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汽車板件拉延模具中的一種板料定位機構。
背景技術:
現在,汽車工業蓬勃發展,模具工業是汽車工業的一部分。模具是生產汽車白車身板件的重要工具。為滿足人們對于汽車外觀的需求,超越人們的審美疲勞,汽車的造型日益多樣化,由此對應的汽車外板件日益多樣化。因此,對于模具的細節設計尤其關鍵。
現有的板料定位機構如圖1、圖2、圖3所示:其包括:上模10a、定位板20a、壓邊圈30a、板料99a。在定位板20a設計有定位平面21a.定位板20a設計有螺釘過孔22a.定位板20a通過緊固螺釘穿過螺釘過孔22a把定位板20固定在壓邊圈30a上面。
工作原理:當板料99a放到壓邊圈30a上面的時候,由于壓邊圈30a起伏較大,定位板20a對板料99a的定位不穩定。容易出現從圖2的狀態變成圖3的狀態,其定位不穩定,板料一端翹起,使模具的工作不穩定甚至出現無法工作的情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當壓扁圈起伏較大時,現有的板料定位機構的定位板對板料定位不穩定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板料定位機構,包括:壓邊圈;定位板,其固定在所述壓邊圈的頂部,所述定位板朝向模具中板件的前端 面為定位平面,所述定位板上開設有通孔;托板,其前端托料面穿過所述通孔,所述托料面可沿沖壓方向在所述通孔內擺動;在所述托板的頂部還開設有一與所述通孔內側壁相卡合的卡槽。
優選地,所述卡槽緊鄰所述托料面的后端開設,所述通孔為矩形孔,所述卡槽為與所述矩形孔頂部內側壁相配的矩形槽。
優選地,所述矩形槽的兩垂直端面中,靠近所述托料面一側的高度小于另一側的高度。
優選地,所述定位板的背部間隔的設有兩支撐板;所述托板設于兩所述支撐板間;還包括緊固銷,所述緊固銷的一端旋轉固定在一側的支撐板上,其另一端水平穿過托板后旋轉固定在另一側支撐板上。
優選地,所述托板的重心靠近該托板的后端,位于所述緊固銷之后。
優選地,還包括設在所述托板尾部的滾動送料機構,所述托板的尾部設有一組安裝板,兩所述安裝板圍成一避讓槽,所述避讓槽內安裝有滾動方向朝向模具中板件的滾輪。
優選地,所述滾輪的頂端高于所述定位板的頂端。
本實用新型的效果在于:通過采用可旋轉的托板實現對板件的定位,使得板料在沖壓時不會產生翹邊,通過在托板上開設凹槽,使得對板件的定位更可靠。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現有技術中板料定位機構的軸測圖。
圖2為現有技術中板料剛放上壓邊圈時的平視圖。
圖3為現有技術中板料由于不穩定而產生傾斜的平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板料定位機構的爆炸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板料定位機構的軸測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托板的軸測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板料平穩放到壓邊圈時的平視圖。
現有技術圖中:10a-上模20a-定位板21a-定位平面30a-壓邊圈99a-板料。
本實施例圖中:00、01-緊固銷10-定位板11-定位平面12-矩形孔13、23、24、25-過孔20-托板21-托料面22-滾輪26-避讓槽27-卡槽99-板料。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介紹。
參考圖4、圖5所示,為本實施例公開的一種板料定位機構其包括:定位板10、托板20、上模30、板料99、壓邊圈40。
定位板10,其固定在壓邊圈40的頂部,定位板10設計有定位平面11,定位平面為朝向模具中板件的前端面,在定位板上開設有通孔,其中,定位板10材質為45號鋼,定位面需經調制處理。
參照圖1和托2所示,托板20上設計有托料面21,托料面設計在托板20的前端,托料面21穿過通孔伸出定位平面11,從而在壓料初始階段托住板料99,其中,托料面21可沿沖壓方向在通孔內擺動,以避免沖壓時產生干涉。在托板的頂部還開設有一與通孔內側壁相卡合的卡槽,使得在使用時卡槽可對托板進行限位,避免其前后移動。
具體地,在本方案中,如圖6所示,卡槽27緊鄰托料面21的后端開設,其中,定位板10的通孔為矩形孔12,卡槽27為與矩形孔頂部內側壁相配的矩形槽。矩形槽的兩垂直端面中,靠近托料面一側的高度小于另一側的高度,以便于托板的安裝。
參見圖4所示,定位板10的背部間隔的設有兩支撐板;托板20設計有過孔23,托板20設于兩所述支撐板間;緊固銷00的一端旋轉固定在一側的支撐板上(過孔13處),其另一端水平穿過托板20的過孔23后旋轉固定在另一側支撐板上,把托板20懸掛在定位板10上面。過孔23的設計位置保證托板20的重心在后方,位于緊固銷00之后,使得托板20繞著過 孔13的重心為軸逆時針旋轉,旋轉到托料板20的卡槽27與矩形孔21的上表面接觸對托板20限位。同時,設計保證板料99放到托板20上面時,使得以過孔13中心為軸點,托板20后方的力矩大于板料99施加于托料面21的力矩,這樣,就可以保證板料99放到托料面21時,板料99不會產生竄動,也使得模具的工作穩定生產。
結合圖4、圖5和圖7所示,為了方便板料99的輸送,本方案在托板的尾部還設有一股東送料機構,其中,在托板的尾部設有一組安裝板,兩安裝板圍成一避讓槽26,避讓槽26的兩側邊設計有過孔25,滾輪22中部設計有過孔24,用緊固銷01把滾輪22懸掛在避讓槽26內,同時注意設計讓滾輪22的上表面高于定位板10的上表面避免把板料99送到壓邊圈40里面時定位板10的最高點干涉板料99,滾輪的作用在于輔助送料。
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階段:把板料99送到壓邊圈40的時候,可以把板料99放到滾輪22上面滾動送料,對于現場工人的體力是一個很大的減輕;
第二階段:當板料99放上起伏較大的壓邊圈40時,托料板20的托料面21的高度與壓邊圈40的最高點一致,板料99能很平穩的定位在壓邊圈40上面,如圖7所示。壓邊圈40不動,上模下行,上模30接觸板料99迫使托料面21上的板料部分向下彎曲進而帶動托料面21繞著緊固銷00的中心向下旋轉,直至上模30與壓邊圈40完全貼合,這個過程中,托料面21始終與板料99接觸定位,板料99不會竄動而影響拉延工作,卡槽設計保證了托板托料穩定性。
以上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毋庸置疑,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