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防盜窗用鋼帶加工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118477閱讀:683來源:國知局
一種防盜窗用鋼帶加工方法與制造工藝

本發明涉及防盜窗用鋼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盜窗用鋼帶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如圖1所述,圖1為防盜窗用鋼帶的結構示意圖,其在防盜窗中作用很大,在壓制成型過程中一般需要多次加工才能成型,現有技術壓制機構結構復雜,壓制效果差,直線度低,加工精度低,產品質量差。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防盜窗用鋼帶加工方法。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防盜窗用鋼帶加工方法,包括通過第一壓輪機構將待加工的長條形鋼帶壓制成第一預定形狀,第一預定形狀的鋼帶包括主體段、第一加工段、第二加工段,主體段一端與第一加工段連接且主體段與第一加工段之間呈銳角θ,主體段另一端與第二加工段連接且主體段與第二加工段之間呈銳角θ,第一加工段、第二加工段位于主體段的同一側,第一加工段遠離第二加工段一側與主體段連接處圓滑過渡,第二加工段遠離第一加工段一側與主體段連接處圓滑過渡;

S2:通過第二壓輪機構將S1中第一預定形狀的鋼帶的壓制成第二預定形狀,具體地:通過第二壓輪機構將S1中第一預定形狀的鋼帶的第一加工段壓制成第一側段和第一連接段,第一連接段一端與主體段連接,第一連接段另一端與第一側段連接,第一側段與主體段平行,第一連接段與主體段之間呈銳角β,第一側段遠離主體段一側與第一連接段連接處圓滑過渡;通過第二壓輪機構將S1中第一預定形狀的鋼帶的第二加工段壓制成第二側段和第二連接段,第二連接 段一端與主體段連接,第二連接段另一端與第二側段連接,第二側段與主體段平行且第二側段、第一側段位于主體段的同一側,第二連接段與主體段之間呈銳角β,第二側段遠離主體段一側與第二連接段連接處圓滑過渡,即得第二預定形狀的鋼帶;

S3:通過第三壓輪機構將S2中的第二預定形狀的鋼帶壓制成第三預定形狀,具體地:通過第三壓輪機構將S2中的第二預定形狀的鋼帶的第一側段壓制成第一水平段和第一豎直段,第一水平段一端與第一連接段連接且第一水平段與主體段平行,第一水平段另一端與第一豎直段垂直連接,第一豎直段遠離主體段一側與第一水平段連接處圓滑過渡,第一豎直段與第一連接段位于第一水平段的同一側;通過第三壓輪機構將S2中的第二預定形狀的鋼帶的第二側段壓制成第二水平段和第二豎直段,第二水平段一端與第二連接段連接且第二水平段與主體段平行,第二水平段另一端與第二豎直段垂直連接,第二豎直段遠離主體段一側與第二水平段連接處圓滑過渡,第二豎直段與第二連接段位于第二水平段的同一側,即得第三預定形狀的鋼帶;

S4:通過第四壓輪機構將S3中的第三預定形狀的鋼帶壓制成第四預定形狀,具體地:通過第四壓輪機構壓制S3中的第三預定形狀的鋼帶,使得第三預定形狀的鋼帶的第一豎直段與第一水平段相平行且第一豎直段與第一連接段位于第一水平段的同一側,第一豎直段與第一水平段連接處圓滑過渡;通過第四壓輪機構壓制S3中的第三預定形狀的鋼帶,使得第三預定形狀的鋼帶的第二豎直段與第二水平段相平行且第二豎直段與第二連接段位于第二水平段的同一側,第二豎直段與第二水平段連接處圓滑過渡,即得第四預定形狀的鋼帶;

S5:通過第五壓輪機構將S4中第四預定形狀的鋼帶壓制成第五預定形狀,具體地:通過第五壓輪機構壓制S4中第四預定形狀的鋼帶,使得第四預定形狀 的鋼帶的第一水平段與主體段相垂直且第一豎直段與主體段位于第一水平段的同一側、使得第四預定形狀的鋼帶的第二水平段與主體段相垂直且第二豎直段與主體段位于第二水平段的同一側,即得第五預定形狀的鋼帶;

S6:通過第六壓輪機構將S5中第五預定形狀的鋼帶壓制成第六預定形狀,具體地:通過第六壓輪機構壓制S5中第五預定形狀的鋼帶,使得第五預定形狀的鋼帶的第一連接段與主體段相垂直、使得第五預定形狀的鋼帶的第二連接段與主體段相垂直,即得第六預定形狀的鋼帶。

