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螺紋生產線的檢料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螺紋生產線多使用搓絲機來進行,通常是用搓齒板在液壓機上滾壓。運輸過程中由滑道夾住螺桿并讓螺絲頭部下沿與兩條傳送帶上沿平齊,使得螺絲頭部位于搓壓面之外,搓壓完成后落入成品箱。
但搓壓前或搓壓后的螺絲頭部尺寸一般依靠生產時的尺寸控制和事后的人工檢測,不但容易產生漏檢和錯檢的問題,而且人工檢測的方法還會大大增加人工成本。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解決螺紋生產線上無法檢測螺絲頭部尺寸的問題,設計了螺紋生產線的檢料裝置,在螺紋生產線上對螺絲頭部的帽高進行檢測,增加了檢測的準確性,減少了人工消耗。
為達到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種螺紋生產線的檢料裝置,包括擋片檢測單元,傳感器以及和生產線運行停機程序相通訊的判定單元,所述擋片檢測單元設置在螺紋生產線中運輸滑道上方;所述的擋片檢測單元設有緊貼滑道面的第一判斷擋片、用于檢測過高螺絲頭部的第二判斷擋片和用于檢測過薄螺絲頭部的第三判斷擋片,第二判斷擋片距離滑道的高度高于第三判斷擋片距離滑道的高度;所述判斷擋片與傳感器相連;所述傳感 器接受信號處理后發(fā)送至判定單元。所述滑道上方是指滑道夾持螺絲時螺絲頭部的方向。
第二判斷擋片距離滑道的高度為標準螺絲頭部高度的上限值,第三判斷擋片距離滑道的高度為標準螺絲頭部高度的下限值。頭部高度標準的應碰觸第一判斷擋片和第三判斷擋片,不應碰觸第二判斷擋片。頭部高度過大的螺絲會碰到第一判斷擋片、第二判斷擋片和第三判斷擋片。而頭部高度過低的螺絲僅會碰到第一判斷擋片,通過這種方式判別螺絲頭部高度是否符合標準。
判定單元的判定邏輯:
螺絲頭部通過并碰到第一判斷擋片后,如物料通過第二判斷擋片時產生觸碰,則是因為螺絲頭部高度超出允許上限,由判定單元發(fā)送生產線停機指令,待工作人員排除殘次品后重啟。
螺絲頭部通過并碰到第一判斷擋片后,如螺絲頭部未觸碰第二判斷擋片并順利通過,滑道繼續(xù)帶物料運行,螺絲頭部觸碰第三判斷擋片,則是因為螺絲頭部高度在允許范圍,判定單元無需發(fā)出停機指令,生產線繼續(xù)運行。
螺絲頭部通過并碰到第一判斷擋片后,如螺絲頭部未觸碰第二判斷擋片并順利通過,滑道繼續(xù)帶物料運行,螺絲頭部未觸碰第三判斷擋片,則是因為螺絲頭部高度超出允許下限,由判定單元因發(fā)送生產線停機指令,待工作人員排除物料后重啟。
優(yōu)選的,所述擋片檢測單元中第一判斷擋片在第二判斷擋片前方,第二判斷擋片在第三判斷擋片前方。
前后以滑道運動方向限定,較前的擋片會較早與螺絲接觸。第一判斷擋片最先與螺絲接觸,確定有螺絲開始接受檢驗,再一次經過第二判斷擋片和第三判斷擋片,判斷是否符合標準。
螺絲是由兩邊滑道夾持頭部向上運輸前進,兩顆螺絲在滑道上的間距相等。因為螺絲通過擋片檢測單元的時間恒定,所以當判斷螺絲頭部高度是否超出允許下限時,以通過第一擋片后其后擋片是否在規(guī)定時間內接受到觸碰為判斷標準。
優(yōu)選的,所述判斷擋片為雙彈片結構。使得被檢測物通過或排除后,由于兩片擋片的相互作用,使得判斷擋片能快速回到工作位置,減少單片結構的擺動和振蕩。
優(yōu)選的,所述判斷擋片可以調節(jié)使用高度。在生產線產品發(fā)生變化時,可以相應調整第一判斷擋片、第二判斷擋片和第三判斷擋片的高度,用以正確判斷新產品螺絲頭部的高度。
優(yōu)選的,還包括顯示模塊,顯示模塊接受判定單元的信號并顯示物料數(shù)量和物料狀態(tài)。顯示模塊可以準確的提供合格品和殘次品的數(shù)量,并提供殘次品在滑道上的位置及殘次原因,為排除故障提供了參考。
判定單元發(fā)送的顯示邏輯:
如螺絲頭部通過并碰到第一判斷擋片后,物料通過第二判斷擋片時產生觸碰,是因為螺絲頭部高度超出允許上限,則顯示產品超出誤差上限,并指示殘次品位于第二擋片前。
