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折彎機后擋料升降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折彎機后擋料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折彎機后擋料升降機構。
背景技術:
折彎機是金屬板材加工業中的一種重要機械設備。普通的折彎機包括支架、工作臺和夾緊板,工作臺置于支架上,工作臺由底座和壓板構成,底座通過皮帶與夾緊板相連,底座由座殼、線圈和蓋板組成,線圈置于座殼的凹陷內,凹陷頂部覆有蓋板。使用時由導線對線圈通電,通電后對壓板產生引力,從而實現對壓板和底座之間薄板的夾持。由于采用了電磁力夾持,使得壓板可以做成多種工件要求,而且可對有側壁的工件進行加工。隨著數控技術和電液伺服系統的廣泛應用,折彎機的加工精度越來越高,適用范圍也越來越廣。 折彎機后擋料機構是折彎機的重要工作機構,其上安裝的擋料塊是定位板料,保證工件輪廓精度的必須部件,而后擋料塊根據折彎工件形狀和尺寸不同,需調節不同位置和高度。后擋料機構一般布置在折彎機刀架后側,后擋料機構的功能有兩個一是板材在折彎前準確定位,二是在折彎過程中限制因板材受力而產生的位移,所以折彎機的后擋料機構既是定位機構又是夾緊機構。目前,國內外一般數控機型采用全伺服自動定位的后擋料機構,但是此數控式成本較高。一般的折彎機后擋料機構的升降系統由升降絲桿和螺母組成,通過轉動螺母實現升降功能,但是升降絲桿與螺母之間的磨損比較嚴重,導致加工精度低,難以滿足實際加工的精度需求。中國專利號ZL200920143653.X,授權公告日為2010年I月13日,發明創造名稱為液壓板料折彎機后擋料橫梁手動升降調節裝置,該申請案公開了一種液壓板料折彎機后擋料橫梁手動升降調節裝置,包括有滑座,滑座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支撐座,所述的滑座上開有兩個橫向的光孔、內螺紋孔,支撐座內開有豎向通孔,豎向通孔上有可轉動的調節螺母,調節絲杠穿過所述的調節螺母、支撐座的豎向通孔,所述的調節螺母與調節絲桿螺紋配合,調節絲杠的頂端頂托有橫梁。該申請案雖然可以實現了手動調節后擋料橫梁的高度,但是該升降系統中沒有導軌,經過一段時間使用之后,上述的調節絲桿與調節螺母間隙增大,導致加工精度低,操作不準確。綜上述所,現有技術中折彎機后擋料機構的升降系統存在精度低,操作不準確的問題。
發明內容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折彎機后擋料升降系統的調節精度低,操作不準確的不足,提供一種折彎機后擋料升降機構,通過升降絲桿驅動升降筒體做上下運動,該升降筒體相當于導軌的作用,提高了調節精度,穩定性好。[0009]技術方案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折彎機后擋料升降機構,包括升降絲桿、第一錐度軸承、第二錐度軸承、手輪、軸承座、底板、升降筒體、支撐外殼、擋料座和傳動體,所述的支撐外殼的底端設置有帶通孔的底板,該底板上固連有軸承座,所述的軸承座內裝設有位置相對的第一錐度軸承和第二錐度軸承,所述的升降絲桿穿過上述的第一錐度軸承和第二錐度軸承,手輪固連于升降絲桿的底端,所述的升降絲桿通過傳動體驅動升降筒體做上下運動,該傳動體呈筒狀結構,所述的傳動體內側與升降絲桿相嚙合,該傳動體與升降筒體相固連,所述的擋料座與升降筒體的頂端相固連。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支撐外殼呈中空的圓筒狀,其頂端內側與升降筒體之間設置有上端蓋,該上端蓋上設置有上密封圈,所述的升降筒體底端與支撐外殼之間設置有下密封圈。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手輪的外側設置有螺母,該螺母與手輪之間設置有墊片。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軸承座和底板之間通過螺釘固定連接。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傳動體與升降筒體之間通過螺釘固定連接。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擋料座與升降筒體之間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有益效果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與已有的公知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折彎機后擋料升降機構,升降絲桿通過傳動體驅動升降筒體做上下運動,通過旋轉手輪即可調節擋料座的高度,其升降筒體相當于導軌的作用,使得本實用新型的調節精度聞;(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折彎機后擋料升降機構,軸承座內裝設有位置相對的第一錐度軸承和第二錐度軸承,使得具有自鎖功能,操作穩定性好;(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折彎機后擋料升降機構,升降筒體的兩端分別裝設有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防塵效果好;(4)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折彎機后擋料升降機構,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性價比高。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折彎機后擋料升降機構的結構示意圖。示意圖中的標號說明I-升降絲桿;201-下密封圈;202_上密封圈;301_第一錐度軸承;302_第二錐度軸承;4-手輪;5-螺母;6_軸承座;7-底板;8_升降筒體;9_支撐外殼;10_擋料座;11_上端蓋;12-傳動體。
