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顯示器支撐架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腦配件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顯示器支撐架。本發明還涉及該顯示器支撐架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筆記本電腦以及手機不但推陳出新,除效能上的提高之外,外觀亦不斷趨于輕、薄、短、小。以筆記本電腦為例,為了在裝配顯示器的同時,兼顧體積的輕薄化,多以掀蓋式或滑蓋式作為主要的設計方向。這樣,用于裝配顯示器的支撐架能否滿足使用需要,極為重要。通常,根據發展過程,顯示器支撐架的制備有如下幾種方式1、以一個鏤空框體形成裝配顯示器的組裝空間。其缺陷在于其框體具有一定的厚度,致使其無法滿足筆記本電腦的輕薄化要求。2、以一個金屬板材作為基板,通過沖壓的方式,在金屬板材上形成一個透空區域,以此達到了筆記本電腦的輕薄化要求。其缺陷在于金屬板材被沖壓出去的部分形成了廢料,浪費較為嚴重。3、為了解決廢料過多的問題,采用金屬胚料進行制作,對金屬胚料實施多次沖壓而形成支撐架的各部分結構,最后對支撐架進行彎折形成裝配顯示器的承載空間。其缺陷在于通常采取對支撐架進行直接彎折的方式,則支撐架彎折處需要承受兩端向內擠壓的應力,若彎折力稍有不慎,即會發生支撐架的斷裂。同時,彎折處受到應力的影響會出現變形,致使承載空間和顯示器的配合不夠嚴密,不利于后期顯示器的裝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顯示器支撐架,它具有能夠消除沖壓、彎折產生應力的影響的特點。進一步,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該顯示器支撐架的制備方法。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顯示器支撐架,用于裝配顯示器,該顯示器支撐架包括本體,該本體包括通過彎折段連接在一起的第一支撐段和第二支撐段,同時,該第一支撐段和第二支撐段分別包括有第一結合部和第二結合部,且該第一結合部和第二結合部相配,所述彎折段包括彎折緩沖區域,該彎折緩沖區域包括橋接部和壓縮緩沖空間,其中,橋接部兩端分別連接第一支撐段和第二支撐段,壓縮緩沖空間由第一結合部、第二結合部、橋接部圍成,同時,當第一支撐段和/或第二支撐段向內彎折后,二者之間形成承載空間,且顯示器位于該承載空間內。所述第一結合部包括有一個位于承載空間一側的第一結合面,以及一個位于彎折緩沖區域一側的第一壓縮面,且該第一結合面和第一壓縮面之間具有第一夾角。所述第一夾角小于180°。所述第一夾角小于90。。所述第二結合部包括有一個位于承載空間一側的第二結合面,以及一個位于彎折緩沖區域一側的第二壓縮面,且該第二結合面和第二壓縮面之間具有第二夾角。所述第二夾角小于180°。
所述第二夾角小于90°。 所述顯示器支撐架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提供沖壓粗胚步驟提供一金屬沖壓粗胚本體;B)沖壓形成彎折段步驟在步驟A)的本體上沖壓形成彎折段,并在該彎折段的兩端分別形成第一支撐段和第二支撐段,該第一支撐段和第二支撐段上分別包含第一結合部和第二結合部,而該彎折段和該第一結合部、第二結合部之間形成一個接合區域和一個彎折緩沖區域,其中,該彎折緩沖區域包含有一個橋接部和一個壓縮緩沖空間,該橋接部的兩端分別連接該第一支撐段和第二支撐段,該壓縮緩沖空間由橋接部和第一結合部、第二結合部圍成;C)擠壓彎折步驟以第一支撐段和第二支撐段中的一個作為支點對本體進行彎折,使該第一結合部和第二結合部朝向承載空間一側移動并相互結合,且縮小該壓縮緩沖空間,直至形成能夠卡合顯示器的承載空間。所述步驟之后進行有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第一結合部和第二結合部的焊合固定步驟。所述焊合固定步驟之后進行有研磨整修步驟。本發明和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優點是1、能夠消除沖壓、彎折產生應力的影響。本發明的顯示器支撐架通過在彎折段與第一結合部、第二結合部之間形成一個接合區域以及一個彎折緩沖區域的方式,使該顯示器支撐架受力彎折時,該彎折緩沖區域能夠減緩第一、第二支撐段在沖壓和彎折過程中所產生的應力,從而能夠避免沖壓和彎折過程中,因彎折力不慎或材質問題而帶來的支撐架本體斷裂以及影響顯示器安裝的情況。2、成本較低。本發明的顯示器支撐架在制備過程中不會產生廢料,從而較為節約。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圖1-1是本發明的實施例處于初始狀態的立體圖;圖1-2是本發明的實施例處于初始狀態時的局部放大主視圖;圖2-1是本發明的實施例處于彎折狀態時的立體2-2是本發明的實施例處于彎折狀態時的局部放大主視圖;圖3是本發明的顯示器支撐架的制備方法流程圖;圖4是本發明的顯示器支撐架在制備過程中的第一個狀態圖;圖5是本發明的顯示器支撐架在制備過程中的第二個狀態圖;圖6是本發明的顯示器支撐架在應用狀態的立體示意圖。圖中1、本體,11、第一支撐段,111、第一結合部,112、第一結合面,113、第一壓縮面,12、第二支撐段,121、第二結合部,122、第二結合面,123、第二壓縮面,13、彎折段,131、接合區域,132、彎折緩沖區域,133、橋接部,134、壓縮緩沖空間;2、筆記本電腦;A1、承載空間;dl、第一夾角,d2、第二夾角,d3、第三夾角,d4、第四夾角;S10 S50、步驟。