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液壓彎管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液壓彎管機,包括機架和液壓油缸,所述機架包括左墻板、右墻板和頂面板,所述液壓油缸固定于頂面板上面,在液壓油缸活塞桿前端安裝有擠壓輪,在所述左墻板,右墻板中間部位橫向分別設置有左導向槽和右導向槽,在所述左導向槽和右導向槽內部分別安裝有左滑塊和右滑塊,在左滑塊和右滑塊前端安裝有左導輥輪和右導輥輪,所述擠壓輪,左導輥輪和右導輥輪在同一豎直平面上;在擠壓輪正下方還設置有緩沖裝置,所述緩沖裝置包括,固定套、彈簧、導桿、和銷接安裝在導桿上的左滑動塊和右滑動塊,導桿的底部與彈簧相固接,彈簧設置于固定套中。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加工彎管角度可調且加工彎管角度精確度高。
【專利說明】一種液壓彎管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彎管機【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液壓彎管機。
【背景技術】
[0002]機械制造業的產生和發展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和最終代替人類繁重的體力勞動,制造出方便人類生產和生活的產品。金屬管在制造時均為直管。但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在特殊情況下,需要將金屬管彎曲。為了能夠準確的彎曲金屬管,出現了液壓彎管機。液壓彎管機在工作時,將金屬管的兩端固定,然后液壓缸伸出,對金屬管的中部進行擠壓,使金屬管彎曲,在現有技術中金屬管折彎模具彎曲角度不可調,使用范圍窄,只能用來彎曲一種固定角度的管道,如果需要改變管道的彎曲角度,則需要更換模具,造成模具投資成本高,工作效率低,而且在彎管過程中彎管角度精確度不夠等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簡單、生產效率高的液壓彎管機,尤其適合在彎管作業時需要不同角度的需求,還能克服現有彎管機角度精確度不夠,效率低,生產成本高等不足,且該裝置安裝方便,使用便捷,應用范圍廣。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液壓彎管機,包括機架和液壓油缸,所述機架包括左墻板、右墻板和頂面板,其中左墻板,右墻板和頂面板固定連接,所述液壓油缸固定于頂面板上面,并且液壓油缸的活塞桿穿過頂面板深入機架內部,在活塞桿前端安裝有擠壓輪,在所述左墻板,右墻板中間部位橫向分別設置有左導向槽和右導向槽,在所述左導向槽和右導向槽內部分別安裝有左滑塊和右滑塊,在左滑塊和右滑塊前端安裝有左導輥輪和右導輥輪,所述左滑塊和右滑塊后端分別與左調節結構和右調節結構相連,所述擠壓輪,左導輥輪和右導輥輪在同一豎直平面上。
[0005]在擠壓輪正下方還設置有緩沖裝置,所述緩沖裝置包括固定套、彈簧、導桿、左滑動塊和右滑動塊,所述左滑動塊和右滑動塊分別銷接安裝在導桿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導桿的底部與彈簧相固接,彈簧設置于固定套中。
[0006]進一步,所述左調節結構包括左調節絲桿和左端軸承,所述左端軸承固定在左導向槽外邊沿處,該左調節絲桿一端與左滑塊螺紋連接,另外一端伸出所述左端軸承,所述左調節絲桿與左端軸承固定連接。
[0007]進一步,所述右調節結構包括右調節絲桿和右端軸承,所述右端軸承固定在右導向槽外邊沿處,該右調節絲桿一端與右滑塊螺紋連接,另外一端伸出所述右端軸承,所述右調節絲桿與右端軸承固定連接。
[0008]進一步,在所述的左調節絲桿和右調節絲桿外端還分別安裝有左旋轉盤和右旋轉盤。
[0009]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彎管加工更加方便;具有結構簡單,維修方便,加工成本低、生產效率高,使用便捷,應用范圍廣,加工彎管角度可調且加工彎管角度精確度高等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中:
[0012]1、機架2、左墻板3、右墻板
[0013]4、頂面板5、液壓油缸6、擠壓輪
[0014]7、左導向槽 8、右導向槽9、左滑塊
[0015]10、右滑塊 11、左導輥輪12、右導輥輪
[0016]13、固定套 14、彈簧15、導桿
[0017]16、左滑動塊 17、右滑動塊18、左調節絲桿
[0018]19、左端軸承 20、右調節絲桿21、右端軸承
[0019]22、左旋轉盤 23、右旋轉盤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說明。
