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升降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997777閱讀:25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升降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升降裝置。
背景技術
在機械加工過程中,尤其是重型機械加工過程中,經常需要將待加工的工件放在升降裝置上使之上升或者下降到一定高度。如圖1和圖2所示,以腹板為待加工工件時的升降裝置為例。現有的升降裝置是單點升降裝置,螺紋頂桿30’的轉動將連接在一起的頂板(40’,50’)和導套20’一起升降。現有的單個螺紋頂桿30’支撐不能使工裝平穩升降。主要原因在于頂板40’會根據產品的變化,在頂板40’上銑不同大小、不同位置的定位孔,從而導致頂板40’的重心也在變化,而單個螺紋頂桿30’的位置已經固定,重心無法調節。如果導柱10’與導套20’的配合間隙 太小(即精度要求高),使得制造變得困難,成本提高;如果導柱10’與導套20’的配合間隙過大會導致導柱10’與導套20’運動時卡滯,需要錘子反復敲擊頂板(40’,50’),升降裝置才能再升降。如圖1和圖2所示,升降裝置的工作過程如下先將棘輪扳手套在軸60’上,旋轉扳手使軸60’帶動第一齒輪71,驅動第二齒輪72’轉動,第二齒輪72’轉動的同時使螺紋頂桿30’帶動頂板40’、頂板50’上升或下降。1、因頂板40’上有定位孔,定位孔隨產品的增加而增多,每加一定位孔會使頂板40’和頂板50’的重心發生變化,導致該機構升降時導套20’與導柱10’卡滯,需要錘子敲擊,機構不能平衡穩定上升,增加了勞動強度,降低了工作效率;2、由于頂板40’與頂板50’尺寸過大,棘輪扳手轉動時費力、費時,工作效率低;3、升降裝置升高或下降后,頂板40’存在不平現象,嚴重影響腹板的焊接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平穩上升、并提高待加工件加工質量的升降裝置。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升降裝置,包括頂板機構,用于安放待加工件;頂升機構,用于帶動頂板機構升降;驅動機構,用于驅動頂升機構;頂升機構包括一個以上的頂桿。進一步地,頂升機構包括三個頂桿,分別為軸線相平行地設置的第一頂桿、第二頂桿和第三頂桿。進一步地,驅動機構包括驅動軸和傳動機構,驅動軸通過傳動機構帶動頂升機構運動,驅動軸的軸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與頂板機構的幾何中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重合。進一步地,第一頂桿、第二頂桿和第三頂桿環繞設置在驅動軸的周圍。進一步地,第一頂桿、第二頂桿和第三頂桿的軸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與驅動軸的軸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間的距離分別為Rl、R2和R3,其中,Rl = R2 = R3 = R0進一步地,50mm^ R ^ 130mm。[0016]進一步地,第一頂桿、第二頂桿和第三頂桿的軸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與驅動軸的軸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間的連線的夾角分別為e1、0 2和0 3,其中,0 1 = 0 2 = 0 3。進一步地,傳動機構包括相嚙合的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其中,驅動軸與第一齒輪驅動連接,第二齒輪與頂升機構驅動連接。進一步地,升降裝置還包括導向機構,與頂板機構相連接,其包括導柱和套設在導柱外側的導套。進一步地,導套的長度為L,其中,L≥60mm。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升降裝置,設置多個頂桿,在驅動機構的驅動下帶動頂板機構頂升或者下降。多個頂桿的設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第一頂板的重心變化,使得頂升機構能夠平穩地頂升頂板機構,使得頂板機構上升過程中不會擺動。這樣,一方面待加工工件運行平穩,并且在停止運動后第一頂板不會出現不平現象,提高腹板焊接質量;另一方面升降裝置的與頂板機構相連接的導向機構的導柱和導套之間的運動也不會出現卡滯現象,無需人工敲擊頂板,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是現有的升降裝置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現有的升降裝置的側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升降裝置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升降裝置的側視結構示意圖;以及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升降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如圖3和圖4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升降裝置,包括頂板機構,用于安放待加工件;頂升機構30,用于帶動頂板機構升降;驅動機構,用于驅動頂升機構;其中,頂升機構30包括一個以上的頂桿。