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焊接輔助設備,具體涉及一種傾斜式壓緊滾輪架。
背景技術:
目前常用壓緊滾輪架的滾輪架部分采用焊接一體式,及壓緊部分常用手動微調實現單點壓緊功能;現在技術存在的問題點:整體焊接式不方便維修及加工,壓緊部分手動微調單點壓緊,其可靠性及安全性存在一定的隱患,手動微調需要多余的人工去實現這一操作且隨著高度的變高,調節的難度也變高。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傾斜式壓緊滾輪架,結構簡單,易安裝,無需人工調節。
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傾斜式壓緊滾輪架,包括傾斜支撐架、主動滾輪架、從動滾輪架和壓緊機構;主動滾輪架兩側設有主動安裝板,主動安裝板通過螺栓與主動底板連接,從動滾輪架一側設有從動安裝板,從動安裝板通過螺栓與從動底板連接,主動底板、從動底板和壓緊機構均固定在傾斜支撐架頂端,壓緊機構包括壓緊支架、設于壓緊支架側壁上的懸臂、設于壓緊支架頂部帶動懸臂垂直移動的壓緊電機以及設于懸臂端部的壓緊件。
進一步完善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壓緊件為碟簧。
進一步地,所述傾斜支撐架包括機架、翻轉箱體和絲桿調節機構,機架外側設有翻轉電機、機架內側設有與翻轉電機相連的主動齒輪,翻轉箱體兩端通過支撐軸與機架相連,翻轉箱體側壁設有半齒輪與主動齒輪嚙合相連,絲桿調節機構嵌入翻轉箱體內,絲桿調節機構為開口槽,開口槽內設有手搖絲桿,所述主動底板、從動底板安裝在開口槽的開口處且在手搖絲桿的驅動下能夠沿槽沿滑動。
進一步地,所述主動滾輪架連接有主動電機,所述主動安裝板上設有圓錐滾子軸承,所述主動底板底部安裝有傳動螺母。
進一步地,所述主動底板、從動底板在滑動時帶動主動滾輪架、從動滾輪架相向相離運動,主動滾輪架與從動滾輪架之間的中心距最近為296mm,最遠為709mm。
進一步地,所述碟簧在所述壓緊電機的帶動下隨著懸臂運動,所述碟簧與所述主動滾輪架、從動滾輪架之間的相切圓半徑最小為100mm,最大為950mm。
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實用新型中主動滾輪架通過主動側板、主動底板與支撐架相連,從動滾輪架通過從動側板、從動底板與支撐架相連,易于安裝、拆卸和維修;壓緊裝置通過碟簧實現壓緊功能,對于過載的壓緊則由碟簧進行吸收掉并反作用于工件,將工件壓緊在滾輪架上,實現壓緊的保護性裝置,也省去人工爬到一定的高度去旋緊壓緊裝置;翻轉電機帶動半齒輪實現翻轉箱體的翻轉功能,主動滾輪架、從動滾輪架通過手搖絲桿調節兩者之間的距離,調節方式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1:如圖1、圖2所示的傾斜式壓緊滾輪架,包括傾斜支撐架、主動滾輪架4、從動滾輪架5和壓緊機構;傾斜支撐架包括機架1、翻轉箱體2和絲桿調節機構,機架1外側設有翻轉電機11、機架1內側設有與翻轉電機11相連的主動齒輪,翻轉箱體2兩端通過支撐軸與機架相連,翻轉箱體2側壁設有半齒輪21與主動齒輪嚙合相連,絲桿調節機構嵌入翻轉箱體2內,絲桿調節機構3為開口槽,開口槽內設有手搖絲桿31。
主動滾輪架4兩側設有主動安裝板42,主動安裝板42通過螺栓與主動底板43連接,從動滾輪架5一側設有從動安裝板51,從動安裝板51通過螺栓與從動底板52連接,主動底板43、從動底板52安裝在開口槽的開口處且在手搖絲桿31的驅動下能夠沿槽沿滑動;壓緊機構包括壓緊支架61、設于壓緊支架61側壁上的懸臂63、設于壓緊支架61頂部帶動懸臂63垂直移動的壓緊電機62以及設于懸臂63端部的碟簧64。主動滾輪架4連接有主動電機41,主動安裝板42上設有圓錐滾子軸承,主動底板43底部安裝有傳動螺母。
如圖2中虛線所示,主動底板43、從動底板52在滑動時帶動主動滾輪架4、從動滾輪架5做相向相離運動,主動滾輪架4與從動滾輪架5之間的中心距最近為296mm,最遠為709mm。碟簧64在壓緊電機62的帶動下隨著懸臂63運動,碟簧64與主動滾輪架4、從動滾輪架5之間的相切圓半徑最小為100mm,最大為950mm。
如上所述,盡管參照特定的優選實施例已經表示和表述了本實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定義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前提下,可對其在形式上和細節上作出各種變化。