優選的,第一壓輪機構包括第一壓輪組件、第二壓輪組件、第三壓輪組件和兩個第四壓輪組件;第一壓輪組件包括第一上壓輪、第一下壓輪以及驅動第一上壓輪、第二上壓輪轉動的第一驅動機構;第二壓輪組件包括第二上壓輪、第二下壓輪以及驅動第二上壓輪、第二下壓輪轉動的第二驅動機構,第二上壓輪上設有第一環形凹槽,第一環形凹槽是由一個第一底面和兩個第一側面圍成的梯形開口槽,第二下壓輪上設有與第一環形凹槽相匹配的截面呈梯形的第一環形凸起;第三壓輪組件包括第三上壓輪、第三下壓輪以及驅動第三上壓輪、第三下壓輪轉動的第三驅動機構,第三上壓輪上設有第二環形凹槽,第二環形凹槽是由一個第二底面和兩個第二側面圍成的梯形開口槽,第二下壓輪上設有與第二環形凹槽相匹配的截面呈梯形的第二環形凸起;第四壓輪組件包括第四上壓輪、第四下壓輪以及驅動第四上壓輪、第四下壓輪轉動的第四驅動機構,第四上壓輪上設有第三環形凹槽,第三環形凹槽是由一個第三底面和兩個第三側面圍成的梯形開口槽,兩個第三側面與第三底面連接處均圓滑過渡,第四下壓輪上設有與第三環形凹槽相匹配的截面呈梯形的第三環形凸起;優選的,第一側面與第一底面之間的夾角大于第二側面與第二底面之間的夾角,第二側面與第二底面之間的夾角與第三側面與第三底面之間的夾角相等。

優選的,第二壓輪機構包括第五壓輪組件、第六壓輪組件、第七壓輪組件、第八壓輪組件、第九壓輪組件;第五壓輪組件包括第五上壓輪、第五下壓輪以及用于驅動第五上壓輪和第五下壓輪轉動的第五驅動機構,第五上壓輪上設有第四環形凹槽,第四環形凹槽是由一個第四底面、兩個第一連接面、兩個第四側面圍成的開口槽,第四側面與第一連接面連接,第一連接面與第四底面連接,第一連接面與第四底面連接處圓滑過渡,第五下壓輪上設有與第四環形凹槽相匹配的第四環形凸起;第六壓輪組件包括第六上壓輪、第六下壓輪以及驅動第六上壓輪和第六下壓輪轉動的第六驅動機構,第六上壓輪上設有第五環形凹槽,第五環形凹槽是由一個第五底面、兩個第二連接面、兩個第五側面圍成的開口槽,第五側面與第二連接面連接,第二連接面與第五底面連接且第二連接面與第二底面連接處圓滑過渡,第六下壓輪上設有與第五環形凹槽相匹配的第五環形凸起;第七壓輪組件包括第七上壓輪、第七下壓輪以及驅動第七上壓輪和第七下壓輪轉動的第七驅動機構,第七上壓輪上設有第六環形凹槽,第六環形凹槽是由一個第六底面、兩個第三連接面、兩個第六側面圍成的開口槽,第六側面與第三連接面連接,第三連接面與第六底面連接且第三連接面與第六底面圓滑過渡,第七下壓輪上設有與第六環形凹槽相匹配的第六環形凸起;第八壓輪組件包括第八上壓輪、第八下壓輪以及驅動第八上壓輪和第八下壓輪轉動的第八驅動機構,第八上壓輪上設有第七環形凹槽,第七環形凹槽是由一個第七底面、兩個第四連接面、兩個第七側面圍成的開口槽,第七側面與第四連接面連接,第四連接面與第七底面連接且第四連接面與第七底面圓滑過渡,第八下壓輪上設有與第七環形凹槽相匹配的第七環形凸起;第九壓輪組件包括第九上壓輪、第九下壓輪以及驅動第九上壓輪和第九下壓輪轉動的第九驅動機構,第九上壓輪上設有第八環形凹槽,第八環形凹槽是由一個第八底面和兩個第五連接 面圍成的梯形開口槽,第五連接面與第八底面連接處圓滑過渡,第九下壓輪上設有與第八環形凹槽相匹配的第八環形凸起;優選的,第四側面與第四底面之間的夾角、第五側面與第五底面之間的夾角、第六側面與第六底面之間的夾角、第七側面與第七底面之間的夾角逐漸增大。

