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物料運輸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連續沖壓生產線。
背景技術:
沖壓模具是沖壓生產中比不可少的工藝裝備,是技術密集型產品。沖壓件的質量、生產效率以及生產成本等,與模具設計和制造有直接關系,模具設計與制造技術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產品制造水平高度的重要標志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產品的質量、效益和新產品的開發能力。
而連續沖壓模具是沖壓模具的一種發展形式,其通過機械化傳動的方式,將需要多工位沖壓的過程中,通過機械手傳動的方式將模具物料依次傳遞至不同的沖壓工位上,減少了人工的搬運。
現有技術中,公告號為“CN 204338662 U”的使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產品的自動沖壓生產線,其包括上料部分,從該專利的附圖9、附圖10中可以看出,該種傳動機構通過機械手的方式將沖裁好的物料搬運至沖壓臺上,但是該種傳動方式需要單獨在進料口位置單獨設置一機械手,其成本過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減少沖壓生產線成本的連續沖壓生產線。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連續沖壓生產線,包括傳輸連續板材的上料裝置和將連續板材沖壓成單獨板材的沖壓裝置,所述沖壓裝置向上料裝置方向延伸有支撐連續板材的支撐部。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板材不通過單片傳輸的方式進行上料,而通過在生產線的進入端直接將連續板材沖壓成單獨板材,由于連續板材是一張很長的板材,通過支撐部可以直接將板材支撐在沖壓裝置上,防止連續板材在上料裝置推動的過程中,連續板材從沖壓裝置上掉落的問題,沖壓裝置將連續板材沖裁成單獨的板材,在后續加工過程中,通過上料裝置的傳輸,不斷將板材輸送至沖壓裝置上,無需機械手的方式即可實現上料,其具有兩個優點,其一、無需設置有機械手,減少了設備的成本,同時空出了設置機械手的空間,使得生產線的占用空間更少;其二、無需在生產線外對連續板材進行加工,將連續板材的加工轉移至生產線內進行,無需對生產原材料進行預加工,更加節省生產時間。
作為優選,所述沖壓裝置包括下模,所述下模在連續板材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與連續板材的左右側壁抵接的限位柱。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限位柱起到了限制連續板材左右移動的問題,避免在沖壓裝置沖壓的過程中,造成連續板材的尺寸精度發生問題,同時也是防止連續板材卡在限位柱之間,使得連續板材的進給和加工更加平穩。
作為優選,所述支撐部包括與下模連接的支撐板,所述支撐板在連續板材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與連續板材的左右側壁抵接的限位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支撐板起到了對上料裝置與沖壓裝置之間連續板材起到了支撐的作用,防止連續板材向下彎曲,避免沖壓精度發生問題,同時支撐板延長了沖壓裝置的與連續板材接觸的表面,使得連續板材與沖壓裝置的接觸面積更大,避免連續板材在上料裝置的輸送過程中,由于與沖壓裝置之間的接觸面和支撐力過小,所以導致連續板材向下彎曲掉落,導致傳輸時發生問題。
作為優選,所述上料裝置包括壓緊裝置和運輸連續板材的傳送帶,所述壓緊裝置內設置有與連續板材抵接的滾輪,所述滾輪上連接有驅動滾輪轉動從而推動連續板材向沖壓裝置移動的驅動部。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連續板材較長,所以傳送帶起到了將連續板材向前推動的作用,但是因為板材的重量較輕和板材的表面較為光滑,所以板材在傳送帶上可能導致打滑的問題,通過設置有壓緊裝置,提高了連續板材對傳送帶之間的壓力,使得兩者之間的摩擦力更大,避免板材的打滑,同時為了避免連續板材無法向沖壓裝置內推動的問題,在壓緊裝置內設置有滾輪和驅動部,通過滾輪與連續板材之間的抵接作用,當驅動部驅動滾輪轉動時,將連續板材向沖壓裝置移動。
作為優選,所述壓緊裝置內設置有朝向傳送帶設置的吸風孔,所述吸風孔連通有負壓源。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板材在移動過程中,特別是在傳動帶上的移動過程中,空氣和傳送帶上的雜質會粘附在板材的表面,通過設置有吸風孔,通過吸風孔和負壓源之間的配合作用,將產品表面的雜質吸除,起到了凈化板材的作用。