[0021]如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液壓彎管機,包括機架I和液壓油缸5,所述機架I包括左墻板2、右墻板3和頂面板4,其中左墻板2,右墻板3和頂面板4固定連接,所述液壓油缸5固定于頂面板4上面,并且液壓油缸5的活塞桿穿過頂面板4深入機架I內部,在活塞桿前端安裝有擠壓輪6,在所述左墻板2,右墻板3中間部位橫向分別設置有左導向槽7和右導向槽8,在所述左導向槽7和右導向槽8內部分別安裝有左滑塊9和右滑塊10,在左滑塊9和右滑塊10前端安裝有左導輥輪11和右導輥輪12,所述左滑塊9和右滑塊10后端分別與左調節結構和右調節結構相連,所述左調節結構包括左調節絲桿18和左端軸承19,所述左端軸承19固定在左導向槽7外邊沿處,該左調節絲桿18 —端與左滑塊9螺紋連接,另外一端伸出所述左端軸承19,并且在端部安裝有左旋轉盤22所述左調節絲桿18與左端軸承19固定連接。所述右調節結構包括右調節絲桿20和右端軸承21,所述右端軸承21固定在右導向槽8外邊沿處,該右調節絲桿20 —端與右滑塊10螺紋連接,另外一端伸出所述右端軸承21,并且在端部右旋轉盤23,所述右調節絲桿20與右端軸承21固定連接。所述擠壓輪6,左導輥輪11和右導輥輪12在同一豎直平面上。
[0022]在擠壓輪6正下方還設置有緩沖裝置,所述緩沖裝置包括,固定套13、彈簧14、導桿15、左滑動塊16和右滑動塊17,所述左滑動塊16和右滑動塊17分別銷接安裝在導桿15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導桿15的底部與彈簧14相固接,彈簧14設置于固定套13中。
[0023]本實例的工作過程:根據需要彎管的角度分別旋轉左旋轉盤22和右旋轉盤23,以調節左導輥輪11和右導輥輪12在橫向位置關系,調整完成后確定擠壓輪6豎直方向的投影位于左導輥輪11和右導輥輪12之間,將需要壓彎的金屬管放置于左導輥輪11和右導輥輪12之上,啟動液壓油缸5,由于所述擠壓輪6,左導棍輪11和右導棍輪12在同一豎直平面上,液壓油缸5的活塞桿帶動擠壓輪6下降,對金屬管進行壓彎工作,在對金屬管進行彎曲作業時,由于擠壓輪6正下方還設置有緩沖裝置,所以金屬管彎曲部接觸到緩沖裝置中的左滑動塊16和右滑動塊17,由于左滑動塊16和右滑動塊17分別銷接安裝在導桿15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導桿15的底部與彈簧14相固接,彈簧14設置于固定套13中,所以緩沖裝置對金屬管彎曲部進行緩沖,讓金屬管彎曲部緩慢下降,避免液壓油缸用力過猛對金屬管過分彎曲,以達到精確控制金屬管彎管角度的需求。
[0024]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液壓彎管機,包括機架(1)和液壓油缸(5),所述機架(1)包括左墻板(2)、右墻板(3)和頂面板(4),其中左墻板(2),右墻板(3)和頂面板(4)固定連接,所述液壓油缸(5)固定于頂面板(4)上面,并且液壓油缸(5)的活塞桿穿過頂面板(4)深入機架(1)內部,在活塞桿前端安裝有擠壓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墻板(2),右墻板(3)中間部位橫向分別設置有左導向槽⑵和右導向槽(8),在所述左導向槽(7)和右導向槽⑶內部分別安裝有左滑塊(9)和右滑塊(10),在左滑塊(9)和右滑塊(10)前端安裝有左導輥輪(11)和右導輥輪(12),所述左滑塊(9)和右滑塊(10)后端分別與左調節結構和右調節結構相連,所述擠壓輪¢),左導輥輪(11)和右導輥輪(12)在同一豎直平面上; 在擠壓輪(6)正下方還設置有緩沖裝置,所述緩沖裝置包括固定套(13)、彈簧(14)、導桿(15)、左滑動塊(16)和右滑動塊(17),所述左滑動塊(16)和右滑動塊(17)分別銷接安裝在導桿(15)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導桿(15)的底部與彈簧(14)相固接,彈簧(14)設置于固定套(13)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彎管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調節結構包括左調節絲桿(18)和左端軸承(19),所述左端軸承(19)固定在左導向槽(7)外邊沿處,該左調節絲桿(18)一端與左滑塊(9)螺紋連接,另外一端伸出所述左端軸承(19),所述左調節絲桿(18)與左端軸承(19)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彎管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調節結構包括右調節絲桿(20)和右端軸承(21),所述右端軸承(21)固定在右導向槽(8)外邊沿處,該右調節絲桿(20) 一端與右滑塊(10)螺紋連接,另外一端伸出所述右端軸承(21),所述右調節絲桿(20)與右端軸承(21)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彎管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左調節絲桿(18)和右調節絲桿(20)外端還分別安裝有左旋轉盤(22)和右旋轉盤(23)。
【文檔編號】B21D7/06GK204159702SQ201420497466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9日
【發明者】杜寶友 申請人:天津市裕盛液壓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