優選的,第三壓輪機構包括第十壓輪組件和第十一壓輪組件;第十壓輪組件包括第十上壓輪、第十下壓輪以及驅動第十上壓輪和第十下壓輪轉動的第十驅動機構,第十上壓輪上設有截面呈梯形的第九環形凸起,第九環形凸起中部設有第九環形凹槽,第九環形凹槽是由一個第九底面和兩個第六連接面圍成的梯形開口槽,第六連接面與第九底面連接處圓滑過渡,第十下壓輪上設有與第九環形凸起相匹配的第十環形凹槽,第十環形凹槽中部設有與第九環形凹槽相匹配的第十環形凸起;第十一壓輪組件包括第十一上壓輪、第十一下壓輪以及用于驅動第十一上壓輪和第十一下壓輪轉動的第十一驅動機構,第十一上壓輪上設有截面呈矩形的第十一環形凸起,第十一環形凸起中部設有第十一環形凹槽,第十一環形凹槽是由一個第十底面和兩個第七連接面圍成的梯形開口槽,第三連接面與第十底面連接處圓滑過渡,第十一下壓輪上設有與第十環形凹槽相適配的第十環形凹槽,第十環形凹槽槽底中部設有與第十環形凹槽相適配的第十一環形凸起。

優選的,第十一壓輪組件出料口處設有第一水平抱緊輪組件,第一水平抱緊輪包括兩個第一水平抱緊輪,兩個第一水平抱緊輪相對設置在第十一壓輪組件的出料口兩側,用于對第十一壓輪組件壓制之后的鋼帶進一步壓制,保證第三預定形狀的鋼帶的第一水平段與第一豎直段垂直連接、第二水平段與第二豎直段垂直連接。

優選的,第四壓輪機構包括第十二壓輪組件和第十三壓輪組件;第十二壓 輪組件包括第十二上壓輪、第十二下壓輪以及用于驅動第十二上壓輪和第十二下壓輪轉動的第十二驅動機構,第十二上壓輪上設有第十二環形凹槽,第十二環形凹槽是由一個第十一底面和兩個第八側面圍成的梯形開口槽,第十二環形凹槽槽底中部設有截面呈矩形的第十二環形凸起,第十二環形凸起中部設有第十三環形凹槽,第十三環形凹槽是由一個第十二底面和兩個第八連接面圍成的梯形開口槽,第十二下壓輪組件上設有第十四環形凹槽,第十四環形凹槽是由一個第十三底面和兩個第九側面圍成的矩形開口槽,第九側面與第十三底面連接處圓滑過渡,第十四環形凹槽槽底中部設有與第十三環形凹槽相匹配的第十三環形凸起,第十三環形凸起底部與第十三底面連接處圓滑過渡;第十三壓輪組件包括第十三上壓輪、第十三下壓輪以及用于驅動第十三上壓輪和第十三下壓輪轉動的第十三驅動機構,第十三上壓輪上設有第十五環形凹槽,第十五環形凹槽是由一個第十四底面和兩個第十側面圍成的矩形開口槽,兩個第十側面與第十四底面連接處圓滑過渡,第十五環形凹槽槽底中部設有截面呈矩形的第十四環形凸起,第十四環形凸起中部設有第十六環形凹槽,第十六環形凹槽是有一個第十五底面和兩個第九連接面圍成的梯形開口槽,第九連接面與第十五底面連接處圓滑過渡,第十三下壓輪上設有第十七環形凹槽,第十七環形凹槽是由一個第十六底面和兩個第十一側面圍成的矩形開口槽,第十一側面與第十六底面連接處圓滑過渡,第十七環形凹槽槽底設有與第十六環形凹槽相匹配的第十五環形凸起,第十五環形凸起底部與第十六底面連接處圓滑過渡。

