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PCB板插裝機。
背景技術:
印制電路板(PCB板)組裝按元器件的類別一般分為可分為自動裝配和人工裝配兩類,自動裝配又分為自動貼片裝配(SMT)和自動插裝裝配。
現有的自動插裝機一般只能進行單個工位的插裝,當需要進行多種不同的電子元件的插裝或者電子元件的多個位置的插裝操作時,需要手動更換電子元件放置,不能自動化、連續化的插裝操作,插裝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PCB板插裝機,旨在解決現有的自動插裝機一般只能進行單個工位的插裝,當需要進行多種不同的電子元件的插裝或者電子元件的多個位置的插裝操作時,需要手動更換電子元件放置,不能自動化、連續化的插裝操作,插裝效率低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PCB板插裝機,包括機架
其中,所述機架上設置依次有PCB板儲板上料機構,PCB板接駁臺、繼電器插裝機構、端子插裝機構、PCB板插裝檢測機構、以及設置在機架上在所述PCB板接駁臺、繼電器插裝機構、端子插裝機構、PCB板插裝檢測機構之間直線轉運PCB板的PCB板轉運機構;
所述PCB板轉運機構依次設置有第一PCB板夾持機構、第二PCB板夾持機構、第三PCB板夾持機構,在初始位置狀態時,所述第一PCB板夾持機構設置于所述PCB板接駁臺上方,所述第二PCB板夾持機構設置于所述繼電器插裝機構下方、所述第三PCB板夾持機構設置于所述端子插裝機構下方,經多次直線轉運后在所述PCB板接駁臺上的PCB板被轉運至所述PCB板插裝檢測機構;
所述機架上與所述繼電器插裝機構、端子插裝機構對應位置設置有PCB板平面定位機構,所述機架上還設置有電控系統控制所述PCB板的進料、轉運、定位、插裝、以及檢測。
進一步的,所述PCB板儲板上料機構用于PCB板的儲放及上料,包括儲板架及層疊狀的儲板箱,所述儲板架的一邊設置有上料氣缸將所述儲板箱內層疊的PCB板依次推送至所述PCB板接駁臺;
所述PCB板接駁臺包括接駁架、設置在所述接駁架上的PCB板運輸皮帶、設置在所述運輸皮帶兩端的滾筒,所述滾筒由電機驅動;
所述繼電器插裝機構用于將繼電器自動插裝到PCB板上,包括繼電器儲料架及繼電器插裝部;
所述端子插裝機構用于將端子插裝到PCB板上,包括端子振動運輸臺及端子插裝部;
所述檢測機構包括設置于機架上的檢測架、設置于檢測架上方的CCD相機,以及設置在所述檢測架一邊的PCB板推板出料氣缸,所搜CCD相機與所述電控系統電氣連接;
所述PCB板平面定位機構用于將PCB板在水平面內X軸Y軸方向的移動及定位。
進一步的,所述PCB板平面定位機構及PCB板轉運機構內均設置有絲桿傳動副用于PCB板的移動。
進一步的,所述電控系統設置有人機交互顯示界面。
進一步的,所述電控系統采用單片機或者PLC控制。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PCB板插裝機,通過在機架上依次設置PCB板儲板上料機構,PCB板接駁臺、繼電器插裝機構、端子插裝機構、PCB板插裝檢測機構、以及設置在機架上的PCB板轉運機構、電控系統及PCB板平面定位機構,使得插裝機能自動連續的完成PCB板不同元件及元件不同位置的插裝,提高了PCB板電子元件的插裝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PCB板插裝機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PCB板插裝機另一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PCB板插裝機分解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PCB板儲板上料機構及PCB板接駁臺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繼電器插裝機構及端子插裝機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PCB板插裝檢測機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PCB板平面定位機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或“設置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當一個元件被稱為是“連接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
還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語,僅是互為相對概念或是以產品的正常使用狀態為參考的,而不應該認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PCB板插裝機,包括機架1,
所述機架1上設置依次有PCB板儲板上料機構2,PCB板接駁臺3、繼電器插裝機構4、端子插裝機構5、PCB板插裝檢測機構6、以及設置在機架1上在所述PCB板接駁臺3、繼電器插裝機構4、端子插裝機構5、PCB板插裝檢測機構6之間直線轉運PCB板的PCB板轉運機構7;
所述PCB板轉運機構7依次設置有第一PCB板夾持機構71、第二PCB板夾持機構72、第三PCB板夾持機構73,在初始位置狀態時,所述第一PCB板夾持機構71設置于所述PCB板接駁臺3上方,所述第二PCB板夾持機構72設置于所述繼電器插裝機構4下方、所述第三PCB板夾持機構73設置于所述端子插裝機構5下方,經多次直線轉運后在所述PCB板接駁臺3上的PCB板被轉運至所述PCB板插裝檢測機構6;
所述機架1上與所述繼電器插裝機構4、端子插裝機構5對應位置設置有PCB板平面定位機構8,所述機架1上還設置有電控系統9控制所述PCB板的進料、轉運、定位、插裝、以及檢測。
如圖4所示,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PCB板儲板上料機構2用于PCB板的儲放及上料,包括儲板架21及層疊狀的儲板箱22,所述儲板架21的一邊設置有上料氣缸23將所述儲板箱22內層疊的PCB板100依次推送至所述PCB板接駁臺3;
所述PCB板接駁臺3包括接駁架31、設置在所述接駁架31上的PCB板運輸皮帶32、設置在所述運輸皮帶32兩端的滾筒33,所述滾筒由電機驅動;
如圖5中所示,所述繼電器插裝機構4用于將繼電器自動插裝到PCB板上,包括繼電器儲料架41及繼電器插裝部42;
所述端子插裝機構5用于將端子插裝到PCB板上,包括端子振動運輸臺51及端子插裝部52;
如圖6所示,所述檢測機構6包括設置于機架上的檢測架61、設置于檢測架61上方的CCD相機62,CCD相機62下方正對待檢測的PCB板100,以及設置在所述檢測架61一邊的PCB板推板出料氣缸63,所搜CCD相機62與所述電控系統9電氣連接;
如圖7所示,所述PCB板平面定位機構8用于將PCB板在水平面內X軸Y軸方向的移動及定位。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PCB板平面定位機構8及PCB板轉運機構7內均設置有絲桿傳動副用于PCB板的移動。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電控系統9設置有人機交互顯示界面。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電控系統9采用單片機或者PLC控制。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PCB板插裝機,通過在機架上依次設置PCB板儲板上料機構,PCB板接駁臺、繼電器插裝機構、端子插裝機構、PCB板插裝檢測機構、以及設置在機架上的PCB板轉運機構、電控系統及PCB板平面定位機構,使得插裝機能自動連續的完成PCB板不同元件及元件不同位置的插裝,提高了PCB板電子元件的插裝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