顯示設備10可進一步包括底殼bc。底殼bc包括第一子機殼部分310、第二子機殼部分320以及第三子機殼部分330。第一子板部分210和導光板lgp放置在第一子機殼部分310上。第一子板部分210接觸第一子機殼部分310。導光板lgp與第一子機殼部分310間隔開。

第二子機殼部分320從第一子機殼部分310延伸出。第二子機殼部分320沿垂直方向從第一子機殼部分310延伸出。

第三子機殼部分330從第二子機殼部分320延伸出。第三子機殼部分330沿第一方向dr1從第二子機殼部分320延伸出。第三子機殼部分330大致平行于第一子機殼部分310的一部分。在平面圖中,第三子機殼部分330與第一子機殼部分310的一部分重疊。在其中底殼bc進一步包括第三子機殼部分330的情況下,在平面圖中,第一子機殼部分310被劃分為與第三子機殼部分330重疊的區域以及與第三子機殼部分330不重疊的區域,并且兩個區域彼此相鄰。在其中底殼bc進一步包括第三子機殼部分330的情況下,底殼bc在截面中具有躺著的u形。第一子機殼部分310、第二子機殼部分320以及第三子機殼部分330一體地連接至彼此作為單個整體結構。

如圖13a和圖13b所示,第一耦接構件ad1與第二耦接構件ad2通過磁力牢固地耦接至彼此,并且第三耦接構件ad3與第四耦接構件ad4通過磁力牢固地耦接至彼此。此外,由于底殼牢固地保持通過第一耦接構件ad1至第四耦接構件ad4而彼此固定的光源單元lu和導光板lgp,所以可更有效地防止光源單元lu與導光板lgp彼此未對準。

在圖1a至圖13b中,導光板lgp具有均勻厚度,但是不應限于此或由此限制。例如,隨著與光入射面110的距離增加,導光板lgp的厚度可減小,或者導光板lgp可具有錐形。在其中導光板lgp具有錐形的情況下,第一耦接構件ad1優選為相對于傾斜表面放置在與光入射面110相鄰的一部分的下方。在其中進一步設置有第三耦接構件ad3的情況下,第三耦接構件ad3可相對于傾斜表面放置在與光入射面110相鄰的一部分上。

盡管未在圖中示出,但是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可包括柔性樹脂層以及布置在樹脂層上的電源線。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可進一步包括絕緣層。絕緣層覆蓋電源線并且使電源線與外部環境絕緣。第二耦接構件ad2包括具有磁力的材料并且對電源線施加影響,并且因此,電源線可不布置在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的其中布置有第二耦接構件ad2的一部分上。柔性印刷電路板fpcb包括其中布置有電源線的區域以及其中未布置有電源線的區域,光源ls設置到其中布置有電源線的區域,并且第二耦接構件ad2設置到其中未布置有電源線的區域,以與光源ls間隔開。

根據顯示設備,第一耦接構件布置在導光板的部分上,并且通過磁力牢固地耦接至第一耦接構件的第二耦接構件布置在柔性印刷電路板上。因此,可防止導光板與光源單元彼此未對準。顯示設備可進一步包括布置在導光板的部分上、與第一耦接構件間隔開的第三耦接構件,并且在這種情況下,通過磁力牢固地耦接至第三耦接構件的第四耦接構件布置在柔性印刷電路板的部分上。因此,可更有效地防止導光板與光源單元彼此未對準。此外,顯示設備可進一步包括底殼,并且可通過底殼將由第一耦接構件和第二耦接構件固定的導光板與光源單元更牢固地固定。結果,可防止導光板與光源單元彼此未對準。

盡管已描述了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方式,但是要理解的是,本發明不應限于這些示例性實施方式,而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如下文中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內,可做出各種更改和變形。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山县| 新沂市| 华池县| 石门县| 若尔盖县| 界首市| 包头市| 周至县| 文昌市| 米易县| 忻城县| 青铜峡市| 闽清县| 沙洋县| 通道| 南木林县| 平度市| 洛南县| 奉贤区| 宾川县| 琼海市| 河西区| 乌兰察布市| 元阳县| 陇西县| 揭阳市| 武平县| 合阳县| 宁波市| 准格尔旗| 东至县| 平泉县| 汉沽区| 华坪县| 上杭县| 建宁县| 兴山县| 正安县| 汉阴县| 延边| 兰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