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裝結構,特別涉及一種折彎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在電加熱絲的制造過程中,需要對電阻絲進行折彎,現有的折彎器的折彎半徑都是固定不變的,只能加工一種半徑的銅管,適用范圍有限。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折彎裝置,可方便實現電加熱絲的折彎,且可加工不同管徑的電阻絲,適用范圍廣。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折彎裝置,包括設置在底板上的夾緊組件和折彎組件,所述夾緊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為中空結構,所述底座的頂部安裝有螺桿,所述螺桿穿過底座的頂部,伸入中空結構內,所述螺桿的頂端連接有手柄,螺桿的底部經軸承連接有壓板,所述折彎組件包括固定安裝在底板上的中心軸,所述中心軸上套裝有中心輪和扳手,所述扳手經軸承套裝在中心軸外周,所述扳手上安裝有與中心輪配合的擠壓輪。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將帶折彎的電阻絲穿過底座設置,并通過旋轉手柄使得螺桿進行上下移動,帶動壓板將電阻絲壓緊在底座上,同時電阻絲貼合在中心輪的一側,此時旋轉扳手帶動擠壓輪繞中心輪折彎電阻絲,實現電阻絲的折彎,如需要折彎不同的折彎半徑,只需更換中心輪即可,更換過程方便快捷,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可進行不同折彎半徑的電阻絲的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本實用新型可用于電阻絲生產中。
為了使得本實用新型使用更加靈活,所述底板上加工有腰形孔,所述腰型孔內設置有螺栓,所述底座經螺栓固定在底板上。
為了加工不同直徑的電阻絲,擴大實用新型的適用范圍,所述扳手上加工有滑孔,所述滑孔內設置有擠壓軸,所述擠壓軸經螺母與手柄連接在一起,所述擠壓輪安裝在擠壓軸上。
為了保證折彎效果,避免折彎時中心輪和擠壓輪對電阻絲表面的磨損,所述中心輪和擠壓輪周向均加工有弧形凹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夾緊組件結構示意圖。
其中,1底板,101腰型孔,2夾緊組件,201手柄,202螺桿,203底座,204壓板,3折彎組件,301扳手,302滑孔,303擠壓軸,304螺母,305擠壓輪,306中心軸,307軸承,308中心輪,4電阻絲,5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的一種折彎裝置,包括設置在底板1上的夾緊組件2和折彎組件3,夾緊組件2包括底座203,底座203為中空結構,底座203的頂部安裝有螺桿202,螺桿202穿過底座203的頂部,伸入中空結構內,螺桿202的頂端連接有手柄201,螺桿202的底部經軸承307連接有壓板204,折彎組件3包括固定安裝在底板1上的中心軸306,中心軸306上套裝有中心輪308和扳手301,扳手301經軸承307套裝在中心軸306外周,扳手301上安裝有與中心輪308配合的擠壓輪305,底板1上加工有腰形孔,腰型孔101內設置有螺栓5,底座203經螺栓5固定在底板1上,扳手301上加工有滑孔302,滑孔302內設置有擠壓軸303,擠壓軸303經螺母304與手柄201連接在一起,擠壓輪305安裝在擠壓軸303上,中心輪308和擠壓輪305周向均加工有弧形凹槽。
本實用新型工作時,將帶折彎的電阻絲4穿過底座203設置,并通過旋轉手柄201使得螺桿202進行上下移動,帶動壓板204將電阻絲4壓緊在底座203上,同時電阻絲4貼合在中心輪308的一側,此時旋轉扳手301帶動擠壓輪305繞中心輪308折彎電阻絲4,實現電阻絲4的折彎,如需要折彎不同的折彎半徑,只需更換中心輪308即可,更換過程方便快捷,同時,可通過調節夾緊機構以及擠壓軸303的位置,實現不同直徑電阻絲4折彎的加工。
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所公開的技術內容,不需要創造性的勞動就可以對其中的一些技術特征作出一些替換和變形,這些替換和變形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