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見圖1-1、圖1-2、圖2-1及圖2-2所示本發明的顯示器支撐架用于裝置顯示器,包括本體1,其通過一個金屬粗胚經多次沖壓而成形。該顯示器支撐架包括通過彎折段13連接在一起的第一支撐段11和第二支撐段12。當然,第二支撐段12可以是多個,其通過彎折段13連接于第一支撐段11的兩端。同時,該第一支撐段11和第二支撐段12分別包括有第一結合部111和第二結合部121,且該第一結合部111和第二結合部121相配。 此處所謂相配,指的是本體I彎折后,第一結合部111和第二結合部121接觸。其中,彎折段13包括彎折緩沖區域132,該彎折緩沖區域132包括橋接部133和壓縮緩沖空間134。該橋接部133兩端分別連接第一支撐段11和第二支撐段12,壓縮緩沖空間134由第一結合部111、第二結合部121、橋接部133圍成。此時,當第一支撐段11和/或第二支撐段12向內彎折后,二者之間形成承載空間Al,且顯示器位于該承載空間Al內。這樣,彎折緩沖區域132能夠消除本體I沖壓和彎折時產生的應力對本體I的影響。優化的,由于該第一結合部111朝向第二結合部121的方向延伸且該第一結合部111的寬度漸縮。即,呈錐形。具體的,該第一結合部111包括有一個位于承載空間Al —側的第一結合面112,以及一個位于彎折緩沖區域132 —側的第一壓縮面113,且該第一結合面112和第一壓縮面113之間具有第一夾角dl。對該第一夾角dl進行優化該第一夾角dl小于180°。更優的,該第一夾角dl小于90°。同樣,該第二結合部121朝向第一結合部111的方向延伸且該第二結合部121的寬度漸縮。即,同樣呈錐形。具體的,該第二結合部121包括有一個位于承載空間Al —側的第二結合面122,以及一個位于彎折緩沖區域132 —側的第二壓縮面123,且該第二結合面122和第二壓縮面123之間具有第二夾角d2。對該第二夾角d2進行優化該第二夾角d2小于180°。更優的,該第二夾角d2小于90°。這樣,彎折緩沖區域132夾于該第一壓縮面113、第二壓縮面123之間,該壓縮緩沖空間134由該第一壓縮面113、第二壓縮面123及該橋接部133所形成,且該第一壓縮面113、第二壓縮面123分別相對于該橋接部133具有一個小于90°的第三夾角d3和第四夾角d4。綜上所述,本發明的顯示器支撐架的本體I具有未被被彎折時的初始狀態和被彎折后的彎折狀態。在初始狀態時,該第一支撐段11和第二支撐段12未受力,使第一結合部111和第二結合部121位于接合區域131的兩側。其中,接合區域131為第一結合面112和第二結合面122所夾持的區域。在彎折狀態時,第一支撐段11和第二支撐段12中的一個受力,從而彎折部13彎折,該過程中,第一結合部111和第二結合部121朝向接合區域131 —側移動并相互結合,且縮小該壓縮緩沖空間134,直至形成能夠卡合顯示器的承載空間Al。此時,第一結合面112和第二結合面122相互接觸。結合圖3所示本發明的顯示器支撐架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提供沖壓粗胚步驟SlO :提供一金屬沖壓粗胚本體I。其中,該金屬沖壓粗胚可以是一個長條柱狀金屬。B)沖壓形成彎折段步驟S20 :在步驟A)的本體I上沖壓形成彎折段13,并在該彎折段13的兩端分別形成第一支撐段11和第二支撐段12。該第一支撐段11和第二支撐段12上分別包含第一結合部111和第二結合部121,而該彎折段13和該第一結合部111、第二結合部121之間形成一個接合區域131和一個彎折緩沖區域132。其中,該彎折緩沖區域132包含有一個橋接部133和一個壓縮緩沖空間134,該橋接部133的兩端分別連接該第一支撐段11和第二支撐段12,該壓縮緩沖空間134由橋接部133和第一結合部111、第二結合部121圍成。該步驟完成后,形成圖4的結構。C)擠壓彎折步驟S30 :以第一支撐段11和第二支撐段12中的一個作為支點對本體I進行彎折,使該第一結合部111和第二結合部121朝向承載空間Al,亦即接合區域131一側移動并相互結合,且縮小該壓縮緩沖空間134,直至形成能夠卡合顯示器的承載空間Al。該步驟完成后,形成圖5的結構。 優化的,本發明的顯示器支撐架的制備方法在擠壓彎折步驟S30之后,還可以包括焊合固定步驟S40。即,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第一結合部111和第二結合部121,具體的,即為焊接固定第一結合面112和第二結合面122。進一步,本發明的顯示器支撐架的制備方法焊合固定步驟S40之后,還可以進行研磨整修步驟S50。這樣,避免顯示器裝配過程中產生刮痕或損壞。見圖6所示,本發明的顯示器支撐架制備完成后,可以制備為倒“U”形,從而顯示器能夠裝配于該顯示器支撐架內,而該顯示器支撐架能夠裝配于筆記本電腦2上。
權利要求
