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照明燈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便于固定的LED照明燈裝置。
背景技術:
LED照明燈具有低碳環保,高效節能,因此在各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現有的LED照明燈是通過螺栓或焊接固定連接,對于一些體積比較大的燈具來說,這種固定方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更換或維護LED照明燈時很不便,LED照明燈的固定方式是單一的,拆裝步驟繁瑣,固定之后角度很難調節。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便于固定的LED照明燈裝置,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的一種便于固定的LED照明燈裝置,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右側的內部設有照明燈安裝腔,所述照明燈安裝腔內設有照明燈安裝件,所述照明燈安裝件上設有帶鎖固槽的固接件、照明燈裝置以及角度調校機構,所述外殼左側壁的內部上方設有控制腔,所述外殼左側壁的內部下方設有鎖滑槽,所述控制腔內設有第一傳動輪和第二傳動輪,所述第一傳動輪上固設有傳動轉桿,所述傳動轉桿頂部與所述外殼內壁轉動連接,所述傳動轉桿底部沿所述外殼左側內壁向下延長設置,所述第二傳動輪頂部固定設有第一錐形輪,所述第二傳動輪底部下方的所述外殼內壁上設有第一滑行槽,所述第一滑行槽內設有導行塊,所述導行塊上設有轉動軸,所述轉動軸貫穿所述第二傳動輪和所述第一錐形輪并向上延長設置,所述第二傳動輪頂部上方設有連通槽,所述連通槽頂部上方設有定向滑動槽,所述定向滑動槽內設有復位彈力件和定向觸接銷,所述定向觸接銷右側貫穿外殼內壁并向所述照明燈安裝腔內延長設置,所述定向觸接銷左側底部與所述轉動軸頂部延長端固定設置,所述連通槽左側的所述外殼內壁上設有電機,所述電機上轉動配合連接有用以與所述第一錐形輪嚙合連接的第二錐形輪,所述鎖滑槽內設有第一螺形桿和第二螺形桿,所述第一螺形桿上設有第一驅滑塊,所述第二螺形桿上設有第二驅滑塊,所述鎖滑槽右側設有第二滑行槽,所述第一驅滑塊和所述第二驅滑塊右側相對稱設有貫穿所述第二滑行槽并向照明燈安裝腔內延長的鎖固頭,所述照明燈裝置可活動的安裝在所述照明燈安裝件的右側,所述角度調校機構設置在所述照明燈裝置的下方,所述角度調校機構包括與所述照明燈安裝件鉸接的第一鉸接件、與所述第一鉸接件連接的液壓缸、與所述液壓缸連接的伸縮桿以及與所述伸縮桿另一端連接的第二鉸接件,所述第二鉸接件與所述照明燈裝置外殼鉸接。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二傳動輪和所述第一錐形輪與所述轉動軸轉動配合連接。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連通槽設置在所述定向滑動槽與所述控制腔之間且依次相通設置。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傳動轉桿、所述第一螺形桿和所述第二螺形桿為同一軸線且為一整體設置,所述第一螺形桿和所述第二螺形桿螺紋反向方向設置。
作為優選地技術方案,所述鎖固槽內部上、下側相對稱設有鎖固孔,所述鎖固孔用以與所述鎖固頭鎖固配合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初始狀態為第一驅滑塊和第二驅滑塊相對側相抵連接,通過將照明燈安裝件向左側的外殼內壁推動,使得第一驅滑塊和第二驅滑塊上的鎖固頭插入固接件上的鎖固槽內相抵接,照明燈安裝件左側上方的外壁抵壓定向觸接銷右側端,定向觸接銷使克服復位彈力件的作用力帶動定向觸接銷向左側移動,使得第一錐形輪與第二錐形輪、第二傳動輪與第一傳動輪嚙合連接,然后通過電機轉動依次帶動第二錐形輪、第一錐形輪、第二傳動輪、第一傳動輪和傳動轉桿轉動,由于第一螺形桿和第二螺形桿螺紋反向方向設置,從而使得第一驅滑塊和第二驅滑塊帶動鎖固頭實現背向移動,當鎖固頭與鎖固槽內的鎖固孔完全接合后控制電機停止轉動,完成鎖定;解鎖時,通過控制電機反轉即可;本發明結構簡單,便于角度調節,提高了拆裝速度,且實用性和安全性高。