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平行流鋁管擠壓生產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微通道平行流鋁管擠壓生產用模具,包括上模蓋、定型口體、芯齒體和下模蓋,定型口體設有帶定型口的底座,在底座上沿定型口長度方向的兩端對稱設有兩個支撐塊,支撐塊的上端沿定型口長度方向分別設有中心線相重合的卡槽;所述的芯齒體設有復數個間隔并成一排的芯齒和將復數個芯連接在一起并用來與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卡接條,在上模蓋的下部設有用于容納相互配合后的定型口體和芯齒體并與定型口體和芯齒體共同構成進料空間的空腔,在上模蓋的上部設有進料通道,下模蓋上設有出料通道,上模蓋和下模蓋之間用螺栓連接。本實用新型常溫下即可完成裝配,大大降低了模具加工的難度和裝配的難度,容易操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且產品的尺寸精度也易于控制。
【專利說明】微通道平行流鋁管擠壓生產用模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種微通道平行流鋁管擠壓生產用模具。【背景技術】
[0002]微通道平行流鋁管主要應用于汽車空調系統的冷凝器,呈扁平形多孔結構,如圖所示。現有技術的微通道平行流鋁管擠壓生產用模具,包括下模蓋、定型口體、上模蓋和芯齒體,定型口體鑲嵌在下模蓋中,芯齒體被固定在設置于上模蓋的芯齒體定位孔中,芯齒體的芯齒與定型口體的定型口相配合。這種結構的模具具有如下缺點;
[0003]1、為了保障產品的內孔與外形的同步,上模蓋設計有定位凸臺,下模蓋設計有定位凹槽,通過凸臺與凹槽咬合保持上下模蓋同心度,這就要求定位凸臺和定位凹槽的加工精度必須達到需要的技術要求,從而加大了加工的難度。
[0004]2、定型口體與下模蓋的配合以及芯齒體與上模蓋中芯齒體定位孔的配合均需采用熱軋鑲嵌,以消除模具在高溫產生變形后出現的配合松動現象,因而造成工序復雜,效率低。
[0005]3、這種結構的模具如果定型口和芯齒有一方受損,其下模蓋或上模蓋就必須同時報廢,從而造成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6]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裝配方便,定位精確,且可延長使用壽命,降低生產成本的微通道平行流鋁管擠壓生產用模具。
[0007]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微通道平行流鋁管擠壓生產用模具,包括上模蓋、定型口體、芯齒體和下模蓋,所述的定型口體設有帶定型口的底座,在底座上,沿定型口長度方向的兩端對稱設有兩個支撐塊,在兩個支撐塊的上端沿定型口長度方向分別設有卡槽,所述兩個卡槽的中心線相重合;所述的芯齒體設有復數個間隔并成一排的芯齒和將復數個芯7連接在一起并用來與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卡接條,在上模蓋的下部設有用于容納相互配合后的定型口體和芯齒體并與定型口體和芯齒體共同構成進料空間的空腔,在上模蓋的上部,設有兩個與卡接條寬度方向兩側空間相應的進料通道,所述的進料通道的進口位于上模蓋的上端面,所述的下模蓋上設有與定型口相對應的出料通道,上模蓋和下模蓋之間用螺栓連接。
[0008]在支撐塊靠近定型口的一側,卡槽的下方,設有一個向內突出的弧形平臺,在卡接條上相應的位置設有與之配合的凸臺,弧形平臺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個與支撐塊相切,開口向內的弧形臺階,所述的兩個弧形臺階與芯齒兩側分別形成可以容納進料的空間。
[0009]所述的上模蓋的上端面,兩個進料通道的進口之間設有進料導流凸起。
[0010]有益效果:
[0011]1、在定型口體上直接加工定位用的卡槽,直接裝配芯齒體,通過定位槽與定型口的位置來保障產品壁厚的均勻及內孔與外形的同步,可以直接冷裝配而不需熱軋鑲嵌,不僅在在生產效率和操作安全上都有明顯改善,而且不用考慮熱軋鑲嵌中高溫后變形系數不同造成的松動現象,并且也避免了現有技術中通過多個部位的多次配合而造成精度上的累積誤差,從而對模具的加工要求大大降低,也在產品的尺寸精度控制上大大降低了難度。
[0012]2、定型口體和芯齒體與上模蓋及下模蓋均為可拆卸連接,若定型口和芯齒有一方受損則可直接更換定型口體或芯齒體,而不用對上下模蓋都進行更換,從而大幅度提高了模具的使用率,為生產的成本控制提供了極大的優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立體分解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俯視圖。
[0015]圖3為圖2的A-A視圖。
[0016]圖4為圖2的B-B視圖。
[0017]圖5為產品結構示意圖。