本實施例中,設置多個頂桿,在驅動機構的驅動下帶動頂板機構頂升或者下降,從而使得安放在頂板機構上的待加工件升降至指定的待加工位置。以腹板為待加工工件時的升降裝置為例,頂板機構包括第一頂板40和位于第一頂板40下端的第二頂板50。為了匹配不同的腹板,在第一頂板40上銑削不同大小、不同位置的定位孔,從而導致第一頂板40的重心發生變化。多個頂桿的設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第一頂板40的重心變化,使得頂升機構能夠平穩地頂升頂板機構,使得頂板機構上升過程中不會擺動。這樣,一方面待加工工件運行平穩,并且在停止運動后第一頂板不會出現不平現象,提高腹板焊接質量;另一方面升降裝置的與頂板機構相連接的導向機構的導柱10和套設在導柱10外側的導套20之間的運動也不會出現卡滯現象,無需人工反復敲擊頂板機構,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0030]優選地,導套20的長度為L,其中,L > 60mm。通過增加導套的長度,進一步解決了導套20與導柱10運動時產生的卡滯現象。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地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頂升機構30包括三個頂桿,分別為軸線相平行地設置的第一頂桿31、第二頂桿32和第三頂桿33。三個頂桿的設置能夠使得頂板機構運行更加平穩,并進一步防止導柱10和導套20之間出現卡滯現象。如圖4所示,優選地,驅動機構包括驅動軸60和傳動機構,驅動軸60通過傳動機構帶動頂升機構30運動,驅動軸60的軸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與頂板機構的幾何中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重合。第一頂桿31、第二頂桿32和第三頂桿33環繞設置在驅動軸60的周圍。三個頂桿環繞在驅動軸60的周圍,盡量使得頂板機構的重心落入三個頂桿圍成的圓內,從而使得頂板機構平穩運動。如圖4所示,第一頂桿31、第二頂桿32和第三頂桿33的軸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與驅動軸60的軸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間的距離分別為R1、R2和R3,其中,Rl = R2 = R3=Ru在圖4中所示的D = 2R。本實施例中,三個頂桿軸線的水平投影與驅動軸60的軸線的水平投影之間的距離相等,能夠進一步使得頂板機構平穩運動。優選地,50mm彡R彡130mm。經過多次測量和優化,對匹配不同的腹板的頂板機構的重心位置的變化進行分析得知,頂板機構的重心的位置落在直徑為100_至260_之間的圓內,從而設計出了第一頂桿31、第二頂桿32和第三頂桿33的位置,從而在根本上解決了由于要匹配多種腹板導致的頂板機構的重心位置的變化引起的導柱10和導套20之間的卡滯問題以及頂板機構不平導致的腹板焊接質量不穩定問題。優選地,第一頂桿31、第二頂桿32和第三頂桿33的軸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與驅動軸60的軸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間的連線的夾角分別為91、0 2和0 3,其中,0 1=02=6 3。如圖4所示,三個頂桿均勻地分布在以驅動軸的軸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為圓心的圓內,其各自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與圓心之間的連線的夾角為120°。如圖3所示,傳動機構包括相嚙合的第一齒輪71和第二齒輪72,其中,驅動軸60與第一齒輪71驅動連接,第二齒輪72與頂升機構30驅動連接。多齒輪嚙合平衡升降機構工作主要是靠機械傳動,驅動軸60的轉動傳動給傳動機構。傳動機構的第一齒輪71套設在驅動軸60上,第二齒輪72套設在頂桿上。本實施例中,三個第二齒輪72分別與第一頂桿31、第二頂桿32和第三頂桿33通過螺紋傳動,并分別帶動三個頂桿同步轉動從而最終帶動三個頂桿升降。三個頂桿分別通過螺栓與第二頂板50相連接,第二頂板50也與導套20螺紋連接,導套20與導柱10通過間隙配合做直線運動。本實用新型的升降裝置的工作過程如下在先將棘輪扳手套在驅動軸60上,旋轉棘輪扳手帶動驅動軸60旋轉;驅動軸60的旋轉帶動第一齒輪71轉動。第一齒輪71與3個第二齒輪72的外嚙合轉動,第二齒輪72轉動同時又分別與第一頂桿31、第二頂桿32和第三頂桿33配合使第一頂桿31、第二頂桿32和第三頂桿33同時上升或下降,第一頂桿31、第二頂桿32和第三頂桿33的同步升降帶動第一頂板40、第二頂板50、導套20 —起運動。