作為優選,所述壓緊裝置內設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連通導管,所述導管連通有清洗水箱,所述水箱內設置有負壓泵。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因為雜質會在連續板材的表面時間過長,導致雜質在連續板材的表面難以取出,通過出水口將清洗液噴射至產品表面,從而將雜質稀釋,方便后續的進一步加工,將雜質去除。
作為優選,所述壓緊裝置沿連續板材的移動方向設置有擦除連續板材表面污漬的清理部。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清理部為具有擦拭效果的布體,通過布體將吹風孔吹離或者連續板材表面混合有雜質的清洗液去除,使得產品表面粘附的雜質去除。
作為優選,所述壓緊裝置上連接有調節壓緊裝置高度的調節裝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有調節裝置,具有三個效果,其一為通過調整壓緊裝置的高度,從而適應于不同厚度的連續板體,設備的適用性更強;其二為通過調整壓緊裝置的高度,從而使壓緊裝置與工作面之間的間隙小于板材的厚度,提高壓緊效果,避免板材移動;其三為通過調整裝置調節壓緊裝置對連續板材之間的壓力,從而使得彎曲的板材發生與彎曲方向相反的彎曲,使得板材校直。
作為優選,所述調節裝置包括氣缸,所述氣缸固定在傳送帶的兩側,所述氣缸的活塞桿與壓緊裝置固定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壓緊裝置的升降通過氣缸實現,氣缸的壓緊力可調,從而避免過度下壓,導致板材發生嚴重變形的問題。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無需設置有機械手,減少了設備的成本,同時空出了設置機械手的空間,使得生產線的占用空間更少;
2、無需在生產線外對連續板材進行加工,將連續板材的加工轉移至生產線內進行,無需對生產原材料進行預加工,更加節省生產時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2是圖1所示A部放大示意圖;
圖3是壓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上料裝置;11、傳送帶;12、壓緊裝置;13、滾輪;14、驅動部;15、吸風孔;16、負壓源;17、出水口;18、清洗水箱;19、導管;191、負壓泵;2、沖壓裝置;21、支撐部;22、下模;23、限位柱;24、支撐板;25、限位塊;3、清理部;31、調節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連續沖壓生產線,在其板材輸入位置設置有傳輸連續板材的傳送帶11的上料裝置1,上料裝置1包括傳送帶11,傳送帶11包括機架、輥子和電機,輥子在機架的長度方向上均勻分布,同時通過電機的主軸與輥子的端部固定連接,從而驅動輥子進行轉動,從而實現將連續的板材向前運送。
如圖1和圖2所示,在生產線上,上料裝置1的后方設置有沖壓裝置2,在傳送帶11靠近沖壓裝置2的位置上設置有壓緊裝置12,壓緊裝置12包括一固定塊,固定塊的底部粉筆均勻分布有吸氣孔和出水口17,吸氣孔通過設置有固定塊上的氣管連通有負壓源16,出水口17上設置在固定塊上的導管19,與清洗水箱18連通,清洗水箱18內設置有清洗液,同時在清洗水箱18內設置有負壓泵191,從而將清洗箱內的清洗液通過導管19傳輸至出水口17上,對產品進行清理。
如圖1所示,在固定塊后方設置有擦除連續板材表面污漬的清理部3,清理部3為海綿或者布體等等具有擦除作用的物品,從而將固定塊表面的臟污擦除。
如圖3所示,在固定塊內還設置有與連續板材抵接的滾輪13,滾輪13上連接有驅動滾輪13轉動從而推動連續板材向沖壓裝置2移動的驅動部14,驅動部14為電機,通過電機的主軸與滾輪13連接,從而驅動滾輪13的轉動。
如圖3所示,同時在傳送帶11機架的兩側分別設置有氣缸,氣缸的殼體與傳送帶11機架連接,氣缸的活塞桿與固定塊連接,從而氣缸升降后,固定塊會發生升降,氣缸位移一種調節裝置31,起到了調節壓緊裝置12高度的作用。
如圖2所示,同時沖壓裝置2包括下模22,下模22在連續板材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與連續板材的左右側壁抵接的限位柱23,同時沖壓裝置2向上料裝置1方向延伸有支撐連續板材的支撐部21,支撐部21包括與下模22連接的支撐板24,支撐板24在連續板材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有與連續板材的左右側壁抵接的限位塊25,限位塊25也同時起到了限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