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加工技術領域,特指一種臥式雙托板機床。
背景技術:
數控車床,是一種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動化機床。一般的數控機床只具有單主軸單拖板結構,該種數控機床只能使用一把刀具對單個零件進行加工,而且加工效率低。若是在零件需求極高的狀態下,該種數控機床遠遠無法滿足實際所需的加工效率,若是通過增加一臺數控機床來用于滿足加工效率,不僅會擴大數控機床的占地面積,對加工環境的要求變得嚴苛,大大增加零件的加工成本,同時,當今社會的人工費不斷升高,使得企業的利潤和效率不斷減少。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臥式雙托板機床,它可以實現雙拖板帶動兩刀具同時加工零件,這樣就能在不增加人工費的同時,提高一倍的生產效率,并且占地面積也大大的減少。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臥式雙托板機床,包括底座、主軸箱、主電機、夾緊機構、立柱和臥式加工裝置,所述底座上設置有主軸箱,主軸箱左端設置有為主軸提供動力的主電機,主軸箱右端設置有夾緊機構;所述底座上設置有立柱,立柱上設置有兩組臥式加工裝置,兩組臥式加工裝置豎直設置在夾緊機構的軸線兩側。
優選地,所述臥式加工裝置包括Z向進給機構、X向進給機構以及換刀機 構,所述Z向進給機構包括固定在立柱上的若干Z向線軌、固定在Z向線軌上的大拖板、Z向滾珠絲杠和Z向進給電機,Z向滾珠絲杠的一端設置有Z向進給電機,所述Z向進給電機固定在立柱上,所述Z向進給電機通過Z向滾珠絲杠與大拖板實現Z向的驅動連接;所述X向進給機構包括固定在大拖板上的若干X向線軌、固定在X向線軌上的小拖板、X向滾珠絲杠和X向進給電機,所述小拖板上固定有X向進給電機,所述X向進給電機通過X向滾珠絲杠與小拖板實現X向的驅動連接;換刀機構固定在小拖板上。
優選地,所述換刀機構包括排刀板、刀架和刀具,所述排刀板一端面固定在所述小拖板上,排刀板另一端面固定有刀架,刀具固定在刀架上。
優選地,所述刀架為長方體,在長方體端部開設有X向刀具孔,X向刀具孔可以固定若干把刀具。
優選地,所述刀架為L型體,在L型體的一端部開設有X向刀具孔,在L型體的另一端部開設有Z向刀具孔,X向刀具孔和Z向刀具孔可以分別固定若干把刀具。
優選地,所述換刀機構包括刀塔,所述刀塔上設置有若干組刀具以及控制若干組刀具循環更換的動力機構。
優選地,所述夾緊機構為通用夾具或者專用夾具。
優選地,所述底座上開設有排屑槽,排屑槽底面傾斜設置且開設有漏液槽。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突出且有益的技術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為臥式雙托板機床,兩組臥式加工裝置可以同時使用,加工同一個零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加工精度,同時大大減少了機器的占地面積,使產品更具市場競爭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刀架的結構簡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二種刀架的結構簡圖。
圖中標號含義:1-主電機;2-主軸箱;3-夾緊機構;4-立柱;5-底座;11-排屑槽;12-漏液孔;20-刀具;21-刀架;22-排刀板;23-小拖板;24-X向進給電機;25-X向滾珠絲杠;26-X向線軌;30-大拖板;31-Z向線軌;32-Z向滾珠絲杠;33-Z向進給電機;50-X向刀具孔;51-Z向刀具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1-3:
