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輪夾緊治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輪夾緊治具,包括肘夾、導軌、第一支撐塊、第二支撐塊、第三支撐塊、定位軸、異型塊和底板,所述肘夾通過導軌安裝于底板上,所述第一支撐塊、第二支撐塊和第三支撐塊呈一排固定于底板上,所述第一支撐塊的上端設有V形槽,所述第二支撐塊和第三支撐塊的上端均設用與定位軸外形匹配的第一卡槽,所述定位軸的兩端分別卡接第二支撐塊和第三支撐塊上端的第一卡槽;所述異型塊套接于定位軸,且所述異型塊的圓周設有多個不同尺寸的第二卡槽;所述肘夾的壓塊位于第一支撐塊和異型塊之間。本實用新型提高了帶輪夾緊治具的通過性且可快速夾緊帶輪。
【專利說明】
帶輪夾緊治具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帶輪加工設備技術,具體來說是帶輪夾緊治具。
【背景技術】
[0002]—般情況下,每個變速箱里具有I個帶輪,而不同的變速箱中的帶輪也各不相同,即不同的變速箱中的帶輪具有不同的尺寸。在生產過程中,因市場需求要生產多種變速箱。而每生產一種變種箱內的帶輪時,需要采用特定的夾緊治具,以保證對不同尺寸的帶輪提供足夠的夾緊力,從而保證帶輪加工時的穩定性。同時目前的夾緊治具夾緊帶輪時,需要采用扳手調試,且高度的時間較長,無法快速夾帶輪。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可快速夾緊且通用性高的帶輪夾緊治具。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帶輪夾緊治具,包括肘夾、導軌、第一支撐塊、第二支撐塊、第三支撐塊、定位軸、異型塊和底板,所述肘夾通過導軌安裝于底板上,所述第一支撐塊、第二支撐塊和第三支撐塊呈一排固定于底板上,所述第一支撐塊的上端設有V形槽,所述第二支撐塊和第三支撐塊的上端均設用與定位軸外形匹配的第一卡槽,所述定位軸的兩端分別卡接第二支撐塊和第三支撐塊上端的第一卡槽;所述異型塊套接于定位軸,且所述異型塊的圓周設有多個不同尺寸的第二卡槽;所述肘夾的壓塊位于第一支撐塊和異型塊之間。
[0005]優選的,所述第二卡槽的數量為2?6個。
[0006]優選的,所述的帶輪夾緊治具還包括定位條,所述第一支撐塊、第二支撐塊和第三支撐塊的下端均設有被定位條穿過的定位槽。
[0007]優選的,所述第二支撐塊和第三支撐塊的上端均設有第一鎖緊把手,兩個第一鎖緊把手分別與定位軸的兩端鎖緊連接。
[0008]優選的,所述定位軸的截面呈方形。
[0009]優選的,所述底板的兩端均設有拉手。
[0010]優選的,所述肘夾的支撐座設有第二鎖緊把手,當所述肘夾處于鎖定狀態時,所述第二鎖緊把手與底板連接。
[0011]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的優點及效果:
[0012]1、本帶輪夾緊治具主要由肘夾、導軌、第一支撐塊、第二支撐塊、第三支撐塊、定位軸、異型塊和底板構成,肘夾通過導軌安裝,則肘夾相對于底板的位置可調整,而第一支撐塊設有V型槽,而異型塊具有多個不同尺寸的第一卡槽,故可對不同尺寸的帶輪進行夾緊,提高了帶輪夾緊治具的通過性。
[0013]2、本帶輪夾緊治具主要由肘夾、導軌、第一支撐塊、第二支撐塊、第三支撐塊、定位軸、異型塊和底板構成,進行夾緊時,先將帶輪的一端放置在第一支撐塊的V型槽,再將帶輪的另一端放置相應的第一卡槽,然后通過肘夾的壓塊壓緊帶輪的被壓緊部,從而可快速夾緊帶輪,這操作簡單,不需要長時間調試,從而可快速夾緊帶輪。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帶輪夾緊治具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帶輪夾緊治具的俯視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帶輪夾緊治具的正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為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8]如圖1至3所示,本帶輪夾緊治具,包括肘夾1、導軌2、第一支撐塊3、第二支撐塊4、第三支撐塊5、定位軸6、異型塊7和底板8,所述肘夾I通過導軌2安裝于底板8上,所述第一支撐塊3、第二支撐塊4和第三支撐塊5呈一排固定于底板8上,所述第一支撐塊3的上端設有V
形槽9,所述第二支撐塊4和第三支撐塊5的上端均設用與定位軸6外形匹配的第--^槽10,
所述定位軸6的兩端分別卡接第二支撐塊4和第三支撐塊5上端的第一卡槽10;所述異型塊7套接于定位軸6,且所述異型塊7的圓周設有多個不同尺寸的第二卡槽11;所述肘夾I的壓塊14位于第一支撐塊3和異型塊7之間。具體的,肘夾I采用標準件,即肘夾I主要由支撐座12、壓桿13、壓塊14、壓臂15和手柄16連接。如圖1所示,支撐座12的下端通過導軌2安裝于底板8,而壓臂15和手柄16的一端均鉸接于支撐座12的上端,且壓臂15與手柄16鉸接。壓塊13通過壓桿13連接于壓臂15的另一端。