[0018]圖中1、上模蓋,2、下模蓋,3、定型口,4、底座,5、支撐塊,6、卡槽,7、芯齒,8、卡接條,9、進料通道,10、出料通道,11、弧形平臺,12、凸臺,13、弧形臺階,14、導流凸起,15、螺栓,16、通孔,17、產品本體,18、微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具體詳細的說明:
[0020]如圖所示,微通道平行流鋁管擠壓生產用模具,包括上模蓋1、定型口體、芯齒體和下模蓋2,所述的定型口體包括帶定型口 3的底座4,在底座4上,沿定型口 3長度方向的兩端對稱設有兩個支撐塊5,在兩個支撐塊5的上端沿定型口 3長度方向分別設有卡槽6,所述兩個卡槽6的中心線相重合;所述的芯齒體設有復數個間隔并成一排的芯齒7和將復數個芯齒7連接在一起并用來與所述卡槽6相配合的卡接條8,在上模蓋I的下部設有用于正好容納相互配合后的定型口體和芯齒體并與定型口體和芯齒體共同構成進料空間的空腔,在上模蓋I的上部,設有兩個與卡接條8寬度方向兩側空間相應的進料通道9,所述的進料通道9的進口位于上模蓋I的上端面,所述的下模蓋10上設有與定型口 3相對應的出料通道10,在下模蓋2上沿軸向設有通孔16,上模蓋I與通孔16相應的位置設螺紋盲孔,用螺栓15進行旋緊連接。
[0021]為了形成更為有效的進料空間,在支撐塊5靠近定型口 3的一側,卡槽6的下方,設有一個向內突出的弧形平臺11,在卡接條8上相應的位置設有與之配合的凸臺12,弧形平臺11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個與支撐塊5相切,開口向內的弧形臺階13,所述的兩個弧形臺階13與芯齒7兩側分別形成可以容納進料的空間。
[0022]所述的上模蓋I的上端面,兩個進料通道9的進口之間,設有進料導流凸起14,所述導流凸起14可以是內部兩個進料通道9之間的間隔在上端面的延伸后再向每個進口的邊緣延伸形成的戶型結構,將進料阻擋引導進各自的進口。
[0023]所述的上模蓋I和下模蓋2配合后的整體外形可以是由上到下直徑逐漸變大的圓錐形狀,用于與安裝模具的裝置相配合。
[0024]裝配時,只需將定型口體和芯齒體用卡槽6與卡接條8相卡接,然后放入上模蓋I下部的空腔,再將上模蓋I和下模蓋2用螺栓15連接,即可將定型口體和芯齒體固定。這種模具使用冷裝配即可完成,且對定型口體和芯齒體分別與上模蓋I及下模蓋2的位置關系要求不高,大大降低了加工的難度和裝配的難度,容易操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且產品的尺寸精度也易于控制。
[0025]當鋁料從上模蓋I的進料通道9進入,從下模蓋2的出料通道10出來時就是所需要的產品,結構如圖5。
【權利要求】
1.微通道平行流鋁管擠壓生產用模具,包括上模蓋(I)、定型口體、芯齒體和下模蓋(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型口體設有帶定型口(3)的底座(4),在底座(4)上,沿定型口(3 )長度方向的兩端對稱設有兩個支撐塊(5 ),在兩個支撐塊(5 )的上端沿定型口( 3 )長度方向分別設有卡槽(6),所述兩個卡槽(6)的中心線相重合;所述的芯齒體設有復數個間隔并成一排的芯齒(7)和將復數個芯齒(7)連接在一起并用來與所述卡槽(6)相配合的卡接條(8),在上模蓋(I)的下部設有用于容納相互配合后的定型口體和芯齒體并與定型口體和芯齒體共同構成進料空間的空腔,在上模蓋(I)的上部,設有兩個與卡接條(8)寬度方向兩側空間相應的進料通道(9),所述的進料通道(9)的進口位于上模蓋(I)的上端面,所述的下模蓋(10 )上設有與定型口( 3 )相對應的出料通道(10 ),上模蓋(I)和下模蓋(2 )之間用螺栓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平行流鋁管擠壓生產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支撐塊(5)靠近定型口(3)的一側,卡槽(6)的下方,設有一個向內突出的弧形平臺(11),在卡接條(8)上相應的位置設有與之配合的凸臺(12),弧形平臺(11)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個與支撐塊(5)相切,開口向內的弧形臺階(13),所述的兩個弧形臺階(13)與芯齒(7)兩側分別形成可以容納進料的空間。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任一種微通道平行流鋁管擠壓生產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蓋(I)的上端面,兩個進料通道(9)的進口之間設有進料導流凸起(14)。
【文檔編號】B21C25/02GK203621130SQ201320796998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9日
【發明者】張業啟, 張曉斌, 周為, 程振義, 葉亞峰 申請人:河南啟德隆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