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銅材加工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銅材牽引導向裝置。
背景技術:
銅材的連續擠壓生產是 20 世紀 90 年代國際上出現的新技術,它采用上引法生產的銅盤條作為坯料,在擠壓輪的驅動下,通過模具連續擠壓出各種規格的產品。由于采用連續擠壓技術生產,因此所生產的銅材具有節能、生產效率高、表面光潔無毛刺、電阻率低、易于保證電阻平衡、機械強度高等諸多優點,得到了很快的發展。
目前,在銅材加工過程中,總是需要對銅材進行牽引傳送使銅材進行不同的加工程序進行處理,由于銅材尺寸較長,銅材在傳送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大的摩擦力。通常在銅材連續擠壓機上,銅材進過引導孔時,銅材的表面與引導孔內壁進行摩擦,使得銅材在牽引過程中受到了很大摩擦阻力。
此外銅材在牽引的過程中也因摩擦產生了很多額外功,自然會使牽引機消耗更多的電能,造成了資源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減小銅材與導向孔之間摩擦力的銅材牽引導向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銅材牽引導向裝置,包括與滑軌固定連接的支撐體,所述支撐體內連接有導向部,所述導向部包括與支撐體卡接的導向環,所述導向環內圓周壁上設置有用于導向傳送銅材的滾動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銅材插入到導向環后與滾動件接觸,由于滾動件與銅材的接觸方式為滾動摩擦,相比現有技術,當銅材插入導向環時,銅材會由于接觸產生的摩擦力帶動滾動件轉動;這樣,銅材的摩擦方式有靜摩擦轉變為滾動摩擦,摩擦力減小,在牽引機對銅材進行牽引時,由于牽引機產生的牽引力對滾動件的驅動,使銅材產生向牽引機方向運動的作用力,使得銅材在牽引過程中增加了牽引的流程度,降低了牽引機的能耗損失。
優選地,所述滾動件包括固定在導向環內壁用于傳送銅材的兩導輥,所述兩導輥呈相對設置且每個導輥的中間設有用于承接銅材的弧形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導向環內圓周壁上相對設置的兩導輥之間形成供銅材穿設的孔,銅材表面與兩導輥的表面相互接觸,使銅材穿設過兩導輥之間,由于銅材與導輥的接觸形成的摩擦力為滾動摩擦,相比現有技術的靜摩擦的摩擦力要降低;而且在導輥上添加的潤滑油后,不會因潤滑油在摩擦過程變的黏稠而導致銅材與導輥之間的摩擦力增加。利用在導輥上設置的弧形槽可以更好的與銅材的形狀相互配合,使得銅材能更加穩定的傳送。
優選地,所述滾動件包括固定在導向環內壁用于傳送銅材的傳送環,所述傳送環內的內圓周壁上套設有多個與銅材滾動接觸的滾珠。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導向環內壁上固定設置的傳送環可以對銅材進行傳送,在傳送環內壁上套設的滾珠與銅材接觸時,銅材與滾珠表面的摩擦為滾動摩擦,采用該摩擦方式可以有效的減少銅材在傳送環內的摩擦阻力,通過牽引機的牽引,使得銅材與滾珠接觸后,滾珠產生驅動銅材向牽引方向運動的驅動力,進而可以增加銅材的傳送的動能,使得銅材在傳送過程中更加流暢。
優選地,所述滾動件還包括用于套設滾珠的支撐架,所述支撐固定設置于所述導向環的內圓周壁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得每個滾珠在導向環內得到穩定的支撐,避免在銅材的擠壓下,使得滾珠發生脫落,保證滾珠可以穩定的支持在導向環上滾動。
優選地,每個所述滾珠沿導向環的軸向方向呈線性排列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滾珠可以在傳送過程中,每一個滾珠可以均勻的承載來自銅材的壓力,同時,在長時間摩擦過程中,用于潤滑的潤滑油也不會因黏稠而聚集在銅材表面,由于每個滾珠之間存在間隙,可以避免因銅材與傳送環因潤滑油黏稠而導致傳送環堵塞,進而避免銅材傳送過程中的摩擦阻力。
優選地,所述支撐體上開設有安裝槽,所述導向環卡接與所述安裝槽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針對不同直徑的銅材時,可以更換與銅材尺寸相匹配的導向環;同時,在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導向環可能會損壞,通過卡接在安裝槽內的導向環可以簡單方便的進行更換。
