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燈具領域,涉及一種智能控制的舞臺燈具。
背景技術:
舞臺燈光也叫"舞臺照明",簡稱"燈光"。舞臺美術造型手段之一。運用舞臺燈光設備(如照明燈具、幻燈、控制系統等)和技術手段,隨著劇情的發展,以光色及其變化顯示環境、渲染氣氛、突出中心人物,創造舞臺空間感、時間感,塑造舞臺演出的外部形象,并提供必要的燈光效果(如風、雨、云、水、閃電)等。
目前的許多舞臺燈具需要進行各種角度燈光的變換,目前的相關燈具內部結構極其復雜,需要配合何種感應裝置實現,成本較高,一旦故障便很難維修,目前缺乏一種簡單可行的智能控制燈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智能控制的舞臺燈具,該智能控制的舞臺燈具內部構造簡單,簡單有效的實現智能控制,解決了現有缺乏簡單可行的智能控制燈具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智能控制的舞臺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燈具包括呈圓盤形的且并聯的上電磁鐵和下電磁鐵,所述上電磁鐵固連在天花板上,所述上電磁鐵的底面為吸附面,所述下電磁鐵的頂面為吸附面,所述上電磁鐵和下電磁鐵之間中心處通過基軸連接,所述基軸內具有轉換裝置,所述轉換裝置包括位于所述基軸下端內的觸頭一和位于基軸上端內的觸頭二,所述觸頭一通過導線聯通所述上電磁鐵,所述觸頭二通過導線聯通所述下電磁鐵,所述基軸內鉸接有杠桿,所述杠桿的上端穿出所述基軸上端側壁且固連有呈楔形的撥塊一,所述杠桿的下端穿出所述基軸下端側壁且固連有呈楔形的撥塊二,所述撥塊一和撥塊二的內側分別固連有金屬頭一和金屬頭二,所述金屬頭一和金屬頭二分別通過導線聯通下電磁鐵和上電磁鐵,所述金屬頭一和金屬頭二分別能夠接通觸頭二和觸頭二,所述基軸上套設有基盤,所述基盤的上端固連有一對上端固連在所述上電磁鐵底面的伸縮桿一,所述基盤的下端固連有一對下端固連在所述下電磁鐵頂面的伸縮桿二,所述伸縮桿一和伸縮桿二內固連彈簧,所述彈簧一端固連在所述上電磁鐵底面或下電磁鐵頂面,所述基盤的外壁上鉸接有若干根呈環形分布能夠上下翻動的導光管,所述導光管的上端內具有呈環形的燈帶,所述導光管內固連有透光紙,所述燈帶的導線匯集于一根伸縮桿三內,所述伸縮桿三上下端分別固連于上電磁鐵底面和基盤頂面上。
本燈具的大致使用過程如下,接通電源后,以先觸發上電磁鐵為例,上電磁鐵的吸附面吸附基盤向上運動,基盤向上運動迫使撥塊一進入基軸內,金屬頭一接觸觸頭二,此時撥塊二在杠桿原理下彈出,上電磁鐵斷電,且下電磁鐵通電,此時基盤又向下運動,以此原理實現往復動作,在次動作過程中,導光管在鉸接鉸接下實現上下翻動動作,在透光紙的作用下,形成呈區域規律性變換的燈光散射,滿足了舞臺燈光的需求。伸縮桿一和伸縮桿二實現基盤的平穩運動,彈簧的設置能夠使基盤的運動得到緩沖,實現平穩。由于燈帶需要做上下運動,通過伸縮桿三的設置,導線的長度大于伸縮桿的長度,使導線不會被扯斷。本裝置沒有任何傳感裝置,內部構造相對來說較為簡單,簡單有效的實現智能控制。
上述的一種智能控制的舞臺燈具中,所述基盤的外壁固連有呈“冂”字形的鉸接座一,所述鉸接座一上插設有插軸,所述鉸接座一的上端具有傾斜設置的阻擋部一,所述鉸接座一下端具有阻擋部二,所述阻擋部一和阻擋部二形成鈍角,所述插軸上鉸接有呈“冂”字形的鉸接座二,所述鉸接座二內固連有所述導光管,所述導光管的運動受限于所述阻擋部一和阻擋部二。
通過阻擋部一和阻擋部二實現導光管的固定角度轉動,起到限位作用。
上述的一種智能控制的舞臺燈具中,所述上電磁鐵具有貫穿的通孔,所述基軸內的導線和燈帶處的導線通過通孔穿出。
通孔內具有穿出導線,經過加工得到導線總成實現與零火線的連接。
上述的一種智能控制的舞臺燈具中,所述透光紙由各種顏色的透光膜裁剪而成,所述透光紙的顏色不少于兩種。
使燈光散射絢麗,觀感強。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智能控制的舞臺燈具具有以下優點:
