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硬材料內螺紋磨削加工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超硬材料內螺紋磨削加工裝置,屬于超硬材料磨削加工領域。本實用新型的加工裝置,包括軸承箱、砂輪磨頭、皮帶輪電機、固定板;軸承箱與皮帶輪電機均固定在固定板上表面,且軸承箱的軸線方向與皮帶輪電機的軸線方向平行,軸承箱的傳動軸后端與皮帶輪電機的皮帶輪通過傳動皮帶連接,實現軸承箱的傳動軸與皮帶輪電機的皮帶輪同步旋轉,軸承箱的傳動軸前端與砂輪磨頭后端的砂輪軸固定;固定板的下表面通過定位座固定在機床的刀架上。本實用新型裝置結構簡單,安全可靠,解決了對超硬材料加工件進行內形加工,顯著提高了加工表面質量,加工效率高,磨頭更換成本低,廣泛適用于超硬材料筒形件及錐形件的內外形加工。
【專利說明】超硬材料內螺紋磨削加工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超硬材料內螺紋磨削加工裝置,屬于超硬材料磨削加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對于某些零件的內形加工,如加工用于礦山冶金領域的重型渣漿泵用葉輪的大螺距梯形螺紋結構軸孔,由于其硬度較高,傳統工藝加工此類超硬材料一般選用立方氮化硼刀片,但該刀片只有在線速度100-120m/min時才能發揮刀具特性。而該葉輪螺距大、螺紋長度短,普通車床在此速度下操作,無法及時退刀,具有極大的安全隱患。目前只得采用硬質合金刀片并選取低轉速進行車削螺紋,此方法加工效率低,刀具磨損快。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傳統工藝在加工超硬材料內形時,加工效率低、刀具磨損快的缺點,而提供一種超硬材料內螺紋磨削加工裝置。
[0004]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0005]本實用新型的超硬材料內螺紋磨削加工裝置,包括軸承箱、砂輪磨頭、皮帶輪電機、固定板;
[0006]軸承箱與皮帶輪電機均固定在固定板上表面,且軸承箱的軸線方向與皮帶輪電機的軸線方向平行,軸承箱的傳動軸后端與皮帶輪電機的皮帶輪通過傳動皮帶連接,實現軸承箱的傳動軸與皮帶輪電機的皮帶輪同步旋轉,軸承箱的傳動軸前端與砂輪磨頭后端的砂輪軸固定;固定板的下表面通過定位座固定在機床的刀架上。
[0007]工作過程
[0008]將待加工零件夾持在車床的卡盤上,通過控制車床刀架與卡盤之間的進給量實現待加工零件的螺紋加工。
[0009]有益效果
[0010]本實用新型裝置結構簡單,安全可靠,可在不改動原有車床結構以及操作方法的前提下,直接將此套裝置安裝在車床上,用車床的操作方法對超硬材料加工件進行內形加工,顯著提高了加工表面質量,加工效率高,磨頭更換成本低,廣泛適用于超硬材料筒形件及錐形件的內外形加工。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加工裝置的俯視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加工裝置的側視圖;
[0013]1-軸承箱;2_砂輪磨頭;3_皮帶輪電機;4_固定板;5_定位座;6_機床刀架;【具體實施方式】[0014]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作進一步描述。
[0015]實施例
[0016]本實用新型的超硬材料內螺紋磨削加工裝置,包括軸承箱1、砂輪磨頭2、皮帶輪電機3、固定板4 ;
[0017]軸承箱I與皮帶輪電機3均固定在固定板4上表面,且軸承箱I的軸線方向與皮帶輪電機3的軸線方向平行,軸承箱I的傳動軸后端與皮帶輪電機3的皮帶輪通過傳動皮帶連接,實現軸承箱I的傳動軸與皮帶輪電機3的皮帶輪同步旋轉,軸承箱I的傳動軸前端與砂輪磨頭2后端的砂輪軸固定;固定板4的下表面通過定位座5固定在機床刀架6上。
[0018]工作過程
[0019]將待加工零件夾持在車床的卡盤上,通過控制車床刀架與卡盤之間的進給量實現待加工零件的螺紋加工。
【權利要求】
1.超硬材料內螺紋磨削加工裝置,其特征是:包括軸承箱、砂輪磨頭、皮帶輪電機、固定板; 軸承箱與皮帶輪電機均固定在固定板上表面,且軸承箱的軸線方向與皮帶輪電機的軸線方向平行,軸承箱的傳動軸后端與皮帶輪電機的皮帶輪通過傳動皮帶連接,實現軸承箱的傳動軸與皮帶輪電機的皮帶輪同步旋轉,軸承箱的傳動軸前端與砂輪磨頭后端的砂輪軸固定;固定板的下表面通過定位座固定在機床的刀架上。
【文檔編號】B23G1/36GK203578952SQ201320789536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5日
【發明者】李曉斌, 史浩, 陳敬, 代云飛, 師宏剛, 洪登安, 王翔, 汪清濤 申請人:襄陽五二五泵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