如螺絲頭部通過并碰到第一判斷擋片后,螺絲頭部未觸碰第二判斷擋片并順利通過,滑道繼續(xù)帶物料運行,螺絲頭部觸碰第三判斷擋片,是因為螺絲頭部高度在允許范圍,則顯示產品合格數(shù)量加一。
如螺絲頭部通過并碰到第一判斷擋片后,螺絲頭部未觸碰第二判斷擋片并順利通過,滑道繼續(xù)帶物料運行,螺絲頭部未觸碰第三判斷擋片,是因為螺絲頭部高度超出允許下限,則顯示產品超出誤差下限,并指示殘次品位于第三擋片后。
螺絲頭部測量原理:在螺絲頭部通過時,以擋片的變形和位移來判斷判斷螺絲頭部的高度是否達到設計的標準。
本實用新型的螺紋生產線的檢料裝置,通過增加包括擋片檢測單元,傳感器、和生產線運行停機程序相通訊的判定單元和顯示模塊,完成了生產線上的螺絲頭部高度檢測,并能提示工作進度,確保殘次件不至于流出,便于生產線故障單元的發(fā)現(xiàn),降低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判斷流程圖;
其中:
1-裝置本體 2-擋片檢測單元 21-第一判斷擋片
22-第二判斷擋片 23-第三判斷擋片 3-安裝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根據(jù)圖1至圖2所示一種用于螺紋生產線的檢料裝置。裝置1在工作時,通過安裝座3夾持固定在生產線滑道上。擋片檢測單元2包含三個可調節(jié)高度的雙彈片結構判斷擋片,擋片上設觸碰信號傳感器,觸碰信號傳 感器與判定單元連通,判定單元連接停機程序和顯示模塊。保持檢測機構中的判斷擋片與滑道上的檢測基準面的距離至設定工作距離,三個判斷擋片按照滑道上的通過物料的先后分為第一判斷擋片21、第二判斷擋片22和第三判斷擋片23。其中所述第一判斷擋片21空載工作時緊貼生產運輸線基準面,第二判斷擋片22至檢測基準面的空載間隔工作距離為螺絲頭部的最大允許高度,所述第三判斷擋片23至檢測基準面的空載間隔工作距離為螺絲頭部的最小允許高度。被檢螺絲在滑道上的通過擋片檢測單元2的速度恒定,但螺絲頭位置不得傾斜,兩個螺絲間不得重疊。
觸碰信號傳感器將碰撞信號處理后發(fā)送給判斷機構。
如圖3所示,具體運行和判斷機構的判斷過程如下:
準備工作時,首先將物料通過擋片檢測單元2所需的指定時間錄入判定單元,然后調整各判斷擋片高度至指定位置。
檢測開始時,滑道將物料運送至第一判斷擋片21并產生碰撞,觸碰信號傳感器檢測到碰撞,將信號傳送到判定單元,判定單元記錄該物料進入擋片檢測單元2的時間。
物料繼續(xù)運行至第二判斷擋片22時,若產生碰撞,則觸碰信號傳感器檢測到碰撞,并將信號傳送到判定單元,判定單元向生產線運行停機程序和顯示模塊發(fā)送停機信號,滑道停止運行,顯示模塊顯示“產品超出誤差上限,殘次品位于第二擋片前”。待生產人員取走殘次品并排除故障后可恢復運行。
若通過第二判斷擋片22時,不產生產生碰撞,則滑道繼續(xù)運行至第三判斷擋片23。若在滑道繼續(xù)運行至第三判斷擋片23時,判定單元未在指定的時間內收到觸碰信號傳感器發(fā)送的碰撞信號,則向生產線運行停機程序 和顯示模塊發(fā)送停機信號,滑道停止運行,顯示模塊顯示“產品超出誤差下限,殘次品位于第三擋片后”。待生產人員取走殘次品并排除故障后可恢復運行。
若在滑道繼續(xù)運行至第三判斷擋片23時,若在指定時間內產生碰撞,則觸碰信號傳感器檢測到碰撞,并將信號傳送到判定單元,判定單元向顯示模塊發(fā)送產品完成信號,顯示模塊計數(shù)器顯示完成總數(shù)量+1。
以上已對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造的較佳實施例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造并不限于所述的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造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種種的等同的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