優選地,所述導向環一端面固定連接有安裝柱,所述安裝槽內開設有供所述安裝柱插接的安裝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銅材的傳送方向是單向傳送的,為了保證導向環在安裝槽能可以穩定的固定,導向環朝向銅材傳送方向固定連接的安裝柱與安裝孔進行插接固定,避免導向環在安裝槽內轉動或者脫落,提高了導向環在支撐體內連接的穩定性。
綜上所述,本使用新型具有一下優點:
1、通過滾動件的設置,將銅材與導向環的接觸方式由靜摩擦轉為滾動摩擦,使得銅材與滾動件之間的摩擦力減小,使得銅材在經過導向環時的摩擦阻力減小,進而可以保證銅材的傳送流暢性。
2、采用導輥和滾珠兩種傳送方式,可以在減少摩擦阻力的同時,通過牽引機牽引銅材運輸時,導輥和滾珠也可以增加銅材在傳送方向上的動能,使銅材在被牽引時更加流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銅材牽引導向裝置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銅材牽引導向裝置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導輥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銅材牽引導向裝置實施例二的爆炸示意圖;
圖5為導向環的爆炸示意圖。
附圖標記:1、支撐體;11、安裝槽;111、安裝孔;2、導向部;21、導向環;211、安裝柱;212、支撐架;2121、固定孔;3、滾動件;31、導輥;311、弧形槽;32、滾珠。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5對本實用新型銅材牽引導向裝置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如圖1所示,一種銅材牽引導向裝置,包括焊接在銅材擠壓機上的支撐體1,在支撐體1的中心位置開設有安裝槽11,該安裝槽11的圓心處開設有用于穿設銅材的孔,在安裝槽11上卡接有用于支撐銅材準備牽引的導向部2,該導向部2包括與安裝槽11相互卡接的導向環21,導向環21呈圓環設置,在導向環21的內圓周壁上固定設置有與銅材接觸的滾動件3,在本實施例中,滾動件3包括固定在導向環21內圓周壁上的導輥31,該導輥31呈上下相對設置,導輥31的兩端與導向環21之間設置有轉軸,通過轉軸可以使導輥31在于銅材進行接觸傳送時,導輥31能流暢的轉動;為了使銅材可以穩定的在兩導輥31之間進行傳送,如圖3所示,在導輥31的中間位置設置有弧形槽311,弧形槽311的深度為2mm至3.5mm,由于銅材呈圓柱體設置,通過弧形槽311的設置,可以在傳輸過程中,使銅材可以卡設在槽的最深處,同時在弧形槽311的邊緣具有向中心處靠攏的弧度,可以使銅材的外圓周表面受到徑向約束力,弧形槽311的深度為2mm至4mm的設置,可以滿足對銅材的卡設,同時,作用于導輥31上的壓力也不會集中在弧形槽311的最低點,造成應力集中的現象。
實施例二,如圖2所示,一種銅材牽引導向裝置,包括焊接在銅材擠壓機上的支撐體1,在支撐體1的中心位置開設有安裝槽11,該安裝槽11的圓形處開設有用于穿設銅材的孔,在安裝槽11上卡接有用于支撐銅材準備夾持的導向部2,該導向部2包括與安裝槽11相互卡接的導向環21,導向環21呈圓環設置,在導向環21的內圓周壁上固定設置有與銅材接觸的滾動件3,該導向部2包括與安裝槽11相互卡接的導向環21,導向環21呈圓環設置,在導向環21的內壁上固定設置有支撐架212,該支撐架212上開設有多個固定孔2121,每個固定孔2121上套設有多個滾珠32;每個滾珠32在導向環21的內壁上以間距為1.5mm的距離呈線性排列設置;滾珠32在于銅材接觸時,由于滾珠32的均勻分布,可以使每個滾珠332能均勻的承載來著銅材的壓力,自然可以避免在傳送過程中因為受力不均導致銅材與導向環21發生卡死的現象。
如圖4和圖5所示,在安裝或者更換導向環21時,在導向環21一端面上焊接有用于固定的安裝柱211,在與導向環21配合的安裝槽11內開設有供安裝柱211插接的安裝孔111,由于銅材是單向傳送,所以安裝柱211的插入方向與銅材的傳送方向一致,進而保證導向環21可以穩定在安裝槽11內固定;在更換時,只需對準安裝孔111進行敲擊,邊可以將導向環21取下,簡單方便。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