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曲線鋸,更具體地說,它涉及曲線鋸中的平衡塊。
背景技術:
曲線鋸主要用于切割金屬和有色金屬。曲線鋸不受加工資料的大小限制,加工起來相對比較方便。為了減小工作時對電動曲線鋸的曲柄軸承座的沖擊,有的曲線鋸內設有平衡塊。平衡塊由連接在減速器上的大齒輪上的偏心圓柱體即曲柄帶動。平衡塊的運動方向與曲柄滑塊機構的運動方向相反,去除不平衡的質量,使曲線鋸能平穩工作。目前,曲線鋸中的平衡塊的位置依靠鋸殼限定,平衡塊在往復直線運動時會側偏撞擊到鋸殼,形成噪音,因此,需要對平衡塊的導向結構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曲線鋸中的平衡塊的導向結構,其通過導向柱和導向槽的共同作用,防止平衡塊在往復直線運動中側偏撞擊鋸殼,降低使用噪音。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曲線鋸中的平衡塊導向結構,主要由平衡塊、主動齒輪、從動齒輪和曲柄滑塊機構組成,所述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位于所述平衡塊的頂部,所述曲柄滑塊機構位于所述平衡塊的底部;所述曲柄滑塊機構由曲柄、連接桿和軸承座組成;所述平衡塊上設置有連接孔,及一個開口的連接槽;所述曲柄的一端與所述主動齒輪連接,另一端穿過所述連接孔與所述軸承座連接;所述連接桿位于所述連接槽中,一端與所述從動齒輪連接,另一端插在所述軸承座中的滾珠軸承中;所述平衡塊上設置有長條形的導向槽,所述軸承座對應所述導向槽處設置有導向柱,所述導向柱插在所述導向槽中。
進一步的是,所述導向槽的數目為三個,分別為導向槽一、導向槽二和導向槽三,所述導向槽一位于所述平衡塊的中心線上,所述導向槽二和導向槽三對稱地位于所述平衡塊中心線的兩側。
進一步的是,所述導向柱的數目為兩個,其中一個導向柱插設在所述導向槽一中,另一根導向柱插設在所述導向槽二或導向槽三中。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導向柱插在導向槽中,對平衡塊起導向作用,防止了平衡塊在往復直線運動中側偏撞擊鋸殼,降低了使用噪音;
2、三個導向槽的排布方式,使得平衡塊翻轉后也能安裝使用,便于組裝。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公開的平衡塊、主動齒輪、從動齒輪與曲柄滑塊機構的組合平面圖;
圖2為圖1中A-A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公開的平衡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參見圖1和2中的平衡塊1、主動齒輪2、從動齒輪3與曲柄滑塊機構4的組合示意圖。主動齒輪2和從動齒輪3位于平衡塊1的頂部,曲柄滑塊機構4位于平衡塊1的底部;曲柄滑塊機構4由曲柄4a、連接桿4b和軸承座4c組成;平衡塊1上設置有連接孔1a,及一個開口的連接槽1b;曲柄的一端與主動齒輪2連接,另一端穿過連接孔與軸承座連接;連接桿位于連接槽中,一端與從動齒輪3連接,另一端插在軸承座中的滾珠軸承中。
參見圖3,平衡塊1上設置有三個長條形的導向槽,分別為導向槽一5a、導向槽二5b和導向槽三5c,導向槽一5a位于平衡塊1的中心線上,導向槽二5b和導向槽三5c對稱地位于平衡塊1中心線的兩側;軸承座對應導向槽處設置有兩個導向柱6a和6b,導向柱6a插設在導向槽一5a中,導向柱6b插設在導向槽二5b中,將平衡塊翻轉后,導向柱6b能夠插在導向槽三5c中。
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