優選的,第五壓輪機構包括第十四壓輪組件和第十五壓輪組件,第十四壓輪組件包括第十四上壓輪、第十四下壓輪以及用于驅動第十四上壓輪和第十四下壓輪轉動的第十四驅動機構,第十四上壓輪上設有第十八環形凹槽,第十八環形凹槽內設有截面呈梯形的第十六環形凸起,第十六環形凸起底部與第十八 環形槽槽底連接處圓滑過渡,第十六環形凸起中部設有第十九環形凹槽,第十四下壓輪上設有第十九環形凹槽,第十九環形凹槽內設有截面呈梯形的第十七環形凸起,第十七環形凸起底部與第十九環形凹槽槽底連接處圓滑過渡;第十五壓輪組件包括第十五上壓輪、第十五下壓輪以及用于驅動第十五上壓輪和第十五下壓輪轉動的第十五驅動機構,第十五上壓輪上設有第二十環形凹槽,第二十環形凹槽內設有截面呈矩形的第十八環形凸起,第十八環形凸起底部與第二十環形凹槽槽底連接處圓滑過渡,第十五下壓輪上設有第二十一環形凹槽,第二十一環形凹槽內設有截面呈梯形的第十九環形凸起,第十九環形凸起底部與第二十一環形凹槽槽底連接處圓滑過渡。

優選的,第十五壓輪組件出料口處設有第二水平抱緊輪組件,第二水平抱緊輪組件包括兩個第二水平抱緊輪,兩個第二水平抱緊輪相對設置在第十五壓輪組件的出料口兩側,用于對第十五壓輪組件壓制之后的鋼帶進一步壓制,保證第五預定形狀的鋼帶的第一水平段與主體段相垂直、第二水平段與主體段垂直。

優選的,第六壓輪機構包括第十六壓輪組件,第十六壓輪組件包括第十六上壓輪、第十六下壓輪以及用于驅動第十六上壓輪和第十六下壓輪轉動的第十六驅動機構,第十六上壓輪上設有截面為矩形的第二十二環形凹槽,第二十二環形凹槽內設有截面呈矩形的第二十環形凸起,第二十環形凸起底部與第二十二環形凹槽槽底連接處圓滑過渡,第十六上壓輪上設有第二十三環形凹槽,第二十三環形凹槽內設有第二十一環形凸起,第二十一環形凸起底部與第二十三環形凹槽槽底連接處圓滑過渡。

優選的,第十六壓輪組件出料口處均設有第三水平抱緊輪組件,第三水平抱緊輪組件包括兩個第三水平抱緊輪,兩個第三水平抱緊輪相對設置在第十六 壓輪組件的出料口兩側,用于對第十六壓輪組件壓制之后的鋼帶進一步壓制,保證第六預定形狀的鋼帶的第一連接段與主體段相垂直、第二連接段與主體段相垂直。

本發明提出的防盜窗用鋼帶加工方法,提高了生產效率,可以獲得理想的零件尺寸精度,使零件的強度遠高于原材料的強度,提高零件的力學性能,直線度高,電機功率小,機器運作更加順暢,阻力小。

附圖說明

圖1為為防盜窗用鋼帶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防盜窗用鋼帶加工方法流程圖;

圖3為本發明提出的第一壓輪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提出的第二壓輪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提出的第三壓輪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提出的第四壓輪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提出的第五壓輪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提出的第六壓輪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提出的第七壓輪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提出的第八壓輪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提出的第九壓輪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提出的第十壓輪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提出的第十一壓輪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14為本發明提出的第十二壓輪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15為本發明提出的第十三壓輪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16為本發明提出的第十四壓輪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17為本發明提出的第十五壓輪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18為本發明提出的第十六壓輪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19為本發明提出一種防盜窗用鋼帶加工方法用壓制成型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2,本發明提出一種防盜窗用鋼帶加工方法,包括

S1、通過第一壓輪機構將待加工的長條形鋼帶壓制成第一預定形狀;

第一預定形狀的鋼帶包括主體段A1、第一加工段、第二加工段,主體段A1一端與第一加工段連接且主體段A1與第一加工段之間呈銳角θ,主體段A1另一端與第二加工段連接且主體段A1與第二加工段之間呈銳角θ,第一加工段、第二加工段位于主體段A1的同一側,第一加工段遠離第二加工段一側與主體段A1連接處圓滑過渡,第二加工段遠離第一加工段一側與主體段A1連接處圓滑過渡;

