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生產人造石的壓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產人造石的壓機,機體支臂前端設壓板座,壓板座上水平設壓板A,搖臂前部通過主軸與機體支臂鉸接,壓板軸上端通過前軸與搖臂鉸接,壓板軸下端水平設壓板B,壓板B、壓板A相配合,機體支臂下側后部水平開設滑道A,搖臂后部水平開設滑道B,滑道A、滑道B內分別滑動設滑塊A、滑塊B,主油缸上、下兩端分別與滑塊A、滑塊B鉸接,主油缸為雙向液壓缸,副油缸A一端與滑塊A連接,副油缸A另一端與搖臂鉸接,副油缸B一端與滑塊B連接,副油缸B另一端與機體支臂鉸接。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通過副油缸A、副油缸B分別對滑塊A、滑塊B移動,來調節搖臂與機體支臂所形成的杠桿的力矩,從而能夠適應不同壓力負荷的需要。
【專利說明】
一種生產人造石的壓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機,尤其涉及一種生產人造石的壓機。
【背景技術】
[0002]人造石在生產過程中需要經過壓機的一定壓力后才能夠成型,而不同質量標準的人造石需要不同噸位的壓機壓制而成;申請號為96248768.6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臥式油壓鍛壓機,通過利用杠桿原理增大鍛壓錘頭的壓力,該技術方案只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使用小噸位液壓缸提供較大壓力的問題,使用范圍有限。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生產人造石的壓機,解決了大噸位液壓缸耗能大,利用杠桿原理使用小噸位液壓缸使用范圍有限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提出的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種生產人造石的壓機,機體支臂I前端設置壓板座2,壓板座2上水平設置壓板A3,搖臂4前部通過主軸5與機體支臂I鉸接,壓板軸6上端通過前軸7與搖臂4鉸接,壓板軸6下端水平設置壓板B8,且壓板B8與壓板A3上下配合,機體支臂I下側后部水平開設滑道A9,搖臂4后部水平開設滑道B10,滑道A9、滑道BlO內分別滑動設置滑塊All、滑塊B12,主油缸13上、下兩端分別與滑塊All、滑塊B12鉸接,且所述主油缸13為雙向液壓缸,副油缸A14—端與滑塊All連接,副油缸A14另一端與搖臂4鉸接,副油缸B15—端與滑塊B12連接,副油缸B15另一端與機體支臂I鉸接。
[0006]所述的機體支臂I前端還豎直開設滑道C16,且壓板B8在滑道C16內滑動,確保壓板B沿豎直方向移動。
[0007]所述的副油缸A14、副油缸B15均為雙向液壓缸,方便使主油缸前后位移進而調節力矩。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過副油缸A、副油缸B分別對滑塊A、滑塊B的移動,來調節搖臂與機體支臂所形成的杠桿的力矩,從而能夠適應不同壓力負荷的需要,使用范圍更廣。2、機體支臂前端還豎直開設滑道C,且壓板B在滑道C內滑動,確保壓板B沿豎直方向移動。3、副油缸A、副油缸B均為雙向液壓缸,方便使主油缸前后位移進而調節力矩。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其中,1-機體支臂、2-壓板座、3-壓板A、4-搖臂、5-主軸、6-壓板軸、7-前軸、8-壓板
B、9-滑道A、10-滑道B、11-滑塊A、12-滑塊B、13-主油缸、14-副油缸A、15-副油缸B、16-滑道C。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0012]參照圖1,本【具體實施方式】所述的一種生產人造石的壓機,機體支臂I前端設置壓板座2,壓板座2上水平設置壓板A3,搖臂4前部通過主軸5與機體支臂I鉸接,壓板軸6上端通過前軸7與搖臂4鉸接,壓板軸6下端水平設置壓板B8,且壓板B8與壓板A3上下配合,機體支臂I下側后部水平開設滑道A9,搖臂4后部水平開設滑道B10,滑道A9、滑道BlO內分別滑動設置滑塊All、滑塊B12,主油缸13上、下兩端分別與滑塊All、滑塊B12鉸接,且所述主油缸13為雙向液壓缸,副油缸A14—端與滑塊Al I連接,副油缸A14另一端與搖臂4鉸接,副油缸B15—端與滑塊BI 2連接,副油缸BI 5另一端與機體支臂I鉸接。
[0013]所述的機體支臂I前端還豎直開設滑道C16,且壓板B8在滑道C16內滑動,確保壓板B沿豎直方向移動。
[0014]所述的副油缸A14、副油缸B15均為雙向液壓缸,方便使主油缸前后位移進而調節力矩。
[0015]本【具體實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過副油缸A、副油缸B分別對滑塊A、滑塊B的移動,來調節搖臂與機體支臂所形成的杠桿的力矩,從而能夠適應不同壓力負荷的需要,使用范圍更廣。2、機體支臂前端還豎直開設滑道C,且壓板B在滑道C內滑動,確保壓板B沿豎直方向移動。3、副油缸A、副油缸B均為雙向液壓缸,方便使主油缸前后位移進而調節力矩。
[0016]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凡是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相似結構及變化,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生產人造石的壓機,其特征在于:機體支臂(I)前端設置壓板座(2),壓板座(2)上水平設置壓板A(3),搖臂(4)前部通過主軸(5)與機體支臂(I)鉸接,壓板軸(6)上端通過前軸(7)與搖臂(4)鉸接,壓板軸(6)下端水平設置壓板B(8),且壓板B(S)與壓板A(3)上下配合,機體支臂(I)下側后部水平開設滑道A(9),搖臂(4)后部水平開設滑道B(1),滑道A(9)、滑道B(1)內分別滑動設置滑塊A(ll)、滑塊B(12),主油缸(13)上、下兩端分別與滑塊A(11)、滑塊B(12)鉸接,且所述主油缸(13)為雙向液壓缸,副油缸A( 14)一端與滑塊A( 11)連接,副油缸A( 14)另一端與搖臂(4)鉸接,副油缸B( 15)—端與滑塊B( 12)連接,副油缸B( 15)另一端與機體支臂(I)鉸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產人造石的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機體支臂(I)前端還豎直開設滑道C( 16),且壓板B(S)在滑道C( 16)內滑動。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產人造石的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油缸A(14)、副油缸B(15)均為雙向液壓缸。
【文檔編號】B30B1/08GK205705413SQ201620592769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7日
【發明人】付合順, 伊志森, 馬井雨, 付云現, 付詠志
【申請人】山東康潔利人造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