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蓋凸輪軸瓦蓋擰緊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缸蓋凸輪軸瓦蓋擰緊機,其包括機架以及安裝在機架上的兩個主擰緊單元,每個所述主擰緊單元包括安裝在機架上的固定機架、安裝在固定機架上的主伺服電機以及安裝在主伺服電機輸出軸上的主滑動座,所述主滑動座上安裝有多個擰緊軸,主滑動座的兩側均安裝有微調擰緊單元,所述微調擰緊單元包括微調伺服電機以及安裝有微調伺服電機上的微調滑動座,每個微調滑動座上均安裝有一個擰緊軸,兩個所述固定支架之間安裝有舉升機構和夾緊機構。本實用新型通過主滑動座實現大部分擰緊軸位置的調整,可以實現有效距離內的任意點坐標的變化,通過兩套微調擰緊單元實現擰緊軸同時變距,有效的縮短變距時間,大大的提局節拍。
【專利說明】缸蓋凸輪軸瓦蓋擰緊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生產自動化制造領域的一種缸蓋凸輪軸瓦蓋擰緊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上不同車型具有不同的凸輪軸蓋,為對應這種多擰緊點,點與點間距不同的缸蓋,實現高效擰緊,現代化汽車生產線普遍采用一對一專機設備擰緊,擰緊軸的排布有以下幾種方式(以21個擰緊點為例為例)。
[0003]方式1,I臺設備上I根擰緊軸對應I個擰緊點,同時安置21根擰緊軸,可以全部同時擰緊。優點:節拍快,效率高;缺點:間距的局限性比較大,只有在間距足夠大的情況下才能安放下21根擰緊軸,這種方式秤為I對I。
[0004]方式2,有些擰緊點與點間距并不能安放下I根擰緊軸,而有些擰緊點與點的間距固定不變,且可以放置擰緊軸。所以對應這種固定點的用固定的擰緊軸,間距太小的用變距的擰緊軸對應。這種方式稱為多對多。優點:節拍快,效率高,是目前生產線常用的方式;缺點:當機型更換時,間距固定的擰緊軸必不能滿足新機型的間距。必要換新的夾具,舊的夾具就被廢棄,是資源的浪費,并且產品日新夜異,為滿足新產品,夾具的更換沒有終點。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滿足任何間距且實現全柔性自動變距缸蓋凸輪軸瓦蓋擰緊機。
[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是:缸蓋凸輪軸瓦蓋擰緊機,其包括機架以及安裝在機架上的兩個主擰緊單元,每個所述主擰緊單元包括安裝在機架上的固定機架、安裝在固定機架上的主伺服電機以及安裝在主伺服電機輸出軸上的主滑動座,所述主滑動座上安裝有多個擰緊軸,主滑動座的兩側均安裝有微調擰緊單元,所述微調擰緊單元包括微調伺服電機以及安裝有微調伺服電機上的微調滑動座,每個微調滑動座上均安裝有一個擰緊軸,兩個所述固定支架之間安裝有舉升機構和夾緊機構。
[0007]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擰緊軸固定在擰緊軸安裝掛板,所述擰緊軸安裝掛板和主滑動座或微調滑動座之間從上到下安裝有至少三條直線導軌,其中,至少一條所述直線導軌上安裝有導軌鎖。
[0008]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安裝在所述主滑動座上的一個擰緊軸安裝掛板的上端面設置有控制導軌鎖工作狀態的無油襯套。
[0009]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主滑動座的上端面設置有鎖緊氣缸,所述鎖緊氣缸的伸出端安裝有撥動銷,所述撥動銷能插入所述無油襯套中。
[0010]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舉升機構包括缸蓋支撐滑動板以及能驅動缸蓋支撐滑動板沿水平方向往復移動的缸蓋支撐滑動伺服電機,所述缸蓋支撐滑動伺服電機和缸蓋支撐滑動板之間安裝有絲桿,所述缸蓋支撐滑動板和機架之間安裝有兩條水平導軌,缸蓋支撐滑動板的下端面并排布置有一臺舉升氣缸;所述夾緊機構包括設置在缸蓋支撐滑動板上方的兩條滑道以及設置在兩條滑道之間的多根連接輥軸,每條所述的滑道安裝兩個壓板安裝架,兩個壓板安裝架之間橫架有調整板;所述舉升氣缸的伸出端安裝有三塊缸蓋支撐板,所述缸蓋支撐板的上端面設置落銷檢測感應銷,舉升氣缸的伸出端帶著缸蓋支撐板和落銷檢測感應銷依次穿過缸蓋支撐滑動板和兩根連接輥軸之間的間隙后插入缸蓋的相應定位孔內。
[0011]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缸蓋支撐滑動板一側或者兩側安裝有導軌鎖以及感應器。
[0012]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固定機架旁設置有固定擰緊軸座,所述固定擰緊軸座的上端面安裝側位伺服電機以及有能往舉升機構方向往復移動的側位滑動座,所述側位滑動座上安裝有擰緊軸,所述側位伺服電機的旋轉輸出端通過聯軸器與絲桿連接,所述絲桿和側位滑動座之間安裝滑動連接板。
