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換擋搖臂成形加工沖壓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沖壓模具,具體是涉及一種換擋搖臂成形加工的沖壓模具。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針對汽車的換擋搖臂的加工,主要通過沖壓加工形成,沖壓步驟是通過沖壓件在沖壓模具中沖壓而成。但是,現有的沖壓模具結構過于簡單沖壓效果較差,以致于產品品質不高。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沖壓操作效率高的換擋搖臂成形加工的沖壓模具。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換擋搖臂成形加工沖壓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座的底部設有長方體凸模,所述長方體凸模的底部從中間向兩側傾斜; 所述下模座的上部設有長方體凹模,所述長方體凹模至少有兩側通過螺栓安裝有擋板,所述長方體凹模的頂部從兩側向中間傾斜;
本發明換擋搖臂成形加工沖壓模具,將沖壓加工操作交由相吻合的長方體凸模和長方體凹模來完成。進一步,所述上模座底部的兩側設有導套,所述下模座頂部的兩側設有導柱,上模座與下模座貼合時導柱插在導套中。在本發明的結構中,增設相互配合的導套和導柱,在上模座下落過程中,起到限位作用,使上模座和下模座能夠完美貼合,避免了錯位加工,使加工的成本降至最低,使產品的品質得到提升。進一步,所述下模座的底部設有安裝桿,所述安裝桿上安裝有兩個固定板,兩個固定板之間固定有橡膠彈片。增設橡膠彈片,起到緩沖作用,使沖壓模具在加工時,可有效降低對地面及模具支撐臺的沖力。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圖1是本發明的上模座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下模座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的上模座的側視圖。圖4是本發明的下模座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換擋搖臂成形加工沖壓模具,包括上模座2和下模座9。如圖1和3所示,上模座2的底部設有長方體凸模3,長方體凸模3的底部從中間向兩側傾斜,上模座3底部的兩側設有導套1。如圖2和4所示,下模座9的上部設有長方體凹模10,長方體凹模10有兩側通過螺栓11安裝有擋板4,長方體凹模10的頂部從兩側向中間傾斜。下模座9頂部的兩側設有導柱5,當上模座2與下模座9相貼合時,導柱5插在導套1中。另外,下模座9的底部設有安裝桿7,用于將下模座9安裝在支撐平臺上。安裝桿 7上安裝有兩個固定板6,兩個固定板6之間固定有橡膠彈片8,利用橡膠彈片8的彈性,將沖壓力緩沖。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發明結構所作的舉例和說明,所屬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發明的結構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換擋搖臂成形加工沖壓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的底部設有長方體凸模,所述長方體凸模的底部從中間向兩側傾斜; 所述下模座的上部設有長方體凹模,所述長方體凹模至少有兩側通過螺栓安裝有擋板,所述長方體凹模的頂部從兩側向中間傾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擋搖臂成形加工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底部的兩側設有導套,所述下模座頂部的兩側設有導柱,上模座與下模座貼合時導柱插在導套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擋搖臂成形加工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的底部設有安裝桿,所述安裝桿上安裝有兩個固定板,兩個固定板之間固定有橡膠彈片。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沖壓模具,具體是涉及一種換擋搖臂成形加工的沖壓模具。本發明換擋搖臂成形加工沖壓模具,將沖壓加工操作交由相吻合的長方體凸模和長方體凹模來完成。在本發明的結構中,增設相互配合的導套和導柱,在上模座下落過程中,起到限位作用,使上模座和下模座能夠完美貼合,避免了錯位加工,使加工的成本降至最低,使產品的品質得到提升。增設橡膠彈片,起到緩沖作用,使沖壓模具在加工時,可有效降低對地面及模具支撐臺的沖力。
文檔編號B21D37/10GK102366794SQ20111031711
公開日2012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9日
發明者喬繼良 申請人:蕪湖市恒聯機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