1、本智能控制的舞臺燈具內部構造簡單,簡單有效的實現智能控制。
、本智能控制的舞臺燈具通過伸縮桿三的設置,導線的長度大于伸縮桿的長度,使導線不會被扯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智能控制的舞臺燈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智能控制的舞臺燈具中導光管結構爆炸圖。
圖3是本智能控制的舞臺燈具中鉸接座一和鉸接座二結果爆炸圖。
圖4是本智能控制的舞臺燈具中基軸內結構剖視圖(剖面線未打)。
圖中,1、上電磁鐵;2、下電磁鐵;3、基軸;4、觸頭一;5、觸頭二;6、杠桿;7、撥塊一;8、撥塊二;9、金屬頭一;10、金屬頭二;11、基盤;12、伸縮桿一;13、伸縮桿二;14、導光管;15、燈帶;16、透光紙;17、伸縮桿三;18、鉸接座一;19、插軸;20、阻擋部一;21、阻擋部二;22、鉸接座二。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4所示,本智能控制的舞臺燈具包括呈圓盤形的且并聯的上電磁鐵1和下電磁鐵2,上電磁鐵1固連在天花板上,上電磁鐵1的底面為吸附面,下電磁鐵2的頂面為吸附面,上電磁鐵1和下電磁鐵2之間中心處通過基軸3連接,基軸3內具有轉換裝置,轉換裝置包括位于基軸3下端內的觸頭一4和位于基軸3上端內的觸頭二5,觸頭一4通過導線聯通上電磁鐵1,觸頭二5通過導線聯通下電磁鐵2,基軸3內鉸接有杠桿6,杠桿6的上端穿出基軸3上端側壁且固連有呈楔形的撥塊一7,杠桿6的下端穿出基軸3下端側壁且固連有呈楔形的撥塊二8,撥塊一7和撥塊二8的內側分別固連有金屬頭一9和金屬頭二10,金屬頭一9和金屬頭二10分別通過導線聯通下電磁鐵2和上電磁鐵1,金屬頭一9和金屬頭二10分別能夠接通觸頭二5和觸頭二5,基軸3上套設有基盤11,基盤11的上端固連有一對上端固連在上電磁鐵1底面的伸縮桿一12,基盤11的下端固連有一對下端固連在下電磁鐵2頂面的伸縮桿二13,伸縮桿一12和伸縮桿二13內固連彈簧,彈簧一端固連在上電磁鐵1底面或下電磁鐵2頂面,基盤11的外壁上鉸接有若干根呈環形分布能夠上下翻動的導光管14,導光管14的上端內具有呈環形的燈帶15,導光管14內固連有透光紙16,燈帶15的導線匯集于一根伸縮桿三17內,伸縮桿三17上下端分別固連于上電磁鐵1底面和基盤11頂面上。
本燈具的大致使用過程如下,接通電源后,以先觸發上電磁鐵1為例,上電磁鐵1的吸附面吸附基盤11向上運動,基盤11向上運動迫使撥塊一7進入基軸3內,金屬頭一9接觸觸頭二5,此時撥塊二8在杠桿6原理下彈出,上電磁鐵1斷電,且下電磁鐵2通電,此時基盤11又向下運動,以此原理實現往復動作,在次動作過程中,導光管14在鉸接鉸接下實現上下翻動動作,在透光紙16的作用下,形成呈區域規律性變換的燈光散射,滿足了舞臺燈光的需求。伸縮桿一12和伸縮桿二13實現基盤11的平穩運動,彈簧的設置能夠使基盤11的運動得到緩沖,實現平穩。由于燈帶15需要做上下運動,通過伸縮桿三17的設置,導線的長度大于伸縮桿的長度,使導線不會被扯斷。本裝置沒有任何傳感裝置,內部構造相對來說較為簡單,簡單有效的實現智能控制。
基盤11的外壁固連有呈“冂”字形的鉸接座一18,鉸接座一18上插設有插軸19,鉸接座一18的上端具有傾斜設置的阻擋部一20,鉸接座一18下端具有阻擋部二21,阻擋部一20和阻擋部二21形成鈍角,插軸19上鉸接有呈“冂”字形的鉸接座二22,鉸接座二22內固連有導光管14,導光管14的運動受限于阻擋部一20和阻擋部二21。通過阻擋部一20和阻擋部二21實現導光管14的固定角度轉動,起到限位作用。
上電磁鐵1具有貫穿的通孔,基軸3內的導線和燈帶15處的導線通過通孔穿出。通孔內具有穿出導線,經過加工得到導線總成實現與零火線的連接。
透光紙16由各種顏色的透光膜裁剪而成,透光紙16的顏色不少于兩種。使燈光散射絢麗,觀感強。
本智能控制的舞臺燈具內部構造簡單,簡單有效的實現智能控制。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