[0013]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固定機架旁設置有固定擰緊軸座,所述固定擰緊軸座的上端面安裝側位伺服電機以及有能往舉升機構方向往復移動的側位滑動座,所述側位滑動座上安裝有擰緊軸,所述側位伺服電機的旋轉輸出端通過聯軸器與絲桿連接,所述絲桿和側位滑動座之間安裝滑動連接板。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主滑動座實現大部分擰緊軸位置的調整,可以實現有效距離內的任意點坐標的變化,通過兩套微調擰緊單元實現擰緊軸同時變距,有效的縮短變距時間,大大的提高節拍。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說明。顯然,所描述的附圖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設計方案和附圖。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舉升機構的機構示意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機架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擰緊軸安裝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主擰緊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微調擰緊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7是本實用新型中撥動銷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0023]圖8是本實用新型中安裝在側位滑動座中擰緊軸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9是本實用新型中夾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實施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聯接/連接關系,并非單指構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據具體實施情況,通過添加或減少聯接輔件,來組成更優的聯接結構。
[0026]參照圖1?圖9,缸蓋凸輪軸瓦蓋擰緊機,其包括機架I以及安裝在機架I上的兩個主擰緊單元,每個所述主擰緊單元包括安裝在機架I上的固定機架2、安裝在固定機架2上的主伺服電機3以及安裝在主伺服電機3輸出軸上的主滑動座5,所述主滑動座5上安裝有多個擰緊軸7,主滑動座5的兩側均安裝有微調擰緊單元,所述微調擰緊單元包括微調伺服電機6以及安裝有微調伺服電機6上的微調滑動座60,每個微調滑動座60上均安裝有一個擰緊軸7,兩個所述固定支架之間安裝有舉升機構和夾緊機構。微調滑動座60分別安裝在主滑動座5的左右兩邊,微調滑動座60上安裝有I個擰緊軸7。當微調滑動座60隨主滑動座5改變距離后,發現仍有I個軸的距離特別,就依靠微調滑動座60和微調伺服電機6進行微調變距。
[0027]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擰緊軸7固定在擰緊軸7安裝掛板,所述擰緊軸7安裝掛板和主滑動座5或微調滑動座60之間從上到下安裝有至少三條直線導軌71,其中,至少一條所述直線導軌71上安裝有導軌鎖73。擰緊軸7可在直線導軌71上移動后調整擰緊軸7的位置。
[0028]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安裝在所述主滑動座5上的一個擰緊軸7安裝掛板的上端面設置有控制導軌鎖73工作狀態的無油襯套72。
[0029]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主滑動座5的上端面設置有鎖緊氣缸4,所述鎖緊氣缸4的伸出端安裝有撥動銷40,所述撥動銷40能插入所述無油襯套72中。鎖緊氣缸4伸出,使撥動銷40插入無油襯套72,帶動擰緊軸7在直線導軌71上滑動,導軌鎖73斷氣鎖死各個擰緊軸7,以便在擰緊時相對位置不變。
[0030]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舉升機構包括缸蓋支撐滑動板10以及能驅動缸蓋支撐滑動板10沿水平方向往復移動的缸蓋支撐滑動伺服電機15,所述缸蓋支撐滑動伺服電機15和缸蓋支撐滑動板10之間安裝有絲桿,所述缸蓋支撐滑動板10和機架I之間安裝有兩條水平導軌12,缸蓋支撐滑動板10的下端面并排布置有一臺舉升氣缸11 ;所述夾緊機構包括設置在缸蓋支撐滑動板10上方的兩條滑道9以及設置在兩條滑道9之間的多根連接輥軸90,每條所述的滑道9安裝兩個壓板安裝架91,兩個壓板安裝架91之間橫架有調整板92 ;所述舉升氣缸11的伸出端安裝有三塊缸蓋支撐板13,所述缸蓋支撐板13的上端面設置落銷檢測感應銷14,舉升氣缸11的伸出端帶著缸蓋支撐板13和落銷檢測感應銷14依次穿過缸蓋支撐滑動板10和兩根連接輥軸90之間的間隙后插入缸蓋的相應定位孔內。
[0031]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缸蓋支撐滑動板10 —側或者兩側安裝有導軌鎖73以及感應器。
[0032]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固定機架2旁設置有固定擰緊軸座8,所述固定擰緊軸座8的上端面安裝側位伺服電機80以及有能往舉升機構方向往復移動的側位滑動座83,所述側位滑動座83上安裝有擰緊軸7,所述側位伺服電機80的旋轉輸出端通過聯軸器與絲桿81連接,所述絲桿81和側位滑動座83之間安裝滑動連接板82。
[0033]進一步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固定機架2旁設置有固定擰緊軸座8,所述固定擰緊軸座8的上端面安裝側位伺服電機80以及有能往舉升機構方向往復移動的側位滑動座83,所述側位滑動座83上安裝有擰緊軸7,所述側位伺服電機80的旋轉輸出端通過聯軸器與絲桿81連接,所述絲桿81和側位滑動座83之間安裝滑動連接板82。
