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家居照明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物聯網家用LED燈。
背景技術:
隨著能源的不斷消耗,環境的不斷惡化,人們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日益重視,人們逐漸開始普及LED燈照明,LED是一種固態半導體器件,它可以直接將電能轉化為可見光,使用LED制成的LED燈具有節能、環保等諸多優點,在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已經廣泛應用于各種照明領域。其中,使用LED替代燈絲可以制成LED燈絲燈,LED燈絲燈的外形可以與傳統的白熾燈一樣,但是使用壽命遠遠超過傳統的白熾燈。但是,現在的LED大部分還是基于電控開關來控制其工作,如果要安裝LED燈的話很多家居線路都要被重新布置,很不方便,重點的是現在的LED燈沒有智能控制系統,使用起來缺少方便,所以,未來LED發展方向必定是與網絡相連接,實現網絡控制,方便快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設有物聯網控制系統通過終端在聯網的情況下控制該家用LED燈,家庭不需要重新布置電線或網線即刻實現智能家居。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物聯網家用LED燈,包括燈頭、燈罩、支撐柱、散熱基座以及物聯網控制系統,所述的散熱基座安裝在所述的燈頭上,所述的燈罩固定套在所述的散熱基座上且與所述的燈頭連成一體,所述的支撐柱安裝在所述的燈罩內部,所述的物聯網控制系統與所述的燈頭連接,所述的支撐柱包括聚光膜、若干個多色光的發光二極管、電源模塊和電路板,所述的電路板為圓柱外形且圍繞安裝在所述 支撐柱內部,所述的支撐柱表面設有供所述若干個多色光的發光二極管與所述電路板連接的通孔,所述的若干個多色光的發光二極管通過所述支撐柱的通孔與所述的電路板焊接,所述的電源模塊安裝在所述的電路板上,所述的聚光膜黏貼鋪在所述的支撐柱外表面。
進一步,所述的若干個多色光的發光二極管沿所述的電路板的周向陣列橫向排布,所述的若干個多色光的發光二極管沿所述的支撐柱的軸中心方向陣列縱向排布。
進一步,所述的物聯網控制系統包括網絡接收模塊、無線路由器、反饋裝置、終端以及與終端相連接的電腦或手機,所述的反饋裝置安裝在所述的電路板內,所述的網絡接收模塊通過電線和所述的反饋裝置連接,所述的無線路由器為所述的網絡接收模塊提供網絡數據,所述的無線路由器與所述的終端通過網絡數據連接。
進一步,所述的網絡接收模塊的通訊方式包括且不限于Radio Frequency、ZigBee、Wireless Fidelity。
進一步,所述的散熱基座包括散熱間隙,所述的散熱間隙圍繞所述的支撐柱軸中心陣列排布。
進一步,所述的散熱基座可以為方形、圓形或球形。
進一步,所述的聚光膜為PVC薄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設有物聯網控制系統通過終端在聯網的情況下控制該家用LED燈,家庭不需要重新布置電線或網線即刻實現智能家居。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支撐柱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部分電路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圖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物聯網控制系統運行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能有更進一步地了解和認識,現舉一較佳實施例,并結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如圖1所示,新型一種物聯網家用LED燈,包括燈頭1、燈罩2、支撐柱3、散熱基座4以及物聯網控制系統5,所述的散熱基座4安裝在所述的燈頭1上,所述的燈罩2固定套在所述的散熱基座4上且與所述的燈頭連成一體,所述的支撐柱3安裝在所述的燈罩2內部,所述的物聯網控制系統5與所述的燈頭1連接,可選的,所述的散熱基座4可以為方形、圓形或球形,其中,所述的散熱基座4包括散熱間隙16,所述的散熱間隙16圍繞所述的支撐柱3軸中心陣列排布,所述的散熱基座4為一種導熱性強的任意金屬板,可選的,所述的散熱基座4可以為鋁材基板,進一步增強LED燈的散熱效果,可選的,所述的燈頭1和所述的燈罩2可以柳壓固定,也可以黏貼固定。
如圖2、圖3和圖4所示,所述的支撐柱2包括聚光膜6、若干個多色光的發光二極管7、電源模塊9和電路板8,所述的電路板8為圓柱外形且圍繞安裝在所述支撐柱3內部,所述的支撐柱3表面設有供所述若干個多色光的發光二極管7與所述電路板8連接的通孔10,所述的若干個多色光的發光二極管7通過所述支撐柱3的通孔10與所述的電路板8焊接,所述的電源模塊9安裝在所述的電路板8上,所述的聚光膜6黏貼鋪在所述的支撐柱3外表面,所述的若干個多色光的發光二極管7沿所述的電路板8的周向陣列橫向排布,所述的若干個多色光的發光二極管7沿所述的支撐柱3的軸中心方向陣列縱向排布,其中,所述的聚光膜6為PVC薄膜。其中,可選的所述的電路板8中的電容是C1是無濾波電容,其作用是通過電容的充放電使電路中的電壓保持一個相對平穩的狀態,保護電路板的正常運作,其中,所述的電路板8中的電流交流正半周后流出,由R1調控阻值,保護發光二極管不會因為電流過大而燒壞,AC1和AC2接入家居電路220V電路中,通過芯片ICI控制所述電路板8。
如圖5所示,所述的物聯網控制系統5包括網絡接收模塊11、無線路由器12、反饋裝置15、終端13以及與終端相連接的電腦或手機14,所述的反饋裝置15安裝在所述的電路板8內,所述的網絡接收模塊11通過電線和所述的反饋裝置15連接,所述的無線路由器12為所述的網絡接收模塊11提供網絡數據,所述的無線路由器12與所述的終端13通過網絡數據連接。其中,所述的網絡接收模塊11的通訊方式包括且不限于Radio Frequency、ZigBee、Wireless Fidelity,其中,所述的與網絡連接,包括通過所述的無線路由器12通過網絡數據連接終端13,所述的終端13與控制電腦或手機14連接;用戶通過用戶名和密碼在任何一臺連接網絡的電腦上訪問LED網絡,通過網絡接收模塊11對反饋裝置15的控制,反饋裝置15作出反饋,從而控制燈具。
本實用新型的設有設有物聯網控制系統通過終端在聯網的情況下控制該家用LED燈,家庭不需要重新布置電線或網線即刻實現智能家居。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熟悉此項技術者,運用本實用新型的原則及技術特征,所作的各種變更及裝飾,皆應涵蓋于本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的保護范疇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