如圖3、圖4、圖5、圖6所示,上述第一壓輪機構包括第一壓輪組1、第二壓輪組2、第三壓輪組3和兩個第四壓輪組4;第一壓輪組1包括第一上壓輪101、第一下壓輪102以及驅動第一上壓輪101、第二上壓輪201轉動的第一驅動機構;第二壓輪組2包括第二上壓輪201、第二下壓輪202以及驅動第二上壓輪201、第二下壓輪202轉動的第二驅動機構,第二上壓輪201上設有第一環形凹槽203,第一環形凹槽203是由一個第一底面和兩個第一側面圍成的梯形開口槽,第二下壓輪202上設有與第一環形凹槽203相匹配的截面呈梯形的第一環形凸起204;第三壓輪組3包括第三上壓輪301、第三下壓輪302以及驅動第三上壓輪301、第三下壓輪302轉動的第三驅動機構,第三上壓輪301上設有第二環形凹槽303,第二環形凹槽303是由一個第二底面和兩個第二側面圍成的梯形 開口槽,第二下壓輪202上設有與第二環形凹槽303相匹配的截面呈梯形的第二環形凸起304;第四壓輪組4包括第四上壓輪401、第四下壓輪402以及驅動第四上壓輪401、第四下壓輪402轉動的第四驅動機構,第四上壓輪401上設有第三環形凹槽403,第三環形凹槽403是由一個第三底面和兩個第三側面圍成的梯形開口槽,兩個第三側面與第三底面連接處均圓滑過渡,第四下壓輪402上設有與第三環形凹槽403相匹配的截面呈梯形的第三環形凸起404;第一側面與第一底面之間的夾角大于第二側面與第二底面之間的夾角,第二側面與第二底面之間的夾角與第三側面與第三底面之間的夾角相等;

S2:通過第二壓輪機構將S1中第一預定形狀的鋼帶的壓制成第二預定形狀;

具體地:通過第二壓輪機構將S1中第一預定形狀的鋼帶的第一加工段壓制成第一側段和第一連接段A2,第一連接段A2一端與主體段A1連接,第一連接段A2另一端與第一側段連接,第一側段與主體段A1平行,第一連接段A2與主體段A1之間呈銳角β,第一側段遠離主體段A1一側與第一連接段A2連接處圓滑過渡;通過第二壓輪機構將S1中第一預定形狀的鋼帶的第二加工段壓制成第二側段和第二連接段A3,第二連接段A3一端與主體段A1連接,第二連接段A3另一端與第二側段連接,第二側段與主體段A1平行且第二側段、第一側段位于主體段A1的同一側,第二連接段A3與主體段A1之間呈銳角β,第二側段遠離主體段A1一側與第二連接段A3連接處圓滑過渡,即得第二預定形狀的鋼帶;

如圖7、圖8、圖9、圖10、圖11所示,上述第二壓輪機構包括第五壓輪組5、第六壓輪組6、第七壓輪組7、第八壓輪組8、第九壓輪組9;第五壓輪組5包括第五上壓輪501、第五下壓輪502以及用于驅動第五上壓輪501和第五下壓輪502轉動的第五驅動機構,第五上壓輪501上設有第四環形凹槽503,第四環形凹槽503是由一個第四底面、兩個第一連接面、兩個第四側面圍成的開口 槽,第四側面與第一連接面連接,第一連接面與第四底面連接,第一連接面與第四底面連接處圓滑過渡,第五下壓輪502上設有與第四環形凹槽503相匹配的第四環形凸起504;第六壓輪組6包括第六上壓輪601、第六下壓輪602以及驅動第六上壓輪601和第六下壓輪602轉動的第六驅動機構,第六上壓輪601上設有第五環形凹槽603,第五環形凹槽603是由一個第五底面、兩個第二連接面、兩個第五側面圍成的開口槽,第五側面與第二連接面連接,第二連接面與第五底面連接且第二連接面與第二底面連接處圓滑過渡,第六下壓輪602上設有與第五環形凹槽603相匹配的第五環形凸起604;第七壓輪組7包括第七上壓輪701、第七下壓輪702以及驅動第七上壓輪701和第七下壓輪702轉動的第七驅動機構,第七上壓輪701上設有第六環形凹槽703,第六環形凹槽703是由一個第六底面、兩個第三連接面、兩個第六側面圍成的開口槽,第六側面與第三連接面連接,第三連接面與第六底面連接且第三連接面與第六底面圓滑過渡,第七下壓輪702上設有與第六環形凹槽703相匹配的第六環形凸起704;第八壓輪組8包括第八上壓輪801、第八下壓輪802以及驅動第八上壓輪801和第八下壓輪802轉動的第八驅動機構,第八上壓輪801上設有第七環形凹槽803,第七環形凹槽803是由一個第七底面、兩個第四連接面、兩個第七側面圍成的開口槽,第七側面與第四連接面連接,第四連接面與第七底面連接且第四連接面與第七底面圓滑過渡,第八下壓輪802上設有與第七環形凹槽803相匹配的第七環形凸起804;第九壓輪組9包括第九上壓輪901、第九下壓輪902以及驅動第九上壓輪901和第九下壓輪902轉動的第九驅動機構,第九上壓輪901上設有第八環形凹槽903,第八環形凹槽903是由一個第八底面和兩個第五連接面圍成的梯形開口槽,第五連接面與第八底面連接處圓滑過渡,第九下壓輪902上設有與第八環形凹槽903相匹配的第八環形凸起904。第四側面與第四底面之間的 夾角、第五側面與第五底面之間的夾角、第六側面與第六底面之間的夾角、第七側面與第七底面之間的夾角逐漸增大;

