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整理發電機定子引線的剪線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發電機定子的整理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定子引線的自動剪線裝置。
背景技術:
發電機定子上的繞線通常會引出3-6根線頭,作為引線。例如,單頭定子中有3根引線,而雙頭定子軸線兩側分別有3根引線,共6根。傳統工藝中,通常是由人工對上述引線進行剪切,整理,以獲得整齊的引線的,這種方法不僅效率低,而且難以保證引線長度一致,還容易發生漏剪。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剪切質量好而穩定,操作方便,提高效率的用于整理發電機定子引線的剪線機。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整理發電機定子引線的剪線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縱向延伸的轉軸,互相平行橫向延伸的片狀上刀和下刀,以及轉軸驅動裝置,所述上刀通過中心孔套設在所述轉軸上,固定在環狀下刀固定座上,上刀可隨轉軸同步轉動地通過中心孔套設固定在所述轉軸上,所述上刀刀面周向設有至少3個上刀孔,下刀刀面上設有與所述上刀上至少3個相鄰上刀孔的整體外形相對應的下刀孔;所述上刀的上方設有發電機定子的固定裝置,固定裝置包括縱向延伸的支架,以及設于支架上橫向延伸的叉塊。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上刀刀面上設有至少兩組所述上刀孔,其中第I、第2組每組上刀孔數量為3個,每組中3個上刀孔相鄰設置,所述下刀刀面上設有兩個所述下刀孔,其中I個下刀孔與第I組中3個上刀孔的整體外形相對應,另一個下刀孔與第2組的3個上刀孔以及第1、2組以外的上刀孔的整體外形相對應。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上刀刀面上第1、2組以外的上刀孔組成第3組,第3組中所述上刀孔數量為2個以上,第3組中各上刀孔相鄰設置。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第I組的3個上刀孔和第2組的3個上刀孔分別位于上刀軸心的兩側,第3組上刀孔緊鄰第2組上刀孔。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固定裝置中包括兩個相同的所述叉塊,每一叉塊包括一橫向向內彎曲的叉接部,兩個叉塊的叉接部相對而設。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所述第3組上刀孔中所述上刀孔數量為5個。本發明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用于整理發電機定子引線的剪線機采用上、下兩個刀片旋轉配合來對定子的引線進行剪切,剪線自動化,快速方便高效,且能保證引線切頭的長度一致,提高剪線質量和穩定性。可以在上刀上設置兩組上刀孔,每組3個,以靈活適應單頭定子或雙頭定子的剪線,增強功能性。進一步在上刀上方設置配合定子形狀的叉塊,使得定子固定于上刀正上方時,引線能自然下垂,排列整齊,穿插在適當的待剪切位置,有利于提高剪線質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 圖2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中上刀及固定裝置的放大示意 圖3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縱向截面示意 圖4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中上刀、下刀以及定子引線的裝配示意圖;圖中1、機罩,2、底板,3、圓,4、轉軸,5、圓,6、上刀,61、上刀孔,62、上刀孔,63、上刀孔,64、中心孔,7、引線,8、下刀,81、下刀孔,82、下刀孔,83、中心孔,12、氣缸,14、齒條,16、齒輪,18、支架,22、叉塊,221、叉接部。
具體實施例方式現在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如圖1-3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用于整理發電機定子引線的剪線機,包括橫向延伸的底板2,縱向延伸的轉軸4,設于轉軸4上互相平行橫向延伸的圓形片狀上刀6和下刀8,以及轉軸驅動裝置。所述下刀8通過中心孔83套設在所述轉軸4上,固定于環狀下刀固定座,上刀6可隨轉軸4同步轉動地通過自身中心孔64套設固定在所述轉軸4上,所述上刀6刀面周向設有3組上刀孔,分別是第I組、第2組,第3組,其中,第I組包括3個上刀孔61,第2組包括3個上刀孔62,第3組包括5個上刀孔63,且每組中的各個上刀孔相鄰設置。所述下刀8刀面上設有兩個橫截面呈扇形的下刀孔81、82,其中,下刀孔81與第I組中3個上刀孔61的整體外形相對應;下刀孔82與第2組的3個上刀孔62以及第3組的5個上刀孔63所組成的8個上刀孔的整體外形相對應。上述全部上刀孔和下刀孔的孔邊緣為刀刃。所述第I組的3個上刀孔61和第2組的3個上刀孔62分別位于上刀6軸心的兩側,第3組上刀孔63緊鄰第2組上刀孔62。