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功能線切割夾具。
背景技術:
隨著精密模具制造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線切割加工方法中,當遇到工件需擺斜度進行傾斜定位加工時,只能調擺機器頭部的斜度,需多次校表,如此重復多次,耗時較長,且精度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線切割夾具,旨在解決現有技術的工件擺斜度加工時需多次校表、耗時較長及精度不高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多功能線切割夾具,用于需傾斜定位的加工工件的加工,其包括底座、與所述底座轉動連接的工件夾持座,所述工件夾持座上具有容置所述加工工件的容置槽,還包括滑動連接于所述容置槽內且用于將所述加工工件定位夾緊于所述容置槽內的滑塊及與所述滑塊連接且用于將所述滑塊鎖緊的絲桿組件,所述絲桿組件包括與所述滑塊固定連接的絲桿、與所述絲桿螺紋連接的連接塊,所述連接塊與所述工件夾持座固定連接;所述工件夾持座與所述底座之間設置有使所述工件夾持座和所述底座之間形成夾角的標準墊塊。
具體地,還包括轉軸,所述轉軸與所述底座轉動連接,所述工件夾持座與所述轉軸固定連接。
具體地,還包括設于所述工件夾持座與所述標準墊塊之間的中間鑲件,所述中間鑲件與所述工件夾持座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的頂部的相對兩端分別設置有一轉軸套,所述轉軸的兩端與該兩所述轉軸套分別轉動連接,所述工件夾持座與所述轉軸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的頂部設置有供所述轉軸容置的第一弧形槽,所述工件夾持座的底部設置有供所述轉軸容置的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和所述第二弧形槽相向設置。
具體地,還包括定位銷,所述工件夾持座的一端的端面上具有呈弧形排列的多個定位孔,所述底座頂部的端部固定連接有標度塊,所述標度塊與所述工件夾持座的定位孔相向設置,且所述標度塊上設置有多個定位銷孔,所述定位銷依次穿設于所述標度塊上的定位銷孔及所述工件夾持座上的定位孔以對所述工件夾持座進行傾斜定位。
進一步地,所述轉軸上設置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嵌設于所述工件夾持座的底部。
進一步地,所述中間鑲件上凸設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嵌設于所述工件夾持座的底部。
具體地,所述標準墊塊嵌設于所述底座上。
具體地,所述工件夾持座的容置槽的底部具有導軌,所述滑塊與該所述導軌滑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線切割夾具,其通過設置與底座轉動連接的工件夾持座,并設置絲桿組件與設于工件夾持座上的滑塊連接以在滑塊將加工工件夾緊定位之后進行鎖緊,并于工件夾持座與底座之間設置標準墊塊以使工件夾持座相對底座傾斜,從而實現了對工件夾持座上的加工工件進行傾斜定位,且在針對不同的傾斜斜度要求時,只需更換相應的標準墊塊即可,其裝夾操作簡單,通用性強,且無需進行多次校表,省時省力,且標準墊塊的設置也使得其定位精度較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線切割夾具的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線切割夾具的分解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線切割夾具的俯視示意圖;
圖4是圖3的A-A向側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標準墊塊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或“設置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當一個元件被稱為“連接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
