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零部件加工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普通車床用鏜刀刀座。
背景技術:
零部件加工成型過程中,通常包括粗車和精車的步驟,粗車由普通車床(簡稱普車)完成,精車由數控車床(簡稱數控車)完成,在粗車和精車過程中均會對零部件進行鏜孔,粗車的鏜孔要求精度比較低,精車要求精度比較高,不管是精車還是粗車在鏜孔時最重要的就是鏜刀。在數控車床中對鏜刀的各項性能要求都比較高,大多數數控車床中鏜刀與夾具均為一體化的,更換較為繁瑣,這是因為在多數情況下,精車步驟都是在粗車完成后才進行的,數控車床中的鏜刀只是為了提高鏜孔的精度,因此數控車床中的鏜刀使用壽命較長,更換并不頻繁。與之相反,普通車床中的鏜刀對精度要求不高,但是由于工藝原因更換非常頻繁,這就要求在普通車床中的鏜刀并需滿足更換方便的要求。現有的普車中的鏜刀在進行鏜孔時,都是由夾具盡量夾緊,由于鏜孔刀具的刀柄是圓形的,單靠普車的夾緊裝置與刀柄配合裝夾,容易在鏜刀遇到阻力時,產生刀具的偏移,裝夾裝置松動,輕則需要對零部件重新加工,重則損壞零部件和鏜刀。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普車用鏜刀刀座,確保夾具夾持有效,鏜刀不發生偏移現象。
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普車用鏜刀刀座,包括方形的刀座本體,普車的夾緊裝置夾持在所述刀座本體的上下兩側,所述刀座本體內設置有與鏜刀的刀柄相匹配的圓形空腔,在所述刀柄伸入所述圓形空腔內時,所述圓形空腔的腔壁與所述刀柄過盈配合聯接,在所述圓形空腔內設置有鎖緊所述鏜刀的鎖緊機構。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優選地技術方案為,所述鎖緊機構包括鎖緊螺栓,在所述刀座本體上相對應兩側上至少各開設有一個與所述圓形空腔相連通的沉孔,所述鎖緊螺栓穿過所述沉孔將所述刀柄鎖緊于所述圓形空腔內。
優選地,所述刀座本體的上下兩側和左右兩側均開設有沉孔,每個所述沉孔內安裝所述鎖緊螺栓。
優選地,所述刀座本體的上下兩側設置有與所述普車的夾緊裝置表面紋理相配合的反向防滑紋理。
有益效果:(1)本實用新型中將鏜刀刀柄貫穿于刀座,再通過刀座本體內的鎖緊機構鎖死,普車的夾緊裝置夾持在所述刀座本體的上下兩側,由刀座本體承擔夾持力,和鏜刀的反作用力,在鏜孔過程中,不會發生刀具偏移;另外,圓形空腔的腔壁與所述刀柄過盈配合聯接,能夠確保在非工作狀態下鏜刀也能保持在刀座本體上,不會脫落;
(2)本實用新型中,鎖緊機構包括鎖緊螺栓,鎖緊螺栓穿過設置在刀座本體上的沉孔鎖緊刀柄,不僅可在需要時方便的更換鏜刀,而且由于刀座本體開設的是沉孔,不會影響到普車的夾緊裝置夾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普車用鏜刀刀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刀座本體與鏜刀以及夾緊裝置連接狀態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所述實施例。
實施例:一種普車用鏜刀刀座,包括方形的刀座本體1,普車的夾緊裝置3夾持在刀座本體1的上下兩側。
刀座本體1的上下兩側設置有與普車的夾緊裝置3表面紋理相配合的反向防滑紋理,刀座本體1內設置有與鏜刀2的刀柄相匹配的圓形空腔,在刀座本體1的上下兩側各開設有兩個與圓形空腔相連通的沉孔。
在鏜刀2的刀柄伸入圓形空腔內時,圓形空腔的腔壁與刀柄過盈配合聯接,刀座本體1上各沉孔內各安裝一個鎖緊螺栓4,鎖緊螺栓4穿過沉孔將刀柄鎖緊于圓形空腔內。
如上所述,盡管參照特定的優選實施例已經表示和表述了本實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定義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前提下,可對其在形式上和細節上作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