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傳送定位夾緊系統與自動焊接流水線。
背景技術:
在機械加工領域,通常會使用傳送帶來傳送配件。在傳送帶上的配件多數是人工下料的,同時在傳送帶上配件一般不會進行下一步加工,整個流水線自動化程度不高,效率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傳送定位夾緊系統,該裝置自動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自動焊接流水線,適用于水冷軸承座封板的自動焊接,該流水線更加自動化。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傳送定位夾緊系統,包括其包括夾緊裝置、下料裝置及傳送帶;傳送帶包括相對的第一側與第二側,相對的第三側與第四側,傳送帶的傳送方向從第一側到第二側,下料裝置位于第一側,夾緊裝置位于第二側,
傳送帶上設有兩個光電開關,光電開關分別位于第三側與第四側,且光電開關靠近第二側;
夾緊裝置包括兩個夾緊機構和驅動機構;每個夾緊機構包括夾持件、活動板、主動桿和從動桿,從動桿包括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主動桿的一端和第一連桿的一端鉸接,第一連桿的另一端與第二連桿的一端鉸接,第二連桿的另一端與活動板固定連接,夾持件設置有用于與第二連桿可滑動地連接的滑動機構,夾持件還設置有限位機構,限位機構包括固定板和轉動桿,轉動桿與固定板轉動連接,第一連桿與轉動桿固定連接,驅動機構包括驅動桿和用于驅動驅動桿的驅動裝置,驅動桿同時與位于第三側與第四側的主動桿鉸接;
下料裝置包括箱體,箱體包括相對的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相對的第三側壁與第四側壁,相對的第一端部與第二端部,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和第四側壁圍成了豎向的用于堆疊封板的下料通道,第二端部設置有與下料通道連通的下料口;下料裝置還包括用于選擇性地打開下料口的底板與兩個限位件,底板設置于第二端部并且與第三側壁和第四側壁可滑動地連接,底板包括設置于下料口處的底板本體和設置于底板本體的相對第一邊緣與第二邊緣的第一齒條,位于第一邊緣的第一齒條與第三側壁間隙設置,位于第二邊緣的第一齒條與第四側壁間隙設置;每個限位件包括限位板,限位板包括固定連接的限位部和第二齒條;第三側壁開設有由第二側壁向第一側壁延伸的第一開口,第四側壁開設有由第二側壁向第一側壁延伸的第二開口;兩個限位部可滑動地分別嵌設于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第二齒條和第一齒條間隔設置;下料裝置還包括兩個傳動齒輪,傳動齒輪分別轉動安裝于第三側壁與第四側壁,并且傳動齒輪位于第一齒條和第二齒條之間,傳動齒輪同時與第一齒條和第二齒條外嚙合;底板與第三側壁之間以及底板與第四側壁之間連接均有拉簧,限位部到底板本體的距離均小于兩個封板的重疊時的高度差。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底板本體設有凸起,凸起設有開槽,第三側壁和第四側壁遠離下料口的一端均設有限位軸,限位軸嵌設于開槽,第一齒條設置在凸起靠近第二齒條的面上。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夾緊裝置包括相對的第一端與第二端,第一端靠近第一側,第二端靠近第二側,光電開關位于夾緊裝置的第二端,并與第二端間隔設置。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第三側壁與第四側壁開設有導向槽,導向槽的槽口靠近底板,底板上連接有承重桿,承重桿穿過導向槽的槽口,且承重桿的另一端連接有卡板。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卡板上連接有滑輪。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固定板設置有通孔,轉動桿穿過通孔與固定板轉動連接。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滑動機構為設置有凹槽的板體。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位于第三側與第四側的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均分別設置了兩根,兩根第一連桿分別和兩根第二連桿鉸接。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中,傳送定位夾緊系統還包括用于支撐箱體的支撐桿,支撐桿為伸縮桿。
