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鋁合金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鋁合金擠壓模具。
背景技術:
鋁合金擠壓模具在使用過程中,經常會由于承受較大的壓力或者橋的支撐強度不夠,而產生裂橋。生產中,對于出現裂橋的鋁合金擠壓模具一般采用焊接裂縫的修補方法,即通過在模具裂縫周圍銑槽、堆焊來修復模具。這種方法雖然能夠修復裂縫缺陷,但是模具的強度大大降低,無法恢復到模具完好時的強度,因而對模具的使用壽命和效果都造成極大的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上面描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解決以上問題中的任何一個的鋁合金擠壓模具。具體地,本實用新型提供能夠在修復分流橋裂縫的同時,保證模具強度、減少模具受壓的修復后的鋁合金擠壓模具。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修復后的鋁合金擠壓模具,所述鋁合金擠壓模具包括分流橋、堆焊層和支撐板,其中,所述分流橋的裂紋處設置有凹槽,所述堆焊層設置在所述凹槽內,所述支撐板固定設置在所述分流橋的側面。
其中,所述分流橋入料口端面設置有沉橋,所述沉橋的表面設置有減壓角。
其中,所述沉橋為錐形結構。
其中,所述沉橋的錐底的深度為10mm~40mm。
其中,所述減壓角為10°~25°。
其中,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分流橋的厚度。
其中,所述支撐板的寬度比所述分流橋的寬度小1mm~3mm,所述支撐板的厚度為3mm~15mm。
其中,所述支撐板的材質為H13鋼。
其中,所述堆焊層的材質為J506電焊條。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修復后的鋁合金擠壓模具,通過在分流橋的側面增設支撐板,可以有效確保分流橋的支撐強度;通過在分流橋的入料口端面設置錐形沉橋,并設置減壓角,可以有效改善金屬流動,進一步減少橋位受力。該修復后的鋁合金擠壓模具,不僅橋位穩固、模具的使用壽命得以延長,而且其擠壓工藝穩定,型材成型度好。
參照附圖來閱讀對于示例性實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特性特征和優點將變得清晰。
附圖說明
并入到說明書中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的附圖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且與描述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這些附圖中,類似的附圖標記用于表示類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修復后的鋁合金擠壓模具設置支撐板之前的分流橋側視圖;
圖2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修復后的鋁合金擠壓模具的分流橋俯視圖;
圖3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修復后的鋁合金擠壓模具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組合。
本實用新型的基本思想是,通過在裂橋處加設支撐板,并進行同步焊接,可以在修復裂縫缺陷的同時,確保橋位的支撐強度;并通過實施沉橋并設置減壓角,來改善金屬流動,減少橋位受力。
下面結合附圖,對根據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修復后的鋁合金擠壓模具進行詳細描述。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修復后的鋁合金擠壓模具,圖1示出了該修復后的鋁合金擠壓模具設置支撐板之前的分流橋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示出了該鋁合金擠壓模具分流橋的俯視圖,圖3示出了該鋁合金擠壓模具的剖視圖。參照附圖所示,該鋁合金擠壓模具100包括分流橋11、堆焊層12和支撐板13,其中,分流橋11的裂紋處設置有凹槽110,堆焊層12設置在分流橋11的凹槽110內,用以修復分流橋11的裂縫;支撐板13固定設置在分流橋11的側面,且覆蓋堆焊層12,用以加固分流橋11的支撐強度。
具體地,在模具的分流橋11的入料口端面設置有沉橋111,并且沉橋111的表面設置有減壓角(圖中未示出),可以有效改善金屬的流動,減少橋位的受力。經過發明人多次試驗證明,沉橋111為錐形結構時,對于金屬流動的改善效果最佳。
具體地,實施沉橋111時,可以采用銑床進行加工。通常情況下,沉橋111的深度為10mm~40mm,例如,可以設置為30mm。對于橋位較厚的大型模具,沉橋的深度可以更深,例如45mm等。減壓角的加工的方式可以選用電火花加工方法,減壓角通常選擇為10°~25°即可。示例性地,減壓角可以為15°。
需要指出的是,凹槽110的深度大于等于裂縫的深度,且小于分流橋11的厚度,以防修復后的鋁合金擠壓模具100的分流橋11的深處仍然有裂紋的存在,從而影響模具的使用壽命。
為了保證該鋁合金擠壓模具100分流橋11的支撐強度,在利用堆焊層12彌補裂縫后,還對分流橋11的側面進行削薄,并在分流橋11的兩側面加蓋支撐板13,并進行焊接加固。具體地,為了同時確保分流橋11的支撐強度和金屬流量的均衡性,支撐板13的寬度應該小于分流橋11的寬度,可以設置為比分流橋11的寬度小1mm~3mm;支撐板13的厚度與分流橋11側面削薄的厚度相等,通常情況下為3mm~15mm。示例性地,可以選用10mm厚的材質,并且支撐板13的寬度可以設置為比分流橋11的寬度小2mm。
具體地,為了保證分流橋11的支撐強度,支撐板13需要選擇具有高強度的材料,例如,支撐板13的材質可以為H13鋼。將支撐板13焊接加固后,需要對焊接處修整至表面平整光滑,使得焊接處與分流橋11之間過渡自然,以確保該鋁合金擠壓模具100在使用過程中,金屬流動順暢,保證擠壓工藝的穩定性。
為了進一步地確保修復后的模具的強度,需要對焊接修整完的模具進行淬火處理,以加強修復后的橋位的強度、硬度、疲勞強度和韌性等參數,提高模具的使用壽命。
需要指出的是,堆焊層12也是影響分流橋11支撐強度的一大因素。例如,堆焊層12的材質可以選擇J506電焊條。
上面描述的內容可以單獨地或者以各種方式組合起來實施,而這些變型方式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僅僅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