具體實施方式
為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0027]實施例I結合圖1,本實施例的一種折彎機后擋料升降機構,由升降絲桿I、下密封圈201、上密封圈202、第一錐度軸承301、第二錐度軸承302、手輪4、螺母5、軸承座6、底板7、升降筒體8、支撐外殼9、擋料座10、上端蓋11和傳動體12等組成。本實用新型的支撐外殼9呈中空的圓筒狀,其底端內側設置有帶通孔的底板7,該底板7上通過螺釘固連一軸承座6,軸承座6內裝設有位置相對的第一錐度軸承301和第二錐度軸承302,升降絲桿I穿過上述的第一錐度軸承301和第二錐度軸承302,手輪4通過鍵連接于升降絲桿I的底端,手輪4的外側設置有螺母5,該螺母5與手輪4之間設置有墊片;升降絲桿I通過傳動體12驅動升降筒體8做上下運動,該傳動體12呈筒狀結構,傳動體12內側與升降絲桿I相嚙合,該傳動體12與升降筒體8通過螺釘相固連,擋料座10與升降筒體8的頂端通過螺釘相固連。為了增強防塵效果,本實用新型中的支撐外殼9頂端內側與升降筒體8之間設置有上端蓋11,該上端蓋11上設置有上密封圈202,此外,升降筒體8底端與支撐外殼9之間設置有下密封圈201。 使用時,本實施例的一種折彎機后擋料升降機構,通過旋轉手輪4,手輪4帶動升降絲桿I旋轉,升降絲桿I通過傳動體12驅動升降筒體8做上下運動,升降筒體8帶動擋料座10做升降運動,從而實現調節擋料座10的高度,以滿足折彎機加工工件的需求。本實用新型中的升降絲桿I通過傳動體12驅動升降筒體8做上下運動,升降筒體8相當于導軌的作用,增加了調節精度,且操作穩定性好。
權利要求1.一種折彎機后擋料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絲桿(I)、第一錐度軸承(301)、第二錐度軸承(302)、手輪(4)、軸承座(6)、底板(7)、升降筒體(8)、支撐外殼(9)、擋料座(10)和傳動體(12),所述的支撐外殼(9)的底端設置有帶通孔的底板(7),該底板(7)上固連有軸承座(6),所述的軸承座(6)內裝設有位置相對的第一錐度軸承(301)和第二錐度軸承(302),所述的升降絲桿(I)穿過上述的第一錐度軸承(301)和第二錐度軸承(302),手輪(4)固連于升降絲桿(I)的底端,所述的升降絲桿(I)通過傳動體(12)驅動升降筒體(8)做上下運動,該傳動體(12)呈筒狀結構,所述的傳動體(12)內側與升降絲桿(I)相嚙合,該傳動體(12)與升降筒體(8)相固連,所述的擋料座(10)與升降筒體(8)的頂端相固連。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折彎機后擋料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外殼(9)呈中空的圓筒狀,其頂端內側與升降筒體(8)之間設置有上端蓋(11),該上端蓋(11)上設置有上密封圈(202),所述的升降筒體(8)底端與支撐外殼(9)之間設置有下密封圈(20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折彎機后擋料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輪(4)的外側設置有螺母(5),該螺母(5)與手輪(4)之間設置有墊片。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折彎機后擋料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軸承座(6 )和底板(7 )之間通過螺釘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折彎機后擋料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動體(12)與升降筒體(8)之間通過螺釘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折彎機后擋料升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擋料座(10)與升降筒體(8)之間通過螺釘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折彎機后擋料升降機構,屬于折彎機后擋料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折彎機后擋料升降機構,所述的支撐外殼的底端設置有帶通孔的底板,該底板上固連有軸承座,軸承座內裝設有位置相對的第一錐度軸承和第二錐度軸承,所述的升降絲桿穿過上述的第一錐度軸承和第二錐度軸承,手輪固連于升降絲桿的底端,升降絲桿通過傳動體驅動升降筒體做上下運動,該傳動體呈筒狀結構,傳動體內側與升降絲桿相嚙合,該傳動體與升降筒體相固連,所述的擋料座與升降筒體的頂端相固連。本實用新型中的升降絲桿通過傳動體驅動升降筒體做上下運動,升降筒體相當于導軌的作用,增加了調節精度,且操作穩定性好。
文檔編號B21D5/00GK202539286SQ201220222700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7日
發明者夏業春, 夏堯林 申請人:安徽中瑞機床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