還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語,僅是互為相對概念或是以產品的正常使用狀態為參考的,而不應該認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圖1至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多功能線切割夾具,用于需傾斜定位的加工工件的加工,其包括底座1、與底座1轉動連接的工件夾持座2,這樣,工件夾持座2可相對底座1進行轉動,工件夾持座2上具有容置槽21,以用于放置加工工件,還包括滑動連接于容置槽21內且用于將加工工件定位夾緊于容置槽21內的滑塊3及與滑塊3連接且用于將滑塊3鎖緊的絲桿組件4,絲桿組件4包括與滑塊3固定連接的絲桿41、與絲桿41螺紋連接的連接塊42,連接塊42與工件夾持座2固定連接,從而絲桿41轉動時,連接塊42固定,絲桿41驅使滑塊3滑行,即當加工工件放置于工件夾持座2上的容置槽21內時,通過轉動絲桿41以驅使與絲桿41固定連接的滑塊3在容置槽 21內滑行,繼而靠近加工工件并將加工工件夾緊于容置槽21的側壁與滑塊3之間,從而加工工件即被定位。
進一步地,工件夾持座2與底座1之間設置有使工件夾持座2和底座1之間形成夾角的標準墊塊5,標準墊塊5墊設于工件夾持座2與底座1之間,可使工件夾持座2與底座1之間形成一定的夾角,即使工件夾持座2相對底座1傾斜,也即使定位于工件夾持座2上的加工工件相對底座1傾斜,從而實現了加工工件的傾斜定位。如圖5所示,在實際使用時,當需要進行不同斜度的傾斜定位時,只需更換相應的標準墊塊5即可,各標準墊塊5所定位的角度可標注于該標準墊塊5上,以方便工作人員選取。本實用新型中,其通過設置與底座1轉動連接的工件夾持座2,并設置絲桿組件4與設于工件夾持座2上的滑塊3連接以在滑塊3將加工工件夾緊定位之后進行鎖緊,并于工件夾持座2與底座1之間設置標準墊塊5以使工件夾持座2相對底座1傾斜,從而實現了對工件夾持座2上的加工工件進行傾斜定位,且在針對不同的傾斜斜度要求時,只需更換相應的標準墊塊5即可,其裝夾操作簡單,通用性強,且無需進行多次校表,省時省力,且標準墊塊5的設置也使得其定位精度較高。
作為一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線切割夾具還包括與底座1轉動連接的轉軸61,該轉軸61與工件夾持座2固定連接,從而即可實現工件夾持座2與底座1的轉動連接。
進一步地,可于底座1的頂部的相對兩端分別設置一轉軸套62,且轉軸套62與底座1為固定連接,轉軸61的兩端與該兩轉軸套62分別轉動連接,從而轉軸61與底座1之間可形成轉動連接,而工件夾持座2與轉軸61固定連接,從而工件夾持座2與底座1之間即可實現轉動連接。
作為一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線切割夾具還包括設于工件夾持座2與標準墊塊5之間的中間鑲件7,該中間鑲件7與工件夾持座2固定連接。具體地,中間鑲件7可為圓柱形,這樣,其可以圓弧面與標準墊塊5相抵持接觸,從而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對標準墊塊5造成磨損。
作為一具體實施方式,底座1的頂部設置有供轉軸61(或轉軸套62)容置的第一弧形槽11,工件夾持座2的底部設置有供轉軸61容置的第二弧形槽22,第一弧形槽11和第二弧形槽22相向設置。即在底座1和工件夾持座2的接合面處分別設置第一弧形槽11和第二弧形槽22以將轉軸61包裹,從而即可使得轉軸61同時與底座1和工件夾持座2保持連接關系。
作為一具體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線切割夾具還包括定位銷9,工件夾持座2的一端的端面上具有多個呈弧形排列的定位孔23,底座1頂部的端部固定連接有標度塊8,標度塊8與工件夾持座2的定位孔23相向設置,且標度塊8上設置有多個定位銷孔81,所述的定位銷9依次穿設于標度塊8上的定位銷孔81及工件夾持座2上的定位孔23中,這樣,當工件夾持座2的傾斜斜度確定好后,只需將定位銷9插入定位銷孔81和定位孔23中,即可對工件夾持座2進行傾斜定位,即對加工工件的傾斜斜度進行定位。作為一較佳實施方式,可于標度塊8上的各定位銷孔81的旁邊標注出其對工件夾持座2進行傾斜定位時的相應傾斜角度,從而可方便操作人員查看。
作為一具體實施方式,轉軸61上設置有第一凸起部611,第一凸起部611嵌設于工件夾持座2的底部,更具體地,第一凸起部611嵌設于工件夾持座2的第二弧形槽22內,從而即可使得轉軸61與工件夾持座2固定連接。
作為一具體實施方式,中間鑲件7上凸設有第二凸起部71,該第二凸起部71嵌設于工件夾持座2的底部。因本實施例中的中間鑲件7為圓柱形結構,相應地,可于工件夾持座2的底部開設第三弧形槽24以容置中間鑲件7,而第二凸起部71則嵌設于該第三弧形槽24內,以使中間鑲件7與工件夾持座2固定連接。
作為一具體實施方式,標準墊塊5可以嵌設的方式定位連接于底座1上。可于各標準墊塊5的底部均設置相同大小的定位突出部51,于底座1的頂部設置相應的定位凹槽13,這樣各標準墊塊5均可安置于該定位凹槽13內。
作為一具體實施方式,工件夾持座2的容置槽21的底部具有導軌211,滑 塊3與該導軌211滑動連接,從而即可實現滑塊3與工件夾持座2的容置槽21的滑動連接,對加工工件進行夾緊定位。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或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