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鉆轉頭加工設備,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用于電鉆轉頭的壓合機。
背景技術:
電鉆利用電做動力的鉆孔機具,是電動工具中的常規產品,電鉆工作原理是電磁旋轉式或電磁往復式小容量電動機的電機轉子做磁場切割做功運轉,通過傳動機構驅動作業裝置,帶動齒輪加大鉆頭的動力,從而使鉆頭刮削物體表面,更好的洞穿物體。
電鉆內部的轉頭需要通過壓合機進行壓合,如圖1所示,一種壓合機,包括一體成型的基座1和工作臺2,在基座1上連接立柱3,在立柱3上連接支臂4,通過支臂4連接有驅動缸5,驅動缸5頂桿朝下呈豎直設置,在頂桿上連接有沖壓頭7,工作臺2上連接有用于放置待壓合工件的夾具6,通過頂桿上下運動,進行壓合操作,由于壓合需要3到5秒左右的時間,此時工作人員只能等待壓合完成,才能將工件取下,放置未壓合的工件至夾具6上,其整體工作效率較低,存在改進的不足之處。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電鉆轉頭的壓合機,該壓合機通過設置多個定位座和限位機構,利用底板轉動改變定位座的位置,實現沖壓頭與定位座對接,在轉頭壓合時,完成下一步轉頭壓合的準備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電鉆轉頭的壓合機,包括基座和工作臺,所述基座上連接立柱,所述立柱通過支臂連接有驅動缸,驅動缸頂桿朝下呈豎直設置,在頂桿上連接有沖壓頭,工作臺上設有用于固定轉頭的夾具,所述夾具包括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上至少兩個用于嵌設轉頭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均與沖壓頭對接,所述底板與工作臺呈轉動配合,底板與工作臺之間還設有用于限制底板轉動以實現定位座與沖壓頭同軸的限位機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 當進行壓合操作時,將轉頭放置在其中一個定位座上,轉動底板將該定位座旋轉至沖壓頭下方并與其對接,在該轉頭的壓合過程中,工作人員可以在其余的定位座上繼續放置轉頭,壓合完成之后,取下轉頭,繼續旋轉底板,將下一個定位座旋轉至沖壓頭下方,通過限位機構來限定旋轉的具體位置,實現沖壓頭和定位座的上下對接,循環上述的操作,在轉頭進行壓合時,完成下一步轉頭壓合的準備工作,有效節省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限位機構包括位于工作臺表面且與定位座一一對應的凸起和位于底板內的滾珠,當滾珠抵接凸起時,滾珠可沿豎直方向位移。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滾珠遇到凸起時,會受到一定的阻力,此時停止轉動,定位座達到與沖壓頭的對接位置,壓合完成之后,利用人力給予底板一定的側向力,使得滾珠沿豎直方向發生位移,即滾珠順利的翻過凸起,該限位的方式簡單,便于安裝調節。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底板下表面向上開設有槽孔,所述滾珠位于槽孔內,所述滾珠與槽孔底部之間連接有彈性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滾珠遇到凸起時,滾珠沿著槽孔向上位移,彈性件被壓縮,利用滾珠以及彈性件的配合方式實現底板限位,結構簡單,方便安裝。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工作臺表面設置有轉動桿,所述底板下表面嵌設有軸承,所述轉動桿固定連接軸承內壁。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軸承使得底板繞轉動桿自轉,軸承與轉動桿實現轉動的轉動方式簡單,結構簡單,方便安裝拆卸,且軸承的設置使得底板轉動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和順暢度。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底板與工作臺表面呈間隙配合。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呈間隙配合底板與工作臺表面一方面在保證底板能夠自由旋轉的基礎上,另一方面底板也能夠在壓合操作時起到支撐承重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底板呈矩形設置,所述定位座設置有兩個,兩個定位座分別位于底板兩端。