一種自動焊接流水線,適用于水冷軸承座封板的自動焊接,包括上述傳送定位夾緊系統。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上述設計得到的傳送定位夾緊系統,當位于傳送帶上的托盤隨著傳送帶向底板滑動時,會推動底板使底板滑動打開箱體的底部,釋放出箱體最下面的圓弧狀的封板,底板打開的過程中,底板上的第一齒條帶動傳動齒輪轉動,傳動齒輪帶動第二齒條反向運動至箱體的內部空間,阻擋上方的封板下落,由于限位部到底板的距離小于豎向重疊的兩個封板的高度差。能夠保證箱體底部打開后只有一塊封板下落,而其他的封板在限位部的阻擋下停留在箱體中。當封板下落后,托盤繼續往前運動,存在光電開關,當光電開關檢測到托盤時,會使傳送帶停止運動,此時夾緊裝置夾緊托盤使其進行下一步地加工,當加工完成后,光電開關繼續啟動使傳送帶繼續運動,使整個傳送定位夾緊系統重復上述步驟。整個裝置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效率高。
一種自動焊接流水線,適用于水冷軸承座封板的自動焊接,包括上述傳送定位夾緊系統。封板能夠自動下落,無需人工組裝,同時存在夾緊裝置方便焊接,能夠滿足自動化生產需求,高效生產。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方式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傳送定位夾緊系統第一視角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傳送定位夾緊系統中夾緊裝置的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傳送定位夾緊系統第二視角的示意圖;
圖4是圖1中IV處的放大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傳送定位夾緊系統中下料裝置第一視角的示意圖;
圖6是圖5中VI處的放大圖;
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下料裝置中底板的示意圖;
圖8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傳送定位夾緊系統中下料裝置第二視角的示意圖。
圖標:100-傳送定位夾緊系統;110-夾緊裝置;110a-第一端;110b-第二端;111-夾持件;112-活動板;113-主動桿;114-從動桿;114a-第一連桿;114b-第二連桿;115-滑動機構;116-限位機構;116a-固定板;116b-轉動桿;117-連接桿;130-夾緊機構;150-驅動機構;151-驅動桿;152-驅動裝置;160-下料裝置;161-箱體;162-第一側壁;163-第二側壁;164-第三側壁;165-第四側壁;161a-第一端部;161b-第二端部;166-底板;167-底板本體;168-限位件;169-限位板;170-限位部;171-第一齒條;172-第二齒條;173-傳動齒輪;180-拉簧;181-凸起;182-開槽;183-限位軸;184-導向槽;185-承重桿;186-卡板;187-滑輪;190-傳送帶;191-第一側;192-第二側;193-第三側;194-第四側;195-光電開關;196-托盤;300-封板;310-第一封板;320-第二封板;400-軸承座。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方式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方式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方式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實施方式。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方式,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發明的選定實施方式。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方式,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設備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發明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發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發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征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傳送定位夾緊系統100,如圖1所示,傳送定位夾緊系統100包括傳送帶190、夾緊裝置110與下料裝置160。傳送帶190包括相對的第一側191與第二側192,如圖3所示,相對的第三側193與第四側194。傳送帶190的傳送方向為從第一側191到第二側192。其中,下料裝置160位于第一側191,夾緊裝置110位于第二側192。