一種臥式雙托板機床,包括底座5、主軸箱2、主電機1、夾緊機構3、立柱4和臥式加工裝置,所述底座5上設置有主軸箱2,主軸箱2位于底座5上表面的左前方,主軸箱2內設置有水平放置的主軸,主軸箱2左端設置有為主軸提供動力的主電機1,主電機1通過皮帶將動力傳輸了主軸箱2,主軸箱2通過內部的變速機構將規定的轉速輸送到主軸上。主軸箱2右端設置有夾緊機構3;所述底座5上設置有立柱4,立柱4位于底座5上表面的一端,立柱4為框架型結構。優選地,立柱4前端面設置有兩組臥式加工裝置,兩組臥式加工裝置豎直設置在夾緊機構3的軸線兩側,所述兩組臥式加工裝置的刀具20的加工點和夾緊機構3的軸線在同一豎直平面上,這樣可同時對一個零件進行加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加工精度;兩組臥式加工裝置也可以分別控制,單獨加工零件,操作方便靈活。
優選地,所述臥式加工裝置包括Z向進給機構、X向進給機構以及換刀機 構,所述Z向進給機構包括固定在立柱4上的若干Z向線軌31、固定在Z向線軌31上的大拖板30、Z向滾珠絲杠32和Z向進給電機33,Z向滾珠絲杠32的一端設置有Z向進給電機33,所述Z向進給電機33固定在立柱4上,所述Z向進給電機33通過Z向滾珠絲杠32與大拖板30實現Z向的驅動連接;所述X向進給機構包括固定在大拖板30上的若干X向線軌26、固定在X向線軌26上的小拖板23、X向滾珠絲杠25和X向進給電機24,所述小拖板23上固定有X向進給電機24,所述X向進給電機24通過X向滾珠絲杠25與小拖板23實現X向的驅動連接;換刀機構固定在小拖板23上。X向進給電機24控制刀具20的X向運動,Z向進給電機33控制刀具20的Z向運動,進給電機可以更加準確的控制刀具20的位置,滿足高精度產品的加工要求。
優選地,所述換刀機構包括排刀板22、刀架21和刀具20,所述排刀板22一端面固定在所述小拖板23上,排刀板22另一端面固定有刀架21,刀具20固定在刀架21上。
優選地,所述刀架21為長方體,在長方體端部開設有X向刀具孔50,X向刀具孔50可以固定若干把刀具20,本實用新型X向刀具孔50可安裝兩把刀具20。
優選地,所述刀架21為L型體,在L型體的一端部開設有X向刀具孔50,在L型體的另一端部開設有Z向刀具孔51,X向刀具孔50和Z向刀具孔51可以固定若干把刀具20,本實用新型X向刀具孔50和Z向刀具孔51可分別安裝兩把刀具20。
本實用新型可根據加工的需要選擇不同的刀架21,刀架21和排刀板22是通過緊固件可拆卸連接的,方便拆卸組裝。優選上方的臥式加工裝置選擇L型體的刀架21,下方的臥式加工裝置選擇長方體的刀架21。本實用新型X向刀具 孔50安裝的刀具20主要加工零件的外圓,Z向刀具孔51安裝的刀具20主要加工零件的軸向內孔。
本實用新型提供另一種換刀機構,所述換刀機構包括刀塔,所述刀塔上設置有若干組刀具20以及控制若干組刀具20循環更換的動力機構,動力機構包括電機,電機控制刀塔旋轉,把指定刀具旋轉到加工位置。所述換刀機構換刀快,加工效率高。
優選地,所述夾緊機構3為通用夾具或者專用夾具。本實用新型可以是三爪卡盤或四爪卡盤等通用夾具,也可以是車床專用夾具,優選三爪卡盤,結構簡單,使用范圍廣。
優選地,所述底座5上開設有排屑槽11,排屑槽11底面傾斜、右端開口,排屑槽底面向右端傾斜,有利于加工廢料的排出,底面開設有漏液槽12,有助于回收冷卻液。
工作原理:三爪卡盤夾緊零件,確保零件不會脫落,啟動電源使主電機帶動主軸和零件高速旋轉;然后,通過控制X向進給電機24來控制刀具20的X向進給,通過控制Z向進給電機33來控制刀具20的Z向進給。刀具20就在X向、Z向進行平移的同時對零件進行加工。由于兩組立式加工裝置分別設于零件的兩側,兩組立式加工裝置可同時對零件進行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是減少了使用兩臺機床的成本和空間。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形狀、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