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發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明的一種便于固定的LED照明燈裝置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一種便于固定的LED照明燈裝置鎖定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圖1中A的局部放大圖;
圖4為本發明的角度調校機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4所示,本發明的一種便于固定的LED照明燈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1,所述外殼1右側的內部設有照明燈安裝腔6,所述照明燈安裝腔6內設有照明燈安裝件2,所述照明燈安裝件2上設有帶鎖固槽22的固接件21、照明燈裝置23以及角度調校機構24,所述外殼1左側壁的內部上方設有控制腔3,所述外殼1左側壁的內部下方設有鎖滑槽4,所述控制腔3內設有第一傳動輪51和第二傳動輪92,所述第一傳動輪51上固設有傳動轉桿5,所述傳動轉桿5頂部與所述外殼1內壁轉動連接,所述傳動轉桿5底部沿所述外殼1左側內壁向下延長設置,所述第二傳動輪92頂部固定設有第一錐形輪91,所述第二傳動輪92底部下方的所述外殼1內壁上設有第一滑行槽31,所述第一滑行槽31內設有導行塊93,所述導行塊93上設有轉動軸9,所述轉動軸9貫穿所述第二傳動輪92和所述第一錐形輪91并向上延長設置,所述第二傳動輪92頂部上方設有連通槽32,所述連通槽32頂部上方設有定向滑動槽7,所述定向滑動槽7內設有復位彈力件72和定向觸接銷71,所述定向觸接銷71右側貫穿外殼1內壁并向所述照明燈安裝腔6內延長設置,所述定向觸接銷71左側底部與所述轉動軸9頂部延長端固定設置,所述連通槽32左側的所述外殼1內壁上設有電機8,所述電機8上轉動配合連接有用以與所述第一錐形輪91嚙合連接的第二錐形輪81,所述鎖滑槽4內設有第一螺形桿41和第二螺形桿42,所述第一螺形桿41上設有第一驅滑塊43,所述第二螺形桿42上設有第二驅滑塊44,所述鎖滑槽4右側設有第二滑行槽45,所述第一驅滑塊43和所述第二驅滑塊44右側相對稱設有貫穿所述第二滑行槽45并向照明燈安裝腔6內延長的鎖固頭46,所述照明燈裝置23可活動的安裝在所述照明燈安裝件2的右側,所述角度調校機構24設置在所述照明燈裝置23的下方,所述角度調校機構24包括與所述照明燈安裝件2鉸接的第一鉸接件244、與所述第一鉸接件244連接的液壓缸241、與所述液壓缸241連接的伸縮桿242以及與所述伸縮桿242另一端連接的第二鉸接件243,所述第二鉸接件243與所述照明燈裝置23外殼鉸接。
其中,所述第二傳動輪92和所述第一錐形輪91與所述轉動軸9轉動配合連接,所述連通槽32設置在所述定向滑動槽7與所述控制腔3之間且依次相通設置,所述傳動轉桿5、所述第一螺形桿41和所述第二螺形桿42為同一軸線且為一整體設置,所述第一螺形桿41和所述第二螺形桿42螺紋反向方向設置,所述鎖固槽22內部兩側相對稱設有鎖固孔221,所述鎖固孔221用以與所述鎖固頭46鎖固配合連接。
使用時,初始狀態為第一驅滑塊43和第二驅滑塊44相對側相抵連接,通過將照明燈安裝件2向左側的外殼1內壁推動,使得第一驅滑塊43和第二驅滑塊44上的鎖固頭46插入固接件21上的鎖固槽22內相抵接,同時,照明燈安裝件2左側上方的外壁抵壓定向觸接銷71右側端,定向觸接銷71使克服復位彈力件72的作用力帶動定向觸接銷71向左側移動,使得第一錐形輪91與第二錐形輪81、第二傳動輪92與第一傳動輪51嚙合連接,然后通過電機8轉動依次帶動第二錐形輪81、第一錐形輪91、第二傳動輪92、第一傳動輪51和傳動轉桿5轉動,由于第一螺形桿41和第二螺形桿42螺紋反向方向設置,從而使得第一驅滑塊43和第二驅滑塊44帶動鎖固頭46實現背向移動,當鎖固頭46與鎖固槽22內的鎖固孔221完全接合后控制電機8停止轉動,完成鎖定。解鎖時,通過控制電機8反轉即可。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