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一個定位座上的轉頭進行壓合操作時,另一個定位座進行轉頭安放,時間優化較為合理,底板和定位座的空間占用較小。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支臂與立柱滑動配合,所述立柱上還連接有用于驅動支臂上下運動的傳動機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根據不同的類型的待壓合工件,及時調節支臂的高度,利用傳動機構帶動支臂在立柱上滑動,結構簡單,調節方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立柱端部安裝有用于放置傳動機構的定位板,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螺桿以及帶動螺桿轉動的旋轉把手,所述螺桿穿設支臂并與其螺紋配合。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旋轉把手旋轉,帶動螺桿自轉,進而使得與螺桿螺紋配合的支臂能夠沿著立柱上下滑動,該傳動機構的結構簡單,還具有較高的調節精度以及調節穩定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設置多個定位座,利用底板轉動以及滾珠和凸起的限位實現一動一停進行轉動循環,將轉頭的放置、取出以及壓合合理的穿插在整個循環過程中,大大節約了時間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夾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工作臺的結構示意圖(主要用于凸起和轉動桿);
圖5為本實用新型底板的局部剖視圖。
附圖標記:1、基座;2、工作臺; 3、立柱;4、支臂;5、驅動缸;6、夾具;61、底板; 62、定位座;7、沖壓頭;8、定位板;9、傳動機構;91、旋轉把手;92、螺桿;10、軸承;11、滾珠;12、轉動桿;13、凸起;14、槽孔;15、彈性件。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2至圖5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2所示,一種用于電鉆轉頭的壓合機,包括基座1和工作臺2,兩者一體成型,工作臺2呈矩形塊狀設置,工作臺2表面呈水平設置,在基座1上連接立柱 3,立柱 3呈豎直設置,在立柱 3上連接有一支臂4,支臂4與立柱 3呈垂直設置,在支臂4原理立柱 3一端連接有驅動缸5,驅動缸5的頂桿朝下呈豎直設置,驅動缸5為油缸或者液壓缸,在頂桿上連接有沖壓頭7,支臂4上設有通孔,立柱 3穿設通孔,支臂4可沿立柱 3上下滑動,在立柱 3上端固定有一定位板8,定位板8呈水平設置,在定位板8上放置有一傳動機構9,傳動機構9可驅動支臂4上下運動,傳動機構9包括旋轉把手91和螺桿92,螺桿92的一端固定旋轉把手91,另一端穿設定位板8和支臂4,螺桿92與支臂4螺紋配合,支臂4通過摩擦力固定在立柱 3上,當螺桿92轉動時,支臂4受到向上或者向下的力,進而沿著立柱 3上下運動。
如圖2至圖5所示,在工作臺2上設有用于固定轉頭的夾具6,夾具6包括底板61和位于底板61上的定位座 62,底板61呈矩形板狀設置,定位座 62設有兩個,分別固定于靠近底板61兩端的位置,定位座 62呈空心圓柱狀,保持其中一個定位座 62與沖壓頭7同軸設置,在底板61下表面開設凹槽,在凹槽內嵌設軸承10,在工作臺2表面豎直固定一轉動桿12,轉動桿12穿設軸承10并且與軸承10內壁固定連接,在工作臺2表面設置兩個圓弧型的凸起13,在底板61下表面向上開設有槽孔14,在槽孔14內嵌設滾珠11,在滾珠11與槽孔14的底部之間放置彈性件15,彈性件15為彈簧,未受到外力的情況之下,滾珠11與工作臺2表面呈滾動配合,當滾珠11抵接到工作臺2表面的凸起13時,彈簧被壓縮,滾珠11直接從凸起13上方翻過,靠近立柱 3一側為工作臺2的后側,則遠離立柱 3一側為工作臺2的前側,為了方便工作人員的操作,將轉動桿12設在靠近工作臺2前側的位置,在底板61轉動時,底板61下表面與工作臺2上表面保持間隙設置,間隙距離為0.1至0.3厘米。
具體工作過程:當進行壓合操作時,將轉頭放置在其中一個定位座 62上,利用人工轉動底板61,當滾珠11抵接凸起13時,會需要較大的力才能夠轉動底板61,所以此時就達到了將該定位座 62旋轉至沖壓頭7下方并與其對接的效果,沖壓頭7下降進行壓合,在該轉頭的壓合過程中,工作人員可以在另一個定位座 62上繼續放置轉頭,壓合完成之后,沖壓頭7上升,取下轉頭,繼續旋轉底板61,將另一個定位座 62旋轉至沖壓頭7下方,循環上述的操作進行壓合操作。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