如圖2和圖3所示,夾緊裝置110包括兩個夾緊機構130和驅動機構150。
夾緊機構130包括夾持件111、活動板112、主動桿113和從動桿114,從動桿114包括第一連桿114a和第二連桿114b。在本實施例中,位于第三側193與第四側194的第一連桿114a和第二連桿114b均分別設置了兩根,兩根第一連桿114a的一端分別與主動桿113鉸接,兩根第一連桿114a的另一端分別與兩根第二連桿114b的一端鉸接,兩根第二連桿114b的另一端均與活動板112固定連接,兩根第二連桿114b通過第一連接桿117固定連接,第一連接桿117的兩端分別與兩根第一連桿114a鉸接。
夾持件111上設置有用于第二連桿114b滑動的滑動機構115。在本實施例中,滑動機構115為設置有凹槽的板體。在其他實施例中,滑動機構115可設置在其他的固定位置,其也可為帶有通孔的板體,其具體位置和具體結構不做限定。
夾持件111上還設置有限位機構116,限位機構116包括固定板116a和轉動桿116b。固定板116a設置有通孔,轉動桿116b穿過通孔與固定板116a轉動連接,第一連桿114a與轉動桿116b固定連接。
當主動桿113運動時,會帶動第一連桿114a運動,限位機構116為第一連桿114a提供支點,使其呈一定角度轉動,從而帶動第二連桿114b在滑動機構115上滑動,繼而帶動活動板112沿水平方向移動。
在本實施例中,兩個夾持件111分別夾在傳送帶190第三側193與第四側194的側壁的固定的位置上,使夾緊機構130可以穩定地活動。夾持件111上設置有滑動機構115,滑動機構115可為活動板112提供支撐作用,第二連桿114b可以穩定地滑動,則夾緊或松開的效果更好。
兩個分別位于第三側193與第四側194的夾持件111夾在固定的位置上,通過液壓驅動裝置152驅動液壓桿向下運動,從而帶動兩個主動桿113成一定的夾角向下運動,主動桿113帶動第一連桿114a轉動,第一連桿114a帶動第二連桿114b在滑動機構115上運動,從而帶動活動板112向外運動;此時整個連桿式夾緊裝置110呈松開狀態。相反地,當液壓驅動裝置152驅動液壓桿向上運動時,整個連桿式夾緊裝置110呈鎖緊狀態。
結合圖1和圖4所示,在傳送帶190的第三側193與第四側194還設有光電開關195。優選地,夾緊裝置110包括相對的第一端110a與第二端110b,第一端110a靠近第一側191,第二端110b靠近第二側192,光電開關195位于夾緊裝置110的第二端110b,并且與第二端110b間隔設置。
在本實施例中,光電開關195的主要作用為:感應托盤196使傳送帶190暫停運動或開始運動。具體地,如果托盤196靠近了光電開關195,則會使傳送帶190暫停運動,同時使夾緊裝置110將托盤196夾緊,此時位于托盤196內的機械組件即可進行加工,如焊接,裝飾等步驟。當加工步驟完后,此時已經過了一定的時間,光電開關195再次啟動使傳送帶190繼續運動。
具體地,如圖1和圖5所示,下料裝置160包括箱體161。箱體161包括相對的第一側壁162與第二側壁163,相對的第三側壁164與第四側壁165,相對的第一端部161a與第二端部161b。其中,第二端部161b位于箱體161的底端。需要說明的是,箱體161的形狀不限。在本實施例中,箱體161的形狀為長方體。
第一側壁162、第二側壁163、第三側壁164和第四側壁165圍成了豎向的用于堆疊封板300的下料通道(圖中未標記),箱體161的第二端部161b設置有與下料通道連通的下料口(圖中未標記)。
第二端部161b設有用于選擇性地打開下料口的底板166,底板166與第三側壁164和第四側壁165可滑動地連接。換言之,底板166可相對于第一側壁162或第二側壁163滑動。也即底板166的運動軌跡為:底板166可遠離第二側壁163運動,即從箱體161的內部向箱體161的外部運動;相反地,還可靠近第二側壁163運動。
底板166包括設置于下料口處的底板本體167和設置于底板本體167的相對第一邊緣(圖中未標記)與第二邊緣(圖中未標記)的第一齒條171,位于第一邊緣的第一齒條171與第三側壁164間隙設置,位于第二邊緣的第一齒條171與第四側壁165間隙設置。
再次參閱圖5,下料裝置160還包括兩個限位件168,每個限位件168包括限位板169,限位板169包括固定連接的限位部170和第二齒條172。第三側壁164開設有由第二側壁163向第一側壁162延伸的第一開口(圖中未標記),第四側壁165開設有由第二側壁163向第一側壁162延伸的第二開口(圖中未標記);兩個限位部170可滑動地分別嵌設于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第二齒條172和第一齒條171間隔設置。
