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微錐輥微調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微錐輥微調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上的調節機構只能進行大距離的調整,且只能單方向調整,技術比較落后,而且在運作過程中容易出現調整不精確等問題,在工作中帶來較大的麻煩。現在急需一種調節精度高的機構來代替現有技術,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調整精度高的微錐輥微調機構。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微錐輥微調機構,包括微錐輥前后微調機構和微錐輥左右微調機構,所述微錐輥前后微調機構包括用于微調的第一旋轉手柄,及連接在第一旋轉手柄上的第一旋轉桿,及與第一旋轉桿相嚙合的連動件,所述連動件與微錐輥一端相連;所述微錐輥左右微調機構包括用于微調的第二旋轉手柄,及與第二旋轉手柄相嚙合的第二旋轉桿, 及與第二旋轉桿下端套合的旋轉筒,所述旋轉筒與微錐輥的另一端相連。所述第一旋轉桿與連動件通過螺紋嚙合在一起,所述第二旋轉桿和旋轉筒通過螺紋套合在一起。本實用新型的微錐輥微調機構,由于所述第一旋轉桿與連動件通過螺紋嚙合在一起,所述第二旋轉桿和旋轉筒通過螺紋套合在一起。調動時,分別通過旋轉第一旋轉手柄和第二旋轉手柄,來對微錐輥進行左右和前后的微調,調整精度高。
為了易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由下述的較佳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圖1為本實用新型微錐輥微調機構的主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微錐輥微調機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微錐輥微調機構,包括微錐輥前后微調機構和微錐輥左右微調機構,所述微錐輥前后微調機構包括用于微調的第一旋轉手柄1,及連接在第一旋轉手柄ι上的第一旋轉桿2,及與第一旋轉桿2相嚙合的連動件3,所述連動件3與微錐輥4 一端相連;所述微錐輥左右微調機構包括用于微調的第二旋轉手柄5,及與第二旋轉手柄5相嚙合的第二旋轉桿6,及與第二旋轉桿6下端套合的旋轉筒7,所述旋轉筒7與微錐輥4的另一端相連。所述第一旋轉桿2與連動件3通過螺紋嚙合在一起,所述第二旋轉桿6和旋轉筒7通過螺紋套合在一起。調動時,通過旋轉第一旋轉手柄1和第二旋轉手柄5,對微錐輥4進行左右和前后的微調,調整精度高。本實用新型的微錐輥微調機構,由于所述第一旋轉桿與連動件通過螺紋嚙合在一起,所述第二旋轉桿和旋轉筒通過螺紋套合在一起。調動時,分別通過旋轉第一旋轉手柄和第二旋轉手柄,來對微錐輥進行左右和前后的微調,調整精度高。 上述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例,并不是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與權利范圍,凡與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述內容相同或等同的技術方案,均應包括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微錐輥微調機構,包括微錐輥前后微調機構和微錐輥左右微調機構,所述微錐輥前后微調機構包括用于微調的第一旋轉手柄,及連接在第一旋轉手柄上的第一旋轉桿, 及與第一旋轉桿相嚙合的連動件;所述微錐輥左右微調機構包括用于微調的第二旋轉手柄,及與第二旋轉手柄相嚙合的第二旋轉桿,及與第二旋轉桿下端套合的旋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轉桿與連動件通過螺紋嚙合在一起,所述第二旋轉桿和旋轉筒通過螺紋套合在一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錐輥微調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動件與微錐輥一端相連,所述旋轉筒與微錐輥的另一端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微錐輥微調機構,包括微錐輥前后微調機構和微錐輥左右微調機構,所述微錐輥前后微調機構包括用于微調的第一旋轉手柄,及連接在第一旋轉手柄上的第一旋轉桿,及與第一旋轉桿相嚙合的連動件,所述連動件與微錐輥一端相連;所述微錐輥左右微調機構包括用于微調的第二旋轉手柄,及與第二旋轉手柄相嚙合的第二旋轉桿,及與第二旋轉桿下端套合的旋轉筒,所述旋轉筒與微錐輥的另一端相連。所述第一旋轉桿與連動件通過螺紋嚙合在一起,所述第二旋轉桿和旋轉筒通過螺紋套合在一起。調動時,分別通過旋轉第一旋轉手柄和第二旋轉手柄,來對微錐輥進行左右和前后的微調,調整精度高。
文檔編號B21B31/18GK202114070SQ20112014724
公開日2012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0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0日
發明者朱丹 申請人:東莞市得士威機械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