S3:通過第三壓輪機構將S2中的第二預定形狀的鋼帶壓制成第三預定形狀;

具體地:通過第三壓輪機構將S2中的第二預定形狀的鋼帶的第一側段壓制成第一水平段A4和第一豎直段A5,第一水平段A4一端與第一連接段A2連接且第一水平段A4與主體段A1平行,第一水平段A4另一端與第一豎直段A5垂直連接,第一豎直段A5遠離主體段A1一側與第一水平段A4連接處圓滑過渡,第一豎直段A5與第一連接段A2位于第一水平段A4的同一側;通過第三壓輪機構將S2中的第二預定形狀的鋼帶的第二側段壓制成第二水平段A6和第二豎直段A7,第二水平段A6一端與第二連接段A3連接且第二水平段A6與主體段A1平行,第二水平段A6另一端與第二豎直段A7垂直連接,第二豎直段A7遠離主體段A1一側與第二水平段A6連接處圓滑過渡,第二豎直段A7與第二連接段A3位于第二水平段A6的同一側,即得第三預定形狀的鋼帶;

如圖12、圖13所示,上述第三壓輪機構包括第十壓輪組件10和第十一壓輪組件11;第十壓輪組件10包括第十上壓輪1001、第十下壓輪1002以及驅動第十上壓輪1001和第十下壓輪1002轉動的第十驅動機構,第十上壓輪1001上設有截面呈梯形的第九環形凸起1003,第九環形凸起1003中部設有第九環形凹槽1004,第九環形凹槽1004是由一個第九底面和兩個第六連接面圍成的梯形開口槽,第六連接面與第九底面連接處圓滑過渡,第十下壓輪1002上設有與第九環形凸起1003相匹配的第十環形凹槽1005,第十環形凹槽1005中部設有與第九環形凹槽1004相匹配的第十環形凸起1006;第十一壓輪組件11包括第十一上壓輪1101、第十一下壓輪1102以及用于驅動第十一上壓輪1101和第十一下壓輪1102轉動的第十一驅動機構,第十一上壓輪1101上設有截面呈矩形的第 十一環形凸起1103,第十一環形凸起1103中部設有第十一環形凹槽1104,第十一環形凹槽1104是由一個第十底面和兩個第七連接面圍成的梯形開口槽,第三連接面與第十底面連接處圓滑過渡,第十一下壓輪1102上設有與第十一環形凸起1103相適配的第十二環形凹槽1105,第十二環形凹槽1105槽底中部設有與第十一環形凹槽1104相適配的第十二環形凸起1106;第十一壓輪組件11出料口處設有第一水平抱緊輪組件,第一水平抱緊輪包括兩個第一水平抱緊輪,兩個第一水平抱緊輪相對設置在第十一壓輪組件11的出料口兩側,用于對第十一壓輪組件11壓制之后的鋼帶進一步壓制,保證第三預定形狀的鋼帶的第一水平段A4與第一豎直段A5垂直連接、第二水平段A6與第二豎直段A7垂直連接;

S4:通過第四壓輪機構將S3中的第三預定形狀的鋼帶壓制成第四預定形狀;

