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冶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錐頭對中系統。
背景技術:
箔軋機或者合卷機的開卷機需要有對中系統使料卷和主機中心線對齊,而目前的開卷機大多采用雙錐頭式對中系統,兩側錐頭都以油缸推動,而在對中的過程中,由于油缸受液壓系統傳動精度的影響,往往不能精確定位到傳感器所指示的位置,于是會出現在傳感器所指示位置兩側不停擺動的現象。同時,在夾緊之后,由于液壓系統不同程度會出現壓降,從而造成兩側錐頭箱在生產過程中夾不緊,或者料卷位置跑偏的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雙錐頭對中系統。
本實用新型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雙錐頭對中系統,所述的雙錐頭對中系統包括有設置在料卷左右兩側的左側機座、右側機座;所述的右側機座上具有用以右錐頭箱左右移動的導軌Ⅱ,對應所述的右錐頭箱設置有用以驅動其左右移動、夾緊所述料卷的液壓油缸,所述的液壓油缸固定在右側機座上;所述的左側機座上具有用以左錐頭箱左右移動的導軌Ⅰ,對應所述的左錐頭箱設置有用以驅動其左右移動、夾緊并定位所述料卷的螺旋升降機,所述螺旋升降機固定在左側機座上;所述螺旋升降機的輸出端通過絲桿和左錐頭箱連接,輸入端與電機連接,構成在電機的作用下由所述的螺旋升降機驅動左錐頭箱左右移動、定位并夾緊料卷的結構;所述的左側機座上安裝有用以檢測機列中心線與料卷左側端面之間距離的傳感器Ⅰ;所述的右側機座上安裝有用以檢測機列中心線與料卷右側端面之間距離的傳感器Ⅱ。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雙錐頭對中系統,螺旋升降機作為執行機構,定位精度更高,由電機來控制螺旋升降機的運動,電機的控制精度比液壓油缸更加精確;而右側液壓油缸則只負責夾緊料卷,不再起定位作用,相應的,液壓系統也可以大大簡化;并且螺旋升降機具有的自鎖功能也避免了由于液壓系統的壓降而產生的生產過程中料卷夾不緊,料卷位置跑偏的現象,從而減小了設備故障率,提高了生產效率和成品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中:1、螺旋升降機,2、左錐頭箱,3、左側機座,4、導軌Ⅰ,5、傳感器Ⅰ,6、料卷,7、傳感器Ⅱ,8、導軌Ⅱ,9、右側機座,10、右錐頭箱,11、液壓油缸,12、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加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一種雙錐頭對中系統,所述的雙錐頭對中系統包括有設置在料卷左右兩側的左側機座3、右側機座9;所述的右側機座9上具有用以右錐頭箱左右移動的導軌Ⅱ8,對應所述的右錐頭箱10設置有用以驅動其左右移動、夾緊所述料卷的液壓油缸11,所述的液壓油缸11固定在右側機座9上;所述的左側機座3上具有用以左錐頭箱左右移動的導軌Ⅰ4,對應所述的左錐頭箱2設置有用以驅動其左右移動、夾緊并定位所述料卷的螺旋升降機1,所述螺旋升降機1固定在左側機座3上;所述螺旋升降機1的輸出端通過絲桿和左錐頭箱2連接,輸入端與電機12連接,構成在電機的作用下由所述的螺旋升降機驅動左錐頭箱左右移動、定位并夾緊料卷的結構;所述的左側機座3上安裝有用以檢測機列中心線與料卷左側端面距離的傳感器Ⅰ5;所述的右側機座9上安裝有用以檢測機列中心線與料卷右側端面距離的傳感器Ⅱ7。傳感器Ⅰ5、傳感器Ⅱ7用以保證料卷左右兩側端面和機列中心線的距離一致。
當料卷需要夾緊時,螺旋升降機1由電機12驅動,帶動左錐頭箱2向右移動,同時液壓油缸8由液壓系統驅動,帶動右錐頭箱10向左側移動,從而夾緊料卷6;在需要對中時,兩側傳感器Ⅰ5、傳感器Ⅱ7分別測量出料卷端面距離傳感器的距離,并將數據傳至PLC,由PLC算出料卷需要向左側或向右側移動的距離,如果需要向左側移動,則螺旋升降機在電機的驅動下帶動左側錐頭箱向左側移動,同時油缸則在液壓系統的驅動下帶動錐頭箱向左移動,從而帶動料卷向左移動。若需要向右移動,則與之好相反。在本實用新型中,要保證螺旋升降機的推力比油缸推力大;在定位正確,停止移動后,螺旋升降機憑自身的自鎖功能,定位在原位置,而油缸則一直由液壓系統驅動向左側推,由于螺旋升降機的推力比油缸大,所以油缸無法將料卷推離正確對中位置,并保證料卷可以一直處于夾緊狀態,而不會產生生產過程中,料卷夾不緊,或者料卷位置偏移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