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覆蓋件的制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汽車覆蓋件拉延成型模具。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一些汽車覆蓋件通過模具進行拉延。但是,汽車覆蓋件的形狀一序拉延完成不了,需要兩序才能完成。拉延模具的結構復雜,大大增加了成本。
因此,亟需一種成本較低的汽車覆蓋件拉延成型模具。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覆蓋件拉延成型模具。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汽車覆蓋件拉延成型模具,包括:
上模,上模上設置有凹模,上模上且位于廢料區域設置有刺破刀組,上模在其長度方向的兩端設置有上模導板;
下模,下模上設置有成型凸模,成型凸模在其長度方向的兩端設置有下模導板;
壓邊圈,壓邊圈上設置壓邊內腔,壓邊內腔的內壁上設置有與下模導板相匹配的壓邊內滑導板,壓邊圈在其長度方向的兩端設置有與上模導板相匹配的壓邊外滑導板,壓邊圈滑動設置于上模和下模之間;
頂桿,頂桿穿過下模與壓邊圈連接。
本實用新型相較于現有技術,頂桿將壓邊圈頂起到設定的高度后,將板料放置于壓邊圈上,然后上模下行與壓邊圈閉合并壓緊板料, 上模和壓邊圈繼續下行直至與下模閉合,完成沖壓成型,在拉延過程中刺破刀組在板料內部破開口子,便于走料,使得拉延充分且不會開裂,提高產品的合格率,結構簡單合理,成本較低。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做如下改進:
作為優選的方案,上述的上模導板、下模導板、壓邊內滑導板、壓邊外滑導板上設置有防磨層。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增加防磨層,提高上模導板、下模導板、壓邊內滑導板、壓邊外滑導板的防磨性能,延長使用壽命。
作為優選的方案,上述的壓邊圈的上表面上且位于壓邊內腔外側四周設置有多個調壓墊塊。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增加調壓墊塊,提高上模與壓邊圈之間閉合時結構的穩定性,也避免二者之間直接硬性碰撞。
作為優選的方案,上述的壓邊圈的上表面上且位于壓邊內腔外側四周設置有多個擋料板。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增加擋料板,對板料提供限位作用。
作為優選的方案,上述的下模的上表面上且位于凸模外側四周設置有多個墩死墊塊。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增加墩死墊塊,提高壓邊圈與下模之間閉合時結構的穩定性,也避免二者之間直接硬性碰撞。
作為優選的方案,還設置有上模起重棒、壓邊起重棒和下模起重棒,上模起重棒設置于上模的四頂角處,壓邊起重棒設置于壓邊圈的四頂角處,下模起重棒設置于下模的四頂角處。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增加上模起重棒、壓邊起重棒和下模起重棒,便于對上模、壓邊圈、下模進行安裝連接和驅動動作。
作為優選的方案,還設置有多個送料托架,包括支架以及設置于支架上的托料架,支架設置于下模長度方向的至少一側,托料架包括托料部和導入部,托料部水平設置,導入部設置于靠近下模中心的托料部的一側,導入部由下模側邊至下模中心方向由高到低傾斜設置。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增加送料托架,可以使得板料平穩的滑入 壓邊圈上,方便上料。
作為優選的方案,上述的托料架旋轉設置于支架上。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托料架旋轉設置,在完成上料后可旋轉至貼合于支架上,避免沖壓過程中影響其他設備的動作。
作為優選的方案,上述的托料架上設置有防磨層。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增加防磨層,提供托料架的防磨性能,延長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上模,2壓邊圈,3.下模,4.成型凸模,5.送料托架,6.調壓墊塊,7.墩死墊塊,8.下模導板,9.下模起重棒,10.擋料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
為了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如圖1所示,在本實用新型的其中一種實施方式中提供一種汽車覆蓋件拉延成型模具,包括:
上模1,上模1上設置有凹模,上模1上且位于廢料區域設置有刺破刀組(圖中未示出),上模1在其長度方向的兩端設置有上模導板;
下模3,下模3上設置有成型凸模4,成型凸模4在其長度方向的兩端設置有下模導板8;
壓邊圈2,壓邊圈2上設置壓邊內腔,壓邊內腔的內壁上設置有與下模導板8相匹配的壓邊內滑導板,壓邊圈2在其長度方向的兩端設置有與上模導板相匹配的壓邊外滑導板,壓邊圈2滑動設置于上模1和下模3之間;
頂桿(圖中未示出),頂桿穿過下模3與壓邊圈2連接。
本實施方式相較于現有技術,頂桿將壓邊圈2頂起到設定的高度后,將板料放置于壓邊圈2上,然后上模1下行與壓邊圈2閉合并壓 緊板料,上模1和壓邊圈2繼續下行直至與下模3閉合,完成沖壓成型,在拉延過程中刺破刀組在板料內部破開口子,便于走料,使得拉延充分且不會開裂,提高產品的合格率,結構簡單合理,成本較低。
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在前述內容的基礎上,上述的上模導板、下模導板8、壓邊內滑導板、壓邊外滑導板上設置有防磨層(圖中未示出)。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增加防磨層,提高上模導板、下模導板8、壓邊內滑導板、壓邊外滑導板的防磨性能,延長使用壽命。
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在前述內容的基礎上,上述的壓邊圈2的上表面上且位于壓邊內腔外側四周設置有多個調壓墊塊6。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增加調壓墊塊6,提高上模1與壓邊圈2之間閉合時結構的穩定性,也避免二者之間直接硬性碰撞。
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在前述內容的基礎上,上述的壓邊圈2的上表面上且位于壓邊內腔外側四周設置有多個擋料板10。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增加擋料板10,對板料提供限位作用。
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在前述內容的基礎上,上述的下模3的上表面上且位于凸模外側四周設置有多個墩死墊塊7。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增加墩死墊塊7,提高壓邊圈2與下模3之間閉合時結構的穩定性,也避免二者之間直接硬性碰撞。
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在前述內容的基礎上,還設置有上模起重棒、壓邊起重棒和下模起重棒9,上模起重棒設置于上模1的四頂角處,壓邊起重棒設置于壓邊圈2的四頂角處,下模起重棒9設置于下模3的四頂角處。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增加上模起重棒、壓邊起重棒和下模起重棒9,便于對上模1、壓邊圈2、下模3進行安裝連接和驅動動作。
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在前述內容的基礎上,還設置有多個送料托架5,包括支架以及設置于支架上的托料架,支架設置于下模長度方向的至少一側,托料架包括托料部和導入部,托料部水平設置,導入部設置于靠近下模中心的托料部的一側,導入部由下模側邊至下模中心方向由高到低傾斜設置。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增加送料托架5,可以使得板料平穩的滑入壓邊圈上,方便上料。
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在前述內容的基礎上,上述的托料架旋轉設置于支架上。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托料架旋轉設置,在完成上料后可旋轉至貼合于支架上,避免沖壓過程中影響其他設備的動作。
為了進一步地優化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效果,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在前述內容的基礎上,上述的托料架上設置有防磨層(圖中未示出)。
采用上述優選的方案,增加防磨層,提供托料架的防磨性能,延長使用壽命。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