各組中相鄰兩個上刀孔間的周向夾角為20° ;第1組和第2組中,周向距離最近的一個上刀孔61和一個上刀孔62間的周向夾角為105° ;第2組和第3組中,周向距離最近的一個上刀孔62和一個上刀孔63間的周向夾角為30°。所述驅動裝置包括橫向設置的氣缸12,以及同樣橫向延伸與氣缸12相連的齒條14,齒條14的齒部位于齒條14側面,所述下刀8和底板2之間的轉軸4上設有齒輪16,齒輪16的齒部與齒條14齒部相嚙合。所述剪切機還包括方形機罩1,所述齒輪16和齒條14位于機罩I內,上刀6和下刀8伸出機罩I頂面。所述上刀6的上方還設有發電機定子的固定裝置,固定裝置包括位于上刀6、下刀8外圍縱向延伸的支架18,以及設于支架18上橫向相對延伸的兩個叉塊22。所述兩個叉塊22形狀相同,每一叉塊22包括一橫向向內彎曲即內凹的弧形叉接部221,兩個叉塊22的叉接部221相對而設,各叉接部221邊緣設有沿邊緣形狀且截面為L型的凹槽,所述兩叉接部221的弧形邊緣在同一圓3上,兩凹槽弧形側壁底線在同一圓5上,所述圓3的直徑小于所述定子直徑,所述圓5的直徑等于所述定子直徑。工作時,將待剪線定子由上向下卡設在兩叉塊22凹槽中,轉動定子,使定子引線7的位置與上刀6刀面上刀孔的位置相對應,如圖4所示,將定子的引線7分別依次穿過對應的上刀孔,對應的下刀孔,(圖4中僅示意了一根引線)。若為單頭定子,則3根引線7分別穿過上刀孔61,下刀孔81 ;若為雙頭定子,則一頭的3根引線7分別穿過上刀孔61,下刀孔81,另一頭的3根引線7分別穿過上刀孔62,下刀孔82。準備好后,啟動氣缸12,由齒條14帶動齒輪16,進而帶動轉軸4和下刀8旋轉,通過下刀8上下刀孔和上刀6上上刀孔的周向相對運動,切割引線7。以上依據本發明的理想 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技術性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整理發電機定子引線的剪線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縱向延伸的轉軸,互相平行橫向延伸的片狀上刀和下刀,以及轉軸驅動裝置,所述下刀通過中心孔套設在所述轉軸上,固定在環狀下刀固定座上,上刀可隨轉軸同步轉動地通過中心孔套設固定在所述轉軸上,所述上刀刀面周向設有至少3個上刀孔,下刀刀面上設有與所述上刀上至少3個相鄰上刀孔的整體外形相對應的下刀孔;所述上刀的上方設有發電機定子的固定裝置,固定裝置包括縱向延伸的支架,以及設于支架上橫向延伸的叉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用于整理發電機定子引線的剪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刀面上設有至少兩組所述上刀孔,其中第I、第2組每組上刀孔數量為3個,每組中3個上刀孔相鄰設置,所述下刀刀面上設有兩個所述下刀孔,其中I個下刀孔與第I組中3個上刀孔的整體外形相對應,另一個下刀孔與第2組的3個上刀孔以及第1、2組以外的上刀孔的整體外形相對應。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整理發電機定子引線的剪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刀面上第1、2組以外的上刀孔組成第3組,第3組中所述上刀孔數量為2個以上,第3組中各上刀孔相鄰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整理發電機定子引線的剪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組的3個上刀孔和第2組的3個上刀孔分別位于上刀軸心的兩側,第3組上刀孔緊鄰第2組上刀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用于整理發電機定子引線的剪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裝置中包括兩個相同的所述叉塊,每一叉塊包括一橫向向內彎曲的叉接部,兩個叉塊的叉接部相對而設。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用于整理發電機定子引線的剪線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組上刀孔中所述上刀孔數量為5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整理發電機定子引線的剪線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縱向延伸的轉軸,互相平行橫向延伸的片狀上刀和下刀,以及轉軸驅動裝置,所述下刀通過中心孔套設在所述轉軸上,固定在環狀下刀固定座上,上刀可隨轉軸同步轉動地通過中心孔套設固定在所述轉軸上,所述上刀刀面周向設有至少3個上刀孔,下刀刀面上設有與所述上刀上至少3個相鄰上刀孔的整體外形相對應的下刀孔;所述上刀的上方設有發電機定子的固定裝置,固定裝置包括縱向延伸的支架,以及設于支架上橫向延伸的叉塊。本發明的剪線機采用上、下兩個刀片旋轉配合來對定子的引線進行剪切,剪線自動化,快速方便高效,且能保證引線切頭的長度一致,提高剪線質量和穩定性。
文檔編號B21F11/00GK102825177SQ20121030780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8日
發明者卞青瀾 申請人:吳江市金瀾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