具體地:通過第四壓輪機構壓制S3中的第三預定形狀的鋼帶,使得第三預定形狀的鋼帶的第一豎直段A5與第一水平段A4相平行且第一豎直段A5與第一連接段A2位于第一水平段A4的同一側,第一豎直段A5與第一水平段A4連接處圓滑過渡;通過第四壓輪機構壓制S3中的第三預定形狀的鋼帶,使得第三預定形狀的鋼帶的第二豎直段A7與第二水平段A6相平行且第二豎直段A7與第二連接段A3位于第二水平段A6的同一側,第二豎直段A7與第二水平段A6連接處圓滑過渡,即得第四預定形狀的鋼帶;

如圖14、圖15所示,上述第四壓輪機構包括第十二壓輪組件12和第十三壓輪組件13;第十二壓輪組件12包括第十二上壓輪1201、第十二下壓輪1202以及用于驅動第十二上壓輪1201和第十二下壓輪1202轉動的第十二驅動機構,第十二上壓輪1201上設有第十三環形凹槽1203,第十三環形凹槽1203是由一個第十一底面和兩個第八側面圍成的梯形開口槽,第十三環形凹槽1203槽底中部設有截面呈矩形的第十三環形凸起1204,第十三環形凸起1204中部設有第十 四環形凹槽1205,第十四環形凹槽1205,是由一個第十二底面和兩個第八連接面圍成的梯形開口槽,第十二下壓輪1202組件上設有第十五環形凹槽1206,第十五環形凹槽1206是由一個第十三底面和兩個第九側面圍成的矩形開口槽,第九側面與第十三底面連接處圓滑過渡,第十五環形凹槽1206槽底中部設有與第十四環形凹槽1205相匹配的第十四環形凸起1207,第十三環形凸起底部與第十三底面連接處圓滑過渡;第十三壓輪組件13包括第十三上壓輪1301、第十三下壓輪1302以及用于驅動第十三上壓輪1301和第十三下壓輪1302轉動的第十三驅動機構,第十三上壓輪1301上設有第十六環形凹槽1303,第十六環形凹槽1303是由一個第十四底面和兩個第十側面圍成的矩形開口槽,兩個第十側面與第十四底面連接處圓滑過渡,第十六環形凹槽1303槽底中部設有截面呈矩形的第十五環形凸起1304,第十五環形凸起1304中部設有第十七環形凹槽1305,第十七環形凹槽1305是有一個第十五底面和兩個第九連接面圍成的梯形開口槽,第九連接面與第十五底面連接處圓滑過渡,第十三下壓輪1302上設有第十八環形凹槽1306,第十八環形凹槽1306是由一個第十六底面和兩個第十一側面圍成的矩形開口槽,第十一側面與第十六底面連接處圓滑過渡,第十八環形凹槽1306槽底設有與第十七環形凹槽1305相匹配的第十六環形凸起1307,第十六環形凸起1307底部與第十六底面連接處圓滑過渡;

S5:通過第五壓輪機構將S4中第四預定形狀的鋼帶壓制成第五預定形狀;

具體地:通過第五壓輪機構壓制S4中第四預定形狀的鋼帶,使得第四預定形狀的鋼帶的第一水平段A4與主體段A1相垂直且第一豎直段A5與主體段A1位于第一水平段A4的同一側、使得第四預定形狀的鋼帶的第二水平段A6與主體段A1相垂直且第二豎直段A7與主體段A1位于第二水平段A6的同一側,即得第五預定形狀的鋼帶;

