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工裝,特別涉及一種折彎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在電加熱絲的制造過程中,需要對電阻絲進行折彎,現有的折彎器的折彎半徑都是固定不變的,只能加工一種半徑的銅管,適用范圍有限。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攜式折彎裝置,使得電阻絲折彎更加方便,提高加工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便攜式折彎裝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安裝有夾緊機構和折彎機構;所述夾緊機構包括安裝在底板上的夾緊底座和夾緊滑塊,所述底板上還設置有與所述夾緊滑塊配合的偏心輪,所述偏心輪通過旋轉帶動夾緊滑塊在夾緊底座滑動;所述折彎機構包括安裝在底板上的中心軸,所述中心軸上套裝有中心輪,所述中心輪外周加工有弧形槽,所述中心軸上還套設有可轉動的扳手,所述扳手上設置有與所述中心輪配合的擠壓輪,所述底板上開設有腰型槽孔,所述中心軸可滑動的設置在腰形槽孔內,所述中心軸的中部螺紋連接有截面呈T形的圓臺,所述圓臺包括水平部和豎直部,所述水平部的底面抵觸在底板上表面上,豎直部可滑動的設置在所述腰形槽孔內,豎直部兩側對應加工有豎直面,所述豎直面貼合在腰形槽孔的內側面上,所述中心輪套裝在中心軸的上部,中心輪的底面抵觸在水平部的頂面上,所述中心輪的下部螺紋連接有鎖緊螺母,中心軸上圓臺處的螺紋與鎖緊螺母處的螺紋同向設置,所述底板上還設置有限位臺。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折彎加工時效率高,且可方便的切換折彎半徑。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限定,所述夾緊底座內設置有滑槽,所述夾緊滑塊設置在滑槽內,夾緊底座上加工有凸臺,所述夾緊滑塊上設置有與所述凸臺對應的凸塊,所述凸臺和凸塊相對的側面上加工有弧形凹槽,所述偏心輪的側面固定連接有手柄,偏心輪的圓周面貼合在夾緊滑塊尾部。使得夾緊機構的夾緊操作更加方便,只需手動推動手柄,使得偏心輪轉動,即可完成夾緊,同時,偏心輪與滑塊尾部的線接觸時的垂直關系保證了夾緊的可靠性,且該結構簡單,成本低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夾緊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折彎機構結構示意圖。
其中,1底板,2偏心輪,3夾緊機構,301夾緊底座,302凸臺,303凸塊,304夾緊滑塊,305弧形凹槽, 4折彎機構,401中心軸,402中心輪,403弧形槽,404圓臺,405螺母,406擠壓輪,407滑軸,407扳手,5限位臺。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的一種便攜式折彎裝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安裝有夾緊機構3和折彎機構4;夾緊機構3包括安裝在底板1上的夾緊底座301和夾緊滑塊304,底板1上還設置有與夾緊滑塊304配合的偏心輪2,偏心輪2通過旋轉帶動夾緊滑塊304在夾緊底座301滑動;折彎機構4包括安裝在底板1上的中心軸401,中心軸401上套裝有中心輪402,中心輪402外周加工有弧形槽403,中心軸401上還套設有可轉動的扳手407,扳手407上設置有與中心輪402配合的擠壓輪406,底板1上開設有腰型槽孔,中心軸401可滑動的設置在腰形槽孔內,中心軸401的中部螺紋連接有截面呈T形的圓臺404,圓臺404包括水平部和豎直部,水平部的底面抵觸在底板1上表面上,豎直部可滑動的設置在腰形槽孔內,豎直部兩側對應加工有豎直面,豎直面貼合在腰形槽孔的內側面上,中心輪402套裝在中心軸401的上部,中心輪402的底面抵觸在水平部的頂面上,中心輪402的下部螺紋連接有鎖緊螺母405,中心軸401上圓臺404處的螺紋與鎖緊螺母405處的螺紋同向設置,底板1上還設置有限位臺5,夾緊底座301內設置有滑槽,夾緊滑塊304設置在滑槽內,夾緊底座301上加工有凸臺302,夾緊滑塊304上設置有與凸臺302對應的凸塊303,凸臺302和凸塊303相對的側面上加工有弧形凹槽305,偏心輪2的側面固定連接有手柄,偏心輪2的圓周面貼合在夾緊滑塊304尾部。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將待加工的電加熱絲依次穿過夾緊機構3上的凸臺302和凸塊303以及折彎機構4,轉動手柄,通過偏心輪2配合凸臺302和凸塊303將電加熱絲固定在夾緊機構3內,再調節中心軸401的位置,使得電加熱絲穿過中心輪402和擠壓輪406之間的間隙,并保證電加熱絲貼合在中心輪402上的弧形槽403內,此時轉動扳手407,通過擠壓輪406繞中心輪402擠壓電加熱絲,完成電加熱絲的折彎。
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所公開的技術內容,不需要創造性的勞動就可以對其中的一些技術特征作出一些替換和變形,這些替換和變形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