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精雕輪加工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鋁合金輪轂外觀及造型的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在汽車鋁合金輪轂行業,產品A面(輪轂的外顯面)的外觀主要是通過鑄造的方式獲得外觀和造型,由于鑄造過程中工藝技術以及產品性能的限制,往往很多精美外觀和造型無法實現,以往的鑄造輪轂A面主要靠裝飾蓋等少量裝飾。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精雕輪加工工藝,使汽車鋁合金輪轂更具個性化、美觀化。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精雕輪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一體鑄造完成的輪轂在輪轂A面上雕刻出花紋。優選的,所述花紋雕刻于輪轂A面的窗口部位。優選的,所述雕刻工序在輪轂完成涂裝之后進行。優選的,所述花紋的雕刻在精雕機上進行。優選的,具體包括如下步驟(I)預加工,當待加工部位余量超過5mm時,進行鉆孔以減少后序加工的余量;(2)粗加工,將產品放置在加工中心上進行粗加工,預留O. 4mm O. 6mm余量;(3)精加工,將產品放置在精雕機上進行精密加工,經過精加工使產品最終成型;(4)去毛刺飛邊;(5)清洗、干燥、包裝。優選的,所述步驟(4)通過路徑重組的方式進行去毛刺飛邊。本發明使汽車鋁合金輪轂更具個性化、美觀化,使外觀、造型達到各種不同的效果和視覺沖擊。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圖I為現有技術中輪轂A面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中輪轂A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精雕輪加工工藝是在已完成涂裝所有工序的基礎上對輪轂A面窗口部位進行雕刻,通過在原本不加工的A面上,采用一套精細雕刻工藝對其進行加工。具體包括如下步驟(I)預加工,當待加工部位余量超過5mm時,進行鉆孔以減少后序加工的余量;
(2)粗加工,將產品放置在加工中心上進行開粗加工,預留O. 4mm O. 6mm余量;(3)精加工,將產品放置在精雕機上進行精密加工,經過精加工使產品最終成型;(4)去毛刺飛邊,通過有毛刺飛邊的部分進行路徑重組的方式進行去毛刺飛邊;(5)清洗、干燥、包裝。當輪轂A面的窗口部位精雕加工余量超過5mm,甚至更大時,一方面加工效率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加工時若進給過大時容易發生振刀,影響加工后的產品外觀。由于在加工余量比較大的地方,采用預先鉆孔的方式,減少后續加工量,使進刀更加順利,提高加工效率;在加工中心上對產品進行粗加工,以供后續精密加工;
通過在精雕機上進精密加工將前道的加工余量加工完成并使產品最終成型;通過路徑重組的方式進行去毛刺飛邊,即在有毛刺的邊緣部分進行原路徑的走刀,達到去毛刺的作用,防止員工使用毛刺刀導致的產品刮傷、碰傷等不良。現根據鍛造輪轂的外觀設計理念,其A面的造型、流線等樣式,通過銑窗口加工的方式將產品加工得更加個性化、美觀化。
權利要求
1.精雕輪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一體鑄造完成的輪轂在輪轂A面(I)上雕刻出花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精雕輪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紋雕刻于輪轂A面的窗口部位(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精雕輪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雕刻工序在輪轂完成涂裝之后進行。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精雕輪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紋的雕刻在精雕機上進行。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精雕輪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1)預加工,當待加工部位余量超過5mm時,進行鉆孔以減少后序加工的余量; (2)粗加工,將產品放置在加工中心上進行粗加工,預留O.4mm O. 6mm余量; (3)精加工,將產品放置在精雕機上進行精密加工,經過精加工使產品最終成型; (4)去毛刺飛邊; (5)清洗、干燥、包裝。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精雕輪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通過路徑重組的方式進行去毛刺飛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精雕輪加工工藝,一體鑄造完成的輪轂在輪轂A面上雕刻出花紋。所述花紋雕刻于輪轂A面的窗口部位。所述雕刻工序在輪轂完成涂裝之后進行。所述花紋的雕刻在精雕機上進行。本發明使汽車鋁合金輪轂更具個性化、美觀化,使外觀、造型達到各種不同的效果和視覺沖擊。
文檔編號B23P9/00GK102773664SQ20121013582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日
發明者方征帆, 朱洪斌, 王健 申請人:浙江今飛凱達輪轂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