如圖16、圖17所示,上述第五壓輪機構包括第十四壓輪組件14和第十五壓輪組件15,第十四壓輪組件14包括第十四上壓輪1401、第十四下壓輪1402以及用于驅動第十四上壓輪1401和第十四下壓輪1402轉動的第十四驅動機構,第十四上壓輪1401上設有第十九環形凹槽1403,第十九環形凹槽1403內設有截面呈梯形的第十七環形凸起1404,第十七環形凸起1404底部與第十九環形凹槽1403槽底連接處圓滑過渡,第十七環形凸起1404中部設有第二十環形凹槽1405,第十四下壓輪1402上設有第二十環形凹槽1406,第二十環形凹槽1406內設有截面呈梯形的第十八環形凸起1407,第十八環形凸起1407底部與第二十環形凹槽1406槽底連接處圓滑過渡;第十五壓輪組件15包括第十五上壓輪1501、第十五下壓輪1502以及用于驅動第十五上壓輪1501和第十五下壓輪1502轉動的第十五驅動機構,第十五上壓輪1501上設有第二十一環形凹槽1503,第二十一環形凹槽1503內設有截面呈矩形的第十九環形凸起1504,第十九環形凸起1504底部與第二十一環形凹槽1503槽底連接處圓滑過渡,第十五下壓輪1502上設有第二十二環形凹槽1505,第二十二環形凹槽1505內設有截面呈梯形的第二十環形凸起1506,第二十環形凸起1506底部與第二十二環形凹槽1505槽底連接處圓滑過渡;第十五壓輪組件15出料口處設有第二水平抱緊輪組件,第二水平抱緊輪組件包括兩個第二水平抱緊輪,兩個第二水平抱緊輪相對設置在第十五壓輪組件15的出料口兩側,用于對第十五壓輪組件15壓制之后的鋼帶進一步壓制,保證第五預定形狀的鋼帶的第一水平段A4與主體段A1相垂直、第二水平段A6與主體段A1垂直;

S6:通過第六壓輪機構將S5中第五預定形狀的鋼帶壓制成第六預定形狀;

具體地:通過第六壓輪機構壓制S5中第五預定形狀的鋼帶,使得第五預定形狀的鋼帶的第一連接段A2與主體段A1相垂直、使得第五預定形狀的鋼帶的 第二連接段A3與主體段A1相垂直,即得第六預定形狀的鋼帶。

如圖18所示,上述第六壓輪機構包括第十六壓輪組件16,第十六壓輪組件16包括第十六上壓輪1601、第十六下壓輪1602以及用于驅動第十六上壓輪1601和第十六下壓輪1602轉動的第十六驅動機構,第十六上壓輪1601上設有截面為矩形的第二十三環形凹槽1603,第二十三環形凹槽1603內設有截面呈矩形的第二十一環形凸起1604,第二十一環形凸起1604底部與第二十三環形凹槽1603槽底連接處圓滑過渡,第十六上壓輪1601上設有第二十四環形凹槽1605,第二十四環形凹槽1605內設有第二十二環形凸起1606,第二十二環形凸起1606底部與第二十四環形凹槽1605槽底連接處圓滑過渡;第十六壓輪組件16出料口處均設有第三水平抱緊輪組件,第三水平抱緊輪組件包括兩個第三水平抱緊輪,兩個第三水平抱緊輪相對設置在第十六壓輪組件16的出料口兩側,用于對第十六壓輪組件16壓制之后的鋼帶進一步壓制,保證第六預定形狀的鋼帶的第一連接段A2與主體段A1相垂直、第二連接段A3與主體段A1相垂直;

S7:通過斷料機構將S6中第七預定形狀的鋼帶切成預定長度。

參照圖19,鋼帶壓制成型裝置,包括進料機構17、17組旋轉微調節機構、主機架18、調直矯正機構19、電控箱20、斷料機構21、出料平臺22,進料機構17用于向17組旋轉微調節機構送入待加工的鋼帶,17組旋轉微調節機構安裝在主機架18上,17組旋轉微調節機構包括第一壓輪機構、第二壓輪機構、第三壓輪機構、第四壓輪機構、第五壓輪機構、第六壓輪機構和第七壓輪機構,17組旋轉微調節機構用于將待加工鋼帶壓制成如圖1所示結構,調直矯正機構19安裝在主機架18上,調直矯正機構19由電控箱20控制調節鋼帶行駛路徑使其呈直線運動,斷料機構21將壓制成型后的鋼帶切成預定長度并由出料平臺22出料。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防盜窗用鋼帶加工方法,壓制效果好,加工精度高,產品質量高,直線度高,電機功率小,機器運作更加順暢,阻力小。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鼎市| 扬中市| 巍山| 久治县| 寿阳县| 应用必备| 威远县| 盈江县| 林甸县| 十堰市| 和政县| 碌曲县| 岐山县| 乌什县| 乌拉特后旗| 嵊泗县| 依安县| 安义县| 丰城市| 喀喇沁旗| 饶河县| 外汇| 南郑县| 龙门县| 枣庄市| 德昌县| 广饶县| 营山县| 玉龙| 简阳市| 海阳市| 汕头市| 建昌县| 江川县| 丹阳市| 民县| 育儿| 桐庐县| 遵义县| 朝阳市| 元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