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熱壓頭裝置,特別涉及可調節加熱頭端部與底部定位面平行度的熱壓頭裝置。
背景技術:
原有的熱壓頭裝置在多個零件組裝緊固后,進行檢測其端部與底部的平行度超差就一大半(標準為:小于0.03毫米)雖然設計過程中對每個相關零件的形位公差已要求很嚴,但最終組裝后的累積誤差還是會超差,通過零件的調換其合格率還是很低并耗時又多。
參加圖1所示,現有熱壓頭裝置包括上熱壓頭100和下熱壓頭200,上熱壓頭100包括上加熱頭110以及上加熱組件120,上加熱組件120包括一隔熱塊121;下熱壓頭200包括下加熱頭210、下加熱組件220、導向軸230以及低摩擦單作用氣缸240,下加熱組件220包括隔熱塊221以及與導向軸230連接的連接板222,下加熱頭210通過隔熱塊221和已與導向軸230連接成一體的連接板222通過三只M2緊固螺釘250固定在一起;普通熱壓頭裝置在多個零件組合而成后二端平行度很難得到保證(平行度精度要求小于0.03mm)而分別提高各零件精度的可能性也不可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面、且可調節加熱頭端部與底部定位面平行度的熱壓頭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可調節加熱頭端部與底部定位面平行度的熱壓頭裝置,包括上熱壓頭和下熱壓頭;
所述上熱壓頭包括上加熱頭以及上加熱組件,所述上加熱組件包括一隔熱塊,所述隔熱塊上設有一上隔板,所述隔熱塊和上隔板上均設有M3螺孔,調 節螺釘穿過M3螺孔將上加熱頭安裝在上加熱組件上;
所述下熱壓頭包括下加熱頭、下加熱組件、導向軸以及動力裝置,所述下加熱組件包括隔熱塊以及與導向軸連接的連接板,所述下加熱頭通過隔熱塊和已與導向軸連接成一體的連接板通過三只M2緊固螺釘固定在一起;所述連接板的下方設有一下隔板,所述連接板和下隔板上均設有M3螺孔,調節螺釘穿過M3螺孔將下隔板與連接板連接在一起。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隔熱塊、上隔板上沿圓周方向均布有三個M3螺孔。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連接板、下隔板上沿圓周方向均布有三個M3螺孔。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動力裝置為低摩擦單作用氣缸。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通過調節螺釘即可調節上、下加熱頭端部與底部定位面平行度,提高了工作的精度,減少了誤差;單件檢測一旦有超差只需微量調節某一個調節螺釘直至符合誤差要求即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現有熱壓頭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熱壓頭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數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應部件名稱:
100、上熱壓頭 110、上加熱頭 120、上加熱組件 121、隔熱塊 122、上隔板 200、下熱壓頭 210、下加熱頭 220、下加熱組件 221、隔熱塊 222、連接板 223、下隔板 230、導向軸 240、低摩擦單作用氣缸 250、緊固螺釘 300、調節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參見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可調節加熱頭端部與底部定位面平行度的熱壓頭裝置,包括上熱壓頭100和下熱壓頭200;上熱壓頭100包括上加熱頭110以及上加熱組件120,上加熱組件120包括一隔熱塊121,隔熱塊121上設有一上隔板122,隔熱塊121、上隔板122上沿圓周方向均布有三個M3螺孔,調節螺釘300穿過M3螺孔將上加熱頭安裝在上加熱組件上;下熱壓頭200包括下加熱頭210、下加熱組件220、導向軸230以及動力裝置,動力裝置為低摩擦單作用氣缸240,下加熱組件220包括隔熱塊221以及與導向軸230連接的連接板222,下加熱頭210通過隔熱塊221和已與導向軸230連接成一體的連接板222通過三只M2緊固螺釘250固定在一起;連接板222的下方設有一下隔板223,連接板222、下隔板223上沿圓周方向均布有三個M3螺孔,調節螺釘300穿過M3螺孔將下隔板223與連接板222連接在一起。
工作時,根據實際平行度誤差微量調整調節螺釘即可使其達到要求值,利用三點式調節固定是最為簡單可靠的。
由于壓縮空氣的作用低摩擦單作用氣缸帶動活塞桿向上伸出,同時帶動下加熱頭向上緊貼上熱壓頭,此時上、下熱壓頭必須都能達到平行度要求,單件檢測一旦有超差只需微量調節某一調節螺釘300直至符合誤差要求即可,本實用新型能達到小于0.03毫米的平行度誤差要求,提高了成品的質量精度,提高了裝配檢測效力。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