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縫焊管焊縫整平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直縫焊管焊縫整平裝置,包括用于夾持焊管的上軋輥和下軋輥,還包括置于焊管內的整平棒,所述整平棒包括棒體,所述棒體的頭端設有T型分支,所述分支的一端設有滾珠,分支的另一端是設有螺紋的螺桿,與螺桿配合的活動分支設置在螺桿上,所述活動分支的頭端設有滾珠。該裝置實現了直縫焊管焊縫的內外表面整平,并提高了其表面質量。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焊管焊縫處理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直縫焊管焊縫整平裝 置。 直縫焊管焊縫整平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為滿足各行業對焊接鋼管的規格要求,尤其是對其焊縫平整度的要求,在焊管有 焊接基材焊接后需要對焊管進行一次焊縫整平工藝。以往傳統的整平工藝常采用刀具鏟除 焊管內壁的焊接疤痕,而焊管外壁的焊縫則采用拋光工藝處理,但是采用刀具鏟除及拋光 工藝處理難以得到表面質量優秀的產品,而進一步提高焊管表面質量將增加生產工藝步驟 而增加成本。
[0003] 中國專利CN200948530Y及CN201889598U公開了用于整平焊縫的焊縫輥壓機和焊 縫壓平裝置,這兩個裝置采用的結構類似,均包括了上下兩個軋輥,與焊管間產生滾動及滑 動摩擦以整平焊縫的外表面。另外還包括一根至于焊管內的輥壓芯棒,輥壓芯棒與焊管間 產生滑動摩擦以整平焊縫的內表面。這兩種裝置雖然解決了焊縫外表面的表面質量問題, 但是由于焊管內部是由滑動摩擦進行的整平,因此表面質量仍與刀具鏟平產生的效果無 異。 實用新型內容
[0004]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直縫焊管焊縫整平裝 置,解決現有整平裝置處理后,焊管內表面質量不佳的問題。
[0005]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直縫焊管焊縫整平裝置,包括用于夾持焊 管的上軋輥和下軋輥,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焊管內的整平棒,所述整平棒包括棒體,所述 棒體的頭端設有T型分支,所述分支的一端設有滾珠,分支的另一端是設有螺紋的螺桿,與 螺桿配合的活動分支設置在螺桿上,所述活動分支的頭端設有滾珠。
[0006] 優選的,所述上軋輥和所述下軋輥都具有凹槽,且上軋輥的凹槽半徑大于下軋輥 的凹槽半徑。
[0007]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的優點在于,改變了以往輥壓芯棒與焊管內壁滑動 摩擦的輥壓方式,通過滾珠對焊縫內壁進行輥壓整平,改善了焊縫表面質量。另外設置螺桿 結構可調節兩端滾珠間間距,以調整滾珠對于焊縫的壓力以及適應不同內徑的焊管,避免 需裝備多種規格整平棒而導致成本的增加。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09] 圖2為上軋輥、下軋輥及整平棒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0011] 請參見圖1及圖2,直縫焊管焊縫整平裝置包括用于夾持焊管的上軋輥1和下軋輥 2,上軋輥1和下軋輥2通常由氣缸驅動其上下運動,氣缸固定在小車3上,小車3可沿焊管 焊縫方向鋪設的導軌4來回運動,一般小車3由另外的氣缸驅動,也可采用電機驅動。在導 軌4的兩端之間穿設鋼絲繩5,鋼絲繩5兩端分別卷繞于鋼絲繩輪6上,整平棒7固定于鋼 絲繩5上。鋼絲繩輪6跟隨小車3的來回運動而轉動,使整平棒7與小車3的相對位置不 變,即使得整平棒7與上軋輥1和下軋輥2的相對位置不變。
[0012] 整平棒7與鋼絲繩5是共同穿設在待整平的直縫焊管8內的,整平棒7包括棒體 71,在棒體71的頭端設有T型分支72,分支72的一端設有滾珠73,分支72的另一端是設 有螺紋的螺桿72a,與螺桿72a配合的活動分支74設置在螺桿72a上,活動分支74的頭端 同樣設有滾珠73。在整平棒7與小車3 -起來回運動時,分支72頭端以及活動分支74頭 端的兩個滾珠73在焊管8內壁滾動并對焊管8管壁產生一定壓力,以此來輾平焊縫8a內 表面。小車3上的氣缸驅動上軋輥1和下軋輥2上下運動,上軋輥1和下軋輥2的凹槽卡 住焊管8,上軋輥1的凹槽直徑大于下軋輥2的凹槽直徑,其中下軋輥2較小的凹槽直徑可 增大其對焊縫8a的壓強,而上軋輥1較大的凹槽直徑又能降低其對焊管8的壓強,防止焊 管8的管壁變型。在焊管8與小車3產生相對運動后,上軋輥1和下軋輥2輾平焊縫8a外 表面。
【權利要求】
1. 一種直縫焊管焊縫整平裝置,包括用于夾持焊管的上軋輥(2)和下軋輥(2),其特征 在于:包括置于焊管內的整平棒(7),所述整平棒(7)包括棒體(71),所述棒體(71)的頭端 設有T型分支(72),所述分支(72)的一端設有滾珠(73),分支(72)的另一端是設有螺紋的 螺桿(72a),與螺桿(72a)配合的活動分支(74)設置在螺桿(72a)上,所述活動分支(74) 的頭端設有滾珠(73)。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直縫焊管焊縫整平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軋輥(1)和所 述下軋輥(2)都設有凹槽,且上軋輥(1)的凹槽半徑大于下軋輥(2)的凹槽半徑。
【文檔編號】B21D3/05GK203900175SQ201420235517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9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9日
【發明者】龔振, 馬蒂爾·科特西, 杜小文 申請人:瑪切嘉利(中國)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