[0034]安裝好凸輪軸的缸蓋在線體上流動,檢測到達工位后,舉升氣缸11帶動缸蓋支撐板13和落銷檢測感應銷14,對缸蓋進行銷定位,缸蓋支撐板13和調整板92共同將工件固定在輥道上。左右對稱的主擰緊單元和安裝在主滑動座5上面的微調擰緊單元,左右合攏移動時,實現矢量X軸變化;2套左右對稱微調擰緊單元微量移動,彌補少數軸X軸不同的變化;鎖緊氣缸4帶動撥動銷40變動距離,隨之改變主滑動座5上的擰緊軸7的位置,導軌鎖73是給氣解鎖型,斷氣時主滑動座5上的擰緊軸7定死在相對位置上,從而實現矢量Z軸變化。主滑動座5同時動作改變擰緊軸7的間距,使之和擰緊點一一對應,擰緊機構單元帶動擰緊軸7下降擰緊;側位滑動座83帶動擰緊軸7實現對特殊點的擰緊。
[0035]以上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發明創造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缸蓋凸輪軸瓦蓋擰緊機,其包括機架以及安裝在機架上的兩個主擰緊單元,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主擰緊單元包括安裝在機架上的固定機架、安裝在固定機架上的主伺服電機以及安裝在主伺服電機輸出軸上的主滑動座,所述主滑動座上安裝有多個擰緊軸,主滑動座的兩側均安裝有微調擰緊單元,所述微調擰緊單元包括微調伺服電機以及安裝有微調伺服電機上的微調滑動座,每個微調滑動座上均安裝有一個擰緊軸,兩個所述固定支架之間安裝有舉升機構和夾緊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缸蓋凸輪軸瓦蓋擰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擰緊軸固定在擰緊軸安裝掛板,所述擰緊軸安裝掛板和主滑動座或微調滑動座之間從上到下安裝有至少三條直線導軌,其中,至少一條所述直線導軌上安裝有導軌鎖。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缸蓋凸輪軸瓦蓋擰緊機,其特征在于:安裝在所述主滑動座上的一個擰緊軸安裝掛板的上端面設置有控制導軌鎖工作狀態的無油襯套。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缸蓋凸輪軸瓦蓋擰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滑動座的上端面設置有鎖緊氣缸,所述鎖緊氣缸的伸出端安裝有撥動銷,所述撥動銷能插入所述無油襯套中。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缸蓋凸輪軸瓦蓋擰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舉升機構包括缸蓋支撐滑動板以及能驅動缸蓋支撐滑動板沿水平方向往復移動的缸蓋支撐滑動伺服電機,所述缸蓋支撐滑動伺服電機和缸蓋支撐滑動板之間安裝有絲桿,所述缸蓋支撐滑動板和機架之間安裝有兩條水平導軌,缸蓋支撐滑動板的下端面并排布置有一臺舉升氣缸;所述夾緊機構包括設置在缸蓋支撐滑動板上方的兩條滑道以及設置在兩條滑道之間的多根連接輥軸,每條所述的滑道安裝兩個壓板安裝架,兩個壓板安裝架之間橫架有調整板;所述舉升氣缸的伸出端安裝有三塊缸蓋支撐板,所述缸蓋支撐板的上端面設置落銷檢測感應銷,舉升氣缸的伸出端帶著缸蓋支撐板和落銷檢測感應銷依次穿過缸蓋支撐滑動板和兩根連接輥軸之間的間隙后插入缸蓋的相應定位孔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缸蓋凸輪軸瓦蓋擰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缸蓋支撐滑動板一側或者兩側安裝有導軌鎖以及感應器。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缸蓋凸輪軸瓦蓋擰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機架旁設置有固定擰緊軸座,所述固定擰緊軸座的上端面安裝側位伺服電機以及有能往舉升機構方向往復移動的側位滑動座,所述側位滑動座上安裝有擰緊軸,所述側位伺服電機的旋轉輸出端通過聯軸器與絲桿連接,所述絲桿和側位滑動座之間安裝滑動連接板。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缸蓋凸輪軸瓦蓋擰緊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機架旁設置有固定擰緊軸座,所述固定擰緊軸座的上端面安裝側位伺服電機以及有能往舉升機構方向往復移動的側位滑動座,所述側位滑動座上安裝有擰緊軸,所述側位伺服電機的旋轉輸出端通過聯軸器與絲桿連接,所述絲桿和側位滑動座之間安裝滑動連接板。
【文檔編號】B23P19/04GK204019086SQ201420376629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8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8日
【發明者】陳園園, 姚維兵, 楊永峰, 鄭連軍 申請人:廣州明珞汽車裝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