[0019]所述第二卡槽11的數量為2?6個。第二卡槽11的數量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本實施例中第二卡槽11的數量與每個變速箱內的帶輪的數量相等,即本實施例中第二卡槽11的數量為4個。則只采用一個帶輪夾緊治具就可對一個變速箱內的所有帶輪進行夾緊,提高本實施例帶輪夾緊治具的通用性。
[0020]所述的帶輪夾緊治具還包括定位條17,所述第一支撐塊3、第二支撐塊4和第三支撐塊5的下端均設有被定位條17穿過的定位槽。定位條17保證第一支撐塊3、第二支撐塊4和第三支撐5安裝于直線度,保證三者安裝位置的準確性。
[0021]所述第二支撐塊4和第三支撐塊5的上端均設有第一鎖緊把手18,兩個第一鎖緊把手18分別與定位軸6的兩端鎖緊連接。此結構采用第一鎖緊把手18保證了異型塊7穩定性,以提高整個帶輪夾緊治具工作的可靠性。
[0022]所述定位軸6的截面呈方形。方形可防止定位軸在第一^^槽10內轉動,進一步提高了異型塊7的穩定性。
[0023]所述底板8的兩端均設有拉手19。拉手19可方便搬動整個帶輪夾緊治具,即可方便將帶輪夾緊治具搬到工作臺上,以方便帶輪的加工。
[0024]所述肘夾I的支撐座12設有第二鎖緊把手20,當所述肘夾處于鎖定狀態時,所述第二鎖緊把手20與底板8連接。第二鎖緊把手20防止肘夾定位后發生移動,提高了夾緊帶輪時的穩定性。
[0025]在將帶輪夾緊前,根據帶輪的類型(即帶輪的尺寸大小)調整肘夾和異型塊的位置,即先松開第二鎖緊把手,用手推動肘夾的支撐座,從而使肘夾的壓塊位于適應的位置,再扭緊第二鎖緊把手以鎖緊肘夾;松開第一鎖緊把手,通過定位軸以令異型塊位于相應的位置,同時,轉動定位軸令與帶輪的類型相應的第二卡槽的開口朝上,再扭緊第一鎖緊把手以鎖緊定位軸。接著,將帶輪的一端放置于V型槽,帶輪的另一端放置于相應的第二卡槽,且使帶輪的被壓緊部與肘夾的壓塊正對,最后將肘夾的手柄下壓,從而使肘夾的壓塊下壓,以快速將帶輪夾緊。這保證了帶輪加工時的穩定性,保證了帶輪的加工質量。
[0026]上述【具體實施方式】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不能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所做的改變或其它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帶輪夾緊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肘夾、導軌、第一支撐塊、第二支撐塊、第三支撐塊、定位軸、異型塊和底板,所述肘夾通過導軌安裝于底板上,所述第一支撐塊、第二支撐塊和第三支撐塊呈一排固定于底板上,所述第一支撐塊的上端設有V形槽,所述第二支撐塊和第三支撐塊的上端均設用與定位軸外形匹配的第一卡槽,所述定位軸的兩端分別卡接第二支撐塊和第三支撐塊上端的第一卡槽;所述異型塊套接于定位軸,且所述異型塊的圓周設有多個不同尺寸的第二卡槽;所述肘夾的壓塊位于第一支撐塊和異型塊之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輪夾緊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槽的數量為2?6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輪夾緊治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定位條,所述第一支撐塊、第二支撐塊和第三支撐塊的下端均設有被定位條穿過的定位槽。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輪夾緊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撐塊和第三支撐塊的上端均設有第一鎖緊把手,兩個第一鎖緊把手分別與定位軸的兩端鎖緊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輪夾緊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軸的截面呈方形。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輪夾緊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兩端均設有拉手。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輪夾緊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肘夾的支撐座設有第二鎖緊把手,當所述肘夾處于鎖定狀態時,所述第二鎖緊把手與底板連接。
【文檔編號】B21D43/00GK205702173SQ201620659674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4日
【發明人】鄧勇, 湛國光
【申請人】廣州漢東工業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