1.顯示器支撐架,用于裝配顯示器,該顯示器支撐架包括本體(1),該本體(I)包括通過彎折段(13)連接在一起的第一支撐段(11)和第二支撐段(12),同時,該第一支撐段(11)和第二支撐段(12)分別包括有第一結合部(111)和第二結合部(121),且該第一結合部(111)和第二結合部(121)相配,其特征在于所述彎折段(13)包括彎折緩沖區域(132),該彎折緩沖區域(132)包括橋接部(133)和壓縮緩沖空間(134),其中,橋接部(133)兩端分別連接第一支撐段(11)和第二支撐段(12),壓縮緩沖空間(134)由第一結合部(111)、第二結合部(121)、橋接部(133)圍成,同時,當第一支撐段(11)和/或第二支撐段(12)向內彎折后,二者之間形成承載空間(Al),且顯示器位于該承載空間(Al)內。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示器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結合部(111)包括有一個位于承載空間(Al) —側的第一結合面(112),以及一個位于彎折緩沖區域(132) —側的第一壓縮面(113),且該第一結合面(112)和第一壓縮面(113)之間具有第一夾角(dl)。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器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角(dl)小于18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示器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角(dl)小于90°。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示器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結合部(121)包括有一個位于承載空間(Al) —側的第二結合面(122),以及一個位于彎折緩沖區域(132) —側的第二壓縮面(123),且該第二結合面(122)和第二壓縮面(123)之間具有第二夾角(d2)。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顯示器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夾角(d2)小于180°。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顯示器支撐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夾角(d2)小于90°。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顯示器支撐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器支撐架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提供沖壓粗胚步驟提供一金屬沖壓粗胚本體(I); B)沖壓形成彎折段步驟在步驟A)的本體(I)上沖壓形成彎折段(13),并在該彎折段(13)的兩端分別形成第一支撐段(11)和第二支撐段(12),該第一支撐段(11)和第二支撐段(12)上分別包含第一結合部(111)和第二結合部(121),而該彎折段(13)和該第一結合部(111)、第二結合部(121)之間形成一個接合區域(131)和一個彎折緩沖區域(132),其中,該彎折緩沖區域(132)包含有一個橋接部(133)和一個壓縮緩沖空間(134),該橋接部(133)的兩端分別連接該第一支撐段(11)和第二支撐段(12),該壓縮緩沖空間(134)由橋接部(133)和第一結合部(111)、第二結合部(121)圍成; C)擠壓彎折步驟以第一支撐段(11)和第二支撐段(12)中的一個作為支點對本體(I)進行彎折,使該第一結合部(111)和第二結合部(121)朝向承載空間(Al) —側移動并相互結合,且縮小該壓縮緩沖空間(134),直至形成能夠卡合顯示器的承載空間(Al)。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顯示器支撐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之后進行有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第一結合部(111)和第二結合部(121)的焊合固定步驟。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顯示器支撐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合固定步驟之后進行有研磨整修步驟。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顯示器支撐架,用于裝配顯示器,該顯示器支撐架包括本體,該本體包括通過彎折段連接在一起的第一支撐段和第二支撐段,同時,該第一支撐段和第二支撐段分別包括有第一結合部和第二結合部,且該第一結合部和第二結合部相配,所述彎折段包括彎折緩沖區域,該彎折緩沖區域包括橋接部和壓縮緩沖空間,其中,橋接部兩端分別連接第一支撐段和第二支撐段,壓縮緩沖空間由第一結合部、第二結合部、橋接部圍成,同時,當第一支撐段和/或第二支撐段向內彎折后,二者之間形成承載空間,且顯示器位于該承載空間內。本發明的優點是能夠消除沖壓、彎折產生應力的影響。本發明還公開了該顯示器支撐架的制備方法。
文檔編號B23P15/00GK102933059SQ20121044148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8日
發明者蘇丁鴻, 江永璋, 林文彥 申請人:昆山萬禾精密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