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應用于鉆靶機的帶體輸送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續式帶體輸送技術,特別是帶體各次輸送距離都可任意控 制或相等的可應用于鉆靶機的帶體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以印刷電路板來說,一般印刷電路板在完成壓合工藝后,由于需作鉆靶加工,業者 會借助X-Ray鉆靶機先確認靶標位置,經由一壓制機構壓住電路板,以便進行鉆孔作業。于 鉆孔程序中,X-Ray鉆靶機以X-Ray穿透壓合后的表面銅箔層找到內部的靶標,再借助運動 軸控與影像對正,準確導引鉆頭到正確位置,進而能完成鉆穿靶孔的工藝。由于環保因素, 現今電路板大多采用材質較軟且脆的無鉛電路板(又稱無鹵素電路板或高TG板),只是, 該種材質較軟且脆的多層電路板于鉆設靶標孔時,容易于所鉆出的靶標孔周圍產生火山口 狀的毛邊現象,且穿孔的真圓度差,不僅難看,且會影響后續工藝,例如影響自動曝光及激 光鉆孔等程序的定位精度,或因影像定位失敗率偏高,而導致后續工藝嚴重減慢。須知,時 下印刷電路板業利潤微薄,如何能提高產品合格率與提升生產速度,將是獲利與否的關鍵。 故,在印刷電路板工藝中,如何解決鉆孔后的毛邊現象,殊為重要。以往為避免毛邊的產生, 業者于鉆靶標孔前,都會以人工方式將一由尿素板或樹脂板所制成的墊片預先墊在印刷電 路板上方,借助鉆頭直接鉆越該墊片,即可防止毛邊的產生。或,例如本實用新型申請人先 前申請獲準的臺灣新型專利第M339189號《鉆靶機的除毛邊裝置》,亦為一種解決方案。該 前案雖堪稱理想,但創作人并不因此而自滿,特別再就自動移動墊片的方式提出本實用新 型,期借助本實用新型的提出,使印刷電路板的鉆孔技術得以更提升,臻致完善、理想與實 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帶體輸送裝置,其能相對于帶體進行輸送,特 別是該輸送借助夾壓帶體配合移行的方式進行;如是,該帶體的輸送至少可獲致易于控制、 甚至定距的功效。為獲致上述目的與優點,本實用新型的手段為該輸送裝置,包括一位移單元,該 位移單元可往復移行。進一步,前述位移單元中,包括兩夾合元件。進一步,前述夾合元件,配置于帶體兩側,該兩夾合元件可相對于帶體向內夾壓或 向外釋放。當前述兩夾合元件相對于帶體向內夾壓時,又使位移單元移行適當距離,如此,即 可使帶體被輸送移行。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帶體移動,利用位移單元移行適當距離配合夾壓所達成,因此 帶體被移動距離容易控制、且可以定距,可改善以卷收帶體方式會造成移動距離因卷體直 徑變化而隨的改變的困擾。[o009] 較佳的,前述帶體的材質,得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lyethyleneterephthalate)1塑膠皮或鋁其中任一者,且不以此為限。[oo10]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結構簡易1造價低廉1效果良好。
[oo11] 圖l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配置示意圖。[oo12] 圖2為本實用新型進行鉆孔的剖面示意圖。[oo13] 圖3為本實用新型進行帶體輸送時的示意圖。[oo14] 圖4為本實用新型完成帶體輸送1輸送裝置歸位的示意圖。[oo15]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oo16] l1下本體111下鏤空區21上本體2l1上鏤空區[oo17] 31鉆孔機3l1鉆頭41帶體401穿孔[oo18] 4l1供料端 421收料端431滾輪441滾輪[oo19] 451滾輪51輸送裝置 5l1位移單元 521夾合元件[0020] 61電路板 6l1革巴孑L具體實施方式
