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軸套雙環形循環油槽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在軸套內壁上開設油槽,可以達到潤滑以及儲積潤滑油的目的,防止軸與軸套由于缺油造成磨損加劇甚至損壞的現象發生,對于軸套的加工裝置,目前,通常采用傳統的三爪卡盤對工件進行裝夾,再通過刀具進行銑削,現有的機床上需要設置復雜的驅動系統,實現工件與刀具的相對運動,存在結構復雜,成本高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操作簡單,生產效率高的軸套雙環形循環油槽加工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軸套雙環形循環油槽加工裝置,包括機架、刀架、三爪卡盤,水平導軌,水平導軌固定在機架的工作臺上,移動架導向滑動設置于所述水平導軌上,移動架上安裝有刀架,刀具固定在刀架上,三爪卡盤固定在機床的一端,軸套安裝在三爪卡盤上,并與所述刀具相對應;三爪卡盤由卡盤轉軸連接驅動,移動架連接驅動塊,驅動塊連接曲柄連桿傳動機構,曲柄連桿傳動機構連接主傳動機構,主傳動機構安裝在機架的底座上,主傳動機構通過同步帶連接所述卡盤轉軸。
所述主傳動機構包括水平設置的上錐齒輪以及與上錐齒輪相嚙合連接并垂向設置的下錐齒輪,上錐齒輪與曲柄連桿傳動機構相連,下錐齒輪的輸入軸通過同步帶與卡盤轉軸相連。
輸入軸和卡盤轉軸的任意一個連接伺服電機。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軸套旋轉時,刀具伸入到軸套內部,軸套旋轉一周,刀具即可在軸套的內表面形成一條環形痕跡,隨著曲柄連桿驅動機構的動作,驅動塊帶動移動架作往復運動,刀具即可在軸套的內表面形成多個彼此相連通的雙環形循環油槽,本實用新型操作簡易,可精確定位加工,可大幅降低加工成本及時間,克服了傳統的效率低,成本高、工時長等缺點,實現了較高的加工質量和生產效率,滿足批量生產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
1.卡盤轉軸,2.三爪卡盤,3.刀架,4.移動架,5.機架,6.驅動塊,7.同步帶,8.曲柄連桿驅動機構,9.輸入軸,10.主傳動機構,11.水平導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如圖1所示:軸套雙環形循環油槽加工裝置,包括機架5、刀架3、三爪卡盤2,水平導軌11,水平導軌11固定在機架5的工作臺上,移動架4導向滑動設置于所述水平導軌11上,移動架4上安裝有刀架3,刀具固定在刀架3上,三爪卡盤2固定在機床的一端,軸套安裝在三爪卡盤2上,并與所述刀具相對應;三爪卡盤2由卡盤轉軸1連接驅動,移動架4連接驅動塊,驅動塊6連接曲柄連桿傳動機構8,曲柄連桿傳動機構8連接主傳動機構10,主傳動機構10安裝在機架5的底座上,主傳動機構10通過同步帶7連接所述卡盤轉軸1。
所述主傳動機構10包括水平設置的上錐齒輪以及與上錐齒輪相嚙合連接并垂向設置的下錐齒輪,上錐齒輪與曲柄連桿傳動機構8相連,下錐齒輪的輸入軸通過同步帶7與卡盤轉軸1相連;輸入軸9和卡盤轉軸1的任意一個連接伺服電機。
軸套旋轉時,刀具伸入到軸套內部,軸套旋轉一周,刀具即可在軸套的內表面形成一條環形痕跡,隨著曲柄連桿驅動機構8的動作,驅動塊6帶動移動架4作往復運動,刀具即可在軸套的內表面形成多個彼此相連通的雙環形循環油槽,本實用新型操作簡易,可精確定位加工,可大幅降低加工成本及時間,克服了傳統的效率低,成本高、工時長等缺點,實現了較高的加工質量和生產效率,滿足批量生產的要求。
除說明書所述技術特征外,均為本專業技術人員已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