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觸角齒形的滲碳淬火齒輪矩形花鍵拉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花鍵拉刀,具體涉及一種齒輪滲碳淬火前采用的矩形花鍵拉刀。
技術背景以矩形內花鍵為基準孔的滲碳淬火齒輪,其矩形內花鍵加工工藝是齒坯加工-拉花鍵孔-鍍銅保護-滲碳淬火-磨孔-校花鍵。常規制造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是“花鍵底徑和鍵側交角處為直角,粗糙度大,鍍銅保護工序中往往由于致密度不夠容易在此處留下針狀孔,從而導致在后來的滲碳工序中出現漏碳現象,淬火后局部點硬度達到HRC50-60,造成校鍵工序難以進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通過對花鍵孔滲碳淬火前矩形花鍵拉刀齒形的改進設計,解決了常規拉刀加工后校鍵工序難以進行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帶觸角齒形的滲碳淬火齒輪矩形花鍵拉刀,包括拉刀刀齒,在拉刀刀齒的頂端兩側,帶有觸角。觸角的尺寸為2. 5 X O. 25mm。觸角內側邊和拉刀刀齒外側邊成30°角。使用本實用新型拉刀加工齒輪花鍵孔,使滲碳淬火后校鍵拉刀避開了對“花鍵底徑和鍵側交角處的直角”的切削,即使直角處發生漏碳現象,由于校鍵拉刀不切削該部位就不會產生崩刃,有效改善了校鍵工序的工藝性。
圖I為改進前矩形花鍵拉刀齒形;圖2為本實用新型刀齒齒形;圖3為使用本實用新型前花鍵孔形狀;圖4為使用本實用新型后花鍵孔形狀;圖5為使用本實用新型前校花鍵工序的切削狀態;圖6為使用本實用新型后校花鍵工序的切削狀態;圖7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7的A-A剖視圖;圖9為圖8的B部放大圖;圖10為使用本實用新型拉削零件工序簡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如圖1-10所示,本實用新型在常規拉刀刀齒的頂端兩側,增加了觸角。如圖9所示,實踐中,觸角尺寸為2.5X0. 25mm,即刀齒頂半徑de和極半徑dc的高度差為2. 5mm,其寬度為O. 25mm,觸角內側邊和拉刀刀齒外側邊設計成成30°角,便于拉削。本實用新型在零件的花鍵槽底部留下了 2個2. 5X0. 25mm的凹槽,這兩個凹槽徹底改善了零件在滲碳淬火以后校鍵工序的工藝性。圖6為使用本實用新型后校花鍵工序的切削狀態;其中網格線部分為校鍵切削層。從圖中可以看出,使用本實用新型拉刀加工齒輪花鍵孔,增加拉削后的矩形花鍵孔底徑和鍵側交角的極半徑dc,局部增大齒頂間隙,改善零 件校鍵工藝性,為帶矩形花鍵孔的高精度齒輪的大批量制造創造了條件。
權利要求1.一種帶觸角齒形的滲碳淬火齒輪矩形花鍵拉刀,包括拉刀刀齒,其特征是在拉刀刀齒的頂端兩側,帶有觸角。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帶觸角齒形的滲碳淬火齒輪矩形花鍵拉刀,其特征是觸角的尺寸為2. 5X0. 25_。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帶觸角齒形的滲碳淬火齒輪矩形花鍵拉刀,其特征是觸角內側邊和拉刀刀齒外側邊成30°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觸角齒形的滲碳淬火齒輪矩形花鍵拉刀,是齒輪滲碳淬火前采用的矩形花鍵拉刀。通過對花鍵孔滲碳淬火前矩形花鍵拉刀齒形的改進設計,解決了常規拉刀加工后校鍵工序難以進行的問題。包括拉刀刀齒,在拉刀刀齒的頂端兩側,帶有觸角。觸角的尺寸為2.5×0.25mm。觸角內側邊和拉刀刀齒外側邊成30°角。使用本實用新型拉刀加工齒輪花鍵孔,使滲碳淬火后校鍵拉刀避開了對“花鍵底徑和鍵側交角處的直角”的切削,即使直角處發生漏碳現象,由于校鍵拉刀不切削該部位就不會產生崩刃,有效改善了校鍵工序的工藝性。
文檔編號B23D43/00GK202741831SQ20122045872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1日
發明者楊忠林, 馮美喜, 潘樹民, 楊俊峰, 李永立, 李錦 , 周貴芬, 李江平 申請人: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