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實施例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0043]1、優化了結構根據第一頂板和第二頂板重心的變化,改用三根頂桿,使重心落在直徑為IOOmm至260_的圓內,這樣可使本升降機構平衡運動;2、加長導套后,運動平穩,無卡滯;3、升降平穩、操作省力、效率高,縮短了產品切換時升降機構的調整時間。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升降裝置,包括 頂板機構,用于安放待加工件; 頂升機構(30),用于帶動所述頂板機構升降; 驅動機構,用于驅動所述頂升機構; 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升機構(30)包括一個以上的頂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升機構(30)包括三個頂桿,分別為軸線相平行地設置的第一頂桿(31)、第二頂桿(32)和第三頂桿(3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驅動軸¢0)和傳動機構,所述驅動軸¢0)通過所述傳動機構帶動所述頂升機構(30)運動,所述驅動軸(60)的軸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與所述頂板機構的幾何中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重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頂桿(31)、所述第二頂桿(32)和所述第三頂桿(33)環繞設置在所述驅動軸¢0)的周圍。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頂桿(31)、所述第二頂桿(32)和所述第三頂桿(33)的軸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與所述驅動軸¢0)的軸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間的距離分別為Rl、R2和R3,其中,Rl = R2 = R3 = R0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裝置,其特征在于,50mm彡R彡130mm。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頂桿(31)、所述第二頂桿(32)和所述第三頂桿(33)的軸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與所述驅動軸¢0)的軸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之間的連線的夾角分別為Θ1、Θ 2和Θ 3,其中,Θ I = Θ 2 = Θ 3。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包括相嚙合的第一齒輪(71)和第二齒輪(72),其中,所述驅動軸¢0)與所述第一齒輪(71)驅動連接,所述第二齒輪(72)與所述頂升機構(30)驅動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導向機構,與所述頂板機構相連接,其包括導柱(10)和套設在導柱(10)外側的導套(20)。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升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套(20)的長度為L,其中,L ^ 60mmo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升降裝置,包括頂板機構,用于安放待加工件;頂升機構,用于帶動頂板機構升降;驅動機構,用于驅動頂升機構;頂升機構包括一個以上的頂桿。多個頂桿的設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第一頂板的重心變化,使得頂升機構能夠平穩地頂升頂板機構,使得頂板機構上升過程中不會擺動。這樣,一方面待加工工件運行平穩,并且在停止運動后第一頂板不會出現不平現象,提高腹板焊接質量;另一方面升降裝置的與頂板機構相連接的導向機構的導柱和導套之間的運動也不會出現卡滯現象,無需人工敲擊頂板,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B23Q7/00GK202846244SQ20122051238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8日
發明者張海濤, 殷磊, 易偉, 羅章 申請人: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山县| 曲阜市| 家居| 榆林市| 灵川县| 仁化县| 兴安盟| 雷波县| 龙江县| 北碚区| 杭锦旗| 田林县| 延边| 贵州省| 吕梁市| 遂平县| 洛川县| 达拉特旗| 新郑市| 江川县| 沙湾县| 大石桥市| 汕尾市| 丹凤县| 新邵县| 盐边县| 宜兰市| 霍林郭勒市| 深州市| 南汇区| 淮安市| 广昌县| 周宁县| 东山县| 三门县| 潜山县| 六安市| 唐山市| 收藏| 修文县| 汤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