[0021] 茲謹就本實用新型可應用于鉆靶機的帶體輸送裝置其結構組成,及所能產生的功效,配合[f,t-~!,舉一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0022] 首請參閱圖l所示,本實用新型可應用于鉆靶機的帶體輸送裝置,包括[0023] 一下本體l,能用于承載電路板6,適當處開設有下鏤空區11;[0024] 一上本體2,懸設于下本體l頂端,特別是下鏤空區11頂緣,該上本體2適當開設有上鏤空區2l,該上鏤空區2l位于下鏤空區11頂緣;[0025] 一鉆孔機3,設于下鏤空區11下緣,該鉆孔機3前端設置有鉆頭3l,該鉆頭3l可透過下鏤空區11向上移行與作動;[0026] 一帶體4,呈連續板片狀,該帶體4兩端分別為供料端4l與收料端42,其間配置有滾輪43144145;該帶體4越過上本體2與下本體l之間;帶體的材質,可以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1塑膠皮或鋁;[0027] 一輸送裝置5,設于帶體4靠近收料端42前緣處,該輸送裝置5中包括有一位移單元5l,該位移單元5l可往復移行;且,該位移單元5l中,更包括兩夾合元件52,該夾合元件52,配置于帶體4兩側,該兩夾合元件52可相對于帶體4向內夾壓或向外釋放。[0028] 本實用新型實施時,如圖l,使一電路板6輸送到上本體l上方,經完成定位后,命鉆孔機3上移且作動(如圖2),鉆頭3l將向上移動同時鉆越電路板6,隨著鉆頭3l鉆越電路板6后將再接續鉆越帶體4,由于該帶體4恰好壓制于電路板6上方,因此電路板6被鉆出的靶孔周圍不會有火山口狀的毛邊,得以相當平整且呈真圓狀。經完成單次鉆孔后,降下鉆孔機3(如圖3),此時帶體4特定位置將因為被鉆頭3l鉆過而產生穿孔40,為避免同一穿孔40被再次鉆用,失去壓墊的功能,需使帶體4移動位置。先使輸送裝置5的兩夾合元件52夾壓帶體4,跟著使位移單元5l朝收料端42移行某一設定距離,如此,將可使帶體4被拖移某一距離,以確保位于鉆孔處的帶體4都能呈現實體狀。[0029]圖4是在揭示本實用新型的輸送裝置5,當完成單次輸送后,將先釋放兩夾合元件 52,接著位移單元51回到原位,即可進行下一次的輸送作業。本實用新型的輸送裝置5,不限定只應用于電路板6的靶孔61鉆設用,舉凡任何帶 狀物料的輸送,都可以是本實用新型所能應用的范疇。本新型雖借助前述實施例來描述,但仍可變化其形態與細節,于不脫離本新型的 精神而達成,并由熟悉此項技藝的人士可了解。前述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僅借助本實 用新型原理可以具體實施的方式之一,但并不以此為限制,應依后附的申請專利范圍所界 定為準。
權利要求一種可應用于鉆靶機的帶體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輸送裝置,包括位移單元,該位移單元能往復移行;兩個夾合元件,設于位移單元上,能隨位移單元移行,該兩夾合元件能相對向內夾壓或向外釋放。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應用于鉆靶機的帶體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兩夾合元件 間穿設有帶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應用于鉆靶機的帶體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個下本體,開設有下鏤空區;一個上本體,懸設于下本體頂端,該上本體開設有上鏤空區,該上鏤空區位于下鏤空區 頂緣;一個鉆孔機,設于下鏤空區下緣,該鉆孔機前端設置有鉆頭;一個帶體,呈連續板片狀,該帶體兩端分別為供料端與收料端,其間配置有數個滾輪; 該帶體越過上本體與下本體間;該輸送裝置,設于帶體間靠近收料端前緣處,該兩夾合元件配置于帶體兩側。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應用于鉆靶機的帶體輸送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帶體的材 質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膠皮或鋁。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可應用于鉆靶機的帶體輸送裝置,該輸送裝置,包括一位移單元,該位移單元可往復移行;又該位移單元中,包括兩夾合元件,該夾合元件可相對于帶體兩側向內夾壓或向外釋放。將該輸送裝置應用于帶體時,能相對于帶體進行定距輸送。本實用新型特別是具有結構簡易、造價低廉同時效果良好等優點,極具產業利用價值。
文檔編號B23Q7/00GK201752850SQ20102029133
公開日2011年3月2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13日
發明者游丞德 申請人:得力富企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