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零件的加工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種汽車前部加強板零件的模具。
背景技術:
汽車前部加強板作為汽車車身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質量的穩定性對于汽車安全性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復雜的汽車零件主要是采用沖壓模具進行生產。目前汽車行業中的零件涉及到的工序較多,而且精度的要求又很高,若采用常用的單工序?;驈秃夏?,成本高,效率低,產品的質量不穩定,對操作者的素質要求比較高。目前有許多汽車前部加強板零件的模具都是單獨的翻邊工序、沖孔工序以及分離工序,這樣既增加了沖壓沖次,且占用了更多的存放場地,造成場地空間的浪費,同時對零件質量的穩定性也會影響,此外,在制造拉伸深度大的零件時,材料的流動性不好,拉延成型的產品質量易出現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生產成本低、維修方便且安全可靠的汽車前部加強板零件的模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汽車前部加強板零件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下模設在上模的下方,所述的下模包括下模座及設置在下模座上的下壓料板、落料刀塊、成型凸模和廢料槽,所述的上模包括上模座、設置在上模座上的上壓料板及成型凹模,所述的成型凸模與成型凹模對應設置,
所述的成型凸模包括拉延凸模、修邊沖孔凸模、翻邊凸模以及沖孔分離凸模,所述的成型凹模包括拉延凹模、修邊沖孔凹模、翻邊凹模以及沖孔分離凹模,所述的拉延凸模設有壓邊圈,所述的壓邊圈在拉延凹模的下部,
工作時,所述的上模座壓向下模座,待加工零件被壓緊,一次完成拉延、修邊邊沖孔、翻邊整形和沖孔分離四個動作。
所述的壓邊圈帶動零件的原料沿所述的拉延凸模走料。
該模具連接有驅動上模運動的壓機。
所述的下模兩側設有用于引導上模運動的導柱。
所述的下模座上設有下模內條。
所述的上模座上設有上模內條。
所述的上模上設有上模鑲塊。
所述的上模上設有上壓料器,所述的上壓料器采用上頂桿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拉延成型的產品零件品質高。由于零件拉伸深度大,本實用新型采用拉延工藝代替成型工藝,保證零件一步成型到位,在拉延過程中,由凸凹模配合壓緊零件,由壓邊圈帶動材料順著凸模形狀走料,增大了材料流動性,順利完成拉延工藝;
2、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零件生產的穩定性。該模具將拉延、切邊沖孔、翻邊整形、沖孔分離四個動作組合在一起,成為連續組合模,將傳統的四個工序用一副模具來完成,中間省略了三個沖次;
3、維修方便。上壓料器使用上頂桿結構方便維修,不需要每次生產前檢查或更換壓料動力源。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拉延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下模內條;2-下壓料板;3-落料刀塊;4-上模內條;5-成型凹模;6-成型凸模;7-廢料槽;8-下模座;9-上模座;10-導柱;11-壓邊圈;12-拉延凸模;13-拉延凹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汽車前部加強板零件的模具,其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包括上模和下模,下模設在上模的下方,下模包括下模座8及設置在下模座8上的下壓料板2、落料刀塊3、成型凸模6和廢料槽7,上模包括上模座9、設置在上模座9上的上壓料板及與成型凸模6對應設置的成型凹模5,成型凸模6包括拉延凸模12,成型凹模5包括拉延凹模13,拉延凸模12與拉延凹模13對應設置,拉延凸模12兩邊設有壓邊圈11,該壓邊圈11與拉延凸模12、拉延凹模13一起完成拉延工藝,圖2本實用新型拉延結構示意圖。下模兩側還設有用于引導上模運動的導柱10,下模上還設有下模內條1,上模上還設有上模內條4,上模上還設有上模鑲塊與上壓料器,上壓料器采用上頂桿結構。
模具連接驅動上模運動的壓機,壓機用額定的壓力壓下時,上壓料器將料片壓緊,然后由四個工位的工作部分分別做拉延、切邊沖孔、翻邊整形、沖孔分離動作,一個沖壓動作走完。由于汽車前部加強板零件的拉伸深度大,本發明采用拉延工藝代替成型工藝,保證零件一步成型到位,在拉延過程中,由凸凹模配合壓緊零件,由壓邊圈11帶動材料順著凸模形狀走料,增大了材料流動性,完成拉延,拉延成型的產品質量高,不易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