可以理解為:一方面,限位部170位于箱體161的內部,第二齒條172位于箱體161的外部;另一方面,限位部170與第二齒條172固定連接,兩個限位部170可滑動地分別嵌設于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即限位部170與第二齒條172都可在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中滑動。
下料裝置160還包括兩個傳動齒輪173,傳動齒輪173分別轉動安裝于第三側壁164與第四側壁165,并且傳動齒輪173位于第一齒條171和第二齒條172之間,傳動齒輪173同時與第一齒條171和第二齒條172外嚙合。
由于底板本體167上設有第一齒條171,限位板169上設有第二齒條172,第二齒條172與第一齒條171之間設有配合的傳動齒輪173。當推動底板166或持續給底板166施加一個外力),使底板166遠離第二側壁163運動時,即從箱體161內往外運動時,傳動齒輪173能夠帶動第二齒條172,使第二齒條172靠近第二側壁163運動。
底板本體167與第三側壁164之間以及底板本體167與第四側壁165之間分別連接有拉簧180。具體地,拉簧180的一端與底板166連接,另一端與第三側壁164連接。同理,另一個拉簧180的一端與第一齒條171連接,另一端與第四側壁165連接。拉簧180具有一定的彈性,當底板166完全從箱體161的內部運動到箱體161的外部時,拉簧180可將底板166從箱體161的外部拉回到箱體161的內部,并回到初始位置。
限位部170到底板本體167的距離小于豎向重疊的兩個封板300的高度差。封板300的形狀為圓弧狀,可以理解為,限位部170不僅可以將兩個封板300隔離開,當限位部170進入箱體161內時還能將位于上方的封板300頂住,使上方的封板300不往下落。
如圖5和圖6所示,第三側壁164與第四側壁165分別開設有導向槽184,導向槽184的槽口靠近底板166,底板166上連接有承重桿185。承重桿185穿過導向槽184的槽口,且承重桿185的另一端連接有卡板186。換言之,承重桿185的一端與卡板186連接,另一端與底板166連接。采用此種方式可防止底板166在滑動的過程中脫落。在本實施例中,優選地,卡板186選用摩擦力較小的材質制成,即底板166在導向槽184內滑動時不受阻礙。進一步地,卡板186靠近底板166的面上可設有多個滑輪187。滑輪187的數量不限。
如圖7所示,底板本體167設有凸起181,凸起181設有開槽182,第三側壁164和第四側壁165遠離出料端的一端均設有限位軸183,限位軸183嵌設于開槽182。此時第一齒條171設置在凸起181靠近第二齒條172的面上。這樣設置的好處在于:推動底板166,使底板166遠離第二側壁163運動,當底板166完全從箱體161內部運動到箱體161的外部時,底板166會圍繞限位軸183向上運動,封板300完全落下入托盤196后,能夠使托盤196繼續往前運動,不被底板166卡住。需要說明的是,第一齒條171與第二齒條172可為弧形齒條,同樣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際操作中,傳送帶190到底板本體167頂面的距離為第一距離,傳送帶190到底板本體167底面的距離為第二距離,選用的托盤196的高度介于第一距離與第二距離之間。
傳送定位夾緊系統100的工作原理為:軸承座400放置在托盤196內后,托盤196隨著傳送帶190運動;當托盤196接近下料裝置160時,托盤196會推動底板166遠離第二側壁163運動時,即從箱體161內往外運動時,第一齒條171帶動傳動齒輪173運動,傳動齒輪173帶動第二齒條172使第二齒條172靠近第二側壁163運動。此時,由于第二齒條172到底板166的距離小于豎向重疊的兩個封板300的高度差,限位部170稍微進入箱體161內時即可將第一封板310與第二封板320隔離開,同時頂住第二封板320,不讓第二封板320往下落。當底板166完全從箱體161的內部運動到箱體161的外部時,位于底板166上的第一封板310即從箱體161中落下,此時第二齒條172也已經完全從箱體161的外部運動到箱體161的內部,因此第二封板320不會從箱體161中落下。即完成一次下料。
再次,如圖8所示,底板166會圍繞限位軸183向上運動,封板300完全落下入托盤196后,能夠使托盤196繼續往前運動,不被底板166卡住。當托盤196隨著傳送帶190完全遠離箱體161后,底板166會自動圍繞限位軸183往回運動,再被拉簧180拉回到初始位置。同時托盤196繼續往前運動,當托盤196運動接近夾緊裝置110,且同時被光電開關195感應到,即傳送帶190立刻停止,夾緊裝置110將托盤196夾緊,此時位于托盤196內的機械組件即可進行焊接等步驟。當加工步驟完后,光電開關195再次啟動,即傳送帶190繼續運動。整個傳送定位夾緊系統100繼續重復上述步驟。
本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自動焊接流水線,包括傳送定位夾緊系統100。能夠滿足自動化生產需求,高效生產。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